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人从出生到死亡的人生旅程中,往往会由于家庭环境,社会关系,时代变迁,获教失学等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有悲欢离合,沉浮升贬,成败利钝,荣辱得失的种种境遇与经历。可以说生平一帆风顺,万事亨通,不遇惊涛骇浪,不经坎坷险阻,能始终安然无恙的人,是极其罕有的。
然而,对于有正信的穆斯林来说,因确信安拉的公道、睿智与前定,万事信托安拉的安排,对于世态沧桑,人情冷暖,能够内旷外疏,随遇而安。所以,这种有坚定信仰的穆斯林,如果处于顺境,他自会对安拉感恩戴德,进而敬主法圣,束修至行;在社会生活中他会上交不谄,下交不骄,平易近人,坐怀不乱;如果处于逆境,则会坚忍不拔,矢志不移,恪守经训,决不会怨天尤人,悲观失望。正如穆圣所说:“穆民的状况确实令人惊叹啊!他的整个状况,都是善良的:如果有机会安享幸福,他会感恩图报,那对他有利;如果不幸遭遇患难,他会坚忍自如,那对他也是有利。这种情操,唯穆民才具有。”(艾罕默德教长所辑圣训)
名副其实的穆斯林(穆民)之所以具有这种情操和修养,无疑是源于《古兰经》的教导、薰陶而成就的。安拉昭示:
“我用种种祸福考验他们,以便他们觉悟。”(7:168) “凡有血气者,都要尝死的滋味。我以祸福考验你们,你们只被召归我。”( 21: 35)
“我必定要试验你们,直到我认识你们中的奋斗者和坚忍者,我将考核你们的善恶资讯。”(47: 31)
穆斯林尤其明确人生的目的和应尽的责任,秉承安拉的教导,克尽厥职,因为安拉启示:“我创造精灵和人类,只为要他们崇拜我。”( 51: 56)
正因为如此,穆斯林的身体和心灵历经世态炎凉、沧桑巨变和祸福考验,磨炼了意志的同时,会更加心悦诚服安拉的善恶前定和公正的法则;而在精神与性灵上,日行五番拜功的严谨且持久的功修,养成了绝对服从安拉的一切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命令和禁止的品德,以便能胜任安拉创造人类并以代其治理世界这项重大使命。这也是安拉创造人类于世的目的之一。因为安拉昭示:“我必定在大地上设置一个代理人。”(2:30)
另外的这两节经文,进一步说明了安拉创造人类的另一目的:
“他以你们为大地的代治者,并使你们中的一部分人超越另一部分人若干级,以便他考验你们如何享受他赏赐你们的恩典。”(6:165)
“安拉应许你们中信道而且行善者[说]:他必使他们代他治理大地,正如他使在他们之前逝去者代他治理大地一样;他必为他们而巩固他所为他们嘉纳的宗教;他必以安宁代替他们的恐怖。他们崇拜我而不以任何物配我。此后,凡不信道的,都是罪人。”( 24: 55)
经文中所说的“使你们中一部分人超越另一部分人”,指的决不仅仅是物质生活、体态、容貌、等级这些方面占有优势,更为重要的是如后面一节经文所陈述的:拥有正信、善功以及道德修养,在知识造诣方面,出类拔萃。
凡是获得正信、遵循正道并恪守五功的穆斯林群体,决无有出其右的民众,所以安拉赞誉穆民道:“你们是为世人而被产生的最优秀的民族,你们劝善戒恶,确信安拉。”(3: 110)
虔诚的穆斯林领会以上经文的宏伟意旨,以敬拜安拉、治理世界和劝善戒恶这三项使命,作为自己人生的重要内容和理想,并尽职尽责终其一生。穆斯林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就是以这三项使命为准则和航标而顶天立地,生息奋斗。
