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伊斯兰教传统教育制度。因此种教育在清真寺内举行,故亦称寺院教育。其宗旨是传授经学知识,培养讲学经师和从事宣教及率众举行宗教活动的宗教教职人才。经堂教育系源于中世纪阿拉伯伊斯兰国家清真寺内“麦德莱赛 Madrasah”(即宗教学校)的教育传统,后在中国结合私塾特色形成的教育制度。为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陕西伊斯兰教经学家胡登洲(1522~1597)所开创。他有感于教内“经文匮乏,学人寥落,既传译之不明,复阐扬之无自”,遂“慨然以发明正道为已任”,在自己家中招徒授业,讲经论道,培养了众多有才学的弟子,从而开创了经堂教育的艰辛历程。其后这种形式的教育逐步发展、形成为以清真寺为场所的经堂教育制度,世代相传,延续至今。 经堂教育分为两部制:
(1)小学部,亦称经文小学,一般招收6~7岁儿童入学,主要教习初级阿拉伯语拼读和宗教常识。教师多由寺内“二阿訇”担任,也有现任开学阿訇担任的。其课程有:1.阿拉伯语字母发音及拼读,由教师将阿文字母表写在牛肩胛骨上或硬纸片上,称为“黄本”,学生照此念诵背记,达到能拼音会读经文。2.《凯里迈》(Kalimah)。即基本宗教信条,要求反复拼读原文,领会老师口译意思,称作“编凯里迈”,系对各种拼音方法的综合运用与对学童进行宗教信条的基本训练。3.《亥听》。即《古兰经》选读本,要求达到熟练地背诵,以为礼拜诵念和为以后诵读整本《古兰经》打下基础。4.《凯赫甫》。即《古兰经》第18章,共110节经文,学会带韵诵读,供以后参加有关的宗教活动诵念。5.《乜帖》。系阿拉伯语、波斯语的各种拜中念词和祷词,为初级宗教知识的普及读物,变称“杂学”。小学部只进行宗教知识和启蒙教育,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入学、退学自由,不分班次与级别,也不规定年限,一般需3~4年时间。学习期间年龄大的学生可参加礼拜、封斋,但不参加对外的宗教活动。学完上述课程后,自愿深造且具备条件者,可升入大学部深造。
(2)大学部,亦称经文大学,即进行系统的宗教专业教育和道德陶冶,入学手续较简便,一般在主麻日的聚礼后,由小学老师及主管乡老领学生到开学阿訇面前去“接经”,举行拜师和开课仪式后即为入学。学生被称为“海里凡”或“满拉”,可以取得礼拜缠头(即戴斯塔尔)资格,享受“供养”(即助学金),参加对外宗教活动,接受穆斯林邀请料理宗教事务,成为经堂教育主要的培养对象。但各地自由择师“投学”以选攻某门专业课者居多。经文大学的主要课程有:阿拉伯和波斯两种语文的经典,学波斯语经典称为“过法尔西”。在全部课程中,波斯语经典课程,因地区不同所占比重多少不一。开设课程分为基础课与专业课两大类,基础课有阿、波语语法学、修辞学、逻辑学3门,基本上没有宗教内容。在此期间,学员的宗教知识与修养,主要是通过日常的宗教生活实践与阿訇的言传身教去培养。专业课包括《古兰经》及经注学、圣训及圣训学、凯拉姆学、教法学、苏菲哲学和古典宗教训谕性文学等课程,为各地经堂教育的必修课。采用的课本有13种,通称为“13本经”;1.(连五本》,共5卷,为阿拉伯语词法、语法的基础课本。2.《遭五·米斯巴哈》,为阿拉伯语中级语法课本,系《连五本》的诠释。3.《满俩》,又名《舍莱哈·卡非耶》,为阿拉伯语法的理论课本。4.《白亚尼》,系阿拉伯语修辞学课本。5.《阿戛伊德》,又名《阿戛伊德·奈赛菲》,为认主学课本,有杨仲明的《教心经注》和马坚的《教典诠释》汉译本。6.《舍莱哈·伟戛业》,系哈乃斐学派的教法著作(共4卷),有王静斋阿訇的《伟戛业》汉译本(节选)。7.《海瓦依·米诺哈吉》,波斯语语法学名著,中国学者常志美着。8.《虎托布》,系对40段圣训的波斯文注释,侧重于宗教道德修养,有李虞宸阿訇的《圣谕详解》汉译本。