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十个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分别是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东乡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保安族、塔塔尔族,伊斯兰教在这些民族中有着重要影响。在伊斯兰的生活方式中,饮食禁忌最为严格,礼拜是不可缺少的基本功夫,沐浴是日常生活中的组成部分,本文在此重点谈一下这些活动与穆斯林的养生、保健的关系。
一、穆斯林的饮食禁忌文化
在中国各民族穆斯林的生活方式中,最为人们注目和熟知的是他们独特的饮食方式。那么,穆斯林饮食禁忌的内容、出发点、功能及其与养生是什么关系呢?
伊斯兰教作为一个入世的宗教,它注重现实生活的建设,并不提倡苦行僧式的禁欲生活,它不以宗教的戒律来限制人们的享受,相反却鼓励穆斯林进行合法而有益的享受。关于穆斯林的饮食方式,《古兰经》的许多章节都作了明确规定,如5章3节就规定:“禁止你们吃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诵非真主之名而宰杀的、勒死的、捶死的、跌死的、抵死的、野兽吃剩的动物,但宰后才死的,仍然可吃”。在第2章173节、第6章145节、第16章115节中都作了类似的规定,在这些规定中,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未诵安拉之名宰杀的动物,被同等地列入了禁食的范围,成为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无一例外要遵守的禁令,由此逐渐沿袭而形成了他们饮食方式中最为突出的共同的特点。非屠宰物是不能吃的,非屠宰物即自死物,是指未经屠宰而自杀或他杀的不允许食用的有血动物,这里主要是指:用绳子或其它东西勒死的不能吃;用棍棒或其它东西捶死的不能吃;从高处摔下来或在平地互相碰撞而跌死的不能吃;野兽吃剩的或咬死不吃而遗弃的不能吃;二畜博斗而抵死的也不能吃。
为什么禁食非屠宰物呢?这是因为,非屠宰的动物自死或因疾病而死、或衰老而死、或中毒而死,其尸体内往往潜伏着各种传染疾病,身上有各种感染细菌,粪便里也有害人的毒素,伊斯兰教为保证穆斯林的身体健康,要求吃洁净食物,而不吃不洁净的东西,以免身体受到损害。为什么禁食血液呢?这是因为,血液是动物所需各种养分的输送管道,往往存留有各种有害物质,造成病毒对人体的侵害,吃了也会有碍健康。
关于禁吃猪肉的问题,在饮食的禁忌中是最为严格的。禁食猪肉的原因,主要是从卫生角度出发的。伊斯兰教饮食特殊的根本原因在于讲究卫生。中国穆斯林学者也历来认为,不吃猪肉是出于卫生方面的考虑,他们都广证博引了一些古今中外医学家对猪肉的寄生虫多和吃猪肉有碍卫生的评价作为证据。中国穆斯林由于受伊斯兰教的影响,一般不吃血、自死物、猪肉,特别是不吃猪肉已形成为民族的独特的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成为被普遍奉行的风俗习惯,他们的这一习惯理应受到高度尊重。
禁忌是带有强迫性的,要求集体或个人不得超越某些规定的行为,是社会行为与宗教信仰长期形成的具有约束的观念和做法,它渗透到穆斯林生活和活动的各个方面,久而久之也成为伦理道德不可分割的内容,直接规范着人们的行为。禁忌是穆斯林现实生活的组成部分,一方面已内化为风俗习惯,另方面以公认的戒律的方式传承下去,成为穆斯林的行为模式,对他们的生活、风俗和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过多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容易引起高脂肪、高胆固醇等各种疾病,猪肉的脂肪含量明显高于牛羊肉,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穆斯林群众只吃牛羊肉而禁食猪肉,就减少了因摄入过多脂肪和胆固醇而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也减低了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肥胖症的患病率。