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长达十多年的亡命生涯中,前面有民团随时的伏击和堵截,后面有清兵的日夜驱赶和杀戮,亲人倒下了,只能呼唤一声真主慈悯而就地掩埋,来不及落泪又扶老携幼,继续在血雨腥风中颠沛流离,虽日夜东躲西藏不知去向,但始终泯灭不了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美好愿望:寻一方静土,只要每天能叩拜伟大的安拉,就心满意足矣。为追求这一执着的信念,他们只好忍痛割弃重返陕西渭南家园的深情厚望,接受所谓的“就抚”,被迫迁居于陌生的土地,即当时的化平今天的宁夏泾源县,把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美好愿望并同种子,一道播撒在深山老林,忍辱负重,夜以继日地企盼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梦里不知身是客,清真寺月故乡明。就这样,他们祖辈嘱托父辈,子孙承袭父兄,代代相传,一百三十年的沧桑风雨,一百三十年的岁月流逝,恍如噩梦时时惊扰着睡眠,在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结中,终于盼来了太平盛世。他们欣喜若狂,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这片土地上建起了大大小小、风格迥异的清真寺。经过多年的扩建和精心修饰,一座座肃穆典雅的清真寺,有如春风吹绽的朵朵鲜花,争奇斗妍,绚丽多彩,把这里的山山水水、村庄田野装点得格外雄奇壮观。啊,万能的安拉,我们先祖欣慰,子民流泪,感恩你神圣的惠赐——使我们美好的愿望最终实现了!
沉寂苏醒沸腾
西元2013年6月1日清晨,伴随着一声声“邦卜达”唤礼的抑扬回旋,这片曾经是人迹罕至的沉寂土地,整个沸腾了!
人们,从山间小屋、川原农舍、田园村庄纷纷走出来,他们身披彩霞:男人精神抖擞,一顶顶号帽洁白如云;女人清纯端庄,一条条纱巾绚丽多彩;老人们神采奕奕,手持拐杖匆匆赶路;小孩子跑前跑后,欢腾雀跃;人流有如涓涓细流,从四面八方涌向大路,汇成一股股潮流,齐齐涌往一个中心——街巷纵横、楼房林立的泾源县城关:啊,好一座气势宏伟、富丽典雅的礼拜大殿,她拔地而起,直入云天!
这是在原有清真寺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一座主体建筑,其建筑风格以阿式为主,并巧妙相容中式、欧式为一体,总面积达6800平方米,造价2000余万人民币,上下共分四层,一二层为礼拜大殿,连同廊庑可同时容纳7000多人会礼,不仅在泾源县清真寺史上绝无仅有,也在全宁夏回族自治区堪称首屈一指。她,昂首屹立,绮丽辉煌,众山仰慕,万木争荣,以雄视山河、昂首云天的磅礴气势,一跃成为全县最亮丽的风景线。登上楼顶,抬头仰望,蓝天伸手可触,凭栏瞩目,人流如海,涌动街市,抚今忆昔,怎能叫人不感慨万千,而发出深深喟叹: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西元1871年即清同治十年十一月,由清朝官府马队羁押的1000多名陕西回民,被告知“蒙朝廷恩施浩荡”,要将他们从西宁解往化平予以安置。时值寒冬腊月,在这支衣衫褴褛的队伍中,已经找不见一个丁壮男人,他们被迫征兵去“剿匪”了,只剩下气喘吁吁的老人、寡妇和小孩……从十年前(1862)的农历五月开始,他们一路风尘,泣血流泪,在漫长的战乱中,身边有多少亲友因劳累、饥饿、羸弱、寒冻、被逐、拼杀而亡,已经记不清了,他们只记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昼夜逃亡、四处躲避。