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的感悟

时光的感悟

—学习经训点滴

  经训中有很多关于时光(时间)的论述,例如在著名的《时光》章(古兰第103章)中,尊大的安拉说:“以时光盟誓。人类确实是亏折的,除了那些人。他们信仰(伊斯兰)并做好事,彼此以真理相劝(即奉行安拉所命令的各种好事并杜绝安拉所禁止的各种罪过与邪恶),并且彼此以忍耐劝勉(即忍耐,在为主道奋斗的生活过程中,可能会碰到的各种各样的磨难或伤害)”。这里的古兰译文,包括括弧内的文字,全部系笔者根据沙特麦地那国王印经厂最新出版的英译本试译。顺便说一句,两位英译者都是麦地那伊斯兰大学的教授,除了精通阿、英等多种文字,并且深谙伊斯兰学。他们的译本,是笔者迄今看到的最好英译本了。

  

  安拉(真主)以时光盟誓,对于能理解的人,确实发人深省。

  

  试想时光是什么?它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但它确实存在着。时光是尊大安拉的创造,“他是安拉,是创造者”(参见古兰59:22 - 24)。人人(除了智障者)都能真切地感到时光的存在和流逝,但却无人看见过它,也无人触摸过它,想要解释清楚时光究竟是什么也极困难,仅凭这一点也可以证明安拉的伟大和全能。安拉创造了宇宙万物,并且创造人们不知道的许多东西,这些都是古兰多次说明的。“一切赞颂全归安拉,众世界的主宰”(古兰1:1)。

  

  再试想时光的其他许多奥妙,如转瞬即逝、须臾不停、一去不复返、“人生如梦,转眼就是百年”等等,然而对于这些不必多说。笔者想指出的是,人类到了20世纪才明白,时光的长度并不是恒定的,而是相对的,在宇宙中的不同地方,时间的长度有很大的差别。其实在同一地方,对于不同的人,时光也可能不同,因为“安拉确是为所欲为的”(参见古兰18:26;45:36;57:25等章节);但古兰早在1400多年以前就说明了这个道理。请看安拉说:“那一日的长度,是你们所计算的一千年”(古兰32:5)。安拉又说:“那一日的长度是五万年”(古兰70:4)。另外,安拉还在其他章节论及时光长度是个不定量的意思,如著名的《山洞章》中的几个青年,他们以为自己仅仅在洞中停留了一天或不到一天,其实他们已经“在山洞中逗留了三百年,或再加九年(按阴历计算应为三百零九年)”(参见古兰18:19 — 25)。再如《黄牛章》中,安拉使一个人“在死亡的状态下逗留了一百年,然后使他复活”,安拉问他逗留了多长时间,他回答说:“我逗留了一日,或不到一日”。安拉说:“不然,你已逗留了一百年”(参见古兰2:259)。笔者举出古兰中的这几个例子,足以说明时光(时间)并不是恒量,而是变数,这些都是安拉大能的例证。此外,安拉还多次提及“在六日内创造天地万物”(参见古兰7:54;25:59;32:4;50:38等章节)。按照最新的科学知识,宇宙的形成(即天地万物的创造)至少也应在一百二十亿年以上,如此算来,安拉创造天地万物的六日也应相当于人类的一百二十亿年以上,具体地讲安拉所言的一日,折合成人类计算的时间,最少也应在二十亿年以上,但这仅仅是笔者的猜想而已。安拉至知!安拉是至睿的!(请参见古兰2:29;29:5;40:2;41:53 – 54;42:3;65:12等章节)。

  

  总之,现代人刚刚明白的道理,安拉早在一千四百多年以前就已多次论述过了。这又一次证明古兰是一部充满智慧、真理和奇迹的经典,正如一节著名的经文所言:“这(古兰)就是真理,你们的主能见证万物难道还不够吗?”(参见古兰41:53)。

  

  另外,众所周知,经训还多次提及末日(最后审判日)的问题,这也是人类不应忽略的重大事件,因为末日就是今世时光的终结(点)。大到宇宙小到人类甚至更小的东西都各有其末日,请看安拉的教诲:

  

  “一切赞颂全归安拉,……他是最后审判日的主”(参见古兰首章)。“最后审判日”即世界的末日,也称复活日。古兰中有几百节经文论及复活,并且《复活》章(第75章)全部40节经文的内容都是关于复活(末日)的。

  

  “报应(指世界末日)确是要发生的”(51:6);

  

  “复活时是必定来临的”(15:85);

  

  “复活在什么时候实现,你说:‘只有我的主知道,他将在什么时候实现’”(7:187);

  

  “天将为那日而破裂”(73:18);

  

  “天将破裂”(69:16);

  

  “我将天卷起犹如卷轴将书画卷起一样”(21:104);

  

  “月亮昏暗,日月相合”(75:8 – 9);

  

  “在那日,天地和山峦都要震动,而山峦将要变成一堆散沙”(73:14);

  

