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 威 特

  科威特国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北部,波斯湾西岸。1961年6月19日成为独立的国家。全国人口约一百九十五万。当地科威特人(有公民权的人)占居民总数的一半,他们大部份属于阿拉伯各氏族。另一半人口是国外来的移民,有来自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和埃及的阿拉伯人,有伊朗人、巴基斯坦人、印度人、孟加拉人等,还有少数来自东非国家、英国和美国的居民。半数以上的居民住在首都科威特市及其郊区。科威特的政体是君主(谢赫)立宪制。国家元首由萨巴赫家族世袭,名为埃米尔(原意为统治者),政府各部由统治家族中的一名谢赫任部长。伊斯兰教逊尼教派是国教。埃米尔既是国家元首,同时又是宗教领袖。全部宗教事务由司法与宗教基金部主管。穆斯林173.5万,占总人口89%。

  伊斯兰教的传播

  伊斯兰教在当地出现以前,居住在科威特的阿拉伯部落信仰好几种宗教。从七世纪上半期开始,科威特属阿拉伯哈里发帝国版图,伊斯兰教开始传播。九世纪时,伊斯兰教十叶派的卡尔特派在整个美索不达米亚的波斯湾沿岸发展其势力,九世纪末,建立了巴林酋长国。十世纪初,又占领科威特,把它划归为巴林的一个省,经过二百余年,卡尔马特派在科威特成为势力最强大的伊斯兰教派别,建立了卡尔马特穆斯林国家。

  十八世纪中叶,卡尔马特派建立的穆斯林国家被萨巴赫家族推翻,逊尼派伊斯兰教重新在科威特兴起,成为科威特的国教。目前逊尼派信徒占全国居民的72%,主要流传的是马立克教法学派,占逊尼派信徒的三分之二,哈乃斐教法派信徒占三分之一,还有几万瓦哈比派信徒。

  科威特的十叶派信徒占全国人口的21%,主要是城市居民和北部边境与伊拉克交界地的阿拉伯人,还有部份伊朗人,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科威特国内十叶派信徒分为两个流派,大部份(90%以上)信仰十二伊玛目派,其余的为伊斯玛仪勒派。

  科威特国历来是政教合一的国家。七十年代以来,科威特政府特别强调国家的伊斯兰特征,积极参加伊斯兰国家会议和国际伊斯兰教组织的活动,资助东南亚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兴建清真寺和伊斯兰文化中心。

  自贾比尔'阿赫默德于1977年继任“埃米尔”(国家元首)以后,宗教教义的宣传活动显著增加。除专门性的宗教报刊外,全国所有阿拉伯文日报每天都以大量篇幅宣传宗教,系统地阐述伊斯兰教教义。电视中出现大量带有宗教内容的节目。每天电视节目开始时,都有一名有地位的阿訇诵读《古兰经》,然后才开始播送一般节目。电视节目中,经常有宗教学者讲授教义和先知穆罕默德的生平故事。每星期五,电视台都转播清真寺聚礼活动实况。每天到了礼拜时间,电视台就要中断正常节目,改播唤礼词,号召信徒作礼拜。现在电台开设了第二套广播节目,为宗教专题节目,称为“宗教电台”。

  现在清真寺依然是居民的宗教与文化活动中心。全国有一千多座清真寺,平均不到一千人就有一座。每座清真寺有三至四名宗教学者,主持清真寺事务。宗教职业者地位很高,领取优厚的薪水,时常受到政府官员的接见。

  宗教教育是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学龄前儿童从小接受宗教熏陶,学习背诵《古兰经》。小学、中学、大学普遍开设宗教课程,从不中断。此外,还设有专门培养宗教职业者的宗教专科学校,毕业后分配到清真寺工作。

  科威特在1959年前推行伊斯兰教法,遭到一部份人的反对。近年来在沙特阿拉伯的影响下,又大力推行伊斯兰法规。伊斯兰教信徒不准喝酒,违者要严加惩处;饮酒或私通者,要当众鞭打;偷盗者要断其手指。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