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电影节硕果累累气象新

海湾国家,是指波斯湾周围的伊斯兰国家,都有很稳固的伊斯兰信仰传统,也保留了前伊斯兰的古代蒙昧时代的陈规陋习。  自古以来他们生活在封闭的社会环境中,因此许多习俗在伊斯兰精神中没有根据,只可能追溯到公元七世纪前的古代历史,例如父母包办婚姻。  从1970年代大规模开采石油资源开始,源源不断的财富把海湾国家推向了当代世界舞台的聚光灯下,他们很快接受了主流世界的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文化媒体和电影电视则是引进的重要新鲜事物。  现代从事电影业的海湾国民们,都是年青一代,他们通过放映镜头展示了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和对世界的理解。 今年是第三届迪拜电影节,在上星期结束,参展的有一百多部电影,主要来自海湾阿拉伯国家,展现了现代阿拉伯人对穆斯林社会和文化的新理念。

年青的电影编导赫蒂彻.萨拉密女士是也门人,在本届电影节中担任评判员。  她说:“今年参展的电影,大多数都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课题。  尽管有些不足,但是预示了海湾电影院的未来走向。”

有悠久电影历史的伊拉克,虽然国破山河在,被美军占领和抗美运动持续七年之久,但是电影工作技术仍是中东地区执牛耳者。 伊拉克参展的电影,从全部十三个奖项中夺取了九项,可见实力依然很强,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壮。

这次电影节的头等奖获得者是伊拉克编导沙瓦卡特.库基,获奖电影是《踢出去》(Kick Off)。  故事内容是讲述一个库尔德族的家庭,他们为躲避战乱逃难到一个贫穷的棚户城。 从这一个家庭,电影展现了百万个伊拉克家庭在美国侵略战争中所遭受的苦难。 这个家庭有一个天真活泼的儿子。  他酷爱足球,在任何艰难的环境中都找朋友们一起练习和比赛,从中获得无穷乐趣,描述了在战争中的伊拉克人民苦中得乐的高贵人性。

亚军的获得者是阿联酋编导阿里.穆斯塔法的作品《城市生活》(City of Life)。  电影中展现的多元化现代阿拉伯城市,乐趣横生。  一位阿拉伯男子邂逅遇到一位欧洲女子,他们同乘一辆出租汽车,司机是印度人,他们之间发生了许多有趣的误解和笑话,同时不同的文化背景也互相影响。  这部电影反应的就是今天的阿联酋社会现实。

获得导演奖的电影是《哈尼恩》(Haneen,渴望),导演是哈桑.胡莱伊比,是巴林国生产的第一部电影。  巴林是一个以什叶穆斯林人口为多数的国家。  电影讲述了一位逊尼穆斯林酋长,善待多数是什叶穆斯林臣民的故事,民众之中也是两大教派杂居,团结合作,相依为命。 这部电影说明教派不是对抗性的分歧,可以和睦相处,穆斯林都是一家人,有共同的信仰。

出席这次电影节的海湾国家电影工作者,女性占相当多的比例,而且女性编导们展出了她们大胆的作品,敢于挑战传统陋习。 例如沙特阿拉伯女制片人莉姆.白亚特,她的电影是《洋娃娃》(Doll),是反对包办婚姻的主题。 她哥哥是本影片的编导,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包办婚姻是非伊斯兰的行为,但在这个地区还是很流行,代表了人们的很浓厚的落后意识。 一个女孩就像洋娃娃,任人摆弄,在婚姻问题上没有自己的主见和选择的自由。”  沙特阿拉伯是一个没有公共电影院的国家,电影制作是许多人的业余爱好,产生了许多电影作品。  今年春季,他们要求举行一次沙特阿拉伯电影节,但是他们的申请遭到政府拒绝。  莉姆说:“但愿有一天,请你们大家到我们沙特阿拉伯来观赏我们沙特人制作的优秀影片。”

阿曼女导演摩姿娜.穆萨菲尔制作的电影《蒙面纱》,讲述一个美丽的蒙面姑娘,准备去秘密会见一个心上人的故事。  摩姿娜是一位22岁的年青姑娘,梳着短发,在她编导的电影中向女子蒙面传统提出挑战。  她对记者说:“有一部分女子是被迫戴上蒙面面纱的,不是所有的人。  我们不能歧视她们,因为她们内心里有许多想法,她们的人格和尊严应当受到尊重。”

在放映场外的新电影评论讨论会上,许多年青人对电影中表现的阿拉伯社会陋习提出许多质疑,例如重金的嫁妆、不负责任的多妻丈夫和搞笑类的电影。  电影节评论委员会主席摩洛哥导演吉拉里.弗哈迪在讨论会上总结发言说:“这个电影节,表现了海湾国家的电影事业还在幼年时代,但是我们看到了未来发展的希望。”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