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到麦加海上朝觐古路

数百年来,生活在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屿的穆斯林,每年坚持不断奔赴麦加去朝觐,粗略估计有数百万人,但是极少见到有文字记录的书面报道或学者对东南亚穆斯林在历史上朝觐的研究专着。  如今有一位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东南亚历史教授埃利克.塔格里科佐博士(Dr﹒ Eric Tagliacozzo)正在撰写一部研究东南亚殖民时期偷渡和走私的专着《1865至1915年间东南亚松懈边防的偷渡和走私状况》。 当年占领东南亚的英国、西班牙和荷兰殖民主义军队在海上实行封锁,阻止当地人出国寻求抗战援助,或走私商品、药材贸易和进口武器。  在这部尚未问世的著作中,只有四页关于东南亚穆斯林十九世纪期间躲避殖民地政府监视奔赴麦加朝觐的状况。 全书有四百页,但这四页使他费尽心机,因为他说:“如果不记述早期的朝觐,这部书将失去完美的价值,但是找不到任何东南亚穆斯林朝觐的文献记录,只能从殖民政府关于监视偷渡和走私的档案中查到一些蛛丝马迹。”

他在收集资料的阶段发觉,东南亚地区在历史上的朝觐是极其重要的内容,“朝觐活动涉及到那个地区居民的文化发展和文明的演变”,因此专为这四页内容,他利用工作的一年学术休假到东南亚各国就地采访,收集第一手资料。  在这一年间的整整四个月,他背负着行囊,访问了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新加坡的许多地方,如海岛渔村和古老的清真寺,采访对朝觐有过见闻或经历的老人,直接同八十多位知情人交谈。  从这些丰富的资料中,他发现朝觐是一个人类文明发展的奇迹,一千多年来一直在促进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种的文化交流。 因此,他决心在这部书完工之后,再化三年的时间,写一部东南亚穆斯林朝觐历史的专着。

上个月,他在康奈尔大学举行的一场东南亚历史学术讲座中说,朝觐是那个海洋文化闯向大海、突破殖民者封锁的主要形式。 例如在马来西亚,民间有一个习俗;他们平常把日常生活剩余的钱(金银币)用罗望子果实的香水清洗之后,塞进糯米团里保存起来,为以后朝觐作筹备。 他说:“穆斯林为了积累朝觐的路费,从劳动果实中慢慢积累,各地都有不同的方式。”

海岛的穆斯林,对朝觐的欲望和热情,是任何武力都无法阻挡的信仰力量,不惧大海的怒涛,只信赖真主。 有一位菲律宾的女子告诉他说:“她在印度遇到从中国走出的朝觐者,他们一路爬山越岭,搭便车,行走了三个月,才走完一半的路程。”

一名从苏门答腊来到麦加的印度尼西亚青年,他从来没有看到过印度妇女华丽的披纱“莎丽”。  他站在路边观看一个印度妇女礼拜,沙特警察走过来,拿着警棍,要把他送进监狱。

许多马来人说,在他们的家乡只听说过非洲人是黑色人种,从来没有看见过,但到了麦加之后,他们第一次亲眼看到了非洲黑人穆斯林,同他们一样诵读《古兰经》和礼拜。

在他的采访中,经常提出同样的一个问题,如“你们是否在麦加发现有种族歧视现象?”  对这个当今世界很普遍的现象,对于穆斯林很陌生,所有的回答都说“否!”  由此证明,伊斯兰文明不存在种族歧视的问题。 他们只是说,在绕行克尔白拥挤的地方,东南亚一带的人身材矮小,有釭5c多不利,但得到周围人的照顾和谦让,而不是歧视。 许多马来妇女发现,阿拉伯人缺少男女平等,他们的传统不如马来人在家庭中尊重女子。 她们说:“在我们家乡的穆斯林,是不许可那样对待妇女的。”

朝觐的圣地有许多习惯接待国外朝觐者的地方,对马来语和印度尼西亚语很熟悉,因为他们是朝觐的常客,而泰国人说话比较困难,很少有人会说泰语。  他们曾经遇到过一个从马来西亚去朝觐的华裔盲人,他对各种语言有敏锐的识别能力,会说许多国家的语言,他为当地人当翻译。