要实现理想,完成重任,我们都应当遵行穆圣对我们的教导:“你应当在五事物未来临之前利用好五事物--死亡之前的生存,疾病之前的健康,繁忙之前的空闲,老迈之前的青春,贫困之前的富裕。”
这段圣训中所提到的生存与死亡,健康与疾病,繁忙与空闲,青春与老迈,富裕与贫困,是人类生存过程中,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十种情况,他们出现的时间有早有晚,有长有短;有多有少,有轻有重。其中生死、病痛、年龄,是生理状态或生命现象,是人们无法抗拒或自由取舍的,而忙闲、贫富是精神和社会状态。这十种情况中的生存、健康、繁忙、青春、富裕是积极的,它们在促进人的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势必起到良好的积极作用;而死亡、疾病、空闲、老迈、贫困是消极的,它们对人的生活、工作、求知、进取等方面,总会产生妨碍或负面影响。所以,我们要善于利用现存的积极因素,警惕消极因素的突然来临;或者将其中已经出现的消极因素尽可能地转化成积极因素而加以利用。
相互对立的事物中,有彼此相反相成、互相配合者,或有互相转化、正误换位者。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从《古兰经》的一些经文中,得到论据和验证。比如:
“我把每种事物创造为成双成对的,以便你们觉悟。”( 51: 49)
“他展开大地,并在大地上安置许多山岳和河流,他把每种果实造成两性的,他以黑夜覆盖白昼。对于能思维的民众,此中确有许多迹象。大地上有许多邻近的区域,有葡萄园,有庄稼,有椰枣树,其中有二株同根生的,二株异根生的,(这些都是l用同样的水灌溉的,我却使这一部分果实比那一部分佳美。对于能理解的民众,此中确有许多迹象。”(13:3 -4)
“赞颂安拉,超绝万物!他创造一切配偶,地面所生长的,他们自身中的,以及他们所不知道的,都有配偶。”( 36: 36)
“安拉啊!……你使夜入昼,使昼入夜;你从无生物中取出生物,从生物中取出无生物……”(3:27;6:95;10: 31;30: 19)
这些经文,的论述,说明安拉将万事万物成双成对地创造出来,不但在动物中有,植物中有,人类中也有,甚至在无生物中也有,比如天与地,昼与夜,男与女,智与愚,生与死,以及光明与黑暗,海洋与陆地,正信与迷信,倒楣与幸福,乐园与地狱等等这些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或相互消长,相互取代的事物,人们似乎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很少有人去思考其中的哲理。但是,安拉却指示:“对于能思考的民众”,“对于能理解的民众”,“此中确有许多迹象”。可以用此推断安拉的全知、全能和睿智。
这就是笔者写此书的思想指导。之所以引用相关的经训,目的是为佐证将书中的要旨作广泛、深入地与读者一道共同讨论与思考。比如,在上述经文中,安拉一再表述他“使夜入昼,使昼入夜”以及“从无生物中取出生物;从生物中取出无生物”。我们不能将它们仅仅看成是一种地球旋转的物理现象,或是动植物、生物、衍生物繁殖机理。其实,我们除了坚信那是出于全能的安拉的创造,表明其化工之妙令人叹为观止、不可思议以外,我们应该秉承安拉的教诲:
“我在这《古兰经》中,确已为人们设了各种比喻,以便他们觉悟。”( 39: 27)
“这些比喻,是我为众人而设的,以便他们省悟。”(59: 21)
