قال تعالى : فَمَن زُحْزِحَ عَنِ النَّارِ وَأُدْخِلَ الْجَنَّةَ فَقَدْ فَازَ ، وَما الْحَيَوةُ الدُّنْيَا إِلاَّ مَتَـعُ الْغُرُورِ ، و قال تعالى : ذَرْهُمْ يَأْكُلُوا وَيَتَمَتَّعُوا وَيُلْهِهِمُ الْأَمَلُ ۖ فَسَوْفَ يَعْلَمُونَ
安拉说:“谁得远离火狱,而入乐园,谁已成功。今世的生活,只是虚幻的享受。”[1]又说:“你听任他们吃喝玩乐吧!你听任他们受希望的诱惑吧!他们不久就会知道的。”[2]
عن ابن مسعود رضي الله عنه قال: خَطَّ النبيُّ صلَّى اللهُ عليه وسلم خَطًّا مُرَبَّعًا، وخَطَّ خَطًّا في الوَسَطِ خارِجًا منهُ، وخَطَّ خُطَطًا صِغارًا إلى هذا الذي في الوَسَطِ مِن جانِبِهِ الذي في الوَسَطِ، وقال : هذا الإنْسانُ، وهذا أجَلُهُ مُحيطٌ بهِ - أو قَدْ أحاطَ بِهِ - وهذا الذي هو خارِجٌ أمَلُهُ، وهذِهِ الخُطَطُ الصِّغارُ الأعْراضُ، فإنْ أخْطَأهُ هذا نَهَشَهُ هذا، وإنْ أخْطَأهُ هذا نَهَشَهُ هذا
据阿布顿拉·本·买斯欧德(愿安拉喜悦他)的传述,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画了一个四方格,从方格中间朝方格外画了一道直线,又在方格里面的直线部分两旁画了许多小线,然后说:“这是人类,这(方格)是他的寿限,他从四面包围着他,超出方格的这条线是人的妄想,这些小线是各种灾祸,人若越出这边,会被灾祸吞掉,若超越那边,也会被灾祸吞掉。”[3]
وقال عَلِيُّ بْنُ أَبِي طَالِبٍ : ارْتَحَلَتْ الدُّنْيَا مُدْبِرَةً وَارْتَحَلَتْ الْآخِرَةُ مُقْبِلَةً وَلِكُلِّ وَاحِدَةٍ مِنْهُمَا بَنُونَ فَكُونُوا مِنْ أَبْنَاءِ الْآخِرَةِ وَلاَ تَكُونُوا مِنْ أَبْنَاءِ الدُّنْيَا فَإِنَّ الْيَوْمَ عَمَلٌ وَلاَ حِسَابَ وَغَدًا حِسَابٌ وَلاَ عَمَلٌ
阿里(愿安拉喜悦他)说:“今世转瞬即逝,后世接踵而来,它们都有各自的追随者。你们应当成为后世的儿女,不要成为今世的儿女。因为今天只有工作,没有清算:明天只有清算,没有工作。”[4]
妄想长久是贪婪今世、疏忽后世的表现,这些人不断推迟忏悔,懒于顺从安拉,他们的心灵坚硬无比。安拉说:“难道信士们以为时间还未到,故他们的心不为安拉的教诲和他所降示的真理而柔和吗?他们不可以像以前曾奉天经的人们那样,经过长时期后,他们的心就变硬了,他们中有许多人是犯罪的。”[5]
妄想长久、贪恋今世者如此,他们以疏忽后世为代价。至于不以疏忽后世为代价的希望,则无妨;并且,假如世上没有希望,人们难以完成任何工作。但是我们必须要强调:希望应该控制在安拉喜悦的限度之内,如果它超越了这个限度,甚至使人们忘记纪念安拉,那么它就是妄想了。