再加上穆斯林讲究饮食节制、定食定量,不贪吃美味佳肴和暴食酒肉,从而使节食对养生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可以养成戒口戒心、克制自我的良好习惯,过着有规律的饮食起居生活。穆斯林每日五次礼拜,不吸烟、不喝酒,饮食有规律,经常参加锻炼,有早起早睡的良好习惯,这也是有利于养生的一个重要方面,早起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参加劳动和体育锻炼,早睡可以使身体的疲劳得到恢复,避免形成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穆斯林各民族是体质健康的民族,在各聚居区经常可以看到穆斯林青年人身体强健,力量过人,有很好的劳动能力,穆斯林老人大都面色红润,精神饱满,表现出良好的健康状况。
穆斯林禁忌是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普遍遵守的禁忌,得到各民族的共同认知,并形成各民族的民族意识、民族感情和生活习惯,对各民族而言具有极大的凝聚力。穆斯林各民族的民族意识认为禁忌是民族存在不可缺少的部分,是民族心理、民族素质的具体表现,穆斯林各民族的民族感情认为违反禁忌是不能原谅的举动,理应受到谴责和制止,穆斯林的生活习惯把禁忌当成生活上的定势,人人必须遵守。总之,禁忌已深入穆斯林的心灵深处,从根本上体现着中国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的特质文化,是穆斯林之所以成为穆斯林的一个重要方面。正是中国穆斯林的禁忌文化,使中国穆斯林的文化传统得到延续和发展。
中国穆斯林的禁忌文化,制约着我国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的每一个成员的行为,对维护民族地区的生活秩序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中国穆斯林各民族群体中,人人接受禁忌文化、遵守禁忌文化,把禁忌看成是生活中的重要成份,有强烈的自律心理,并把禁忌自觉作为行为准则,这一点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并要求别人和别的民族尊重自己的民俗。中国穆斯林禁忌对保持民族地区的稳定的社会秩序和民族内部团结起着巨大作用,对促进全民族讲卫生、防止传染病、保持身体健康也有着积极意义。
正确了解中国穆斯林的禁忌文化,对了解中国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感情有重要意义,对增进各民族的团结、促进社会的和谐和发展有重要意义,对正确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也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我们要把中国穆斯林的禁忌文化与新时期的道德修养标准结合起来,不做有害于民族团结的事,不说有背于民族团结的话,用崇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二、穆斯林履行拜功与保持身体健康的关系
