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纪在中国,追寻中国穆斯林的风采与光荣

中国伊斯兰的传统精髓在于,先哲们在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融汇当中寻得了一条相处共荣之道,它既不妨害信仰的本质,亦能满足世俗的人情需求,实乃因地制宜的伟大创建。随着思想的日益多元化、碎片化,如圣纪、尔麦里、知感经等这一阐释途径遭到质疑,中国穆斯林一千多年来的实践传统面临被解构的冲击。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这一命题的当代意义。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中国穆斯林先辈深刻认识传统礼仪的意蕴,早就明晓了诗歌“兴观群怨”的社会聚合功用,遂将伊斯兰固有的赞颂诗经与中国典雅的意象结合起来,伴随着起伏的腔调和直入骨髓的听觉冲击,民众在一声声此起彼伏的赞念过程中感悟着心灵的湿润和澄澈,赞念的仪式感和聚合力凝聚着整个群体的向心力。这种特殊的礼仪成为了中国穆斯林特有的文化风景,以及穆斯林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传统文化。

如果说当前中国的大地上还遗存有诗歌神圣的教化和启迪功能的话,那一定是在日出日落之际,自千千万万穆斯林的心灵里响彻而起的高高低低的赞颂之音。他们总是思考为何“念礼斋课朝”以“念”为先,答案其实自在人心!他们以信仰为核心,文化为形式,充分发挥其在现代社会中团结协作的精神,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现实意义。

教门的根基在于礼仪,民族的根基在于文化。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必然有它的文化,它的传统,从来没有一个民族与国家可以没有自己的文化与传统,平地拔起,凭空产生。中国穆斯林是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集大成者,如果中国穆斯林在前行过程中没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传统文化来作为认同归宿,价值基础与缓冲带的话,必然是一场灾难,甚至浩劫。

传统与现代本不是水火不容的矛盾,正如钱穆先生所言:“尊传统并非守旧,在各自传统之下,不妨有各自的新”。改革开放以来,却恰恰是一步步否定甚至异端化了这片土地上穆斯林固有的文化传统,其后果之可怕不言而喻。缺乏了制约的激进与功利犹如脱缰野马一样不可收拾,整个民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狂热与浮躁。时下,在官方的引导下,中国穆斯林再次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可谓不得已而为之。

中国化,不可怕,回族穆斯林就是中国化的经典案例,伊斯兰中国化发轫于一千四百年来两大文明交流融汇的进程,中国穆斯林无疑是两大文明母体结合孕育出的赤诚之子,我们当引以为傲。中国穆斯林自古秉持中庸之道,从来都是“古为今用”、“儒为回用”,从明清回儒先贤到当今穆斯林学者,大多以中国的人、中国的社会现象、中国的国情为研究物件,在继承伊斯兰核心思想遗产,总结中国经验和吸收其他文明思想的基础上,采用合理方法,得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宗教理论,用以指导中国穆斯林的实践,解决伊斯兰在中国的现实问题

我们无需讳言,中国穆斯林之为中国人的全部信仰、传统、道德、文明、礼仪以及千年来立于天地之际的风采、气象和神韵都汇聚在传统的两节、圣纪、尔麦里和知感经当中,仅仅从信仰纯洁与否的角度被批判、被遗弃,未免狭隘和偏执。

所幸,中国穆斯林一方面吸收输入中华文明之学说,一方面不忘信仰根本之地位”,依然坚信:“学问远在中国,亦当求之”。游乎广天博地之间,将为中华文明开出新生命。这是所有中国穆斯林的责任,更是所有当今穆斯林学人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使命。

而这,也正是我们之所以纪念穆圣活动的原因。

或许乍一看来,我们今日所做的圣纪,圣会,尔麦里,大都看似“一场吃喝”,看似“无用”,但这些貌似的“无用”恰恰是最神圣、最高尊贵的精神价值。“无用之用”方有大用,精神价值永远高于实用价值,它能满足人普通人的心灵的需要,能够注入他们的信仰的气息

一个没有精神家园的生命、一颗缺少精神价值的心灵,不可能去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就不可能有对他人真正的关切,不可能对社会有真正的责任心,不可能对人类或民族的使命与命运有所担当,不可能有对苍生的悲悯,更不可能理解人类的目的、梦想和苦难。

所幸,中国穆斯林一生都在这样感恩和纪念当中度过,用中国人特有的方式践行伊斯兰的人道和天道。

值此圣纪月份,在我们纪念穆圣的同时,更应当学习他总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情怀,就像中国五千年历史所昭示的那样,中国的未来,一定会重新回到它既有的道路上来,继续他未完成的使命。而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中国穆斯林会用他特有的知感与赞颂,一起等待一阳来复,贞下起元的那一天。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