“这些比喻,是我为众人设的,只有学者能了解它。”( 29: 43)
但是同时不能像安拉所贬斥者那样:“在这部《古兰经》里,我为众人确已申述各种比喻,但众人大半不信。”( 17: 89)
在此,笔者将经文中的一些比喻略作申引以供参考,比如使人五颜六色难分、青红皂白不辨,连伸手都不见五指、阴森可怕的“黑夜”,以及毫无生气、有与无一样、不足挂齿的“无生物”,可以比喻为“库夫尔”(迷信);至于光明灿烂,利益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白昼”以及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生物”,可以比喻为“伊玛尼”(正信)。那么,一个人或一个民族,有了“伊玛尼”(正信),便可凭其光明,从重重黑暗中走出来,生机盎然,意气风发。相反,缺乏或拒绝正信,固守“库夫尔”(迷信)的个人或民族,必然要陷入黑暗深渊中,正如安拉昭示的:“一个原是死的人,我使他复活,并给他一道光明,带着此光明来往于人间,难道他与那在重重黑暗中绝不走入光明的人是一样的吗?不信道的人,这样为他们的行为所迷惑。”(6:122)
类似这样的经文为数不少,这里不一一列举。总之,我们应当以这样较广泛而深入地思考,引申《古兰经》中许多比喻,才符合安拉为我们设它们的目的。否则,我们势必要受安拉的责问:“他们怎么不沉思《古兰经》呢?难道他们心上有锁?”(47:24)
这里使我们应该感兴趣和值得深思的,是前面援引的那段圣训中第一个动词,其含义非常深远。阿语[意格台泥木]( YIGHTANIM)的本意是“你应当把……当作战利品”,“你应当以……作为收获物”,措词言近旨远。意思是说,人生如战场,欲生存就必须战斗,而战斗的结果不是克敌制胜、凯旋而归,就是败阵而逃,落荒败北;不是舍生取义、效命沙场,便是不战而降,甘愿被俘,除此而外,别无它途。既然如此,身临人生战场的穆斯林,应当出奇制胜,收获战利品;否则就要陷入重围,大败亏输。换言之,在人生战场上取胜的战利品和收获物就是生存、健康、繁忙、青春、富裕;反之,则是死亡,疾病,空闲,衰老,贫困,那就是亏输。圣训的微言大意就在于此,耐人寻味。
人的生命或生存既然是人生战场上的最优先的战利品或收获物,那么,让我们先从《古兰经》的叙述中,确信安拉是如何创造人类并赋予其生命,以及生长过程的:
“他创造了你们,先用泥土,继用精液,继用血块,然后使你们出生为婴儿,然后让你们成年,然后让你们变成老人--你们中有夭折的--然后,让你们活到一个定期,以便你们明理。他能使人生,能使人死。当他判决一件事的时候,他只对那件事说‘有’,它就有了。”(40:67 -68)
另一节经文更详细地这样叙述:
“众人啊!如果你们对于复活的事还在怀疑之中,那么,我确已创造了你们,先用泥土,继用一小滴精液,继用一块凝血,继用完整的和不完整的肉团,以便我对你们阐明[道理]。我使我所意欲的[胎儿]在子宫里安居一个定期,然后,我使你们出生为婴儿,然后[我让你们活着],以便你们达到成年。你们中有夭折的;有复返于最劣的年纪的,以便他在有知识之后,什么也不知道。你看大地是不毛的,当我使雨水降于大地的时候,他就活动和膨胀,而且生出各种美丽的植物。”(22:5)