伊斯兰教的拜功已经成为穆斯林的历史和传统,礼拜这一宗教特殊文化同样延续着其他一切文化的基本功能,规范着穆斯林自身的行为,体现着穆斯林的宗教观、伦理观、价值观。礼拜作为伊斯兰教的修炼方式,是由一系列的动作组成的,行拜时要正立举手,鞠躬叩首,接着再跪坐默祈。当正立时,要面向西眼看叩首之处,当举手时,要将两手同抬至耳,再把右手交于左手上放在肚脐之下,当叩首时,要两手伏地,悬肘收膝,额头置于两手正中,眼看鼻尖,当跪坐时,手要扶膝,眼看胸部,立右脚而坐左脚,全神贯注,专心致志行拜。除在每日清晨太阳未出之前、响午、下午三——五时、黄昏、夜间等五种时辰(晨、响、晡、昏、宵)行拜外,七日聚礼一次(星期五正午),一年有“开斋节”、“古尔邦节”等两次会拜,在清真寺礼拜的人要有一定的间隔,以便完成鞠躬、下跪、叩首等全部动作。礼拜是一种宗教功修,这里我们不作专门的研究,我们要研究的是礼拜在客观上对养生、保健所起的促进作用,特别是随着穆斯林身体的强健,人们也日益重视礼拜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从养生学角度看,礼拜时的静思默想使人处于一种超然境界,对促进身心健康是有利的。礼拜要求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无私无邪,忘却一切,忘却自我,诚心诚意,表情严肃,秩序井然,不能有丝毫漫不经心或大声喧哗的行为,周围要求有一种静思默祈的安宁气氛,礼拜者要做到跪拜时有痒而手不骚,有痛而足不动,有物而不环顾,聚精会神礼拜。如果带着私心杂念,必然心神不安,怎能做到静思默想呢?礼拜时眼晴要向前平视,双脚距离要保持与肩部同样的宽度,思想要高度集中,大脑安静到没有其他的事情可以打扰的程度,这也可以使大脑处于休息和调整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疲劳的皮层细胞的功能得到调节,人的呼吸、心跳和血压也处于相对平静的状态,新陈代谢的速度得以延缓,人处于养精蓄锐、充实元气的精神境界,降低身体的生化反映程度,对养神、健脑、保健、益寿是有益的。
从体育学的角度看,礼拜的每一个动作都有增强体质的功能。入拜时双手上举与肩持平、十指自然分开,就相当于一节保健操的开始,这是在调整呼吸,扩张胸部,静思默想则使呼吸变得柔细均匀,聚精会神静养元气,积蓄精力,相当于准备活动和整理运动。整个礼拜包括直立、抬手、鞠躬、下跪、叩首等各种活动本身,即是一系列的有节奏的运动,姿势规范,动作整齐划一,直立是练习站功,原地立正,身体保持直立的姿势,手要作调节活动,目要作下视动作,即右手放在左手腕上,目视叩头之处。鞠躬是上体弯曲90度双手触及两膝盖处,以作出俯身鞠躬的姿势。下跪是双膝呈下跪姿势,双手掌伏地后再作叩头,叩头时鼻尖触地,然后静坐片刻后再作第二次叩头,两次叩完首再行跪坐,跪坐时立右脚跪左脚,臀部坐于左脚上,手放在腿上与膝标齐,眼视胸部,两手要十指并拢手心向上并捧两手于胸前,祈祷后要做摸面动作。这些礼拜动作,晨礼四拜,响礼十拜,晡礼四拜,昏礼五拜,霄礼九拜,每日要三十二拜,动作重复三十二次,上肢和下肢乃至全身皆处于周而复始的节奏有序、动作起伏、上下结合、全身协调的状态,简直就是一副健身操,这种拜功天复一天、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礼拜中有静有动、动静结合,使身体得到全面的锻炼,对保持身体健康十分有益。人们常常可以见到,穆斯林做礼拜者身体十分矫健,从站立、下跪到叩头鞠躬都非常灵便,这是经常练习的结果,也起到了锻炼身体和健体强身的作用。静可以养神,动可以养身,静和动的结合则可以使身体和精神均得到修养,当然就能够延年益寿。
从心理学、生理学和伦理学角度看,伊斯兰文化积淀于穆斯林群众的心灵深处,在心理层面上对穆斯林有巨大的影响,积极参加礼拜可消除烦恼、不安与忧虑,减少孤独感和生卑感,以愉悦的心情投入德性的修炼上。礼拜是洁、静、动三者的全面结合,先有自身的清洁,再有内心的平静,然后使身体系统机能处于协调有序的运动中,这当然必须在心理上和生理上做出调整。礼拜时要求穆斯林做到净心、净身、净处,净心要抛弃私心杂念,检讨自己的过失,审视自己的行为,净身要求必须做大小净,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沐浴,沐浴后穿干净的衣服,保持清洁与整齐,净处要在礼拜前脱鞋,礼拜中跪坐的地毯周围没有污染、没有脏物、没有异味。净心有益于身心健康,净身、净处有益于生理健康,使穆斯林保持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一致,首先做到心灵的洁净,再追求道德的良知,以达到驱恶向善的目标,从心理上、生理上、伦理道德上都达到美好、高尚、纯洁的境界。净心、净身、净处突出一个“净”字,要求礼拜者追求善行,善行必须有纯洁的心灵相伴随,而恶行则总是有肮脏的心灵相伴随,善行与恶行的取舍决定于伦理道德的标准,只有做到心灵净化的人才能有伦理上的高品位和道德上的高标准,这就需要反复修炼,自善其身,自正其身,经常洗涤污垢,做到“一尘不染”,做伦理道德上的践行者。