9.《艾尔白欧》:波斯文本,系对另外40段圣训的注释,侧重于人生哲理。10.《古洛司汤》,波斯语文学著作。中国流传颇广,有王静斋的《真境花园》汉译本。11.《米尔萨德》:波斯文本,着重讲解苏菲派修身养性,认主、近主之道的哲学著作。有伍遵契的《归真要道》汉译本。12.《艾什阿·莱麦阿特》,为波斯文的苏菲主义理论著作,有舍起灵的《昭元秘诀》汉译本。13.《古兰经》,参照各种经注通讲全经。现代,有些城镇的大寺经堂教育还设有汉语和普通文化课程。大学部的修业年限也不固定,一般需要6~7年时间,在学完上述课程后,经讲学阿訇鉴定认可、管事乡老同意,方可“穿衣挂幛”毕业,才有资格应聘到各地清真寺担任开学阿訇或任教。 经堂教育一贯重视德育,讲求“知”、“行”并进,其培养目标,《经学系传谱》总结为;(1)有学有传:苦志力学,学有所成,并掌握言传身教、传道授业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2)有德:洁身自好,循规蹈矩,有较高的品德修养与操守。(3)有言;既能言教,且能著书立说。(4)有守:甘于贫困,坚持纯正信仰,致力于宗教教育事业,矢志不渝,富于追求“两世富贵”的情操。明末清初一批著名的伊斯兰经师和学者,如冯养吾、海巴巴、常志美、舍起灵以及马德新、马伯良等,都是经常教育培养出的杰出人才,他们的学识、德行及贡献,至今为各族穆斯林所追念。 经堂教育在各地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自的中心和特点,早期有:(1)以冯养吾、张少山为代表,以精研细讲凯拉姆学、《古兰经》注为特点的陕西派。(2)以常志美、李延龄、舍起灵等为代表,以讲授阿、波文13本经并注重苏菲哲学见长的山东派。(3)以马德新、马联元为代表,以改进经堂教育、主张阿、汉经书并授为特点的云南派。(4)清末和民国初期,在西北地方形成了以河州(今甘肃临夏)为中心并以通讲《戛最古兰经注》、《米什卡特·麦萨比哈圣训集》、《宗教学科的复兴》等大部头经典为特点的河州派。(5)新疆地区的宗教教育,大多属小型分散的私塾形式,大清真寺附设有独立的“麦德莱赛”(即宗教学校),在教学形式、讲授内容及管理方式上都具有该地区的民族特点。辛亥革命前后,穆斯林中的宗教学者和留日学生提出了“教育普及和宗教改良”的主张,各地在经堂教育基础上,先后创办了一批新式宗教学校和师范学校。1909年在北京牛街创办的京师第一两等(初等、高等)小学堂,1925年创办的成达师范,1927年创办的上海伊斯兰师范,1928年创办的四川万县伊斯兰师范等学校,为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经书两通的人才开辟了道路。中国伊斯兰教育随之步入了现代历程。 经堂教育是中国穆斯林创办的一种带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教育形式,它对于培养经学人才及宗教教职人员和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随着经堂教育的发展而兴起的经堂语与“小儿锦”,则是中国穆斯林对中国文化与阿拉伯文化的亲和交融所作出的历史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人民政府的关怀与支持下,各地相继建立了9所高等伊斯兰教经学院,专事培养爱国爱教、具有较高宗教学识文化和道德素养的中青年宗教教职人员,以解决中国伊斯兰教所需合格的后继人问题。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经堂教育基本宗旨的继承与发展。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