  “大地破裂”(50:44);

  

  “在那日,众人将似分散的飞蛾”(101:4);

  

  “在那日,许多心将忐忑不安”(79:8 – 9);

  

  “山像采绒,亲戚相见不相问”(70:9 – 10)。

  

  以上仅仅是古兰关于末日(今世时光的终点)的部分描述。此外,圣训中也有很多关于末日的论述,因为相信末日是伊斯兰的六大信条之一。然而令人惊奇的是,现代科学也无法否认其真实性。由于末日的存在,所以可以推知宇宙的存在是有“一定期限”的。

  

  发人深思的是,关于一定限期的具体描述在古兰中也有很多处,如:

  

  “要不是有一句话从你的主预先发出,要不是有限期”(20:129);

“我不毁灭一个城市则已,但毁灭它,就有一个可知的定期。任何民族都不能先其定期而灭亡,也不能后其定期而沦丧”(15:4 – 5);

  

  “安拉建立诸天,而不用你们所能看见的支柱。随后他端坐在宝座上,制服日月,使其各自运行到一个定期。他处理万事,解释迹象,以便你们确信将与你们的主相会”(13:2);

  

  “安拉使黑夜侵入白昼,白昼侵入黑夜,并制服日月,各自运行,至一定期”(31:29;35:13;39:5);

  

  “太阳疾行,至一定所,那是万能的、全知的主的预定”(36:38);

  

  根据上述的古兰经文,我们知道今世的一切,天地、日月、山峦、民族、城市等,都有各自的期限(寿命),各自的末日。而这些都是尊大安拉的预定,任何人也逃避不了。关于这些内容,经训都有许多论述。

  

  穆斯林认为世界的末日就是今世(时光)的结束,同时也是后世(时光)的开始。而今世则包括了宇宙万物的创造到其毁灭的全部时光。对于今世以外的时光,如宇宙存在之前或其毁灭之后的时光,安拉至知!。

  

  由于今世和后世都与时光密不可分,所以不妨引用一段著名的圣训来说明穆斯林的观点。安拉的使者极其准确地表述了穆斯林中正的人生观:要把今世当成农场,为后世努力耕耘,犹如永生不死;但同时也要随时为后世做好准备,犹如明天就要死去。根据这段圣训,可以得出结论,伊斯兰主张积极的生活方式,“为后世努力耕耘,犹如永生不死”,试问还有比这更积极的态度吗?这段圣训兼顾物质(今世)和精神(后世),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完美地结合起来,这种高屋建瓴的精辟论述是空前绝后的,堪称人类文明史上的又一丰碑。

  

  当然,伊斯兰更鼓励人们追求后世的生活,因为后世的生活是永久的和更美好的。关于这些,经训中也有许多论述,如:“令人爱好的事物,……是今世生活的享受;而安拉那里却有美好的归宿”(3:14 – 15);“财产和后嗣是今世生活的装饰;常存的善功,在你的主看来,是报酬更好的,是希望更大的”(18:46);“今世的生活,只是一种享受,后世才是安宅”(40:39);“你们应当知道:今世生活,只是游戏、娱乐、点缀、矜夸,以财产和子孙的富庶相争胜……(57:20)。另外还有一段著名的圣训要求人们利用自己的健康(抓紧时光),努力为主道奋斗。总之,经训告诫人们要利用短暂的今世时光为永久的后世做好准备。

  

  最后,人类不应忘记自己赖以计时的依据是日月及其运行规律,而这些又都是安拉的创造和预定(参见本文前引的相关古兰章节)。须知人们所说的某年某月某日是不会重复的,因其仅仅是时光长河中的一个一去不复返的瞬间。从这个角度看,周年(生日)一类的纪念活动变得毫无意义。为此,穆斯林要清醒地时刻牢记:人类是渺小的、暂存的、不值得赞颂的;安拉却是伟大的、永存的、值得赞颂的。“安拉,除他外绝无应受崇拜的;他是永生不灭的,是维护万物的……天地万物都是他的……他知道今世的一切,和后世的一切;除他所启示的外,他们绝不能窥测他的玄妙;他的知觉包罗天地。天地的维持,不能使他疲倦。他确是至尊的,确是至大的”(参见古兰2:255)。

  

  综上所述, 我们穆斯林——穆圣的文民,要牢记经训关于时光的教诲。认真学习并深入思考其中的奥妙,共同抓紧安拉的坚固绳索,抓紧今世短暂的时光,学习安拉的使者的榜样,奉行安拉所命令的各种好事并戒绝安拉所禁止的罪过和邪恶;在遭遇今世生活中的各种暂时的磨难或伤害时,不要悲观,不要气馁,更不要迷误,而要忍耐,要清醒,更要坚强,要经得起安拉的考验,要牢记人人都要最终归向安拉,为了这个大目标,而生活,而奋斗。

  

  荣耀属于穆圣及其文民!荣耀属于安拉!(参见古兰63:8等章节)。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