以上两节经文,明确地说明了人类生命的原初来源以及身体的成长过程。安拉在此还以雨水使枯萎的土地复苏并生长植物为例,论证了人有死后复活的后世生命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人类的原始生命,绝不是来源于所谓人猿和其他诸如爬虫等生物然后逐步进化而形成的;人的生命,是安拉从泥土这种无生命的物质中产生,发展成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子合成受精卵形成胎儿,直到发展成完美的体态人形而后诞生为止。但是,这种演化过程并不因此而终止,在人的躯体外形和内在精神方面,还在继续交替演化。人体内外的奇妙而协调的结构组织,充分证明全能、睿智的造物主--安拉既有能力使人的生命从无生物所创造,也有使人在死后再给人一次新的生命的能力。对于这一论断,经文以雨水使荒凉的不毛之地一变而成欣欣向荣的自然现象作了形象而生动的比喻。
在《古兰经》另一节明文里,安拉进一步阐述了人在自身的成长过程是从弱到强、再从强变弱的必经生理段阶:“安拉从懦弱创造你们,在懦弱之后,又创造强壮,在强壮之后又创造懦弱和白发,他要创造什么,就创造什么。他确是全知的,确是全能的。”( 30: 54)
这里所说的弱,是指精液、胎儿、初生婴儿、乳婴、断乳儿、年迈老人这些阶段;至于强壮,是指青壮年阶段。人体的生长规律,虽然在生理现象上是如上所述,但是,对于获得正信并力行善功的穆斯林,因蒙安拉的恩遇与特慈,即使活到须眉交白,也不至老迈昏愦,无所作为。所以,安拉在《古兰经》中描述这种精神健旺的高年穆斯林与老态龙钟的非穆斯林的两种晚景状态时说道:“我确已把人造成具有最美的形态,然后我使他变成最卑劣的;但信道而且行善者,将受不断的报酬。”(95:4 -6)“最美的形态”,指的是人人处于出生后的孩童到少年和青壮年时期的共同状态,而“最卑劣的”是指世人暮年时期的生理状态。经文同时肯定“但信道而且行善者”的老年穆斯林,不在“最卑劣的”丑态之列。他(她)们常作大净小净,勤于礼拜,谨守斋戒等功修,容光焕发,老当益壮,始终能履行自己所肩负的人生使命。对于那些不信安拉、不走正道的忘恩负义的人们,安拉质问他(她)说:“人啊!什么东西引诱你背离了你的仁慈的主呢?他曾创造了你,然后,使你健全,然后,使你匀称。他意欲什么型式,就依什么型式而构造你。绝不然,但你们否认报应!”(82:6 -8)所以,这等人成为“最卑劣的”,那是必然结果。这在古往今来的历史与现实中,晚年良莠的鲜明实例比比皆是,我们可以回顾和观察一下吧!
安拉不仅把我们的体态创造得最为完美,而且使人们有理智,耳聪,目明,赋予人思维、记忆的器官及其特性,以便获得知识,明辨是非,能言善辩。《古兰经》昭示:
“安拉使你们从母腹出生,你们什么也不知道,他为你们创造耳目和心灵,以便你们感谢。”(16:78)
“主曾为你们创造耳目和心,你们是很少感谢的。”(23: 78;67: 23)
对于那些享受安拉的恩典却不懂得感恩图报的人而言,他们的这些器官形同虚设,他们的一生虚度而终,后世的归宿更是不堪设想。诚如安拉所昭示的那样:
“我确已为火狱而创造了许多精灵和人类,他们有心却不用去思维,他们有眼却不用去观察,他们有耳却不用去听闻。这等人好像牲畜一样,甚至比牲畜还要迷误。这等人是疏忽
的。”(7:179)
“难道你以为他们大半是能听从或者能了解的吗?他们只像牲畜一样,他们甚至是更迷误的。”(25:44)
“他是创造你们,并为你们创造耳、目和心的。你们却很少感谢。”(67:23)
其实,安拉施予人类的恩惠,决不仅仅限于把人创造成具有最完美的体态和有利的器官。我们仰观天,俯察地,沉思宇宙间的一切,都是安拉为人类创造和制服,供人们利用和享受。所以《古兰经》昭示道:“你们对主的要求,他对你们都有所赏赐。如果你们计算安拉的恩惠,你们不能加以统计。人确是很不义的,确是忘恩负义的。”( 14: 34;16: 18)
