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布·阿布杜拉·努尔曼·本·白施尔传述:穆圣说:
“合法事物是明显的,非法事物也是明显的,在二者之间有许多嫌疑之事(暧昧不明),许多人都不知道。谁远离嫌疑之事,谁就顾全了自己的宗教和尊严(或信仰和名誉);谁坠入嫌疑之事,谁就坠入非法之事了。就象在禁区周围放牧的人,他几乎要涉足其中。须知!每一个国王,都有自己的禁区。须知!安拉的禁区便是他的戒条。须知!人体内有一块肉,如果它良好,整个身体都良好;如果它败坏了,整个身体都败坏了。须知!它就是心!”
——《布哈里,穆斯林圣训实录》辑录
注释:
一、这段圣训明确说明了合法事物与非法事物明显而界限分明,和介于二者之间有一些嫌疑之事,并明确告诉我们对待嫌疑之事应把握的分寸,应持的态度和处理办法。对我们穆斯林的日常教门遵行、操守和行为,以及对确立我们穆斯林个人的人品人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它实际上在告诉我们如何做一位敬慎避嫌、教门操守和生活更伊斯兰化,人品人格更信仰化,行为方式更合乎信仰和教法要求的穆斯林。圣训最后教导我们当用“伊玛尼”(信仰)之光烛照人心人性,驱除内心的黑暗(无论是信仰上的怀疑、伪信、举伴意识,还是德性上的恶劣品质),以免使它变坏变恶。
二、“嫌疑之事”指难以定其为合法事物或非法事物,大多数人难以区分,学者们也只能根据经训原则或精神,或通过公议、模拟等教法演绎方法来了解来确定其法度。
三、嫌疑之事只有通过学习经训和教法知识和可信的学者们的演绎才能了解其性质和断法;只有通过敬畏才能避免或放弃。穆斯林在教门遵循与个人言论、行为上皆当以敬慎避嫌为准则,以免使合法事物与非法事物相混淆,而导致自己教门上的欠损,或遭到他人的质疑、非议或指责。穆圣说:“一个人不能达到敬慎的境界,除非放弃无碍之事,以防进入有碍之事。”(提尔密兹辑录)先贤艾布·代尔达依说:“完美的敬畏是仆人敬畏安拉,直至从一丝一毫的事情做起。”哈桑·白索里说:“当敬畏者害怕陷入非法事物而放弃许多合法事物时,他就处于敬畏状态了。”
四、穆斯林的个人信仰和名誉、宗教和尊严,及其人品人格是靠严格遵循合法事物和非法事物,远离疑惑之事得以保障和塑造树立的。从教法角度而言,对某种事物倘若合法与非法难辨,当以放弃为慎。因为经常染指或涉足嫌疑之事,就会导致陷入非法之事。穆圣说:“胆敢触犯可疑罪过者,就会触犯明显罪过。”(布哈里辑录)
五、穆斯林当改善并净化自己的心灵,即使它时刻处于敬畏状态,保持信仰和教法所要求的端正,剔除出自人性的或沾染的不良品性品质,使它渐趋经训的标准和道德高度。这样,身心才能因之健康良好,遵循和行为才能因之规范端正,各种高尚道德品质才能因之产生。纯洁的心灵是在安拉面前获得成功的标志,“财产和子孙都无裨益之日。惟带着一颗纯洁的心来见安拉者,(得其裨益)。”(古兰:26:88-89)穆圣也常向安拉祈祷说:“主啊!求你纯洁我的心灵吧!”
伊玛目·脑威说:“要达到心灵的纯洁,就要摆脱各种心病,如怀恨、怨恨、嫉妒、吝啬、自负、自衿、骄傲、奸诈、沽名、狡猾、妄想,以及不满意安拉的前定等等不良品性。”伊本·勒杰布说:“纯洁的心灵就是心无恶意、邪念和一切可憎的品性,其中只充满对安拉的热爱,对安拉的害怕和害怕安拉的疏远。”当个人被这些恶劣品性侵蚀时,整个人就形同变质败坏了。
六、心是人身体上最重要的器官,是生命存在、身体健康之源。同时也是人思考、判断和决策的中心。一般而言,人的健康标准不单纯在于身体健康,还在于心理健康。身体健康指人体各项生理机能正常运转,体格健全,没有疾病或伤残。心理健康和精神健康指为人处事态度平和,内心丰富充实;人格完整,有较好的自控能力;有自知之明,能够正确评价自己,能及时发现并克服自己的缺点;有正确的人生目标,有正确的追求和进取心。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