如今当他们步履蹒跚,顶着寒风大雪,翻山越岭,一息尚存地踏上化平土地,伫立山头定睛四望时,那依稀残留在脑海里陕西家乡的良田沃野,村舍竹影,清真寺月俏立碧空,唤礼声声并同白鸽飘曳的田园美景,霎那间,被眼前的山势峥嵘,荆榛遍布,林木森森惨云凝结,阴风怒号虎吟狼啸的恐怖景象一扫而去,如同海市蜃楼般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恶劣的自然环境,难以想像的艰难险阻,和必须要煎熬的种种考验,有如空中雷鸣在恐吓他们:要想生存吗?在这里,你们的生活要倒退的不止几百年,而是要回到一万年前的原始社会时代!但是面对如此的凶险,他们没有畏惧,没有失望,尽管从表面上看,他们一个个弱不禁风,而埋藏在内心深处的种子却依然饱满丰厚,它是希望,是光亮,是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如同钢铁非但在苦难的磨砺中没有丝毫减损,反而日益坚韧挺拔。由此,他们无论大人小孩都毫不动摇地坚信,不管山有多高、林有多深、土地有多荒芜,只要每天诚信诚意地叩拜万能的安拉,用一双勤劳的双手不停地耕耘劳作,仁慈的真主定将给予惠赐。于是,没有居处他们就挖窑洞住宿,没有耕田则披荆斩棘,一寸寸地开垦,虔诚的举意,静心的沐浴,默默念诵着“比斯敏俩——比斯敏俩”,把希望的种子小心翼翼地播撒在土壤里……就这样春去秋来,从微弱的收获开始,到不断扩大耕植面积,始终以信仰培育的勤劳与智慧,不断倾注心血,抛洒汗水……
光绪二年(1876),一座清真寺从川谷里崛然而起,尽管受当时官府的限制,其规模“高不得过二丈四尺,宽不得逾十丈,厚不得过二尺四寸”,以防谋反时当作壁垒来用,但毕竟有了一块崇拜安拉的神圣净域,有了她——穆民心明眼亮,有了她——信士永不迷失方向,随着一声声“真主至大”的悠扬呼唤,这片沉寂了数万年的大地,在金色月牙的感召下,最终彻底地苏醒了!放眼望,一片片绿苗迎风飘曳,在田野里含笑示意;一座座农家小院,安卧在蓝天白云下花木萦绕;溪水淙淙吟沟壑,山路逶迤连村舍;鸡犬相闻,牛羊徜徉……呈现出一派江南水乡的秀美景色。虽然移居他乡,但故土之情却难以忘怀,在这里,他们把家乡的老名旧名,依旧安顿在一座座新建起的村庄的命名上,此情此怀,蕴含着几多辛酸几多苦涩,唯有蓦然回首遥望长安,默默追念先祖时方潸然泪下……
物换星移天地新,有谁能想到,一百三十年后的今天,泾源大地有如一张巨大的铜鼓,突然奔腾跳跃起来了!涌动的人流如同欢乐的音符,回旋起伏,围绕着一座突兀高耸的清真寺,奏响了一曲气势恢宏的交响乐。几千张整整齐齐的桌椅,从清真寺院内一直摆放到南北街面、广场四周以及毗邻相连的花坛树荫,数以万计的来客、嘉宾按排就座,桌子上摆放着瓜子、花生、油馓和水果;直径几乎两米的四十五口大锅,有序安置在院墙后的棚席下,由远道而来的名厨指挥徒弟,站在锅台上不停地挥舞巨大的炒勺,精心调制喷香可口的牛肉烩菜;由数百名精干麻利的小伙担当接待员,胸前佩戴闪亮的牌照,热情端茶倒水;在铺着锦缎接受捐款的桌面前,人头攒动,虔诚的乜贴从人们的口袋里纷纷涌出,顷刻间结扎成一百五十万元的献礼,表示最美好的祝愿。
七八十岁的老人,由儿孙搀扶着,颤颤巍巍登上寺顶,凭栏眺望,老泪纵横;年轻人举起手机、相机,把这激动人心的场面,留存在永恒的记忆中;仰望金色的月牙,抚摸洁白的雕栏,攀登宽敞的楼梯,他们奔相走告,睁圆惊喜的大眼,意味深长地相互提醒,不,这不是梦,而是真真切切的现实,仔细瞧,“泾源城关清真大寺”那八个雄浑遒劲的大字,高高镌刻在湛蓝的天空,闪闪发亮!
