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伦理道德的基本范畴概括起来主要是前定和自由,良知和私欲,今生和后世,希冀和畏惧,罪恶和忏悔。前定和自由是伊斯兰伦理的核心和基础,其寓意为真主预定一切,又赋予人极大的自由。即任何已经发生或尚未发生的事情,它们的原因、条件、关系都在真主的意志掌控中。同时义赋予人类行为的自由,就是说人类只要不是无视前定的规律并积极探索这些规律,将自己的行为控制在这些规律范围内,就会享有行动的极大自由。它不同于宿命论,它是赋予了人类不断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宿命论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的一切都有一种力量在控制,一切人的抗争都是徒劳无益的。而伊斯兰则认为,任何福分都不是凭空而降的,是要凭着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真主的赏赐的。相信并依托真主的赏赐,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劳而获,而是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运用真主所赋予的能力去奋斗。它给了人类追求幸福和创造幸福的极大空间。
良知与私欲是所有人的伦理本能。伊斯兰认为固守良知、坚持修行才不会失去良心。认为在人的性灵中良知和私欲所占比例因其信仰程度和知识积累而定,只有不断加强知识积累和素质养成,才能使人的良知不断丰富、日益坚强。而一个富有知识和理智的人,不仅私欲很难在其性灵存在,并且即便在伊比劣厮(魔鬼)的怂恿下萌发,也不至于横行。私欲是低级卑劣的,它是人的性灵中卑贱欲望的一种表现。私欲发作并在伊比劣厮的怂恿下蔓延和膨胀,人就会出现错误的行为和意志。《古兰经》中有三十多节经文要求穆斯林不要顺从私欲,要警惕私欲的诱惑。
今生和后世是伊斯兰信仰的要素之一。作为一种既出世又人世的宗教信仰,伊斯兰在构筑后世幸福的同时,并没有否定现世,并且认为现世的幸福是具体、形象、生动的。人们只要勤劳肯干,不贪图享受,这种现世的幸福就能延续到后世,并且成为进入后世的通行证。因此,伊斯兰鼓励人们积极追求和合理享用今世的美好生活。【你应当借真主赏赐你的财富而营谋后世的住宅,你不要忘却你在今世的定分。】( 28:77)同时又对那些缺乏追求、依赖别人的寄生虫提出了警告:末日受罚最剧烈的,是依赖他人生活,游手好闲的人!伊斯兰还反对逃避现实的人,禁止人们消极避世,认为只有充满各种诱惑的现实生活才能考验和铸造人。同时伊斯兰认为今世的幸福是短暂的,不应过分贪恋,因为永远的后世有令人神往的天园幸福。它告诫人们不能沉溺于醉生梦死、花天酒地的俗界生活,要力行善功以谋取后世幸福。
希冀和畏惧是伊斯兰道德自律的重要基础。伊斯兰伦理赋予穆斯林期待真主宽容、期望真主赏赐的希冀。同时它又敦促人们,如果他播下了信仰的种子,没有以种种善行予以照料,而以败坏的德行使之荒芜,或只顾及行乐,心中还指望真主的饶恕,则这种指望无疑是愚蠢的。这种希冀是一种崇高的道德精神的寄托和归宿。畏惧是人们对自身行为后果的全面考虑,是对利弊的一种权衡。《古兰经》言:【你们当畏惧我,如果你们是信道的人。】(3:175)这种畏惧表现在身心两个方面:在身体上表现为弃恶从善,在心灵上表现为清心寡欲。体现在行动上就是洁身自好,戒绝一切违禁行为。这种畏惧能产生一种强大的约束力,使人言行谨慎,产生持久的行善动力。
罪恶和忏悔是一切宗教的伦理范畴。伊斯兰伦理的罪恶是指一切冒犯真主意旨的行为,它包含有三层意思:一是人直接对真主所犯的罪;二是人对人所犯的罪,它包括危害人群甚至整个人类的罪行;三是人对真主的其他造物所犯的罪,如残害动物、污染环境等。忏悔是指人因触犯了真主的禁令而真诚向真主悔罪求饶的意识和行动。《古兰经》言:【悔罪信道,并且力行善功,永循正道者,我对于他,确是至赦的。】( 20:82)一个人有了罪恶,仅有表面上的忏悔是没有用的,他必须认识到其罪恶的严重性和破坏性,然后下定决心痛改前非。伊斯兰伦理强调的忏悔是表里如一、诚心诚意的。从上述几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伊斯兰伦理道德范畴归结起来就是:它自始至终都在强调并宣扬着两世幸福论和行善止恶论。与其他宗教一样,伊斯兰也是把一种后世乐园的幸福作为人们的真正幸福和最终追求目标。但与其他宗教不同的是,它并不认为今世是痛苦、灾难和罪恶的,它不以否定今世的幸福为前提来承认后世的幸福,而是既强调后世的幸福而又不放弃对今世幸福的追求,并鼓励广大穆斯林为获得两世幸福而不断奋斗。它反对禁欲主义。《古兰经》说:【谁想获得今世的报酬,我给谁今世的报酬,谁想获得后世的报酬,我给谁后世的报酬。】(3:145)与其他宗教一样,伊斯兰也强调行善止恶论,讲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种思想对信众的心性修养和良好道德风尚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