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固——坚守的生命和信仰

李泛  摄影

西海固,一个充满矛盾的名称,关于海的联想与其固有的贫瘠,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里地处宁夏南部山区,全地区海拔1248米至2955米之间,属南部温带半温带干旱区气候,年均气温5-7度,降雨量为年30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700毫米,干旱、缺水成为这里生活绕不开的话题。谚云:“三年两头旱,中间风沙愁,人畜辛苦劳,十种九不收”,这是当地群众对本地区旱象的辛酸描述。1972年这里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但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却生活着一百多万回族同胞。

李泛  摄影

李泛  摄影

李泛  摄影

李泛  摄影

这样荒芜的地区,仿佛一切都被黄土所覆盖,目光所及,寸草不生,荒凉的好似能一眼望到天际,却生不出任何希望。这里曾吸引许多作家、艺术家到访,他们用绝望的论调去描绘这里的生活,感叹这里的困苦、哀叹现实的悲凉,甚至由此派生出属于西海固特有的苦难美学。然而,这到底是生自人们内心的绝望,还是西海固人们生存的真实状况?

左伟  摄影

左伟  摄影

左伟  摄影

左伟  摄影

雅昌摄影名家之中,也有许多人,数次前往西海固地区,去探究那里人们的生存状态,用影像去记录,不夸张、不渲染,力求呈现出西海固人民最真实的生活状态。于是,我们透过这些摄影家的作品,看到了那贫瘠之中的希望和信仰--在极其恶劣的艰难环境中,西海固人民顽强地繁衍生存着,默默无闻地与命运抗争着,笃守着心中的信念和信仰,坚定地保持着本民族的风俗和习惯,不屈不挠地寻求着新的发展和希望。

耿亚伟  摄影

耿亚伟  摄影

09

耿亚伟  摄影

西海固,是贫瘠的,但也是富有的,这里从来不缺历史、不缺信仰,不缺勤劳、不缺厚土。这里曾是丝绸之路的落脚点,是许许多多回族人世代居住的家园。在关于西海固的影像中,都有着浓郁的宗教氛围,有着独具特色的衣着和建筑,也有着你无法释怀的贫苦,和你不易理解的开怀。在这里,你会看到人类为了生存所迸发出的生命力、包容力和忍耐力,看到生命的韧性和生存的勇气。

耿亚伟  摄影

耿亚伟  摄影

在西海固那漫天的黄土和干涸的大地之上,人们用勤劳和汗水浇灌出人类生命的奇迹,用一首壮丽而悠扬的生命之歌,谱写了人类历史那永恒的旋律----顽强而坚定的为生存而努力。在不断的改造自然和为生存而斗争的过程中,如今的西海固并没有想像中那样,因为贫瘠而不堪,穿过历史的烟云,透过这些摄影家的影像,在窑洞、土坑、馍馍和面汤里,我们看到了西海固人民从未消失的希望和信仰。

耿亚伟  摄影

耿亚伟  摄影

耿亚伟  摄影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