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朋友说自己脾气不好,让我给他写个表达忍耐之意的古兰经文书法,装裱后挂屋内以示自律。
之前曾有人将 إِنَّ اللَّهَ مَعَ الصَّابِرِينَ“真主与坚忍者同在”(2:153)这段经文写成汉字的“忍”字形,网上找到后该图片,发现写于过于随意。个人认为,将阿拉伯字的经文汉字形化,至少得让懂阿文的人自行拼读认得出来。阿訇群内经常有人发些方块字的经文对联或闸头杜哇请教阿訇们写的是哪段经文,大多看不出来,写的太随心所欲、毫无章法。
遂将网上的“忍”形经文做了修改,配上汉译毛笔字,伊斯兰文化、中国文化溶为一体,自我感觉还可以,发到微信空间中,点赞者不绝。然,一位教外朋友私下留言道:既然汉语已是回族人的母语,为何不直接写个汉字的“忍”?另一位教内朋友则说,这样的汉形经文让阿拉伯人看到了,会有一种撕裂感的,人家明明是从右往左写的文字硬要写成方块字,这岂不是汉化、异化?况且这是神圣的古兰经文啊!
发到空间中要的就是这类谏言,点赞会让人陶醉,而质疑则令人深思。第一位朋友嫌此书法不够汉化,第二位则嫌过于汉化。
先回答第一位朋友。
元末明初回回民族形成之前,伊斯兰教为侨民宗教,定居中国的阿拉伯人、波斯人、中亚人经商之余向中国人宣教,然后通婚。久之,这些二代、三代混血侨民母语退化,开始说汉语,元末明初形成了具有西域血统的说汉语的回回民族,他们所说的汉语中夹杂着大量的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词汇,形成了“回言汉语”。
众所周知,无论是元末明初回回的形成,还是新中国成立后回族的产生,都离不开伊斯兰教这一纽带。故,回族是先有教后有族的。而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古兰经》是以阿拉伯文降示的,伊斯兰教义学规定只有阿拉伯文的《古兰经》才是真正天启的经典,任何汉译的古兰译文都或多或少存在原旨性的偏离。因此,礼拜诵经必须是阿文的,回族家庭的婚丧嫁娶请阿訇诵经也必须是阿文的。对于普通回族人而言,阿文古兰经具有一种看不懂的神秘,或许这一神秘正是构建信仰之神圣所必须。因此,回族家庭一般都选用汉字形的阿文匾额或对联装饰自家的门楣、庭堂,以示回回民族既不失信仰主体性,也不失文化本土性的民族特征,于是就出现了这类汉字形的阿文书法。
再回答第二位朋友。
信仰与文化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信仰自天上来,讲天启,文化自地上栽,讲本土。信仰强调一,文化尊重多,因此,做为艺术范畴的汉字形的经文书法不是异化,也不违古兰之神圣。
伊斯兰世界阿文书法种类繁多,有库法体、纳斯赫体、苏鲁斯体(三一体)、贾利勒体、图玛律体等。每一种书法体都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中国穆斯林在伊斯兰教传入后的近千年历史中,将汉字书法融入阿拉伯书法艺术中,创造了具有中国风格的阿拉伯文书法艺术,如毛笔体字、仿汉草书、经字画等,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谱写了新曲。
因此,中国伊斯兰教传统书法体值得肯定,但必须要接受书法规则的规范。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今天个别地区,唯中国穆斯林家庭门楣上才有的汉字式经文竟被视为阿化、沙化的现象,要欲予去除。这一典型的文化虚无主义作派是对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千年历程及取得的丰硕成果的最大嘲讽。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怀清守真 ”】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