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军东侵”与穆斯林的抗击

 

“十字军东征”,是一系列在罗马天主教教皇的准许下、持续近200年的宗教性军事行动,由西欧的封建领主和骑士,对地中海东岸的阿拉伯国家发动的战争。

至12世纪初,十字军已经侵占了包括圣城耶路撒冷以及黎凡特(Levant,相当于现代所说的东地中海区)在内的大量穆斯林领土,伊斯兰世界第三大圣寺阿克萨清真寺也在十字军掌控之下。

十字军东征前夕,穆斯林世界的两大帝国相继失去了重要领袖,在此之前的近四个世纪内,穆斯林世界曾盛极一时,对于十字军侵略者的不可战胜,整个穆斯林世界都大为震惊。

控制了圣城耶路撒冷之后,十字军侵略者就开始打造一个全新的统治体系。

十字军首先驱逐了整个耶路撒冷地区包括穆斯林、犹太教徒以及东方基督教徒在内的所有原住民,随后从西欧地区进行大规模人口迁徙。

艾资哈尔大学历史学教授阿费夫•萨布拉(Afaf Sabra)说:“从西欧地区迁徙而来的移民都属于最底层人口,在欧洲地区,他们没有任何权利可言,可到达耶路撒冷地区以后,他们却瞬间翻身做了主人,他们的社会地位也发生了改变,整个耶路撒冷地区的人口、阶级与政治格局也随即改变。”

第一次十字军东侵期间,十字军占领了塞尔柱突厥人都城尼凯亚等城,大肆掳掠,随后占领了圣城耶路撒冷,进城后残忍屠杀七万余人,接着按欧洲国家模式,在地中海沿岸所占地区建立若干封建国家。

1100年7月,来自法国布伦的鲍德温(Baldwin)在耶路撒冷建国,自称耶路撒冷国王,即鲍德温一世。

宰加济格大学(Zaqaziq)历史系主任戛希姆(Qassem)教授指出:“随着耶路撒冷王国、埃德萨(Edessa)王国以及建立安提阿公国(Antioch)的建立,十字军进一步侵略阿拉伯国家领土也变得愈发便捷,十字军侵略者扩张领土的力度也越来越大。”

 

图为伊斯兰第三大圣寺阿克萨清真寺十世纪复原图。

短短十年间,绝大多数黎凡特地区都已经在十字军侵略者掌控之下,十字军还在的黎波里(Tripoli)地区建立了另外一个新的国家。至此,督教在东方的属国已达四个。

英国肯特大学历史系教授简•范德布里(Jan Vandeburie)指出:“对于十字军而言,这些沿海地区有着极为重要的军事意义,这些地区不仅为十字军提供各种补给,也源源不断地带来欧洲朝觐者,因此,保住海岸线成了十字军的首要任务之一。”

在战争经济学的促使下,十字军如走火入魔一般加大了侵略力度。安提阿国王坦克雷德(Tancred)指挥大军入侵阿勒颇地区,随后又占领了黎凡特商业中心所在地。

据记载,阿勒颇统治者拉德万(Radwan)生性懦弱,一直以来,他都全力讨好十字军,与十字军保持着较为良好的关系,有史料指出,他甚至在阿勒颇清真寺挂起十字架。此举虽然讨好了十字军侵略者,却引发了穆斯林民众强烈愤慨,愤怒的民众甚至以暴动的形式表达对这位昏君的不满。

此次起义声势浩大,在穆斯林群体的重压之下,远在巴格达的阿巴斯王朝哈里发被迫采取行动,他向自己的保护者塞尔柱王朝苏丹求助,请求后者出兵打破十字军对阿勒颇的军事封锁。

苏丹随即下令摩苏尔城总督毛杜迪(Mawdoud)集结军队前往阿勒颇地区,由于其他地区十字军并没有前来支援阿勒颇地区十字军,毛杜迪成功打破了十字军对阿勒颇的封锁,但是,阿勒颇的拉德万却拒绝毛杜迪的军队进驻阿勒颇乘胜追击。

