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疑人为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赛普夫
“真主至大”,或“安拉至大”,阿拉伯语原文为“تكبير”,英语音译为“Allahu akbar”,国内网友常用“安拉胡阿克巴”来表述这一词。
上周二,一名29岁的男子驾驶一辆卡车冲入纽约曼哈顿下城世贸中心大楼附近自行车道,导致8人死亡、多人受伤。
警方认定该嫌疑人为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赛普夫(Sayfullo Habibullaevic Saipov),据称,他在行凶前曾手持模拟枪高呼“安拉至大”。
据《纽约时报》报导,警方在凶手驾驶的卡车附近发现一张纸条,上面用阿拉伯语写着宣称效忠所谓“伊斯兰国”的相关文字。
虽然司法机关至今没有找出明确证据表明赛普夫与“伊斯兰国”有任何关联,但是,这一事件依旧被视为恐怖袭击作处理。
很显然,警方之所以会在第一时间宣称该事件属于恐怖袭击,就是因为赛普夫所高呼的一句阿语——安拉至大(即国内非穆斯林网友惯用的“安拉胡阿克巴”)。这似乎已经成为一股潮流,只要行凶者不是白人,西方媒体就会在第一时间寻找凶手与伊斯兰信仰或者某些极端组织之间的关联。
然而,穆斯林群体却拒绝接受这种荒谬至极的说辞。日前,穆斯林群体在社交网路自发向外界解释这一阿语词汇的原意,希望能够纠正世人对这一褒义词汇的误解。
CNN曾在其报导中指出:“我们知道,‘安拉至大’是恐怖分子最喜欢用的一个词。”
对此,穆斯林与一些非穆斯林一道作出了回应。
“别闹了,我们穆斯林每天礼拜都必定会用这个词。CNN,你们说凶手高呼‘安拉至大’就表明他是恐怖分子,我希望你们能明白,一个滥杀无辜的疯子才是恐怖分子。”
——Rowaida Abdelaziz
“现如今,‘安拉至大’似乎已经沦为执法机关及主流媒体认定某起事件是否属于恐怖袭击的标准了。”
——Dr. Craig Considine
“我们对‘安拉至大’的敏感度与痴迷已经无法理喻了,我们这么做,只会忽略事实真相,也会忽视掉真正的问题所在。这种做法极其肤浅、极其愚蠢,也极具误导性。”
——Joyce Karam
“让我感到忧心的是,诸如‘安拉至大’等基本伊斯兰词汇如今却被赋予了贬义,人们甚至认为这一词汇是恐怖分子专属词汇,我很伤心。”
——Sarah Amy Harvard
“我希望媒体不要再侮辱我的信仰抑或是我的母语,恐怖分子没有宗教信仰可言。穆斯林每天都会礼五番拜,‘安拉至大’这个词,我们要诵念上百次之多。”
——Dr. Debbie Almontaser
“我想告诉那些所谓的权威专家、学者、媒体工作者或者反恐专家,我愿意免费教你们正确地发出‘安拉至大’这个词的读音,那样,你们就会好好批判我们,而不是批判我们听不懂的东西。”
——Rabia Chaudry
“每一个信仰伊斯兰的穆斯林每天都会说这个词,我们无权将这个词罪犯化,我们要批判的是罪行,而非信仰。”
——Linda Sarsour
“我想澄清一点,‘安拉至大’这个词根本没有任何政治意义,也不是一个暴力词汇,也与恐怖主义毫无瓜葛,我每天都要说上无数遍呢。”
——Rabia Chaudry
“你们口中的‘安拉胡阿克巴’只是一句基本阿拉伯语,它的意思是‘安拉至大’‘真主至大’,穆斯林每天礼拜时都会用到这个词,日常生活中,这也是个高频词。那些恐怖分子简直就是绑架了我的信仰。”
——Wajahat Ali
“有趣的是,‘哈里路亚’与‘安拉胡阿克巴’是两个拥有相同意义的词。”
——Noor Wazwaz
“我真诚地为那些纽约袭击案中死去的冤魂及其家属祈祷,可是我还是想问,既然‘安拉至大’等同于‘恐怖袭击’,那么,死伤逾600人的拉斯维加斯枪击案为什么不是恐怖袭击事件呢?”
——Talbert Swan(基督教主教)
今年十月份,一名64岁的白人男子向2.2万多名参加拉斯维加斯音乐节的无辜民众疯狂射击,导致58人死亡,另有500多人受伤。
官方及媒体都将这起事件称为美国现代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大规模枪击案,可是,谁也没有说这是一起恐怖袭击事件。
不仅如此,当穆斯林群体质疑司法机关为何不愿将该起事件定性为“恐怖袭击”,而只是单纯地称之为“独狼行动”时,相关机构甚至指出这名白人凶手只是心理及精神方面有问题。
难道是因为他开枪前没有高呼“安拉至大”吗?
难道是因为他不是穆斯林吗?
现如今,某些非穆斯林也开始滥用“安拉胡阿克巴”来制造恐慌。
今年九月,一群比利时人在里安航空公司一架航班上故意高呼“安拉胡阿克巴”,试图制造炸弹危机,随后,这9名男子被强制带下飞机,该航班随即也被取消。
全世界穆斯林每天都会诵念无数遍的一句伊斯兰信仰基本词汇竟然被视为“恐怖主义”的代言词,这对我们每个人而言都是莫大的耻辱。
--------
叶哈雅译自: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