在此,笔者所要探讨的,仅仅是穆圣教导我们人身方面的五种恩典,我们要善于利用它们的功能,以此感谢安拉创造它们的目的;同时,使人在道德上、精神上取得进步。否则,便是滥用或误用安拉的恩惠,在今生就要出现“最卑劣的”丑态;到后世更是后悔莫及。《古兰经》是这样描述这种两世亏折的罪人们的悔恨的:
“假若你得见犯罪者在他们的主那里垂头丧气地说:‘我们的主啊![你教导的],我们已经看见了,听见了,求你让我们转回[世间]去,我们将做善事,我们必定是确信的。¨’( 32: 12)
“不信道者,将遭火狱的火刑,既不判他们死刑,让他们死亡;又不减轻他们所遭的火刑。我这样报酬一切忘恩的人们。他们在里面求救说:‘我们的主啊!求你放我们出去,我们将改过迁善。’难道我没有延长你们的寿数,使能觉悟者有觉悟的时间吗?警告者已降临你们了。”(35:36 -37)
类似这样的经文,还有23章99 -100节、39章58节、63章10 - 11节、89章23 -24节,都可以查阅佐证。
获得正信的穆斯林,在《古兰经》的教诲下心明眼亮,深谋远虑,不至于浑浑噩噩,枉费年华,辜负主恩;他们会珍惜安拉所施于自己的一切恩典;而首当其冲的,就是穆圣教导我们的死亡来临之前的生存,或生命。
依照生理的自然规律,人从母腹呱呱坠地开始到生命最后结束,是先有生而后才有死,但是《古兰经》却将这种习以为常的自然规律做了颠倒而说道:“他(安拉)曾创造了死亡与生存,以便他考验你们谁的作为是最优美的。他是万能的,是至赦的。”(67:2)这种经文提醒人们,应该认识到人的生命是来自无生物,安拉能从无中生有,另一节经文证明这一事实:“你们怎么不信安拉呢?你们原是死的,而他以生命赋予你们,然后使你们死亡,然后使你们复活;然后你们要被召归于他。”(2:28)这是一个与信仰有关的问题,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明,应另立专题阐述。
此外,死亡是世人最惧怕的事情,尽管不可避免也不可逃脱,但有的人即使活到超常的百岁以上,他还要千方百计,妄图再活下去,所以安拉说:
“你必发现他们比世人还贪生,比那以物配主的人还贪生;他们每个人,都愿享寿千岁;但他们纵享上寿,终不免要受刑罚。安拉是明察他们的行为的。”(2:96)
“你们所逃避的死亡,必定与你们会面,然后你们将被送到全知幽明的主那里,他将把你们的行为告诉你们。”(62:8)
“你们无论在什么地方,死亡总要追及你们,即使你们在高大的堡垒里。”(4:78)
值此,笔者想到了两件逸事,或许很多人都听闻过:一是《一千零一夜》里记述的一位国王,为了让他的宠儿躲避灾难必将降临的预期,将他送到一个距离皇宫很远的孤岛上,关闭在坚固的地下室。可是安拉的前定,无意要杀害王子的人,先于他们就到达了该岛,然后发生意外,离奇将其杀死。另一个是中国一本野史中传述,秦始皇为了自己达到长生不老永远执政的梦想,接受谋臣的献计,派遣大批人去蓬莱仙岛,寻找吃了可以永生不死的灵丹妙药。可是他所渴求的药不但没有找到,就连派出去的人马,为了逃避秦朝的暴政,竟无一人返回。这两个中外神话故事都充分说明,无论任何帝王将相,欲企图逃避死亡的君临,或想永生不死,都是春梦一场。因为不但中外帝王难逃死亡,千古圣贤也不免要死。所以安拉告知穆圣:“你确是要死的,他们也确是要死的。”( 39: 30)
穆圣说:“我的教生的寿数,是在60岁至70岁之间,超过这个年纪的人,是较为少数。”(艾奈斯所传圣训)虔诚的穆斯林都确信安拉,确信《古兰经》所说的绝对真理:
