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在镇子东南头,东西大街,路南。离新建设的清真寺约两公里,骑自行车一般需要10分钟左右,步行上学的机会非常少,几乎没有。初中生学习紧张,学校规章制度又严,家长不敢耽误孩子学习时间,除非学校附近的或者少有的极端恶劣天气。上学期,伊帆一直嘟嘟哝哝地说了好几回,班主任班会上要求,‘实验班’学生必须住校,这是必须的。对于其他同学来说,吃住在校是为了方便上早晚自习课。可对女儿来说,却有诸多不便,礼拜就是一项,还有饮食问题……
“啊!你还礼拜?!”班主任惊愕!他没有想到,眼前这个新转来的戴头巾的整天不声不响的女生还礼拜。“你——这可不行啊!?”他显得急切,“整天礼拜、礼拜,还一天礼5次拜!那该耽误多少时间啊?!”
这地方在皖豫交界,本来就偏僻,坊民少的可怜,教门意识淡得不能再淡了,仅仅防守住传统回族心目中最后一道底线——不吃大肉。大多数回族尚且不清楚礼拜是怎么回事,更何况一个教外之人。
师娘找班主任做解释、协商,甚至做好了准备退出实验班的艰难抉择,要求伊帆住校的事儿才不了了之。尽管如此,每当伊帆去晚了,班主任马上联想到,这是因礼拜而耽误了时间。尽管学习成绩稳居中上等——全班70位同学,考试成绩一般在前20名左右,但未进入前10名,也被怪罪到礼拜头上了。不住校时间明显紧张。每天都要骑着自行车来来回回地跑,跑的慢一点儿,班主任便不厌其烦重复他的偏见:“你,这可不行啊!整天礼拜礼拜,耽误多少事情啊!....”“又在家礼拜了吧?!...”其实,伊帆的时间抓得很紧。她最注意的就是作息时间表,她抄了3份,粘贴床头一份,时时提醒自己;堂屋最显眼的地方贴一份,让家人参考做饭时间;同时,放在自己的文具盒里一份,随时查看。?
初中分实验班和普通班。所谓实验班就是加强班,各方面要求都比较严格。学生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没有其它课余时间,连体育课,都被各科老师争抢挤占。
只要你不住校,几乎不可能赶早。比如,上午11:45放学,下午1-2点40为午休时间。我们一般会在11:45-12点之间,准备好饭等孩子。吃饭要15分钟,做小净礼拜15分钟,在家不足40分钟时间,马上骑自行车回校。
事实上,午休时间,早早被住校的班主任或者其他主课老师瞄准征用,下午1点左右,就会有老师进教室布置作业。永远做不完的数学题,永远做不完的语文作业,英语练习堆积如山,其他科目也不甘落后。寝室的门白天上了锁,大门有门卫,住校生饭后直接进教室。伊帆到校时,如有一半同学进了教室,不算迟到;否则,已经迟到了,而且是因在家礼拜才来晚了,常受到责备。
虽然不住校,学习还是绝对不敢放松的。晨礼拜前早早起床,晚上10点左右才上床睡觉。剩下的时间就是学习。除周日休息(不上课)外,平常根本没空儿帮助料理家务,不然的话哪能坐不稳前20名!
上学期总算过去了。新学期一开始,伊帆旧话重提,班主任强调,中考临近,住校是必须的!而且特别提到伊帆,必须住校。因学校没清真食堂而给于特殊照顾可以回家吃饭。
伊帆不让妈妈去学校讲情,她要像其他同学一样,按老师的要求上学,按学校的规定去学习。伊帆一向规规矩矩的,非常低调,她习惯这样。一个小姑娘家家的,谁愿意让人整天数落着过日子啊!
伊帆自己收拾好行李,还带一把做小净用的塑胶壶,她举意在宿舍里做礼拜。“让信仰者只托靠安拉吧。”(3:160)
目送伊帆远去的背影,她那亮丽的头巾随清风起伏着,看上去多像一面流动的小旗帜,迎风飘扬。
——(载于《阿敏》2014年第3期总54期)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