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革命五年后憧憬暗淡

 

(编译者按:五年前的今天,许多北非和阿拉伯国家,掀起了一场广泛的民众运动,要求民主和就业,反对独裁政府。这就是被西方国家美誉的“阿拉伯之春”,其导火线起于突尼斯。 2010年12月17日,一名26岁的年轻男子,因经济不景气,找不到工作,被迫无奈做起小贩,又遭到城管武警的粗暴对待,因此抗议自焚,不治身亡。这个事件引起了突尼斯民众的广泛同情,也激起了民众对政府腐败、物价上涨、和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怒火,许多地方发生的大规模骚乱和军警与示威者的冲突,造成许多人伤亡。反独裁运动通过互联网迅速传播到许多阿拉伯国家,形成了一场不约而同的民主革命浪潮,但是,五年后的今天,看看突尼斯人民生活状况。以下是《半岛》记者在突尼斯的观察和采访。)

记者在贝贾市接触到一位兼职的计程车司机亚尼斯,同他聊天,问他对五年前革命的看法。亚尼斯坦诚地说:“生活在宰因时期,比今天好得多,街道也比现在干净。”他说的“宰因”,就是当年总统本·阿里的小名,表示亲切时才这么称呼。他在2010年的那场轰轰烈烈运动中退位,并且流亡沙乌地阿拉伯。

记者说,当年他正在突尼斯采访,本·阿里刚刚离开这个国家不久,大街小巷都是激动的年青人,他们高呼口号:“自由万岁!”,热烈庆祝结束独裁统治的伟大胜利。当时,全世界各家各户客厅里的电视荧幕上都是突尼斯革命的现场直播镜头。人们兴奋地互相祝贺,传颂革命胜利,突然间过度到了自由世界。

记者走访了许多城市,如贝贾、卡塞林、突尼斯城,到处都是失业的年青人,他虽然激动,但对未来的生活未置可否。许多人这么说:“政治上的自由,很美好,但是革命了一天,晚上回到家,是否带回来安全和温饱,谁也说不清。”触发这场革命的直接因素,是政治独裁、官僚腐败、经济萧条、失业率居高不下,民不聊生。

五年后的今天,突尼斯社会状况没有看到显著改善,人们确实冷静了许多,一股冲动的革命热情已经烟消雾散,普遍是生活压力造成的愁容,构成了针对现任总统埃塞卜西的新危机。卡塞林是沿海典型的新城,都是1956年独立之后发展起来的新兴商业区,记者在那里所见所闻,最有代表性:基础设施落后、私营企业不景气,大多数人依赖国营公司提供工作机会。政府为了紧缩开支,捉襟见肘,到处裁员,新增了七十万人的失业大军,人们听惯了政府的空口许诺,从不见实现的行动,现在剩下的只有愤怒。

突尼斯所依靠的两大经济来源都面临着危机:传统农业和沿海旅游业。这几年的连续干旱,造成农业歉收,农民苦不堪言;旅游业受到极端分子暴力恐怖的袭击,国外度假旅客变成了惊弓之鸟。

(阿立编译自:www.aljazeera.com/2016-01-24)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