“增加长命者的寿数,减少短命者的年龄,无一件不记录在天经中;那对安拉确是容易的。”(35: 11)
“不得安拉的许可,任何人都不会死亡;安拉已注定各人的寿限了。”(3: 145)
“在你之前的任何人,我没有为他注定长生,如果你死了,难道他们能够长生吗?凡有血气者,都要尝死的滋味。”(21: 34 -35)
“人的寿限一到,安拉绝不让任何人延迟。”( 63: 11)
因此,穆斯林对生死问题,一贯持达观态度,心胸开阔,乐天知命,无论是益寿延年,或者幼年早逝,都是安拉的预定,故能秉承安拉的教导和对穆圣启示的“你说:‘我的礼拜,我的牺牲,我的生存,我的死亡,的确都是为安拉--全世界的主。”’(6:162)故而顶天立地,生息繁荣,勤于功修,努力行善,争取做安拉所应许的“凡行善的男女信士,我誓必要使他们过一种美满的生活,我誓必要以坚忍者所行的最大的善功报酬他们”(16: 97)。这是我们穆斯林死亡之前的人生,生的有意义,有乐趣;如果寿数来临也要心悦诚服,覆命归真,如安拉所要求的:“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真实地敬畏安拉,你们除非成了归顺的人,绝不可以死。”(3:102)并像穆圣一样,常常这样祈祷:“安拉啊!求你使我死为穆斯林,生为穆斯林。”(艾罕默德圣训集)“安拉啊!只凭你全知幽玄,和全能创造,你知道生存对我还有裨益,那么,求你让我活着吧!如果你知道死亡对我有裨益,那么求你使我死去吧!”(奈萨伊所辑圣训)
穆圣同时教导我们,只要生命还存在,那么就要珍惜人生,把握现实,不可浪费时间:“你应当为你的现世工作,好像你将永远生活下去,你也应当为你的来世功修,好像你将在明天就要死亡。”(伊本,阿萨克尔所传圣训)穆圣还对那些年高德劭、深孚众望者,同空长百岁、行为卑劣者作了褒贬而说道:“最优秀的人,是其寿延长而行为善良的长者;最恶劣的人,是年纪老迈而行为恶劣的老头。”(艾罕默德教长所传圣训)
人生在世,应该不贪生,也不怕死,更何况贪生与怕死,都是枉然的。因此,穆斯林对生死的态度,在正常的情况下都是达观的,平衡的。但是,为了捍卫真理,反对侵略,伸张正义,坚持公道,形势所迫而需要付出生命时,那么,穆斯林为主道、为国家捐躯而舍生取义,也是在所不惜,即“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特别是“为主道而阵亡者,安拉绝不枉费他们的善功,他要引导他们成功,并改善他们的状况,且使他们入乐园--他已为他们说明那乐园了”(47:4 -6)。而对于那种屈辱偷生、临阵逃脱的行径,那是教法所禁止的,与自杀一样,被视为大罪。因此,死亡不论是在正常情况下发生,还是在非正常情况下来临,穆斯林应当是在顺服安拉的前定下,欣然覆命归真,因为安拉昭示:“有正信的人们啊!你们应当真实地敬畏安拉,你们除非成为顺服主的人(即穆斯林),绝不可死。”( 3:102)
穆斯林欲生得荣誉,死得其所,有重于泰山,应当以“真实地敬畏安拉”为先决条件。那么要怎样“真实地敬畏安拉”?穆圣教导我们说:“真实地敬畏安拉,就是对安拉要心悦诚服,不可丝毫违背;要感恩图报,不可忘恩负义;要时常纪念,不可须臾忘怀。”(阿布杜拉所传圣训)如果平时有了这样的操守和修养,那么,一旦死亡临头,就会泰然处之,不至惊慌失措。
另外,从事物相互对立到统一这一种变化情况,来论生与死的话,《古兰经》也给我们提供了许多论据,这里仅举以下两节明文就足够了:
“你说:‘谁从天上和地上给你们提供给养?谁主持你们的听觉和视觉?谁使活物从死物中生出?谁使死物从活物中生出?谁管理事物?’他们要说:‘安拉。’你说‘难道你们不敬畏他吗?”’( 10: 31)
“安拉确是使谷粒和果核绽开的,他从死物中造出活物,从活物中造出死物。这是安拉,你们怎能悖谬呢?”(6:95)
针对这种情况,安拉还举出正反两个实例,一个是在努哈和鲁特两位大圣这样信仰浓厚的家教中,无法挽救他们两位的妻子免于进入火狱;另一个是生存在十恶不赦的法老淫威下的其妻,却出污泥而不染,始终维持着正信,并善待幼弱的穆萨圣人,最终得入乐园(见《古兰经》66: 10 - 11)。这不仅在相反的环境中,会产生出不同的人生,在有正信的人中也会诞生无信仰的嗣子,比如努哈大圣的儿子;与此相对的是,圣祖易布拉欣的父亲却是偶像崇拜者。这也可说安拉从死物中造出生物,或从生物中造出死物的实例。
从经文中提到的生死可以相生这一论据来推断,我们可以这样说:“伊玛尼”(正信)就是生命之种子,获得正信而行善的穆斯林,应当是生命力强的人,即使他去世,由于他生前的善行,如乐善好施、著书立说等功德惠及他人,影响不绝,流芳百世,那是表明了其生命仍在延续;与此相反,“库夫尔”(迷信)是致命之病毒,一个没有正信的人,即使他体质健壮,年富力强,但精神空虚,道德言行不轨,也如行尸走肉,虽生犹死,一旦丧命,或无影无踪,被人淡忘,或遗臭万年,遭人唾骂。
《古兰经》在描述这种没有正确信仰者的人生状况和恶果时这样写道:
“你告诉我吧!以私欲为主宰的人,安拉使他明知故违地迷误,并封闭他的耳和心,在他的眼上加翳膜;安拉使他迷误之后,谁还能引导他呢?难道你们还不觉悟吗?他们说:‘只有我们的今世生活,我们死的死,生的生,只有光阴能使我们消灭。’他们对于(正信)那事,一无所知,他们专事猜测。”(45: 23 - 24)
“如果正道从我降临你们,那么,谁遵循我的正道,谁不会迷误,也不会倒楣;谁违背我的教诲,谁必过窘迫的生活,复活日我使他在盲目的情况下被集合。”( 20: 123 - 124)
所以,《古兰经》指出:“活人和死人不相等。”(35:22) 意思是,活着的人不一样,死去的人也不相同。下面两段圣训,也在说明生前有正信,力行善功者,即使肉体消失后,但其德行仍在活着,生命还在延续下去:“人一旦死亡时,其工作便已中断,唯有三件善行则例外,即流动着的施济物;惠及后人的学问;为自己祈祷求福的贤良儿女。”(《布哈里圣训实录》)“任何人寿限一到,安拉必定不让其推迟。人的寿数增加,只是安拉赐予他善良的后裔,他们在他去世后常常为他祈祷,而他们的祈祷可以利于坟墓中的逝者。那就是寿数之增长。”(伊本,艾比哈泰所传圣训)
人死后不被人们所遗忘,那才算是真正的长寿人,即中国老子所称赞的“死而不亡者寿”(《道德经》33章)。至于为主道捐躯殉职者,安拉更以鲜明的言辞一再昭示说:
“为主道而被戕害的人,你们不要说他们是死的;其实,他们是活的,但你们不知觉。”(2:154)
“为主道而阵亡的人,你绝不要认为他们是死的,其实,他们是活着的;他们在安拉那里享受给养。他们又喜欢安拉赏赐自己的恩惠,又喜欢留在人间,还没有赶上他们的那些教胞,将来没有恐惧,也不忧愁。”(3:169 -170)
总之,穆斯林的人生,在经训的指导下,受教法的培训与规范,对生死问题心境坦然,应对裕如;在有生之年能珍惜时间,从家庭到社会为民族为国家奋发图强,谋求幸福与安宁;而对死亡也时有防备,不会张惶失措。因为《古兰经》提示我们:“任何人都不知道自己明天将做什么事,任何人都不知道自己将死在什么地方。”( 31: 34)