萨布拉教授指出:“与此同时,耶路撒冷王国也在攻打大马士革,毛杜迪随即出兵大马士革给予援助。毛杜迪在提比里亚地区遭遇并击败了耶路撒冷国王鲍德温一世的十字军。”

毛杜迪获胜之后,大马士革总督对他和他的军队表示热烈欢迎,可是后来,他却派人刺杀了毛杜迪。

毛杜迪遇刺之后,伊马德丁•赞吉(Imad Ed-Din Zengi)成为新任摩苏尔总督。1128年,他在巩固大马士革统治的前提下又取得了阿勒颇地区统治权。对此,卡达伊斯兰大学艺术系主任艾哈迈德(Ahmad)表示,伊马德丁取得摩苏尔和阿勒颇两地的统治,意味着穆斯林掌控了黎凡特以及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中心地带。

伊马德丁一举切断了安提阿与埃德萨、黎波里与耶路撒冷王国十字军的贸易与交流通道,给入侵穆斯林世界的十字军造成了巨大威胁。

阿联酋沙迦(Sharjah)大学历史系教授穆罕默德表示:“一直以来,由于穆斯林世界的分裂,十字军都对穆斯林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伊马德丁在军事上的成功,打破了这种封锁状态。”

此前,毛杜迪击败耶路撒冷军队之后,大马士革时任总督曾与后者签订休战协议。没有后顾之忧的伊马德丁随即开始准备更为宏大的伟业,1144年12月25日,伊马德丁率领大军攻占了埃德萨王国。埃德萨王国是十字军在穆斯林地区建立的第一个基督教国家,也是穆斯林收复的第一个地区。

伦敦大学历史学教授乔纳森•菲力浦斯(Jonathan Phillips)说:“这一事件标志着穆斯林收复失地的开端,也是穆斯林军队的首次大捷,同时也告诉不可一世的十字军,他们并非不可战胜。”

伊马德丁在埃德萨地区的胜利是一个转捩点,它大大提升了穆斯林群体的士气与激情。遗憾的是,两年之后,伊马德丁的仆人刺杀了他,他的儿子努尔丁随即即为。

 

1147年,教皇尤金三世下令发起第二次十字军东征。

埃德萨的失利让欧洲基督教会倍感愤怒,1147,教皇尤金三世亲自在法兰西要求国王路易七世(Louis VII)与德意志皇帝康拉德三世(Conrad III)发起第二次十字军东征,以期恢复埃德萨基督王国。

1147年夏,十字军再次远征耶路撒冷,一年以后,他们成功抵达圣城。修整之后,他们决定出兵大马士革,然而,这场出征最终以惨败告终。

菲力浦斯教授指出:“十字军最终被迫选择撤退,他们甚至没有发起过像样的攻击,最终,他们只能狼狈而逃。这场失利也极大打击了整个欧洲地区十字军的士气与宗教狂热。”

对于欧洲基督教会而言,第二次十字军东征的惨败是他们最后一次大型灾难。六年以后,努尔丁成功吞并了十字军未能击破的大马士革。

戛希姆教授表示,努尔丁的一生就是为主道奋斗的一生,他成功将当时四分五裂的穆斯林群体团结至一面大旗之下,也为后来的萨拉丁成功收复圣城耶路撒冷奠定了基础。

阿费夫教授指出:“努尔丁的胜利,标志着穆斯林反攻十字军的开始。一直以来,穆斯林都在抗击十字军侵略者,但是,至此之后,穆斯林群体的反攻才开始变得有组织有纪律,而非以前的一盘散沙、各自为营。”

【叶哈雅译自《半岛新闻》】

www.aljazeera.com/programmes/the-crusades-an-arab-perspective/2016/12/revival-muslim-response-crusades-161210142659166.html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