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克礼传》读后感

  “陈克礼”,一个在中国穆斯林心中十分响亮的名字。他翻译的《圣训经》至今依然是中国穆斯林了解伊斯兰的主要经典之一。他在文革中惨遭杀害,获得舍希德称号的事迹早已被穆斯林广为传诵。他不屈的精神不断鼓舞着后来者为伊斯兰教不断地奉献。您知道他是如何从一名经堂学生成长为一位伟大翻译家的?非常岁月里他是如何踏着崎岖坎坷走向舍希德之路的?作为一个普通人,他的喜怒哀乐与我们又有哪些不同呢?
最近由阿比德.马纪堂着的《陈克礼转》已经面世。前几天本人从一朋友处得到一本,不由得连续读了两遍,感触颇深。如果您尚未读过此书,那么强烈建议您也购买一本,也许读完之后您会经受一次精神洗礼,甚至它会激励你一辈子。

  一、        苦难与精神

  《陈克礼传》采用倒叙手法,一开始就是主人公被冤杀的一幕,从而使本书充满着悲剧气氛。在阅读此书时我的眼眶不断地被眼泪充盈。为了写这篇读后感,我又看了一遍,原本以为不会被感动到流泪的程度,谁知还是淌了好几回。对主人公悲惨经历的真实描写是催人泪下的主要原因,从这点来讲作者的写得非常成功。

  已经不记得从何时开始听到“陈克礼”这个名字的,在印象中这个名字一直被中国穆斯林拿来与舍希德联系在一起,有时甚至是同意语。虽然他与圣门弟子一样成了崇高的象征,但对我来讲这个名字离我似乎非常遥远。我在拿到这本书时,心中也没有真正的肃然起劲,没想到读完之后,主人公似乎在我脑海中鲜活起来了。

  陈克礼,1923年出生于河南襄城县,归真于1970年,终年才47岁。他一生从事于伊斯兰文化的研究,著作颇丰。少年时的他性情温和、重感情、耿直、幽默。念经时他被赞为学而无厌,勤奋而善思。在北大作老师时学生们都视他为知己。但是他事业上的安宁期总共才几年时间,之后就是接连不断的魔难。从1957年“反右运动”起一直到文革中期他被冤杀。陈克礼在这13年中可谓受尽颠沛流离,身体和精神也受尽了折磨。苦难使陈克礼不断走向成熟,同时陈克礼的高贵精神也借着各种苦难而变得分外突显。
苦难培养了陈克礼的品质

  1957年9月伊斯兰经学院开始“反右运动”,召开大会批判陈克礼的右倾言论。他愤然离职回家,不久即携子女流浪。在刚回家时陈克礼非常苦闷,当时寄给同学的诗贴切地反映了他的心情。

  柴扉紧闭居陋室,

  孤灯独影依寒窗。

  异乡望月思故乡,

  回乡望月苦断肠。

  流浪一年后他在途中被捕,并被送交劳动教养三年。三年后,他再次回到家时却说出了:“知感主,三年多,我在那里学到的东西太可贵,是金钱买不来的,书本上学不到的。”连他的老同学黄万钧都对他能以“如此坦荡的胸怀,超然的态度来迎接新的生活”而感到十分赞赏。

  苦难使陈克礼的精神分外突显

  “反右运动”中多少知识份子低下了头,他却不能忍受对伊斯兰的攻击,不愿意在原则上被迫低头认罪,情愿选择离职流浪。在长达三年的劳动教养生活中,他依然坚持礼拜,坚持为死去的穆斯林难友举行殡礼。安拉确已在《古兰经》中印证了他行为“……他们为主道而奋斗,不怕任何人的责备。这是安拉的恩惠,他用来赏赐他所意欲的人。安拉是宽大的,是全知的。”[5:54]

  1963年陈克礼被补划成右派,被管制劳动,这一阶段却成为他一生中写作的黄金期。他坚持写作和翻译,完成总共数百万字的创作。当时他身患褥疮,依然故我的坚持着,“坐着写不成他就跪在床前,膝盖下垫一双布鞋趴在床前写。”在给朋友的信中他写道“知感真主,我虽然受到各种困难的影响,但仍能达到平均每三个月译完一本书。”“当我的神思进入《古兰经》的境界时,我便感到乐在心里。这滋滋于心的乐趣是别人品味不到的。”他的一句话朴实地反映了他的精神“真主给我生命,我就要不停地工作”。遗憾的是在红卫兵抄家时数百万字的手稿都被抄收一空。他看着自己五年的心血一朝东流,心如刀割,泪流滚滚。但是经过如此大的变故,他依然能发出豪迈壮语“知感主,我的身体还好,红卫兵抄收了我的书稿,收不了我脑子里的知识,我还能写出经书。”陈克礼同时获得了安拉给予的两项桂冠“我必定要试验你们,直到我认识你们中的奋斗者和坚忍者,我将考核关于你们的工作报告。”[47:31]

  1970年2月26日陈克礼被抓走,在经历了130多天的摧残后被判处私刑。在最后的十天中他仍然在关心着伊斯兰的文化事业。临刑前一天,他异常镇静。他含笑对被派来监视他的罪犯M说:“明天我就要走了,天堂里就要增添一位舍希德,那就是我。老弟,你皈依伊斯兰教吧!我在天堂门口接你。”他拒绝吃最后一顿饭,只要求念一遍法蒂哈。“他们信道,他们的心境因记忆安拉而安静,真的,一切心境因记忆安拉而安静。”[13:28]

  陈克礼成为了舍希德,安拉见证他的行为。“安拉确已用乐园换取信士们的生命和财产”[9:111]“为主道而阵亡的人,你绝不要认为他们是死的,其实,他们是活着的,他们在安拉那里享受给养。”[3:169]伟大安拉至实的语言确已证实了陈克礼的功勋。

  他的精神就蕴涵在他所受到的苦难中,他也因为经受住了考验而高贵。真的我们每个人都要被安拉所鉴别,考验和磨难随时伴随着我们。陈克礼曾今对他儿子说:“列圣传教都经历了痛苦,你还不能理解痛苦的意义。”也许在遭受痛苦的考验前,我们都如他所说“还不能理解痛苦的意义”。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