三、穆斯林的沐浴文化与卫生习俗
穆斯林各民族是讲究卫生、爱好清洁的民族,喜欢沐浴是穆斯林的重要特征,对保障各民族群体的健康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穆斯林深受伊斯兰教习俗的影响,礼拜之前都要进行沐浴,沐是小净,即洗七窍和前后阴,包括洗手、洗脸、洗肘、漱口、洗鼻孔、以湿手抹头、冲洗双脚,浴是大净,即洗七窍四肢前后阴和周身,包括各个部位都要洗到,任何一个部位也不能少洗。洗大小净的顺序是从上到下,从右到左,不是随便乱洗,已经洗净的地方不能再溅上脏水,洗完要用干净的毛巾擦干全身。穆斯林对沐浴非常认真,每日五次礼拜需做小净五次,每周五的聚礼需做大净,这样经常用水洗操就保持了身体的洁净,皮肤不易受到细菌感染,全身污垢难以形成,汗腺容易排泄,血液回圈正常,让疾病难以发生,并很容易消除疲劳和保持清醒头脑。同时,穆斯林在沐浴时还往往会有一些联想,洗手时要想到靠双手勤劳致富,不拿不义之财,洗脸时要想到顾及体面,不做见不得人的事情,漱口时要想到保持口正纯洁,主持公道,不胡言乱语,不伤及别人感情,抹头抹耳时要想到行得正走得端,不在背后随便议论别人,洗脚时要想到走正道,不走歪门邪道。基于穆斯林的伊斯兰教信仰,作这种联想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他们追求的是做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人。
穆斯林家庭往往都有汤瓶和吊罐等浴具,就是平时供沐浴用的,沐浴用水也比较讲究,一般是井水、自来水,水井都要砌沿加盖,自来水下边要有水泥砌成的池槽,水源以不被污染为原则,严禁在已用过的盆内、桶内继续洗涤,使沐浴净身成为回族穆斯林相沿成风的民族风俗习惯,构成其为显著的民族特征之一。
穆斯林家庭把汤瓶作为不可缺少的洗漱工具,除做大小净外,还可经常用来洗浴全身,清真饭馆、清真食品店也往往在木牌上画上“汤瓶”的图案,写上阿文“清真”的字样,以表明自己的穆斯林身份,可以说,“汤瓶”也是穆斯林身份和“清真”的标志。汤瓶的品种很多,有铜汤瓶、瓷汤瓶、塑胶汤瓶,还有砂泥汤瓶、铝汤瓶、锡铁汤瓶、轻铁汤瓶,总之,汤瓶样式很多,制作上表现能工巧匠的创造才能,使用的曲线、弧度、平面都具有美学价值,其中不少汤瓶上都饰有花纹或阿拉伯文字,外表十分好看,表现出工艺美、艺术美。汤瓶的颜色也有各种各样,有绿色、浅黄色、白色等等,各种颜色都从不同角度显示美感视觉,给人一种美的感受。汤瓶约30公分高,其形状如茶壶,身长腹大,颈长如瓶,瓶体呈圆柱体或圆台体,盛水的主体部分为球鼓状,一侧有柄供手提用,一侧有壶嘴供倒水用,瓶口有盖供存水用。汤瓶大小净可以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穆斯林沐浴时用了汤瓶就不再用脸盆、浴盆,汤瓶的水一经流走就不宜再用。汤瓶不仅主要作沐浴用,还可供烧开水用,也可以用作浇花、洒水、冲洗脏物的工具,有时洗脸、洗手不用脸盆而用汤瓶也是习以为常的事情。有的回族家里往往备有几把汤瓶,供大人小孩分开使用。汤瓶不仅是生活用具,而且是和沐浴文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穆斯林每日要小净,每周要大净,房事、月经、产后均必须大小净,这些都离不开汤瓶,亡人的“埋体”也要用汤瓶洗干净。汤瓶已经广泛使用于回族等穆斯林各民族的日常生活,在饮食卫生、生儿育女、丧葬殡埋、宗教生活中都不可缺少。汤瓶与沐浴文化相伴随,与伊斯兰教的要求相一致,也符合穆斯林的审美观念。穆斯林的沐浴的目的是为了身体洁净,身体洁净之后才能穿上干净的衣服去进行礼拜,这本身就是审美观念所要求的,同时,汤瓶的容量有限,使用汤瓶以节约用水为原则,每次小净应在2公斤水以内,这也符合回族等民族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伦理道德规范,节约用水正是目前在全社会范围内应加以提倡的。
