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分量:请悄悄读书!

 

最早的古兰启示从“你读”开始:

“你应该奉你的造物主的名义而宣读……。” (《古兰经》96:1)

这说明,“读”对人类是多么的重要啊!

可以说,穆斯林的生活始终与“读”维系在一起,活到老、读到老。

“难道说有知识的人与无知识的人相等吗?” (《古兰经》39:9)

知识的深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量的大小,看一个人是否乐于博览群书,是否嗜书如命。

我们处在资讯工具便捷的时代。今天,与其说我们拥有手机,还不如说手机拥有我们。个人电脑已进入普通家庭。如今,手机短信代替传统的书信,QQ等聊天工具从电脑到手机,在方便人们交际的同时,也夺走了人们书写的欢愉,机器正在冷却人们的亲情、友情和情亲。让我们诚实地算算:每天,手机夺去我们多少宝贵的时间?我们也许打电话不多,但不少人用在QQ上的时间少吗?有些人甚至全天候线上,到底有什么“业务”呢?

坦言,我们读书的总体形势并不乐观。不只是学生读书不多,现在的教师恐怕也读书不多。所以,有人惊呼:教师不读书是教育的致命创伤。

现代传媒对读书的负面影响与破坏不小。曾经,应语言学习而生的复读机流行一时,但很快成为垃圾;当下,电纸书正在鼓噪,似乎世上的图书馆可以成为掌中玩物。很遗憾,我们很少看见爱不释手的读书人了!身为穆斯林,我们也很少读书,这不危险吗?

一、读什么书?

无疑,认识中文的人必须优先阅读《古兰经》,最好反复阅读。如果一个认识中文的穆斯林从不阅读中文译介《古兰经》,而且就这样告别今世,那将是他一生最大的损失!真主给了我们阅读和学习《古兰经》的能力,但我们居然活在时没有阅读《古兰经》,这不啻是我们对真主经典的漠视,而是我们信德浅薄的明证,也是我们教门感情冰冷的表现。

也许,我们最忽视的正是我们最熟知的——

安拉的使者说:

“我给你们留下两件法宝:一、真主的经典;二、圣人的遗教。只要你们掌握好,就永远走步了黑路。”

让我们开诚布公:我们对这两件法宝“掌握”如何呢?面对我们遭遇的种种麻烦与灾难,我们需要认真反省:我们喜好装潢考究的房子,喜欢配置精良的豪车,更喜爱自己的亲人。可是,我们对这两件法宝的态度又如何呢?我们对它们的喜爱程度如何呢?

请朋友们静下心,合上眼,按住胸,从灵魂深处品味使者的上述教诲。

同时,即使我们不能阅读全部圣训,也要至少阅读陈克礼先烈翻译的《圣训经》。对于穆斯林而言,《古兰经》和《圣训经》是我们树立信仰、加固信仰、落实信仰的权威读本。

朋友们,对上述两“书”,我们必须无条件无理由地优先阅读。否则,我们就愧对伊斯兰信仰,就愧对穆斯林身份。

9·11后,随着美国发起的反恐战争,很多美国人开始了解伊斯兰。到今年,每年有两万美国人皈依伊斯兰。据资料显示,战争的方式与性质使越来越多的民众想看到真相。最受欢迎的正是《古兰经》,成为最抢手最具魅力的伊斯兰读物。他们直接从真主的经典中寻觅真理,从中汲取最原始最纯真的指导,也正是《古兰经》成为他们归信伊斯兰的第一入口。也许,真主至知,这与美国人良好的阅读习性有关。他们读书较多,读书较多的人更有心思琢磨,更有耐心比较,更有勇气抉择。

同样,美国穆斯林读书也多。有个叫萨格尔的营养学博士在清真寺当阿訇。他每个主麻的演讲随后成书,主题广泛,论述全面,说理充分。

相反,在中国,教外人皈依伊斯兰的不多;这不只是我们穆斯林没有或者缺少途径向周围推介伊斯兰,重要的是,这与我们中国人懒于读书和疏于思索有关。别说教外人,就连我们穆斯林自己也懒得读书,甚至不阅读我们信仰的根本大纲《古兰经》和《圣训》。在此背景下,一方面,中国穆斯林多处于看守和维护自身信仰的初级层面,另一方面,我们就难以向周围介绍伊斯兰。

显然,缺少阅读的大环境不利于真理的传播和认知,更不利于真理拥有者自身的提高与发展。

笔者发现,不少朋友没有读过先烈陈克礼的《从穆罕默德看伊斯兰教》。这是他20岁左右时的倾心之作,虽称不上鸿篇巨著,但这是作者对伊斯兰之原则与精神的高度浓缩。作品的立意和重心在于:让人们通过短小精悍和井井有条的布设去认识伊斯兰。即便在将来,这仍然是一本开券有益的优秀读物。还有,时至今日,在中国恐怕还没有谁的思想与水准超越陈先烈。这并非由于他在传播真理的道路上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是他对伊斯兰的热爱及对穆斯林的爱心。

我们要读的伊斯兰书籍还有很多。这需要师者或导师的安排与指点。

我们还要阅读教门之外的书籍。中国的四大名著应该读读。欧洲文艺复兴之后的世界级名著更要读读。比如,莎士比亚和狄更斯的作品;雨果的作品;巴尔扎克的作品和大仲马的作品……。俄罗斯大文豪的作品也要选读一些。不然,我们面对人文素养好于我们的物件时,就不方便开口了。

二、读多少书?