 一名马来妇女,今年60多岁,曾经两次朝觐。  第一是在1951年,她十岁那年,第二次是在十年前。 在1952年之前的朝觐没有航空服务,都是乘坐轮船从太平洋到印度洋,又从亚丁湾进入红海,在吉达港登陆。  海上航行二十天到一个月,十分辛苦,天气炎热,缺少饮食,经受狂风暴雨巨浪滔天的颠簸,旅途上经常发生患病和死亡。  在行船时死人,都实行海葬,把尸体清洗之后用白帆布包裹起来,投入大会。   塔格里科佐教授说:“从东南亚到麦加,是一条固定的海上之路。  数百年来,年年朝觐络绎不绝,每条船上都有尸体投入大海。 整个一条海底都铺满了朝觐者的尸骨。 大多数人都拥挤在狭窄的舱位内,翻身的空间都没有。”

他说,从古代到现代,朝觐的旅行都存在着贫富差距。 乘坐轮船时,同一条船上有不同等级的舱位,如今乘飞机,也根据票价分等级。  新加坡的富商或文莱的达官贵人,他们在麦加居住在五星级宾馆,而一般贫穷的朝觐者,住集体招待所。  现代朝觐都乘坐飞机,许多航空公司为朝觐航线参与激烈竞争,泰国尤其猛烈,所以许多马来人过境到泰国去乘飞机,可以买到特别廉价的机票,但服务质量不保险,也难免其中有欺诈。  塔格里科佐教授采访了一位八旬高龄的泰国穆斯林老太太,这是她第二次朝觐。 教授问她:“害怕吗?”  回答说:“我还怕什么?  我巴不得在麦加归真。”

他在采访中,观察到凡是到麦加朝觐的穆斯林,心情都十分平静,他们都在精神上经历了一次锤炼,淡薄名利和私欲。  一位菲律宾的学者说,富人不热衷于朝觐,而多数贫穷的穆斯林,平常积攒小钱,希望多次去朝觐,因为他们每次朝觐回来,精神上感到特别富裕,收获很大。 一个老人说:“我从朝觐回来,感到浑身干净,一身轻松,没有了任何负担。”

塔格里科佐教授说:“在我的采访中,无数次听到在朝觐中的神奇传说。 许多人在麦加的人群中见到早已死去的人。”    许多人都坚持证实,他们亲眼见到了已故的人。  有些是亲属,有些是朋友或邻居,不限年龄,也有当地德高望重的名人,这些人都已死去许多年,他们的身影和面容会在朝觐的人群中出现。  也有人报告说,据他们所知,许多病入膏肓的人,朝觐之后,恢复了健康,重病不治而愈,多数人相信是因为在麦加喝了渗渗泉水产生的奇效。

教授说,他请教过心理家,怎样解释朝觐者所目睹的奇迹。  他得到的解答是,“不能说他们是在说谎,因为麦加在他们心目中太神圣了,是必然发生奇迹的地方。 他们所想象的人,突然会出现在他们眼前,同他们的精神状态有关,例如高度认真,心情紧张,身体疲劳,怀有极高的心愿。 这些都可能是因素。”

塔格里科佐教授说,他深入东南亚民间进行采访,不是一切都很顺利,他作为美国人曾遭遇过许多次敌视、拒绝和怀疑,充份体会到美国人在穆斯林世界很不受欢迎。 许多人直言不讳地说,他们美国人对穆斯林很恶劣,给世界穆斯林兄弟带来无穷灾难和战争。  他从这些被访问的穆斯林那里体会到,朝觐是人间绝无仅有的神奇旅行,千百年来,经久不衰,无数人用生命向渺茫的大海走去,为了接近真主,达到精神上的最高追求。  他说,朝觐使人们“从心底里如痴如狂,奋不顾身。 这就是一件了不起的美好的事。”

 

(阿里编译自Hajj Histories:Stories from Southeast Asian Pilgrims by Angilee Shah)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