布哈里(愿安拉慈悯他)在此处提到两段古兰经文、一段圣训和一段阿里(愿安拉喜悦他)的话。至于这两段古兰经文,其中包含以下要点:
1.这两段经文提醒我们后世、乐园和火狱,它们能够医治人们内心的妄想。
2.“زحزحة”[6]一词只用在描述沉重的事物上——需要克服巨大的困难才能够使其移动。我们说زحزحة大岩石,但不能说زحزحة一张纸片。
这就说明:脱离火狱、从火狱上得到解救是一件充满艰辛的事情,因为通往乐园的道路被各种私欲厌恶的事情包围——“乐园被荆棘所布满;火狱被欲望所充斥。”[7]
3.“زحزح”和“أدخل”两词都是被动动词,说明使仆人脱离火狱、进入乐园的并非他们自身,而是安拉。
这就证明:任何人都不能从火狱上得救、不能进入乐园,除非凭藉安拉的援助;如果没有安拉的援助,任何人都不能获得引导。假如安拉意欲,在以后的圣训中我们会详细解释这个问题。
4.经文中用的“成功”一词是绝对的、没有任何限定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说:某人成功的获得某项奖励,或者某人在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等,这些成功都是有所限定的,因为它们只是暂时的。而乐园中的成功则是绝对的,没有任何限定的。谁获得了乐园的成功,谁就获得了所有的事情,获得了永恒的成功。
5.对于不知道自己因何被造、如何行走的人来说,今世的生活只是虚幻的享受,只是海市蜃楼和易逝的影子。真正的享受、值得为之努力奋斗的享受只是后世的享受。
6.至于“你听任他们吃喝玩乐吧!”,这句话中采用了威胁的表达方式。就像是你命令一个儿童做某件事情,但是他一意孤行,屡教不改,你就会威胁他。你不会说:“不要这样做了,要这样做!”而是说:“你随便吧,但是你等着,看我怎么惩罚你!”
这段经文采用了同样的表达方式,所以它的结尾是:“他们不久就会知道的。”
7.妄想使人疏于后世,使人懈怠后世的工作。我们曾经解释过:所有使人疏于后世的事物都不值得关注和奋斗。妄想是恶魔诱惑人类、阻碍人类顺从安拉的惯用伎俩。
至于这段圣训,包含以下要点:
1.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教导圣门弟子,以便他们理解,如:举例、比喻、问答、对话、讲故事和这段圣训中提到的画图。所有宣教者都应当效仿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向他人解释说明伊斯兰。它是宣教成功、对人的理智和心灵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
2.下图最接近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画的图:
3. 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为我们阐明:所有人都被寿限包围,无处可逃,终尝一死。
4.灾祸,即人们遭遇的各种病症、天灾、人祸等,它们时刻威胁人类的生命。人的一生中必定遭遇各种各样的灾祸:可能遇到一些灾祸,但不会受到伤害;可能受到伤害,但性命无忧,他们都在提醒和警告人们死亡可能随时降临。比如,一个人遇到一场车祸,无论他有惊无险,最终得救,还是受伤但并无大碍,他都应该认真思考:如果他在这场车祸中丧生,为后世准备了什么?