吊罐也是沐浴用的重要浴具,大净时就要用吊罐盛水,吊罐有铁制的、铜制的、塑胶的和木头的几种,上小下大,底部有小孔,用以漏水和冲洗全身,不用的时候则用一个小木塞子插在小孔上堵住。为了使吊罐排出的污水得到清除,回族等穆斯林家庭都一般在里屋或闸背后挖一个小水坑,向外通一个铁管排水洞,将污水随时排出屋外。总之,吊罐给穆斯林的沐浴净身带来许多方便,用吊罐进行大净也是穆斯林群众的风俗习惯。吊罐简单方便实用,整个沐浴过程约用一小桶水,省水省时,如同热水器一样科学合理,使用淋浴的方法比盆浴更干净,不易得传染病,同时吊罐在喷水时会在空气中产生大量阳离子,有益于人体的健康。
清真寺还建有沐浴室,回族一般叫做“水房子”,它是专供穆斯林群众使用的公共卫生设施,有的地方水房大,有的地方水房小,有专门的锅炉和寺师傅烧水,为了取水的方便,自来水管道或水井就设在锅炉旁,小净用的每个小隔间都有一个南北方向的下水池,大净用的每个沐浴间都有更衣用的小木板或小木床,还备有浴巾供用。沐浴室的中间有一具长方形大污水池,可把沐浴后污水排出院外。另外,在沐浴室中间的池上,有特制的木头架供放汤瓶、毛巾、帽子之用。回族等穆斯林群众沐浴后,大都换上干净的衣服,往往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沐浴有许多益处,主要是可以调节精神、恢复疲劳,使身体时刻处于清洁的状态,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可以起到降压、镇咳、排除废物和有害之物,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正如回族民谚所说:“饭前洗洗手,饭后漱漱口,百病不会生,能活九十九。”可见,穆斯林重视洗大小净与养生和长寿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
穆斯林群众还每日清扫居室庭院、清洗家具茶具、做到窗明几净、衣物摆设有序,都显示了穆斯林讲究卫生的良好民族习惯。回族等穆斯林各民族老人早起喝茶,不吸烟不饮酒,不贪凉而不盖被,能做到因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平时吃面喝汤,做到熟食、热食、热汤,不用有伤胃气之弊的冰镇食品,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因此他们的寿数长是不奇怪的。有些人因常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而引起各种各样的疾病,这是很自然的,而穆斯林因摄入过多脂肪、胆固醇而患高脂肪、高胆固醇的各种文明病的人数很少,穆斯林老人中很难见到大腹便便者,他们大都步履轻盈、行动自如、体重适当、气色红润,显示了很好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状态。穆斯林中有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一个个红光满面、身体健康,经常骑自行车赶集、上清真寺礼拜、参加田间劳动,有的人还骑高骡大马奔走于各地之间,可见他们身体之结实、体格之健壮。据1992年6月21日《宁夏日报》报导,当时宁夏百岁以上老人有20多位,其中21位为回族,可见回族长寿者远远高于当地的汉族,另据1990年人口调查统计,“四川回族60——69岁有5433人,70——79岁有2786人,80——89岁有781人,其长寿程度优于同年龄段的汉族和其它民族。”
穆斯林日常男人戴白帽或其它小花帽、妇女戴盖头对西北地方高寒、风沙、酷暑、光照有预防作用,他们懂得春捂秋冻的道理,防寒防病,注意养生,平时睡觉不蒙头,到老后健康又长寿,很少疾病缠身。
