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来,我持续关注着一位年近八十的老人。在宣礼声响起的几分钟前,那位老人总拄着拐杖走在那条街上。他慢步走向清真寺,脸上挂着平静的笑。曾经,我总因手头的一点点忙碌而遗弃拜功,起初对此感觉十分内疚,但很快,各种精心编制的托词与藉口冲淡了一切羞愧,便继续苟活……
一
有一次下班回家的时候,我又看到那位老人拄着拐杖一一向邻居们道瑟兰祝安。看到此景,我看了看手表,顿时心里一阵心酸与羞愧。顿时想起一条遗弃拜功时惯用的托词——“你现在很忙,结束了再做吧!”我不由得问自己:“这几分钟,我真的在做一些很重要的事情吗?如果抽去几分钟的时间,对这些事情的会有多大的损失呢?”我试图用那些瞬间涌入脑海的万般藉口来回答这些问题,但终究没有用。我苟且于这些自欺欺人的托词,一次次错过拜功。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表面平静如水,内心却波涛汹涌,我又一次遗弃了拜功。
多少个黎明,一阵阵啼嗒啼嗒拐杖落地的声音划破沉寂的夜,我被轻轻唤醒。那位老人拄着拐杖,走向清真寺。后来我才得知,寺里的伊玛目特意把念晨礼唤拜词的工作留给了这位老爷爷。
一去经年,那拐杖声一直唤醒着我。不论风霜雨雪,那一阵在宣礼前就划破黑夜的拐杖声一直灌入我的耳际。然而,每当我苏醒之际,总有那么一些看似也合乎逻辑,但却自欺欺人的藉口让我又沉浸在睡眠中……
我试图告诉自己——“那位老人肯定是晨礼前熬夜,之后才睡;他不用去上班,所以他总能早早醒来,一直谨守晨礼;而我忙于上学、上班,所以总用以后再做来欺骗自己。”
直到有一天,与老爷爷聊天后得知,事情并非我想的那样。他也有自己的工作,每天忙到很晚才睡,每天就睡那么一会儿。尽管如此,他依然每天住着拐杖,在很多人还在睡梦中的时候,早早起身去清真寺宣礼。我顿时羞愧难言。这一次,我再想不出任何托词。可是第二天晨礼来临的时候,我又陷入了那种想起又起不来的矛盾中。心想:“老人的这种勤勉是来自安拉的引导,有一天你也会被引领的。”于是我又陷入了沉睡中,我又一次遗弃了拜功。
几年来,我一直看到那位老人始终面带微笑,每次看见他我就会感到由衷的舒心。他那行为举止总会让我充满正能量……不说别的,仅仅是那一听到宣礼声就会关掉店门,从容地走向清真寺的举动。
有一次,我去清真寺的时候,看到那位老人在宣礼前就在寺院的一角独自做礼拜。他沉浸在礼拜中,久久的站立、叩头。我心想:“他到底在念啥呀?站那么久,叩头那么长时间。”我被他的那种专注与从容深深打动,我试着开始像他那样礼拜,但我发现对一件事做到雷打不动的专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二
可是我不知道,为何我看到老人专注的模样时总能下定决心从此改变自己,却无奈只有三分钟热度,又变成了那个老爱找藉口的自己,我又遗弃了一次又一次拜功。
我总是问自己:“为什么有些人能对礼拜如此谨守与专注,而有些人却连一次也无法完成?”其中的奥秘又是什么呢?难道谨守与遗弃的行为仅仅是靠安拉的引导,是我们自己无法左右的吗?如果是那样的话,在末日为什么最先清算拜功呢?如果礼拜只是靠外部的力量,怎么还会有相应的惩罚与回赐呢?
我的心中对此充满了疑问,我决定找那些很少遗弃礼拜的人们谈谈,以便了解其中的奥秘。与他们交谈后,我发现这些人都具有相似的品质和生活习惯,这些优秀品质对我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曾经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谨守拜功的人,因为我明白谨守拜功能让我生活的更加幸福安宁。他们中有人跟我说,他的生活因为拜功而改变;也有人说谨守拜功让他的很多事情变得顺利。尽管如此,我还是没能坚持……
真奇怪!我们明明知道礼拜是内心安宁与舒适的源泉,也是通往幸福的道路,可我们为何还是仅仅停留在语言上呢?
