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伊斯兰教

  (1)清政府的伊斯兰教政策

  清代前期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国势兴盛。清朝统治者崇奉佛教,尊重道教,入主中原后实际上是以儒家学说施政的,而对于“回教”则是防范多于信任。入关之初,清廷?了镇慑前明残余势力,曾经宣传过“汉不及回”。但是,当着需要平衡民族关系的时候,清廷便改变调门,大呼“回不及汉”。康熙年间,世有传言,称穆斯林“夜聚明散”,意在谋叛。康熙颁布诏布,予以批驳,说“汉不及回”。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雍正八年(西元1730年)地方官吏奏请朝廷严禁回教,革除回俗。雍正痛斥了这些地方官吏的无知和昏庸。但同时认为回民是“甘为异类”的“鄙薄之徒”,“回教原一无所取”。所以雍正的民族政策是“回汉兼抑”。

  为反抗清朝的阶级压迫和民族歧视,中国穆斯林同全国人民在一起,进行了多次反压迫起义和斗争,其中西元1856-1874年由杜文秀领导的云南回族穆斯林起义,西元1862-1877 年的西北回族穆斯林起义、 西北穆斯林起义在一定意义上是清顺治五年(西元1648)米喇印、丁国栋领导的“甘州起义”和乾隆四十六年(西元1781)、四十九年(西元1784)苏四十三、田五反清起义的继续和发展。这些起义多以伊斯兰教作?斗争的思想旗帜和联络纽带,教坊是起义者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有的由阿訇或闸宦教主领导,礼拜寺为起义队伍进行斗争的据点。同时,伊斯兰教提倡的“舍希德”(即圣战)精神,鼓舞了他们英勇顽强的斗争意志。这些起义和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民族压迫,但各次起义均被清朝统治者残酷镇压,致使人口锐减,大批穆斯林或被发配边疆或被迁徙穷山僻壤之地,居住愈来愈分散,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更?艰苦,中国穆斯林蒙受厄难。

  乾隆后期,清政府开始对伊斯兰教采取高压政策。笼络中国伊斯兰教上层分子,“以回制回”;利用不同教派,破坏和削弱伊斯兰教;一旦矛盾激化,形成械斗,则坚决地以武力镇压,这是贯彻高压政策的基本策略。终清一代,这一策略没有太大的变化。

  (2)教派、门宦

  自清末民国初,由于社会矛盾和教派矛盾的发展,甘肃东乡人马万福等阿訇,在“尊经革俗”、“凭经行教”的宗旨下,在西北的甘肃、青海和宁夏地区创立伊赫瓦尼派,后来传至河南、山东、河北和新疆等地区。这是中国伊斯兰教自明末清初以来继苏菲派传入之后发生的第二次教派分化。经过这两次分化,形成了近代中国伊斯兰教派别格局。至1949年,中国伊斯兰教内部分?格迪目、苏菲主义门宦(包括虎非耶、戛迪林耶、哲赫林耶、库布林耶)、西道堂、伊赫瓦尼派、赛莱菲耶派等派。中国穆斯林大都属于逊尼派的哈乃斐教法学派。各派别在基本信仰、教义上是相同的,只是在某些教律和修行礼仪细节上有所区别。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