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穆斯林夏令营活动侧记
清真寺举办夏令营活动无疑是新鲜事,这件新鲜事就发生在2002年暑期,发生在深圳市清真寺。那么,这一倍受注目的夏令营活动到底有什么特色?效果究竟如何呢?就让我们走近深圳穆斯林,走进夏令营……
1、深圳的穆斯林及教门
80年代中期,当穆斯林这一血液里渗透着商业文化的族群,从四面八方汇聚到深圳,当深圳的商业在西方的生活方式中催生的时候,在剧变的社会形态对人们产生巨大心理冲击的情况下,文化的冲突化成焦虑的质问:深圳适合穆斯林吗?
有穆斯林的地方就有教门!1985年,当深圳文锦南路一幢六层楼的宾馆第一个打出穆斯林旗号的同时,也就义不容辞地肩负起了教门的义务:将顶楼伊斯兰建筑风格的圆形大厅改为礼拜堂,并请来伊玛目主持教务,深圳教门就发轫于此。可以说,深圳的穆斯林及教门的发展都和这里息息相关。
十多年过去了!如今,深圳穆斯林有了自已的清真寺,有了公墓;人口从最初的几十人增加到3万多人,从开始的商旅为主,变成常住和定居者居多。越来越多的穆斯林在这块远离家园的土地上扎下根来了。这一以共同信仰凝聚的特殊群落,囊括了中国十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并包含了来自东南亚、西亚、非洲等国的穆斯林。伊斯兰教门和他们一道在这块红土地上扎下了根。
2、小学校、大家庭
特区是有教门的。但是,教门的状况却着实让人担忧。深圳穆斯林尤其是年青人,他们当中绝大多数面临相当大的生存压力:住出租屋,收入没有保障,远离家乡和亲人。加之居住分散,工作繁忙,同时又不断受到形形色色观念的冲击,教门在他们的生活中是很容易淡薄的。如何让年青的穆斯林秉持坚定的伊玛尼?怎样让特区的孩子了解伊斯兰知识?深圳教门的基地——深圳市清真寺一直在不懈地求索和努力着。从1997年清真寺建成至今,教长苏生良阿訇和寺管会的有识之士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清真寺坚持在周日开班授课;每年至少组织教众去三次穆斯林公墓为亡人祈祷;每逢伊斯兰节日、纪念日,清真寺都要提前在穆斯林出入各种场所张贴公告。组织夏令营活动就是清真寺探索过程中的一个创举,一次具有突破性的尝试。
这此夏令营活动总共有六天,为了方便成年人参加,活动安排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期间的每个星期六。这六天参与人数多达2000多人,营员年龄跨度大,最大的是86岁的马祥珍老太太,一位四川籍老红军。最小的不到1岁;地域分布广,来自20多个省区市(深圳穆斯林均为各省区移民)及香港地区。
夏令营活动主要包括四大部分:伊斯兰教义、阿拉伯字母及简单辞汇、穆斯林生活习俗、伊斯兰历史知识。丰富的活动内容、体验式的活动方式、现场参观交流,给大家耳目一新的体验。活动期间营员之间的友爱与团结更给大家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来自五湖四海,操着不同口音的男女老幼,因为信仰汇聚在清真寺,一起学习伊斯兰知识,接受教门的教育,更切身体验了穆斯林亲如一家的天然情谊。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述夏令营的特点,那就是“小学校、大家庭”。
3、信仰如此贴近生活
随便颉取一组镜头,可以让我们强烈感受到活动的这一鲜明特点。
镜头一:学说“赛俩目”
夏令营第一天,在气氛热烈的开营仪式之后的第一节课:就是学说“赛俩目”。也许会有人不以为然,觉得生为穆斯林谁不会说赛俩目啊?这还用专门学吗?可是,就这些懂得“赛俩目”的穆斯林,在日常的生活中是不是也懂得说呢?因此,按排这个课程就是大有深意的。就是要让我们将安拉的赛俩目贯穿于日常的生活礼仪中。
在夏令营中,当听到孩子们童稚的声音向长者,或者相互道“赛俩目”时,其实信仰的种子就已经开始萌芽。
镜头二:宰羊、宰鸡,阿訇现场讲述清真饮食
穆斯林饮食文化是有别于其他族群的最显在的特征。为了让营员真正了解穆斯林饮食禁忌与要求的本质。深圳清真寺的苏阿訇及香港的杨阿訇现场示范,宰了两只羊和五只鸡,直观地讲解了如何按真主的名义宰牲,为何不能吃猪肉、血液、自死之物等清真饮食常识。
镜头三:教小朋友们烤羊肉串
为了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夏令营期间清真寺的草坪上搭起了漂亮的营帐,支起了一排排崭新的烤炉。活动的组织者每天下午专门留出一段时间,教孩子们烤羊肉串。这个项目除了让孩子们开心,其实,成年人、老人同样兴致勃勃地参与。而阿訇不失时机引导孩子们吃东西之前要先念“台思米”等方面的礼仪。
4、参观怀圣寺,瞻仰先贤古墓
