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延续

  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终有一天死亡必将降临任何一个人;在现实生活里我们不难认识到死是不分年纪的,不论年轻或年长者一视同仁。第二个事实是无人可以肯定他在什么时候死,故此我们往往忽视它,直到我们其中一人生病了,他才想起来,并且害怕万一死了以后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

  伊斯兰在“死后复生”这个话题上不只一次地向人类重申死亡来到时不用恐慌。各人均可清楚的目睹死亡是无可逃避的,因此每人都需要为那一天作好准备,以交代自己的所作所为。古兰经(68:8)云:“你说:‘你所逃避的死亡必定与你们会面,然后你们将被送到全知幽明的主那里,他将把你们的行为告诉你们。’”人若有感于终有一天他须为自己行为受到清算,便会尽己所能顺从主的律法行事而摒弃招惹主怒的一切坏事不干。

  不过,就算锐意远恶向善,毕竟人谁无错;就此古兰经教导我们应赶快向主忏悔并衷心不舍的祈求他的慈恕。经云(39:53):“你说:‘我的过分自害的众仆呀!你们对真主的恩惠不要绝望,真主必定赦宥一切罪过,他确是至赦的,确是至慈的。’”这忏悔是人与主之间的勾通,而主乃唯一能够赦免罪过的;在伊斯兰教里,主与人的关系里,无须一位元教长、教士或僧人居中充当媒介。人是可以毫无拘束向主畅所欲言,不须任何人代为说情,如此密切的关系每个人都有权享有,藉此使人获得主的救援。

  伊斯兰教所称救援全赖信仰和善行;人必须信仰主宰独一,他创造天地穹苍宇宙,除他以外绝无任何受崇拜者。然而,仅凭正信并不足够,还需使之在人的行动举止里表现出来,譬如遵从主的命令按时礼拜、斋戒、善捐和朝觐天房,以及在同类(人与人)间关系里以诚相待、家庭中人上和下睦,邻里好感,处事正派永不欺诈等。二者缺一不可,所以古兰经每当谈到后世间谁会获奖赏时都把二者相提并论。经云(18:107):“通道而且行善者,得以乐园为住所。”

  人只要有这个信念:今世死后将有另一次生犹胜今世的生,他会坚守信仰和多作善行,对死亡自然不存恐惧之心:在他来说:死好比一度门让他跨进另一次生而已。更贴切的,对某些人来说,死能成全他们的愿望回归主宰处领取他们藉今世的功干而赢得的奖赏。在穆斯林看来,死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通往另一个生命的过渡期。

  关于人死后遗体的处置,有几点值得一提;一位穆斯林一旦去世(归真),遗体即被清洁洗净及裹上布衣后移送清真寺,众教亲兄弟们将为他作殡礼(站礼),随即把遗体埋葬。如无特别理由遗体不应停放不葬;至于因等候举行其他仪式而需要停放一两天的做法在伊斯兰是不成立的。亡人的亲属有义务为他祈祷,求主饶恕和慈悯他;伊斯兰的见解是:为亡人祈祷和用他名义捐善款远较任何人际社交方面繁文褥节大事铺张的仪式更为佳美。

  总言之,既然死亡不能避免,我们就应该以信仰和善行妥善的为自己早作准备;面对死亡处之泰然,甚至怀着浓厚的信念自己必会从今世迈向另一更好的世界。古兰经叙述真主对一濒死的信士所言:(89:27-30):“安定的灵魂啊!你喜悦地且获喜爱着归于你的主,加入我的众仆行列里,一起进来我的乐园吧。”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