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经师,传播教门,桃李满天下

——缅怀恩师哈吉·穆罕默德·欧拜杜拉·王乃文大阿訇

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

2014年8月,我非常荣幸地参加国家宗教事务局在北京的培训基地——养怡山庄举办的第九期伊斯兰教解经骨干培训班。在180名学员中,非常惊喜的是通过师弟耿伟阿訇,意外地见到了未曾谋面的同门师兄弟和师侄,其中有内蒙古海拉尔的夏干国阿訇、安徽天长的耿伟阿訇、吉林龙井的徐喜建阿訇、福建晋江的马长安阿訇、海南三亚的教长杨承龙阿訇、陕西西安的翟建祥阿訇与6位师兄弟,以及江苏淮安的熊化龙阿訇、江西赣州的张亚阿訇、河北廊坊的王同雪阿訇、河北泊头的朵鹏阿訇4位师侄。这真是安拉恩赐的赛拜布(机遇),勾起了我们对恩师的思念,大家聚在一起,回忆起一代经师哈吉·穆罕默德·欧拜杜拉·王乃文大阿訇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时至今年是恩师诞辰88周年和归真11周年之际,我们共同诵经、祈祷伟大的安拉擢升恩师老人家天堂乐园的品位。

 一、与恩师在中沙海清真西寺学习生活的点滴回忆

虽然在山东省定陶县中沙海清真西寺学习只有不到2年的时间,但是恩师对我的学习和成长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恩师从不以自己是师父而自居,为了讲经教学,恩师还经常采纳学生的意见与建议。

(一)采纳成立学生会的建议。1989年麦收期间,大多数同学都回家收麦子,我与李向友、丁厚鹏等几位元同学,在清真寺组织了一次“八省中秋联欢会”,主要是搞知识问答活动。这次活动得到了师娘的支持,效果还不错。我们几个学生就有了成立学生会的想法。当时,恩师去甘肃访友,回来后,非常赞同我们的想法。恩师主动召开了阿訇、寺管会和学生代表会议。恩师首先肯定了我们的建议,“100多学生应该成立个学生会,这也便于今后的学习和管理。”最后经过大家讨论,决定师兄沙启芳为会长,师兄闫中海为学习委员,师兄李向友为劳动委员,我为组织委员,师弟丁厚鹏为卫生委员。同时,按照讲经程度分为七个组,我是第七组组长,协助寺管会和恩师管理学生的学习、日常生活等事情。

(二)采纳卧尔兹演讲的建议。我曾经建议恩师,我们日后都要回到各地清真寺当阿訇,讲卧尔兹是阿訇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重要的宣教方式,所以应该培养我们学生讲卧尔兹的能力。恩师深思熟虑后,采纳了我的建议,定于每周主麻日胡弗滩拜后,由七个组组长组织每个组的学生演讲。记得我们第七组讲的最好的是师弟耿伟。想起当时,每周准备找材料组织演讲稿、修改稿子等,乐不思蜀,这为我们现在能够讲好卧尔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恩师与我们共同过着清贫的生活。在中沙海西寺的生活是清贫的,100多人吃饭就是难题。寺管会规定,女学生不用做饭,都是我们80多男学生的工作。每天都得蒸出十来笼屉的馒头,炒出满满一大锅的菜,可怜的是每次炒菜只有一勺油。每个主麻日改善一次伙食,宰一只羊,连油肉带杂碎,一人只能分一小捏,肉汤管够,一人能喝一两碗,那叫香啊!恩师与我们学生一样过着清贫的生活。

二、恩师教经育人,桃李满天下

恩师一生为培养伊斯兰教接班人而教授学生,呕心沥血。不仅传承了“经堂教育”,而且继往开来,大胆革新,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的教学经验。现在的山东省定陶县中沙海阿拉伯语学校,前身就是恩师任教长的山东省定陶县中沙海清真西寺,在积累和总结恩师的经堂教育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发展成立的。

(一)恩师筹集资金办学。恩师教学生从来不收取任何学杂费、住宿费、伙食费,只有帮助学生“请经”(购买经书)时,只是象征性的收取一小部分资金,旨在让学生珍惜经典。那些生活贫困的学生,一切费用恩师全部免除。恩师办学大量的开支来源,一是当地穆斯林供应一部分;二是外地穆斯林主动捐助拿“乜贴”;三是去外地求援要“乜贴”。恩师常说:“多招收一个学生,安拉就多给学校降一份‘雷孜格’(给养),有安拉的襄助,就没有过不去的难关!”