感念造物主安拉泪水化作倾盆雨
盛典欣会,普天同庆,壮举空前。站在主席台上、手持话筒的寺管会主任马义成,这个和新中国一起成长、陕西移民的第五代后裔,也许是命定吧,与这座古老的清真寺共同经历了教门的荣辱衰盛。怎能忘记小时候,他和小伙伴们夹着经板,一起走进清真寺,跟着“乌斯达”咿咿呀呀地念诵阿拉伯字母的场面;怎能忘记上世纪动乱年代,寺门突遭关闭被改为大队部和卫生所,他作为一名“赤脚医生”,每天早晚从这里进进出出,当悄然凝望檐角时,那遥远的唤礼声又在耳边悠悠回响的情景;怎能忘记受极左思潮干扰,由先辈苦心经营的大殿、经堂、水塘、唤醒楼和整洁的院墙,一夜间被夷为平地的惨状;怎能忘记埋葬亡人时,不得举行仪式,每户穆斯林必须要养猪,谁敢违抗就以坏人或反革命分子来论罪的恐怖……
喜看今日,盛世再现,感恩安拉,历经动乱的祖国获得了生机,饱受磨难的穆民走进了新修建的清真寺!在国家日益腾飞的大好形势下,泾源城关“者玛提”穆民的人口也在逐年扩增,为顺应时代发展,他和马忠科教务长以及马占林哈吉等组建的筹备委员会,立志要重新修建一座宽敞明亮的大型清真寺,让子孙后代得以心胸开阔地叩拜安拉。自2001年十一月动工兴建,时至今年5月,宏伟壮观的第一期标志——大殿主体建筑终于圆满告竣,今天以气壮山河的崭新面貌,正在承领千万双眼睛的崇高敬意。
在大喜大庆的时刻,马义成按耐着心中的无比激动,面对人山人海的陕西子民,和远道而来的贵客嘉宾,饱含深情地说:“广大的穆斯林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们!今天,我们以无比喜悦的心情,在这里隆重聚会,举行赞主赞圣和庆贺大殿落成,并祝贺哈吉马忠科阿訇荣任本寺教务长仪式。”尊贵的穆圣说:‘谁为寻求真主的喜悦而修建了一座清真寺,真主将为他在天堂里建造相等的建筑,为叩拜安拉而修建圣洁的殿堂,其功在今世,福在天堂。’这座宏伟大殿的落成,凝结着从泾源到整个宁夏以及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内蒙等6个省区,2600多坊清真寺诸多穆斯林的心血和虔诚乜贴,其中也包括汉族同胞的数万元捐助,这一壮举充分显示了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显示出伊斯兰教的神圣、尊贵和伟大。值此,我们祈求至仁至慈的真主,加倍惠赐予您和您的家人以及亲友,两世吉庆的幸福与安康,并对所有支持、关心、资助的各级领导和有关单位,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掌声雷动,山鸣谷应,昂扬的情绪有如汹涌的波涛,一浪高过一浪……
在主席台上,就座着一位来自甘肃平凉的哈吉,他叫郭景海,也是陕西移民的后裔,他神情凝重,忽而久久仰望高大的清真寺,忽而低头陷入深深的沉思。仔细端详他淳朴憨厚的容颜,饱经风霜的两鬓,和一身严肃庄重的穿着,你能想到吗?就是他,这位如同农民般朴实的老人,巧妙设计了这座清真大寺的主体工程。他对教门无比虔诚,早在当建筑工人的青年时代,就立志要做一名设计师,专门绘制美丽典雅的清真寺。改革开放的宽松环境,为他施展才华提供了大好时机,为此他的足迹遍布平凉、宁夏、和陕西的许多回族聚集区,和那里的穆斯林民众一起,因地制宜,尽善尽美,先后修建起二十多座风情各异的清真寺。凝神构思,精心策划,百年大业,只争朝夕,在设计这座清真寺主体工程时,他以富有前瞻性的眼光,将第一层设计为车库和仓储室,二层三层为礼拜大殿,四层为典藏文物和书画交流室。为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郭景海还特意将大殿周边过廊的面积拓展得十分宽敞,以备聚礼时人多需用,同时也可供观光游客来此登高远眺,这一创新得到当地政府的极力赞赏。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熟悉伊斯兰文化,他反复请教阿訇,精益求精,择录出许多富有代表性的《古兰经》章节,用遒劲秀美的中阿书体镌刻在走廊墙面上,吸引游客来驻足细读,体会和感悟伊斯兰精神的博大深邃……
中华复兴繁荣,穆民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共谋大业。面对此情此景,四十三岁的教务长马忠科深感责任的重大,他是陕西移民的第五代后裔,来自甘肃平凉北原,因为他深知,这是一座由参加过反清起义的大阿訇杨清华、禹月明、李克目冒着生命危险创建的清真寺,历经三个朝代,饱经一百三十多个春秋的风雨磨蚀,曾经由驰名中外的兰三阿訇、王善明(王二爷)大阿訇和德高望重的兰生奇、于老爷等诸多阿訇凭经立教,先后有百余名学子在这里穿衣挂幛,走进全国各地的许多清真寺院遵经传教,为伊斯兰教在中国大地的继往开来与弘扬光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今天,这座清真寺,以青春再现的亮丽风采和前所未有的磅礴气势昂首云天!他——这个由明末经堂教育的创始人、陕西咸阳胡登洲巴巴正宗传承的第十六代学子,唯有高诵神圣的《古兰经》,和众人一起向万能的真主虔诚地祈讨吉祥。顿时,全场肃静,山河耸立,白云凝伫,天地聆听:“至仁至慈,超绝万物,无所不能的主啊!即使让我们用深藏一百三十年之久的感激泪水,也表达不尽你对我们惠赐的盛世再现,即使让我们用储存一百三十年之多的深情语言,也表达不尽你给予我们美梦成真的神圣慈悯,即使让我们用经历一百三十年之深广的坎坷磨砺,也感悟不尽你在其中所蕴含的玄奥启迪。啊,伟大的安拉,让我们在你的感召和特慈普惠中,坚忍负重,勇往直前,最终获得两世吉庆、两世成功和两世的荣光吧!———阿悯!”