穆圣也教导说:“你在现世里,要好像是一个离乡人,或者像一个过路人。当你处在夜晚来临的时候,你不要期待明早的到来;当你处在清晨的时候,你不要期待傍晚的到来。你要为预防你的疾病突发而应该把握你的健康,你要预防你的死亡忽然君临而应该利用你的生存。”(《布哈里圣训实录》)
“信士中最慧敏的人是常常想到死亡,并对死亡有充分准备的人,这些人是精明的。”(伊本马哲圣训集)
穆圣所说的“常常想到死亡”,绝不是对生存失去信心或逃避现实;“对死亡有充分准备”也绝不是挖好坟墓,购下“卡方”(尸衣),因为人老寿终,或因病不治而亡故,人们似乎有所准备。当然,有许多非正常的死亡,如遇地震,海啸,交通事故等天灾人祸,是会在路上、睡觉时想不到之际出现。如果平时没有想到这些情况,灾难突然来临时就会惊恐万状,束手待毙,甚至忘记了安拉和“清真言”。所以穆圣告诫说:“你们应当经常想起死亡,因为这样,将会减少你们犯许多罪行,并使你们不至贪恋红尘;如果你们在富裕的时候想起死亡,那么将会推翻你们心中的贪婪,如果你们在贫穷的时候想起死亡,那么将会促使你们满意自己的现状。”(艾奈斯所传圣训)
但是想起和准备死亡的时候,穆圣同时告诫我们说:
“你们中任何人,都不要期望死,因为他如果是一个善人,那么,他活着时,以便他有增进善行的时间;他如果是一个恶人,那么,他活着时,以便他有悔过自新的机会。”(艾卜,胡勒依莱所传圣训)
“你们中无论谁,决不要因为遭遇伤害而期望死;万一有如此愿望,那么,他应当说:‘安拉啊!如果生存对我有利,那么,求你使我活下去;如果死亡对我更好,那么求你让我覆命归真吧!¨’(《布哈里圣训实录》)
此外,穆圣还教导我们要经常这样向安拉祈祷:“安拉啊!求你完善我的信仰,它是我事业的保证;求你完善我的现世,它是我生活的空间;求你完善我的来世,它是我的最终归宿;求你使生存在各种福利方面都对我有余庆;求你通过死亡使我摆脱一切邪恶而获得安息。”(《穆斯林圣训实录》)通过祈祷,借此免除生死方面的种种不安和恐惧,从而使心境平静。
总之,人的生与死是安拉预定的,任何人绝不可能凭自己的主观愿望选择和逃避自己的生与死。既然如此,那么作为穆斯林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哪怕是一息尚存,都应当加以珍惜,感谢安拉的恩赐,善于利用安拉赐予自己生存于世的机缘,以此造就两世幸福,千万不要沦落为安拉所预先的这种后悔莫及者一样:
“等到死亡降临他们中的一人时,他才说:‘我的主啊!求你让我返回人间,也许我能借我所遗留的[生命和财产)而行善。’绝不然!这是他一定要说的一句话。”( 23: 99 - 100)
“在刑罚不知不觉地忽然降临你们以前,你们应当遵从你们的主降示你们的最美的训辞。以免任何人说:‘呜呼痛哉!我已怠慢了对安拉应尽的义务,我确是一个嘲弄者。’或者说:‘假若安拉引导我,我必定是敬畏者。’或者在看到刑罚的时候说:‘但愿我得返回尘世,那么,我要变成行善者。’不然!我的许多迹象,确己来临你,但都被你否认了,你妄自尊大,你变成了不信道的。”(39:55 -59)
其实,安拉曾一再预示许多教导,要人们珍惜生命,敬畏安拉,恪尽职守。作为敬主法圣的穆民,在自己的生命存续中,万一遭受沉屙、危症、重伤或天灾人祸之降临,经受不住剧痛、打击时,坚决不能因此而自寻短见,否则,不仅在后世将永陷火狱而难脱违抗安拉前定之罪责,即使在今世也不得享有教法所给予的殡礼之待遇。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