(二)恩师独创教学方法。恩师在中沙海西寺,由于长时间讲经,恩师的腿都浮肿了,一按一个坑。恩师每天都是邦达晨礼后就开始讲经,直到胡弗滩宵礼。只有在吃饭、如厕、洗大小净、睡觉的时候,才算是休息。恩师讲经有自己一套教学方法,先讲《连五本》学习阿拉伯语法,然后依次讲《古兰经》、《圣训珠玑》、《伟嘎耶教法经解》;再讲《满俩语法学》、《拜俩艾修辞学》、《哲俩莱尼古兰经注解》、《塔吉圣训》、《菲格海教法经解》、《阿嘎伊德认主学》;最后讲《素爱弗我图古兰经注解》、《嘎堆古兰经注解》、《鲁侯拜亚尼古兰经注解》等;每个主麻日的卧尔兹都讲《迷失卡提圣训》。

(三)恩师桃李满天下。自27岁任教长50年来,特别是恩师最后的20多年,老人家把来自全国各地的2000余名学生都培养成为伊斯兰教的各类人才。这些学生中,有在华北、华中、华南、东北、西北等地区的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各个清真寺任教长的;其中阿语教师和翻译500多人,遍布全国各地阿语学校,以及直接或间接为阿拉伯商家、企业服务,为促进中阿贸易的长足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恩师是真正的“桃李满天下”,成为教门恢复后中国伊斯兰教发展的中流砥柱。

三、恩师平易近人,生活俭朴,淡泊名利

恩师虽然被称誉为教门恢复后中原的四大阿訇之一,可是恩师一生都平易近人,生活俭朴。

(一)恩师平易近人。虽然恩师被人尊称为“大阿訇”,可是见到人,从来没有“大阿訇”架子,总是笑容可掬地先给人说“赛俩目”,恩师一点没有高高在上的样子。不管是对大人,还是孩子;也不管是对男人,还是女人,恩师都是一个样。恩师总是告诉我们学生,这是“逊奈”(圣行),好“随法泰”(品德)。

(二)恩师安于陋室。在山东省定陶县中沙海清真西寺的七年里,恩师和师娘住的卧室只有15平方米那么大的小屋,一张大床、一个办公桌、一条拜垫、一个小净池,还有一个蜂窝煤炉子。可是就在这间拥挤不堪的屋子里,恩师有时还用来辅导学生。恩师经常自足地说:“宁可心宽,不住屋宽。知感主!这条件比起我在慈圣集和西吴庄来,都已好的不得了啦!”

(三)恩师生活俭朴。恩师从来不挑剔饭菜,不浪费一口饭、一粒米、一碗水。衣着更是节俭。一件黑面子老羊皮大衣,穿了几十年;一条兰绒裤,上面花花绿绿法补满了几十个补丁;一双“抹代”(牛皮袜子),说不清穿多少年了不肯扔掉。学生从甘肃捎来一双新‘抹代’,恩师却转手“乜贴”送给了别人。

(四)恩师淡泊名利。恩师接到汇款总是一律交公,全归办学使用。一位有教门的穆斯林企业家,千里迢迢到侯集清真寺,愿出“乜贴”帮助恩师买一套房子,以便老人家安度晚年。恩师却劝说将这笔捐款改用在建清真寺上。穆斯林企业家被恩师淡泊名利的精神所感动,一下捐资14万元,清真寺又筹集10万元,2002年为侯集清真寺重建了一座600平方米的两层楼礼拜大殿。

四、恩师淡化教派思想,搞好民族团结

恩师一贯主张淡化教派思想,顾全大局,维护穆斯林内部的安定团结。经常教诲学生:“伊斯兰教是不分教派的宗教。人为的教派是错误的,闹纷争更是大错!”恩师从来不谈论教派中的分歧,总是正确地引导“要多谈共同点,不谈分歧,这样才有利于团结。”

