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韦的穆斯林

  津巴布韦位于非洲东南,内陆国家,无海港,人口1400多万,首都哈拉雷,居民多信奉原始宗教。 三百多年前,北非的阿拉伯商人进入津巴布韦,互通物质贸易,一部分穆斯林商人定居城镇,传播伊斯兰,开始了津巴布韦本地穆斯林民众,有一个部落瓦伦姆巴人,全族归信伊斯兰,坚守信仰至今。

  十九世纪英国探险家曾经到过,发现那里气候宜人,矿藏丰富,报告英国王室之后,获准入侵,占为殖民地,英王敕国名为“南罗得西亚”,委托给英国南非公司管理。(当时管理印度殖民地的英国机构称为“东印度公司” ----- 译者注) 南罗得西亚被迫纳入大英帝国版图,殖民主义者开发农场、采矿和商业,尽力掠夺当地资源和财富,同时,英国传教士进入,到处建立教堂“拯救灵魂”。 英国政府从大英帝国其他殖民地召收劳工进入津巴布韦从事农场劳动和下矿井,因此,近如马

拉维、莫桑比克和坦桑尼亚,远如印度(和后来的巴基斯坦),苦力劳工被送到英国人在那里开发的农场和矿山。 这些劳工移民中多有穆斯林,发现那里的瓦伦姆巴穆斯林,受到欢迎,亲如兄弟。 伊斯兰虽不如英国殖民政府鼓励和资助的基督教昌盛,但坚定的信仰毫无动摇,而且各族穆斯林如同一家人,成为民间最活跃的宗教文化,许多当地居民归信伊斯兰。当地白人不满英国政府的殖民地政策,代表28万人口的英国人后裔带头造反,1965年获得独立,第一任总理斯密斯,是英国人后裔,建立白人统治的独立国家津巴布韦。七十年代,黑人要求平等和解放,开展游击战,年青的黑人领袖罗伯特'穆加贝于1980年夺取政权,成为总理,维持政权至今。

  津巴布韦穆斯林人口不过二十多万,但多数属于外来劳工后代,是城市居民,从事工商业,并且有统一的伊斯兰组织,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和影响。 他们与当地原住民穆斯林联成一个社团,城市和乡村都建立了清真寺和伊斯兰学校,并且获得中东穆斯林国家支援,给他们派遣伊斯兰教师和提供宣教经费。

  津巴布韦的穆斯林同南非穆斯林情况类似,特别注重穆斯林社区建设和伊斯兰教育,每个儿童都接受伊斯兰基本知识教育,保持高度信德,成为国内最有特色的民族群体,深得其他民族钦佩和敬仰。 津巴布韦有一所伊斯兰高等学校,培养国内需要的各种伊斯兰人才、学校师资和主持清真寺的伊玛目。

  城市中的穆斯林占有经济优势,受教育程度高于平均水平,穆斯林组织和社会活动自养自传能力很强,有能力替一部分天赋高的学生交纳学费,帮助培养穆斯林人才。 这些学生们,学成之后,深知穆斯林社会寄予的期待,甘心为穆斯林社区服务和效力。

  从上一世纪的八十年代开始,津巴布韦穆斯林的伊斯兰宣教活动空前活跃,联络周围各国,国内组建宣教小分队,深入民间传播伊斯兰信息。 这是流动在穆斯林民间的潮流,他们本身经济条件不富裕,而宣教小分队所到之处,都得到当地穆斯林居民的接待,安排食宿,协助组织民众听他们演讲,学习和讨论伊斯兰知识。 另一股潮流是有组织的文化建设工程,各地穆斯林组织,筹措经费和收集捐款,建造清真寺和伊斯兰学校,同时帮助经济困难的地区或乡镇自力更生,发展经济。 有许多伊斯兰组织工作成就显著,在穆斯林民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和号召力,如津巴布韦伊斯兰学者委员会、津巴布韦伊斯兰使命团、津巴布韦穆斯林青年会、津巴布韦伊斯兰信息服务中心、伊斯兰经书出版发行社、津巴布韦伊斯兰最高委员会、津巴布韦穆斯林全国协会等,虽然名目繁多,组织重迭,但信仰一致,互相礼让,友好合作。 这些组织中最高的权威是津巴布韦伊斯兰学者委员会,被称为是“母亲组织”,由各地德高望重的伊玛目和学者组成,对伊斯兰法制有裁决权,对全国行动有批准权,其他组织在某种意义上,都是服从学者们的裁决和协调,如教法、宣传、教育、文化、扶贫和清真寺管理。

  津巴布韦的穆斯林社会,在伊斯兰组织的统筹下,每年举行各种大型宣教活动,例如全国穆斯林青年夏令营、《古兰经》诵读比赛、斋月其间给乡下穆斯林捐款送食物、各城市两大节日举行全市会礼、一年多次伊斯兰专门人才培训班、邀请国际伊斯兰学者演讲、安排朝觐服务、欢送穆斯林留学生出国深造。 伊斯兰组织有定期的穆斯林月刊和伊斯兰书籍出版社,为学校出版伊斯兰教材。

  最近几年,津巴布韦的年景不好,连年旱灾,贫困人口多,而且政治不稳定,但是,穆斯林社会的团结和互助形成了一股有生命力的社会势力。 因为,穆斯林在全国人口中文化素质和经济条件都占优势,而且全国规划协调,在物质和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尚有轻重缓急的部署,浪费少,收效高。

  津巴布韦是个非洲贫穷国家,穆斯林是少数民族,但是穆斯林社会重视教育、发展经济、团结一致,成为优秀的民族,为其他民族称羡。 在津巴布韦,每个穆斯林都为自己是穆斯林而感到自豪和光荣。

  * * * * * *

  编译者评说:从以上对津巴布韦穆斯林的介绍中,可见一至理。 穆斯林文明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不在于人口众多,而在于民众的高素质和组织良好。 而这两大特点归功于普及伊斯兰教育和穆斯林领导人宽容、谦让和互助的高尚品德。 离我们千山万水之遥的山地黑人小国津巴布韦,经受百年英帝国统治和奴役,那里有如此一个励精图治的穆斯林少数民族,堪称穆斯林世界在黑非洲的一支烛光,使闻者心灵受益。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