去怀圣寺参观是夏令营的一项重要活动。参与的营员多达200人。这一活动得到了广东省、广州市伊协领导、广州各清真寺阿訇的高度重视。7月22日中午,当四辆满载深、港两地穆斯林的大巴开进怀圣寺,受到了在那里等候多时的伊协领导、众位阿訇的欢迎,气氛热烈,场面感人。怀圣寺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清真寺之一,历史上,对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发挥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今天,这座著名的圣寺在伊斯兰世界仍具有崇高的地位。营员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怀圣寺,并礼了庆贺清真寺的两番拜。之后跟随伊玛目礼了晌礼及晡礼的两番旅行拜。伊玛目王官雪阿訇介绍了怀圣寺历史并讲了“卧尔兹”;广东省伊协马毓均会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希望广深两地进一步加强联系,加强交流,共同促进伊斯兰教在广东的复兴。下午四点,市伊协王文杰阿訇带领大家瞻仰了“广州清真先贤古墓”,一起缅怀了圣门弟子漂洋过海来中国传教的圣行。营员们抚今追昔,十分感佩圣门弟子在言语不通的情况下,以执着的信念,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潜心教化民众,让伊斯兰教在这样一个佛教盛行的国度扎下根来。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今天所极为需要并光大的。
5、大鹏湾畔,探访穆斯林公墓
尽管在穆斯林生活中,殡葬是最重大的事情之一。但是,由于深圳穆斯林尤其是年青人却对伊斯兰的殡葬一知半解,听说十年前也发生过火葬的情况。针对上述现状,夏令营期间,清真寺特别按排一天时间,组织营员到回民公墓学习伊斯兰的殡葬知识。
回民公墓位于深圳东部黄金海岸,有谁能想到这片南中国沉寂的海岸,十多年前,突然被唤醒,成为著名的海滨旅游胜地小梅沙。又有谁能想到,小梅沙附近一处葱郁山坡,有一天突然出现了伊斯兰的的旗帜!从此,山海间将时时回荡起古兰经的乐韵。从此,回民将在这里留下深深的足迹。
7月20日,大鹏湾畔的回民公墓,汇聚了300多名深、港两地的穆斯林。大家首先在清真寺的苏阿訇的带领一起为亡人祈祷。接着,阿訇现场讲解殡葬知识,特别强调了穆斯林“厚养薄葬”的主张以及“从俭从速”的殡葬原则。许多第一次来的营员表示,以后要多参加清真寺组织的上坟活动;一些对常住深圳有顾虑的老人,亲眼看到穆斯林公墓,听到清真寺一年至少组织三次大规模的集体上坟活动,心里也踏实了。
6、乜贴,义工,奉献的伊斯兰
如果没有大家的热情参与和大力支持,夏令营活动也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甚至可能搞不起来。对此,教长苏阿訇及寺师付王先生感触尤深。苏阿訇说,教民们对清真寺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大家把清真寺的事情向来当成是自已的事情。清真寺一有活动,大家总是积极主动来协助做些事情。譬如这次举办夏令营,每天都有教民捐款、捐物。尤其是各个清真餐馆争先恐后地提供乜贴饭。正是酷暑季节,饭菜做早了不行,每次几百人的饭菜要在中午集中送来,真难为他们了。在广州,夏令营活动同样得到了穆斯林兄弟的热情相助。参观怀圣寺那天,广州天河区“新粤穆斯林餐厅”,宴开20席,热情招待200名夏令营营员。深、港、穗三地教胞齐集一堂,其乐融融。
苏阿訇和王师傅也特别提到了活跃在夏令营的一批臂带绿袖标的青年男女,他们是自愿提供服务的穆斯林义工。其中,有在工厂打工的、有公司经理、有小商贩。活动期间,承担了清洁卫生、送饭送水,列印发放讲义等大量事务。苏阿訇和王师傅十分赞赏他们的出色表现,同时对他们的付出的劳动表示由衷感激。
无论出乜贴,还是作义工,都集中体现了一种奉献精神,这也正是伊斯兰所倡导的。
7、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伊斯兰的未来
整个夏令营活动体现了一个主旨:“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伊斯兰的未来”!这个主旨贯穿于夏令营活动的全过程。特区的孩子们,可以讲家乡话,普通话、广东白话,同时正在学习英语,在夏令营,他们又学到了阿语——这一教门的语言。从今往后,阿文的语汇将频繁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夏令营开营之初,许多孩子是被家长免强来的,可是参加了一次活动之后,他们喜欢上了夏令营,喜欢上了清真寺,反而要拉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来。有一位老人们欣喜地说,他的孙子在饭桌上,现在要大家念了“台思米”才能动筷子。在活动最后一天下午的“闭营式”上,孩子们流利地回答着关于“六大信仰”等教门知识的提问,用童稚的声音诵读清真言。活动的主旨已经令人欣慰地看到了效果。
为了强化效果,扩展影响,清真寺对“闭营式”的内容作了精心安排。除了对小朋友的学习情况作了一次检阅,而且,为没有经名的教胞起了经名,当场给500位营员用经名签发了荣誉证并赠送了礼拜光碟和门牌杜哇。
感谢真主,夏令营圆满结束了,在深、港、穗三地产生深远影响。但是,在深圳光大教门的路才开始!伊玛目苏阿訇表示:让信仰的种子在特区的孩子们心中生根、开花、结果,绝非一蹴而就的事。作为清真寺,要有使命感,同时也要有危机感。谈及今后的打算,他说:深圳清真寺一方面要对深圳穆斯林群众的教门负责,坚持周末的经学班,在斋月为大家提供开斋的食品,主持好教务;另一方面,要走出去,加强与整个伊斯兰世界的交流。为此,他身体力行,学会了打字上网,发E—mail,。
期望特区穆斯林在这块红土地上,建树起一种代表着未来的伊斯兰文化!期望在美丽的大鹏湾畔,伊斯兰的旗帜猎猎迎风!让我们共同祈祷!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