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私利空袭利比亚 押错宝军援反对派

利比亚当下局势说明了“没有永远的敌人/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金石良言——当更大的政治或经济利益来到面前,朋友或敌人都可以一夜之间180度倒转过来。1980年代经常被西方国家“惩罚”的利比亚,2004年被美国从“流氓国家”名单剔除,从“坏小子”变成“好朋友”,西方开始对这个地中海沿岸的北非国家大量投资,尤以法国的投资最为显著。近月中东风云再起,卡扎菲政权一度呈现不稳,西方把政治注码押在反对派身上,一度以为反对派可推翻卡扎菲。讵料这个如意算盘打不响,卡扎菲不但没有被推翻,还把反对派革命军包围得几乎全军覆没,西方只得硬头皮军事支援反对派。这就是利比亚忽然再度成为西方眼中的“坏小子”的背景。

为大选抢票 萨尔科齐抢出兵

西方多国派出空军巡逻利比亚上空禁飞区,并向政府军发动空袭,前者若是从所谓“阻止利比亚发生人道灾难”而言,勉强可以说得通,因为联合国亦通过决议制裁利比亚;但联合国的禁飞区决议部分内容,即是否授权美法英在内的一些国家出动战机空袭,却各有演绎。

美法英顾不了这么多,打了才算,背景原因便是政治和经济利益。

法国在这场“惩罚利比亚”军事行动走得最前,比美国还要杀气腾腾,既想保住法国在利比亚的投资利益,确保地中海航运安全,更重要是距离明年总统大选只有十几个月,萨尔科齐要连任总统,就必须交出一张成绩单。经济上来说,萨尔科齐上台以来未见大起色,于是,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再度成为他的一张牌。

萨尔科齐这招并不是首次,2008年,他靠西藏问题向法国民众证明他是一个“支持人权”的总统,此举为他带来不少民望。这种明显带投机主义色彩的做法,在这次利比亚事件显示了出来。英国首相上台至今亦是无甚建树,出动空军在利比亚上空执行任务,于他而言,政治成本在这一阶段并不算大,除非大规模投入战斗行动,否则的话,不失为一个拉高民望的做法。历史上,卡梅伦的保守党前任首相戴卓尔夫人在1982年福克兰战争的作为有助支持率,为此,卡梅伦东施效颦不足为奇。

法国的打了再算做法,折射出美国的相对审慎,美国的鹰派批评奥巴马踌躇不前,从行动的速度而言,美国无疑跑在法国之后,但美国毕竟是西方世界政治和军事老大哥,奥巴马公开表示不会派出地面部队,其实已替这次巡逻禁飞区和空袭行动定调:此时此刻,军事行动的强度只此而已。现代战争之中,攻城掠地虽可以出动空军轰炸开始,但最终还是靠地面部队,奥巴马刚从伊拉克开始撤军,阿富汗还有几万部队,不会笨得在这个时候投入另一场战争。既然拥有强大地面兵力的美国如此表态,萨尔科齐和卡梅伦如何战意激昂,也难以独自派出地面部队,因为政治和经济成本太巨大,不划算。

不出动地面部队的结果,是利比亚局势将陷于胶,反对派革命军受压减少,却未能推翻卡扎菲。这一混沌局面,除非出现其中一方以强大军力完全压倒对手,否则战局会拉锯下去。局势未能大定,油价必会波动,对正值从金融海啸后开始复苏的各国经济是另一重打击。西方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前,把一些阿拉伯国家拖落水,明显是以此作为对:一旦产油国的利比亚,对西方实施石油禁运或减少出口,这些阿拉伯油国就可增加石油出口平衡油价,帮西方一把。算盘是这样打的,能否打响是另一回事。

金砖四国弃权 多元格局见雏形

国际政治的私利在这场西方欢呼为“手术式空袭”行动暴露无遗,英法美3国各怀鬼胎,表面上“理直气壮”说要捍卫利比亚的反政府力量,说到底实是为了3国领袖的个人政治利益。不过,必须指出,伊拉克战争的美军无功而还以及世界上另一股经济力量的崛起,构成一幅前所未见的政治版图,在禁飞区决议上,“金砖四国”的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都投弃权票,欧洲超强德国也弃权。若是10年前,美法英肯定目空一切,这次虽然也是出兵,可是忌惮之情溢于言表,不能为所欲为。苏联垮台后的美国独大的情,看来已是日薄西山,多元格局呼之欲出。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