李敖在《中国名著精华全集》的代序《要把金针度与人》中提到,古代中国人中读书最多的,当属清代大学者、全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的编著者陈梦雷。陈梦雷曾说自己“读书五十载”、“涉猎万余卷”。李敖在历史学方面的造诣很少有人能匹敌,他的这个观点没错,陈梦雷读书之多,确实在古人中无人能出其右。

资料显示:全世界平均每年每人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民族,为64本,平均每人每月读书5.3本;犹太民族每个14岁以上的孩子都必须与成人一样,每月至少读书一本。其次是前苏联,为55本,平均每人每月读书4.6本。美国开展每人每年平均读书达50本的计划,即每人每月读书4.2本。整个欧美人每人每年读书60本。而我们中国人每人每年读书才7本,这7本少得可怜的书中还包括学生在学校里使用的课本。

看见了吧?犹太人为什么——厉害;犹太人因此也不是小民族,而是大民族!当今的阿拉伯穆斯林已经不能与犹太人相比,甚至世界上的其他民族也不能与他们相比。

犹太人在金融、传媒、农业方面的成就巨大。在以色列27,8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可耕地只有20%。但是,他们的棚内辣椒亩产5-6吨,番茄亩产30吨以上,奶牛年产10吨。以色列的1个农民可以养90口人。据此推算,地球上可以养活三倍于现在的人口。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者中,犹太人占38%;他们当中有不少拔尖的文人、艺人,有众多精明的银行家,比如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到上世纪末,历届美国国会中的犹太人议员之总数超过150人。

以色列总结的经验:教育、教育还是教育。而教育就是好好读书!

2005年,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组织的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走低,国民阅读率首次低于50%。1999年首次调查的国民阅读率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搜狐读书网站2004年的社会调查显示:知道“世界读书日”的人仅占6%,67%的人从未听说过这个日子;还有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国民保持阅读习惯的人仅占5%。

毋容讳言,我们穆斯林的读书量估计更少,或者说,很多人根本没有读书的习惯;不是不识字,就是懒于阅读。这种局面,对信仰的基本认识都存在不小的缺憾。我们中的不少人比较容易踩踏教法底线,可以长期忽视宗教攻修,这恐怕与很少读书有关;因为读书少,又不向智者请教,所以,对真主、对使者、对教门的认知比较模糊,归向教门的动力不足……

请看,在19世纪,一个不识字的英国文盲终身使用的单词在300个以内。

今天,在21世纪,我们穆斯林中的文盲终身使用的中文辞汇又是多少呢?可以说,不少穆斯林(除拥有自己语言的维吾尔等民族)属于双文盲,即中文和阿拉伯语双文盲。既是研习阿拉伯语多年的中文文盲,其终身使用的中文语汇又有多少呢?在这样的语言背景下,我们又如何传承和接受博大精深的伊斯兰呢?而且,我们的不少人阅读不多,甚至没有阅读的能力。

笔者曾见识两个读书人。

一是在火车里站着读书的香港某杂志的青年记者。他没有座位,一直站在过道里读一本厚厚的书,很专注,偶尔挪动身子给过往乘客让道。我几次请他坐到我的座位上缓缓,他都断言谢绝,还说,哪能让信教的人站着。看看非穆斯林读书人的风度!

二是一路读书的美国女学者。她和父亲拍一部介绍美国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的纪录片,我们陪她们去某地拍摄。一路上,不论在车里,还是在拍片间隙,她都抱著书,置之度外地读书。三天后,她读完了那本六百多页的书。

请看看国人:那些“抢占”阅览室座位的大学生,他们凌晨四点就到门口排队,直到八点钟开门。他们在那里不但可以静心读书,还可以学习。

新东方的领袖俞洪敏大学四年读书600余本,一年150本,一月12.5本,一周3.125本,一天0.45本。不震撼吗?

在美丽的新疆,有一位养蜂的兄长,他30年的蜂场岁月,读书不缀,而且带领养蜂的徒弟们一起读书。这位兄长阅读量大,可以成段地背诵中文译介《古兰经》原文。由于长期读书,“导致”满腹经纶,与人攀谈时的主要话题紧紧围绕所读书籍,时时围绕伊斯兰和穆斯林。不羡慕吗?那我们呢?

我们往往把自己不读书的习惯归咎于没有时间或是忙。其实不然。

这样如何?我们每天读书一小时。如果真那么忙,真抽不出一个小时连续阅读,那我们可以分段阅读,或是累计阅读。这样,每天完全可以腾出一小时来读书。如果这样坚持下去,一月读一本书,一年就是12本,那我们就会发生变化!