信士能够从这些事故中获益,增加清廉的工作;至于疏忽者,他们不明白自己因何遭遇这些事故,又因何获救;不能够从这些提醒和警告中获益,保持现状,直到某次事故终结他们的生命。
5.尽管人们都知道终有一死、无路可逃、死亡随时随地可能降临,但是他们仍然妄想永生不死,他们的妄想远远超过他们的寿限,甚至永无止境;并且人们生活的时间越长,妄想越膨胀……
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对于两件事,人虽老迈但心却一直年轻,迷恋现实和向往长久。”[8]
人的妄想不仅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反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增加,愈加渴望永存今世;因为每当他感到大限临近、金钱即将离他而去,就愈发喜爱它俩,愈发想要保留住他俩。
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人在长大,两件事情也在随他增长:喜爱金钱和喜爱长寿。”[9]所以它俩也在不断增长,而不是减少或者保持原样。
6.传述人不能确定这句话的记忆,认为“محيط به”与“أو قد أحالط به”[10]两种表达皆有可能,就把它俩都列举出来,尽管两个表达的含义完全一样。类似的例子有很多,充分证明了圣训传述人的小心谨慎。他们面对含义一致的两种表达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可能造成含义差异的不同表达了,传述人必定更加小心谨慎。
比如:据艾布·赞勒(愿安拉喜悦他)的传述,他说:“我与一个人骂仗,我以他母亲羞辱他,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知道后,对我说:‘艾布·赞勒啊!难道你以他母亲羞辱他吗?你这个人身上还有蒙昧时代的气息。’”[11]
在这段圣训中,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严厉批评艾布·赞勒(愿安拉喜悦他),作为当事人,他完全可以不传述这段圣训,让其他知道这件事情的圣门弟子传述,但是我们看到他不加修改地传述了这段批评他的圣训。
我们总在谈论学术诚信,但是可悲的是,当今世界对它的实践微乎其微,远远不如圣训学家和前辈学者们,他们确是处在诚信的顶峰!
至于阿里(愿安拉喜悦他)的话,它的意思是:
1.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人们已经踏上通往死亡的旅程,每一分钟都在远离起点,接近终点。
2.在人生的旅程中,人们分为两类:一种人以今世为目标,他们就是今世的儿女;另一种人以后世为目标,他们视今世为通往后世的道路,拾取有助于获得后世成功的事物,放弃阻碍他们的事物。
然后他告诫我们:你们应当成为后世的儿女,不要成为今世的儿女。
3.随后他又提醒道:今世是工作的场所,不是报酬的场所;后世则是报酬的场所,没有任何工作。
许多人疏忽了这无比重要的真理,最终迷误、偏离正道。
有一些人,当安拉以各种事物不断地考验他们时,恶魔就进入到他们的内心中教唆,使他们怀疑安拉的公正,甚至怀疑安拉的存在。恶魔对他们说:“如果你们的信仰是正确的,安拉为什么考验你?为什么他不赐予你们今世的荣华,然后你们专心崇拜他、顺从他呢?你们的信仰和顺从有什么益处?……”
如果人们真正明白我们上文指明的道理,他们就能够心安、忍耐、节哀或者喜悦;如果他们疏忽了这些道理,就难免偏离正道,甚至有可能否认安拉,最终成为今后两世的亏折者。
安拉说:“有人在边缘上崇拜真主,若获福利,他就安然享受;若遭祸害,他就轻率背叛。他将丧失今世和后世,这是明显的亏损。”[12]
最后,我们再分享两段关于妄想的箴言:
1.据说麦西哈(愿安拉赐他平安)告诫他的门徒淡泊今世,说:“你们途经它,不要定居于它,看那些在浪尖上建造房屋的人,那就是今世,故此你们不要把它当做永居之地。”
2.一伙人进到一个清廉者家中,说:“我们看到你的家,就像是一个即将出发启程的人的家!”他回答道:“不是我要出发启程,而是被放逐啊!(从今世中被放逐)”
--------------------------------------------------------------
[1] 仪姆兰的家属章:185.
[2] 石谷章:3.
[3] 布哈里圣训集,《慈爱》章,《妄想长久》节,第6417段.
[4] 同上.
[5] 铁章:16.
[6] 在马坚先生的译本中,译作“远离”。
[7] 穆斯林圣训集,《乐园与火狱》章,《乐园的特征》节,第2822段.
[8] 布哈里圣训集,《慈爱》章,《已活到六十岁的人无理与安拉争辩寿限……》节,第6420段.
[9] 布哈里圣训集,《慈爱》章,《已活到六十岁的人无理与安拉争辩寿限……》节,第6421段.
[10] 译文中没有翻译,因为两者含义完全一样。
[11] 布哈里圣训集,《信仰》章,《各种罪恶均属蒙昧时代的现象》节,第30段.
[12] 朝觐章:11.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