四、穆斯林的茶文化与延年益寿
茶文化在穆斯林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内容,研究穆斯林的饮茶方法,以及以茶待客、以茶送礼的礼仪,认识穆斯林饮茶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不仅对了解穆斯林各民族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促进理解穆斯林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也有重大的意义。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穆斯林各民族作为普遍喜欢喝茶的民族,茶是他们必不可少的一种传统饮料,早晨起身后即饮茶,每日时刻有茶相伴,以茶保健,平时以茶敬客,以茶送礼,其茶文化独具特色。在回族穆斯林的茶文化中,其中最具特色的茶当属回族地区流行的盖碗茶。回族穆斯林盖碗茶俗称“三炮台”,即指由茶碗、茶盖、托盘的三件套组成的茶具,又被称为茶盅子,茶杯底小口大,茶盖绘有蓝色的花纹或红色的花朵,造型精巧雅致,设计合理适用,外观美观大方,有青花、玲珑、粉彩、彩色釉等各种瓷器茶具。盖碗茶选茶、配茶不一,常见的有红糖砖茶、白糖清茶、冰糖窝窝茶、三香茶(糖、枣、茶)、白四品(青茶、白糖、芝麻、柿饼)、红四品(砖茶、红糖、红枣、果干)、五味茶(绿茶、山楂、芝麻、白糖、姜)、八宝茶(茉莉花茶、冰糖、红枣、芝麻、桂元肉、枸杞、葡萄干、核桃仁)等等品种,其中八宝茶最为流行,喝茶时先备一壶滚烫的开水,把茶、糖等原料放入盅内,用开水冲泡五至十分钟再喝。回族穆斯林饮茶一般根据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夏季以饮茉莉花茶为主,清甜香郁,暑气顿消,冬季以陕青茶为主,抵御寒冷,温暖健身。各地的回族穆斯林对茶的选择还具有地方特色,如云南回族穆斯林饮茶选择烤茶,在特制的陶罐里把茶叶烤到色泽微黄时再倒入少许开水,然后用沸水冲满,再在火上煮沸后边烧边饮,使茶气香味浓;湖南回族穆斯林将生茶叶、芝麻、黄豆、绿豆按比例放入镭钵中研捣成糊状,再加水煮沸,制成擂茶,作为饮料和待客之用;青海河湟回族穆斯林喜欢选择热性茶,茶叶为茯砖茶和散装大叶茶,色泽黄褐,配以盐、奶、红枣、荆芥、杏仁、核桃仁、草果、姜片、花椒、芝麻等材料和调料,气香味浓,浓醇带涩。回族穆斯林还有油面茶,以春茶或特质的茯砖茶作主料,配以精制面粉、油、牛羊油,其他配料有羊肉末、核桃仁、芝麻、枸杞、红枣、杏仁、花生仁,还有的地方配以牛骨随、人生果、大黄等,其他配料有盐、生姜、胡椒、花椒、姜此、荆芥、草果等等,香味浓正,营养丰富。各地的回族还有的在茶中加入牛奶,煮成奶茶,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别有一番滋味。
回族等民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遇到客来即马上沏茶作为待客佳品,热情地给客人端上一盅盖碗茶,并端上馓子、油香、油炸的花花下茶,使客人倍感亲切。回族穆斯林敬茶讲究礼节,一般将碗盖揭开,在碗里放上饮料,用开水冲泡,双手捧送,以表达对客人的尊重。回族家家备有茶杯、茶壶、茶桌,茶桌上摆放各种茶点,不断给客人敬茶、劝茶,并按长幼次序给客人添茶。每逢开斋节、古尔邦节亲朋好友相互见面时,每逢婚礼葬礼聚会时,每当邻里相互串门时,每当乔迁新居或生儿育女时,回族家庭都以茶相待,充分让客人品尝茶味、茶道、茶效。回族历来把茶视为珍贵礼品,在各种场合送礼必送茶,茶已成为回族穆斯林群体的交往手段。在回族穆斯林婚姻习俗中,茶是连接婚姻的纽带,从提亲、订婚到成婚的每一个步骤中,茶作为礼仪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一直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提亲时要送茶,除送茯砖茶外,还有各种杏仁、花生仁、果脯、核挑仁、葡萄干、砂糖、大红枣等各种干果,定亲时更要备送茶点,称为喝“定亲茶”,无论是男方送礼还是女方回礼,男女双方家所送的礼品中都有茯砖茶和各种干果,成婚时的婚宴更是离不开上好茶,一壶又一壶、一杯又一杯香喷喷的茶不断送到贺喜的客人面前,茶的香气足,味道浓,口感好,能提神益气,振奋人的精神,为婚礼增添了更加热烈的气氛。