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简摘:澳门虽是一个 “弹丸之地”,但却集中了相当多的文化与信仰,其中伊斯兰教在澳门看似“不显眼”,但也留下一定的痕迹,因此本文简要介绍穆斯林在澳门的历史。】
澳门清真寺
(一)从Mouros观早期澳门伊斯兰教史
在澳门,若是去清真寺,必然会被告知,清真寺在“嚤啰园”大马路,或者直接就用“嚤啰园”形容澳门清真寺与相连的回教坟场。那“嚤啰园”来由是什么?
欧洲一度称穆斯林为“摩尔人”,即Moors,葡萄牙根据自己的发音习惯把这个词称为Mouros。在葡萄牙四处殖民的时代,一些来自非洲、中东、印度与马六甲的穆斯林士兵被雇佣,其中一部分来到澳门驻扎,形成“摩罗兵营”。
在1880年,一个兵营被批准为永久用地,以建设清真寺与回教坟场。自此,“嚤啰园”成为澳门清真寺与回教坟场的代言词:在粤语口音中,Mouros被读成“嚤啰”。
杨佑之墓
(二)回回教亲“过大海”——广东回民在澳门的移居与离开
回民——中国本土穆斯林的一个重要族群,明代就已有在澳门的记载:“回回附舶香山濠镜澳贸易”(1586年,明神宗万历十四年,蔡汝贤)。但回民在澳门有一定规模的迁徙与定居,是在抗日战争爆发之时。
1937年开始,韶州-广州一带遭受到日军的空袭,大批同胞不幸罹难,包括回民同胞,所以相当一部分广东回民与其他广东人一起越过大海,前往澳门。他们中有部分人因为颠沛流离与缺医少药,在澳门避难期间归真,葬于嚤啰园,例如外交官杨佑之墓。抗日战争结束后,大多数回民来到香港定居,部分留在澳门,主要是经商与行医。
1960年代开始,澳门社会不稳,而香港经济发展迅速,所以这些留在澳门的广东回民再一次越过大海,离开澳门。现今澳门的回民,屈指可数,均不是广东人,他们是改革开放以后迁居而来的。
澳门回教坟场
(三)新时代的他们:融入本土的澳门穆斯林
澳门现居本地的穆斯林人数比较少,大多为印巴裔。虽然他们的外貌没有华人的影子,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粤语,与本地人和睦相处,部分人给自己取了中国名字,例如已故澳门伊斯兰会主席石也谷先生(Sheik Yacub,1936~1998)。
同时,他们对于来澳门工作的外籍穆斯林劳动者也是尽可能地帮助,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环境。这些外籍劳工为澳门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在劳动过程中,与本地穆斯林一起,以自己的方式融入澳门的社会生活。
从蔡汝贤的记载,到现今本土化的澳门穆斯林,伊斯兰教在澳门前后经历了逾400年历史,其各项记载的历史意义,非常重要。
所以,笔者希望通过记录澳门教门传承的一点一滴,向大众展示出来,让越来越多人了解到澳门伊斯兰教的历史发展。
------------
作者介绍
刘梓琳,男,1994年12月生,广东韶关人,现于澳门大学历史系就读硕士,研究课题为粤港澳本土回民的社会文化史。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