三、读谁的书?

前些天,听阿訇的主麻演讲,提到穆斯林选择楼房的条件,如周围是否有市场、学校、医院;他指出,穆斯林应该把清真寺当做首选。

眼下,生活条件好了,我们的居室越装越华丽,但是否有“书斋”和“书库”呢?我们购买物件时比较大气,可家里的藏书多吗?

有些话长。这些年,我们看到不少仰慕“前辈穆斯林”的资料。实际上,我们不可能回到前辈穆斯林的高地。这不是由于时空的屏障,而是我们缺少前辈穆斯林对真主、对使者、对圣教的那份赤胆忠心。毕竟,前辈穆斯林中有过众多的高人!

前辈穆斯林更好地贯彻圣谕“进入清真寺教学或接受教育的人,犹如为真主而战的勇士”。的确,我们需要重整学术的神圣氛围。

我们向往巴格达早年的“智慧宫”:综合性的学术机构,配置图书馆、研究院和翻译馆。那时,他们寻遍古籍,运回巴格达,使巴格达成为收藏文化遗产的汪洋大海。7世纪初,阿拉伯人尚处于蒙昧时期,文盲遍地。但是,300年后,到西元891年时,巴格达一地有100多家图书商,即相当于现在的出版社。能够读写者已不计其数!巴格达全城拥有36所公共图书馆。十世纪时,一批阿拉伯王公的图书总量,可与欧洲所有图书馆的藏书总量相匹敌。有的私人藏书多达400只骆驼才可运完。

除巴格达外,大马士革、开罗、巴士拉、木鹿、布哈拉以及安德鲁西亚和摩洛哥都有许多图书馆,仅木鹿城就有12座图书馆,且一次可以借出200册数。科尔多瓦城内有70座图书馆,其中皇家图书馆的藏书达40万册,仅图书目录就有44卷,每卷50页。该馆管理人员多达500人,还有许多派往世界各地的图书采购员。皇家图书馆成为当时欧洲规模最大、秩序最好的图书馆。

看看,前辈穆斯林比我们厉害吧?前辈穆斯林的优秀与强盛是与书籍抱成一团的。而今日穆斯林衰弱的主要原因,除了新老殖民者的破坏,除了内外敌对者变更伊斯兰政体,除了漠视《古兰》和《圣训》,应是我们对知识及其载体书籍的疏远。

平心而论,我们的私人藏书又有几多?不脸红吗?

当然,借阅书籍是我们的首选。这需要配套支援,如我们的图书馆。往往,我们现代穆斯林的图书馆不多,馆内藏书也比较单薄。

听着不舒服:再穷也不能穷图书馆,人手再缺也不可闲置图书馆。

四、读书与我们的分量

知书方能达理。读书多少直接关乎我们的分量。我们不仅读专业书籍,还要弥补义务教育读书少的缺陷,去阅读一些应该阅读的杂书。莫见笑,请读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有很多我们应该知道的权利和义务,知道了,我们才会去争取、才会去履行。人的分量不只是经济分量;人的分量取决于知识的分量。所谓“知识就是力量”正是这个道理。好理解吧?

读书少的人懒于写作,且文理浅陋,文路模糊;读书少的人不闻不问天下事,与人攀谈时则口短舌短;读书少人的背负思维木马,头脑硬体运行缓慢,陈述时又情感苍白。

教师的分量肯定重于学生的分量。否则,教师会误人子弟。

读书少、不读书,我们的分量就不重……

五、读书与指导

如果只靠自己读书,只通过自己的努力“得道”,那也是不全美的读书人生。

一件往事:一天深夜,小偷侵入伊玛目安萨里的房子,伊玛目发觉小偷侵入。小偷完工时,伊玛目恳求小偷留下他书架上的书稿,说那是他几十年的心血,一旦丢失,就前功尽弃。不料,小偷哈哈大笑:原来你也这样穷!

此事震动了伊玛目。他将书稿付之一炬,从头再写……

他是伊斯兰历史上的第十个穆占迪迪(教门的维护者)、苏菲大师。

读书需要活学活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盲的定义:“当今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和学了不会用的人。”

人不是书本的库房,人也不是运输知识的驴子。

读书需要高人的指导。“读书全靠自用心,先生不过引路人。”我们确实需要引路的先生。看看,连博士读书,都有导师指导,而我们读书就不需要指导?

教师在课堂教书,是引导学生的一个方面。教师读到的好书应无条件地推荐给学生。学生读书之后的心灵世界更需要教师的探访与指导。

千说万说,还不如一读——我们一起悄悄读书吧!

 

(作者简介:教师,“绿旗飘飘”http://greenflag.blog.sohu.com的博主,致力于维护穆斯林的宪法权益,呼唤平等、尊重、和谐。本文转自临夏外国语学校期刊《中阿教研》2011第2期。本站刊发时略有改动。)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