喝盖碗茶是回族穆斯林的习惯,也是回族穆斯林的待客礼仪,至今西北地方的回族穆斯林把用糖茶赠送亲邻、用盖碗茶招待客人视为最高的礼节。无论是西北高原,或是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回族穆斯林饮茶习惯是相似的,茶文化是相通的,好友相见、促膝谈心时都有茶相伴,亲友来往送茶的礼节必不可少,真是“金茶银茶甘露茶,比不上回回的盖碗茶。”“走遍千山和万水,谁不夸回回的茶香美。”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回族穆斯林的茶文化已经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八宝茶”和“油茶”等等具有回族特色的饮品已经打入市场,在营养配料、加工制作和科学配方直至包装装潢上都作了很大改进,不仅加强了回族穆斯林内部的交流,而且扩大了与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使回族穆斯林的以茶送礼的习俗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饮茶是穆斯林的养生之道,其保健功能不可低估。八宝茶营养丰富,对养生甚有脾益,现在许多人都在研究八宝茶的好处,重视饮用八宝茶。据多年的应用效果,均显示白糖清茶可消积化食、治疗胃肠偏热,利于肠胃健康,红糖砖茶可达驱寒和胃之效,便于防止感冒和肠胃虚寒,绿茶玖瑰花可治疗肝胆旺症,加上桔皮可治疗多痰之症,加上姜皮有发汗解表、温肺止咳的功效,可防治流感、伤寒、咳嗽等疾病,加上荆芥制成荆芥茶则起到安神、利尿的功效,红枣有降低胆固醇、三酸甘油酯的作用,能提高机体抗氧力和免疫力,枸杞历来是滋补佳品,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和锗、硒、锂、锌等微量元素,可以生精益气、补虚安神,还有明目、滋肝、补肾之效,在英国甚至有人认为常吃枸杞具有比“伟哥”更好的壮阳功效。八宝茶在各地选用的材料有所不同,有的八宝茶里放有果干、菊花,有的放当地的大枣,果干、菊花可在夏日起到清热解暑的作用,而大枣富含芦丁和维生素C,芦丁对降低高血压有利,维生素C有养脾、舒胃、润肺、补血护肝的作用,使大脑更能灵活机智。还有的在八宝茶放一些芝麻、核桃仁、桂圆肉、大枣,不仅能够提补气虚、益肾、养血,而且可以强身健胃,对防止脱发和生发大有裨益,还可增强记忆力,保持旺盛的精力。盖碗茶香气扑鼻,清甜爽心,山区回族穆斯林老人爱喝“罐罐茶”,把茶熬成黑色茶水,喝后有止渴解饥之效。回族等穆斯林各民族喜食牛羊肉,容易出现胃酸过多,给消化带来很大负担,也易引起便秘上火,喝了刚刚冲泡的盖碗茶可帮助消化去腻,消食解腻,中和脂肪,如茶中加盐,还可明目消炎,化痰降火,治疗牙痛和感冒。总之,八宝茶的各种辅料各有各的用处,是一种良好的保健养生配方,对延年益寿、养身健胃、祛毒健身、明目清心、调节血脂、保肝补肾、补充体内维生素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穆斯林老人长寿者很多,他们满面红光、神采奕奕,与生活方式中喝八宝茶的良好习惯所带来的健壮身驱是有关系的。回族各地用含有牛骨髓或羊骨髓制的油面茶即油茶,也是穆斯林茶文化的延伸和发展,可以用开水冲泡成干糊状或稀糊状,在秋、冬、春三个季节均可以饮用和食用,集提神、开胃、增加热量、驱寒保暖、加强营养于一体,还兼有治疗疾病、强身健体的功能,既可作饮料,又可作食品,也是一种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营养滋补佳品。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