心怀明月天地宽
在千万朵泪花簇涌的波涛里,我的泪滴也情不自禁地融入其中,与难以言表的泪波一起久久回旋翻卷。在匆匆告别泾源的路上,那反复闪现在记忆荧幕上的感人场面,忽然被思绪带到了遥远的年代,随同风雨一起沉浮积淀,回环沉吟,想极力从中揣摸出一脉搏动,较为明晰地梳理一下陕西回民迁移他乡的足迹。
存储的档案史料很多,褒贬不一,头绪纷繁,而功过是非究竟由谁定论较为适宜呢?在这里,我想引用时任陕甘总督、钦差大臣同时屠杀了陕甘回民100多万人的屠夫左宗棠于同治九年(1870)阴历五月,他在给李鸿章的覆信中说:“回逆之祸,于今八年,关陇肇衅,曲在汉民,暨蔓延陇中。”《左宗棠全集·附册15·483页》。显然,这位竭力宣导斩尽杀绝对手的屠夫,对同属朝廷要员亦敢直言评说这起事端的谁是谁非,这很值得人细细寻味,深深思索。随后,惨遭无辜迫害与血洗村庄的陕西回民,在“陕不留回”的威逼下,由自卫到揭竿而起,起义风波遍及西北诸省,也是在所难免的一种趋势。
在亡命生涯中,他们最终被逼得走投无路而接受了投诚,左宗棠在同治十二年亲手拟写的《安插回民告示》的开端,是这样概述他们的经历:“尔等被胁十载有余,转战兵燹之中,惨目伤心,于斯已极!”不难看出,这番感言是发他自内心深处的,字字喟叹,含意深沉。《左宗棠全集14·札件·583页》
寻根溯源,有关从大唐永徽年间起,自丝绸之路入住陕西境内的阿拉伯、波斯侨民的记载,在史书中所撰甚多。他们入乡随俗,与当地妇女结婚生子,代代繁衍,至清朝同治以前,已广泛分布在关中地区的同州、西安、凤翔三府和干、彬、富三州共20多个县,有800余坊,约七八十万人,占当时全省人口的三分之一,有“民七回三”之说。起义平息后,则“现剩陕回计之,丁口亦不过数万,其死于兵燹、疾疫、饥饿者盖十之久!”《左文襄公奏疏·续编卷31·8页》“其叛产约计不下数百万亩”,设营田局悉数分给汉民领种,房屋皆烧毁,清真寺被改为地主团练头目的“忠义”祠。左宗棠按照《抚局章程》 “不准复归故土”的规定,先后将六万余陕西回民安插在平凉、华亭、清水、会宁、静宁以及化平(泾源)等地。被迁徙的地方须荒绝人烟,自成片段,不与汉民相杂,地势平坦,无山河之险,无攻守之利,距大道不远不近,便于军事控制。他在《安插回民告示》里严令规定:回民初到安插地,由地方官点名造册,“每户发良民牌,填写姓名、年龄、籍贯,男女丁口分别开载”,实行保甲制,“每十户由官择立一人充十家长,每百户由官择立一人充百家长,各设门牌一张,均张挂门口”,协助地方官约束回民自由。凡赴城关集市买物探亲者,由百家长至州县衙门预领木牌号签,令其执,以凭察验。同时还规定不准养骟马,不准私建浮桥和渡船,不准擅自修筑院墙和房屋等等,极其苛刻的严控限制。这重重阻隔,可以限制他们的人生自由,甚至可以夺走生命中的一切,包括阳光和空气,却无法夺走他们神圣的信仰。正因为有信仰,一百三十年前,他们毅然决然,割弃了祖祖辈辈苦心经营的所有财富,漂泊秦陇、河湟、河西、边疆甚至国外,在难以想像的生存环境中得以生存,重新开辟家园,用行为塑造忠诚,诠释超越生命的最高追求———始终如一,叩拜安拉!
掉头西去拭血泪,故国岂堪回首遥望?荒山僻野结茅舍,花香隐隐酣畅。清真寺高银河明,古兰诵读声悠扬,只要心怀一弯新月,何愁天地不宽广!
【作者甘肃广播电视台退休记者】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