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祈祷祸患,像祈祷幸福一样,人是急躁的。 ——《古兰经》(17:11)
我们身处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时代,快速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交通快,通讯快,建设快,昨天还是一片庄稼地,今天也许就已经高楼林立;昨天还在北京开会,今天也许就已经到新疆吃烤羊肉了。越来越快的速度,真的感觉地球就像一个村子了。可是,为什么近年来走在“高速路”上的我们,反而感觉到更空虚、更脆弱、更孤单、更寂寞了?
《古兰经》说: “人祈祷祸患,像祈祷幸福一样,人是急躁的。” (17:11)说明人的天性就是急躁的,有时从表面上看来是在做利己的好事,其实是在做伤害自己的坏事。真主又说: “所以你对他们不要急躁,我只数他们的寿数。” (19: 84)又说: “人是生来急躁的,我将要昭示你们我的迹象,所以你们不必催促我。” (21:37)根据这些经文,我们就理解到:伊斯兰不提倡急躁的生活节奏,倒是奉劝人们从容地过好每一天。
打开电脑,网上有速配的爱情,十分钟后牵手成功;购物网站有“秒杀”的购物方式,一秒钟就可将喜爱之物收入囊中;出门有高速、有高铁、有速食、有快递……在城市,你看到的永远是步履匆匆,红灯还没有结束,车已经启动,人已经迈步。人们做什么都希望找到捷径,希望快一点儿、再快一点儿,仿佛前边有什么东西在牵引着我们。就像时下的火车、汽车,提速、提速、再提速,直到发生了特大事故,这才知道太快了会追尾。
据有关方面的调查,凡是居民幸福指数高的城市,都是生活和工作节奏慢的城市。同样的道理,凡是做事不急不躁的人,都是懂得享受生活的人。这就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快,令人浮躁,或许会让人离幸福越来越远。不是说快了就会赶在时间前面吗,为什么却适得其反?直到有一天我们读到“人祈祷祸患,像祈祷幸福一样,人是急躁的”的经文,才恍然大悟,才想到从容一点,生活才会过得自如;从容一点,才不会感觉到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够用。
有这样一个寓言:一群人急匆匆地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了下来。旁边的人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不走了?停下的人笑一笑说: “走得太快,我把灵魂落在后面了,我要等等它。”是啊,走得太快,会不会使我们忘了当初为什么而出发?会不会忽略身边美丽的风景?会不会在匆忙中遗失了美好的东西?这个寓言,可以看作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我们崇尚“快生活”已成为习惯,快节奏使社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带来的副作用也口益凸显。 “快”使经济迅猛发展,同时也产生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负面效应。“快”带来速食文化,也出现了垃圾食品;文化市场也出现了不少低俗的垃圾作品。 “快”加速了生活节奏,也使人们承受着空前的压力。近日某媒体的调查显示,84%的受访者确信自己生活在“加急时代”, “疲于奔命”成了许多人的共同感受。
有人说“快”与“慢”是一对矛盾体,相克又相生。在追求迅速、竞争激烈的时代,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快”是一种生存策略,人人都感觉不能慢。当然了,以好为前提的“快”,怎么追求都不过分。但问题在于“快”未必就能实现“好”, “慢”也未必就会导致“坏”。
今天,人人都在追求快,我们不妨多一些淡定和从容,想想“快”是为了什么?看看为了“快”,我们又失去了什么?每日匆忙的我们,应该不时地回过头来审视一下自己,看是否太快了,许多时候, “快”与急躁、盲目等很相近。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立竿见影等这些浮躁的心态弥散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与之而来的则是一个又一个令人遗憾的结局。
慢,有时反而是快。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做事情严格有序、精益求精、杜绝次品,慢工出细活反而是快。慢是一种意境,不是懒散。所以,放慢速度不是拖延时间。生活中, “快点”往往是一种责备、一种催促,而“慢点”则是一种提醒、一种关心。在奔忙中适时地慢下来,给心灵一个歇脚的驿站,给生命一个舒展的空间,方能积蓄力量,走得更远。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