(一)恩师身体力行淡化教派思想。1988年,我在中沙海东寺学习时,老人家在西寺任教长。冬天里,老人家穿着蓝色的棉大衣来看望我师父沙庆云阿訇。没有架子,主动跟沙师父谈要摒弃教派分歧。看见我,主动问我是哪里人?得知是东北人后,嘱咐我要好好学习,不要浪费光阴,早日回家为教门服务。1989年,在郭世忠老师的帮助下,我到西寺学习,期间,跟老人家谈论了关于念经收海德耶的问题、念经吃油香的问题、坟坑里挂海克的问题、礼拜动作的问题、《古兰经》诵读的问题等非常敏感的话题,老人家有自己独到的思维和做法。老人家告诉:什么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要循序渐进,水到渠成;要记住安拉的教诲“你们当全体坚持真主的绳索,不要自己分裂。(3:103)

(二)恩师以身作则搞好民族团结。恩师擅长太极拳和医术,特别是擅长看眼病,最拿手的当是“摘除白内障”,经常免费为登门求诊的各族病人看病。恩师只收药品成本费,家庭困难的病人医药费全免。故此,人们都称恩师为“阿訇先生”。当恩师第二次任侯集教长时,一位八十多岁的汉族老人,让儿孙用车拉着她,从十里外来看望恩师。见到恩师说:“十年啦,你老得认不出来了!先生还记得吗?你老没要一分钱,为俺看好了白内障,你是俺的大恩人啊!”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恩师一生教经育人,立足中原,培养伊斯兰教接班人,传播教门,为伊斯兰教的伟大事业奋斗了一生。祈祷伟大的安拉擢升恩师老人家天堂乐园的品位,使老人家成为天堂乐园中幸福快乐的人;佑助老人家的弟子们继承恩师的遗志,教经育人,继续培养伊斯兰教接班人,弘扬伊斯兰教优良传统,传递伊斯兰教正能量;引导广大穆斯林群众,团结起来共同走爱国爱教的正道,为建设我们美好的今世生活和后世生活而努力奋斗,成为两世吉庆的穆斯林!

阿敏! 

---------------------------------------

附:王乃文大阿訇生平简介

王乃文大阿訇(1926—2003),经名:穆罕默德·欧拜杜拉,哈吉,安徽全椒人。被称誉为教门恢复后中原四大阿訇之一。1942年(16岁)先后到江苏南京、河南商丘、甘肃临夏等地投师于马品山阿訇、马敬伍阿訇、杨宗保阿訇、马天民阿訇,学习伊斯兰教经典,1953年(27岁)以优异的成绩穿衣挂幛完成学业。

1953年(27岁),首任安徽省亳州北京清真寺教长;1954年(28岁)任山东省曹县侯集清真寺教长;1957年(30岁)被错划成“右派”,遣返原籍劳动改造;1979年(32岁)“平反”后,变卖家产,先后在任河南省柘城县慈圣集、柘城县西关,浙江省嘉兴市,河南省睢县西吴庄,山东省定陶县中沙海清真西寺,陕西省西安市东郊,河南省邓州市穣东、武陟县圪当店、开封文殊寺,山东曹县侯集等地清真寺任教长。培养出2000多阿訇,其中阿语教师和翻译500多人。

2003年11月19日(斋月),一代经师哈吉·穆罕默德·欧拜杜拉·王乃文大阿訇为中国的伊斯兰教事业积劳成疾,在恭诵《古兰经》时,安祥归真于山东省曹县侯集清真寺,享年77岁。曹县23座清真寺和全国各地的3000多阿訇、穆斯林共同为王乃文大阿訇举行了隆重的“哲纳再”殡礼。

(因本人跟随王乃文大阿訇时间较短,有关恩师的资料来源于师兄弟们的口述和网路。一并感谢,祈求安拉的慈悯,阿敏!)

【吉林省德惠市伊协会长、清真寺教长 马文敬】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