我认真想了想,其实是我自己活成了“某一天”先生,活在“某一天”的世界里,总是期待有一天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却迟迟迈不开腿。
某一天,我会把晨礼做了;
会有那么一天,我会在清真寺完成所有拜功……
下个斋月,我就开始礼拜;
某一天,我的生活会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某一天,某一天,某一天……
“某一天”的世界,说白了就是深谙找寻藉口的世界,找一些自欺欺人的藉口为自己的不作为开脱与辩解:
因为我的工作性质,我做不了晨礼;
我一天的工作很长时间,过度劳累使我无法完成拜功;
我如果遗弃了一番拜功,心中充满了挫败感,因此索性就不做了;
我在礼拜时无法做到恭顺……
当我不想礼拜的时候,千百种荒唐的藉口都会蜂拥而来。我发现,有些人毫不费力的谨守着所有拜功,而像我这种人,如果要做一番,仅仅是一番,就需要鼓足勇气,下定决心才能完成,而且很难坚持。我曾一直等待着某一天,某一天我能变得像他们一样,对谨守拜功这件事毫不费力,可那一天终究没有到来。我一直沉浸在“某一天”的世界里,太久太久……
眼看着年岁增长,那一天并没有向我走来。直到有一天,我才想明白,这一天不会向我走来,我要主动走向它。只有当我与他们并肩礼拜的时候,我才能离开我那甜蜜而痛苦的“某一天”的世界。
我明白,一开始,对我而言这太艰难了,因为我一直苟活在这自欺欺人、无休止找藉口的危险世界里。也只有在走出“某一天”世界的那一天,我才开始走在了谨守拜功的道路上,我的生活从此变得更加幸福与安宁。
不得不说,这种内心的斗争与努力是很艰难的。然而,如果你越过了这个坎儿,你就会尝到谨守拜功的幸福与内心的安宁,那种不安与焦虑就会消散。
那一刻,我细细回味着这一切。那位八十岁的老人并没有特别的能力,他的体力和脑力都比我弱的多,但他依然能坚持;这么多年披着星光,拄着拐杖划破黑夜,他没有特别的能力,他只是选择了比我们少睡而已……
我祈祷安拉引领我,让我与那些清廉者为伍。因为我明白,有礼拜的生活和没有礼拜的生活迥然不同。几经年岁,我自己深深明白这个道理。
三
我曾热衷于探究一件事的起源,在了解其起源与历史前,我很难彻底领悟它。就比如,你若明白第一架飞行器的工作原理,那么就不难理解复杂而科技感十足的现代飞机是如何飞起来的。
小时候,我们的父母会教我们如何做礼拜,于是我们照做,开始做礼拜,但是很快就发现这事比较繁重,就开始遗弃;后来,我们听阿訇和长辈们的演讲,开始了解礼拜的重要性和放弃礼拜的惩罚,又开始礼拜,但时间一久又坚持不下去。我们会想,那些谨守拜功的老人们体会不到我们的这种感受,他们能有规律的谨守拜功是因为他们年岁高了。但是,当我们长大了,却发现这种想法依然没有改变。我们依然觉得礼拜对我们太繁重,觉得那些人能谨守拜功是因为他们有着一种特别的能力;他们从小开始礼拜;他们成长在教门观念较强的家庭中……
就这样,我们将自己和“那些人”划为不同的两类人,认为我们跟他们不在一个世界里。心中不停的想,为什么我做一番就这么难,但是他们却能轻而易举的像吃饭喝水一样,完成所有拜功呢?其实是我们自己没有搞明白问题的本质,那就是——为什么礼拜对你而言是那么繁重?
这还得从礼拜成为主命的时候说起,因为了解一件事的开始之后,这件事就不难理解了。大约在穆圣为圣12年后,在夜行登宵之夜,礼拜被封为主命。那就意味着,在礼拜被封为主命前的12年里,穆圣一直向众弟子们阐述着关于造物主的属性,并向他们传授《古兰经》的内容。的确,安拉是智慧的,彻知一切的。在这个阶段将拜功封为主命,其中有着伟大的奥秘。因为,首先让圣们弟子们认识创造万物的安拉的仁慈、大能等一切属性是很有必要的,以便他们先在心底产生对安拉的喜爱。随后,礼拜成为主命。而此时的他们对这一切已有着深刻的认识,礼拜在他们心中具有很高的地位。他们用礼拜的方式向仁慈、大能的造物主表达心中的爱与感恩。就这样,礼拜铭刻进他们的心里。
如果你深刻的领悟了一件事,就会自然地去做。圣们弟子们在充分学习后认识了安拉的大能与一切属性,而后礼拜降临后他们倍加珍惜,从不怠慢。礼拜的降临在表面上是一项主命,而其内核却是仁慈的安拉赐给人类的礼物,是我们向安拉表达感恩的方式,是与被造物与造物主之间联系的纽带。因此,圣门弟子中有很多人整夜礼拜,也有人在昼夜礼副功拜,先知曾因整夜整夜的礼拜而导致双脚发肿……而这,并不奇怪,因为这一切行为都是源自内心的喜爱。其实每个人都一样,为自己喜爱的人和事物腾出内心的空间和时间,都心甘情愿。
所以,能够轻松做到谨守拜功的第一步便是去认识安拉的属性,腾出一部分时间充分学习,认识安拉的属性,从心底喜爱他。其实这并不难,在忙碌的日子里每天抽出二三十分钟时间学习,坚持一段时间就会见效。在走路、开车、等车的时间听古兰经诵读、听瓦尔兹、听先知和圣们弟子的故事……一直坚持保持这种习惯。用不了多久,你明白的会越来越多,你的心也开始变得柔软。由此,你也会越来越明白造物主对我们人类的大爱,心中便会充满感恩与爱,礼拜不再艰难。礼拜与学习并行,二者的良性回圈会让我们变得更加虔诚与敬畏。
老爷爷能起早贪黑,在黑夜里拄着拐杖,一步一步走向清真寺,将一方人从睡梦中唤醒,此刻的我躺在床上,虽然起不来身子,但是心中并不好受,因为我明白这样做是不对的。其实我们都一样,会或多或少成为那个“某一天”先生,自欺欺人的苟活着。我们看到别人轻松自如的谨守拜功,心中会失落,也会愧疚。但谁都不是故意的,因为遗弃礼拜的时候,没有一个信士的内心是好受的。没有人愿意成为愧疚的那一方,然而生活中时常会有太多阻碍。我们暂且能原谅自己的偷懒和任性,而在末日清算场的那一天,我们能逃得过公正严明的清算吗?
我们不能轻松谨守,是因为不够喜爱。我们不够喜爱,是因为我们不够了解。学着去了解,学着去爱吧,让这一切不再艰难!
在某一天黎明前醒来,我悄悄起身,灌上一壶水。我独自站在街上,看到那星光点点的夜空,它是那么静,那么美。不久后,一阵啼塔啼塔的拐杖声又一次离我越来越近,那位老人带着微笑,一步步向我走来……
【文章转自“撒拉尔隅”微信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