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迪那,前伊斯兰时代被称为叶斯里卜或雅特里布(Yathrib),是伊斯兰教三大圣地之一,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自麦加迁徙至麦迪那后改为“麦迪那——纳比”(Madina Nabi),意思是“先知之城”,简称“麦迪那”。
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和四大哈里发时代,麦迪那为伊斯兰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因此在伊斯兰教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穆斯林群体以“被照亮之城”、“和平之城”、“胜利之城”等美名称呼麦迪那。麦迪那城内古迹众多,最著名的有穆圣(愿主福安之)亲自督建的先知清真寺。
先知清真寺一般简称先知寺(阿拉伯语:المسجد النبوي),又名麦迪那清真寺(مسجد المدينة),是仅次于麦加禁寺的伊斯兰教第二大圣寺,也是伊斯兰教史上继库巴清真寺之后第二座清真寺。穆圣(愿主福安之)从麦加迁往麦迪那后,在自己居所的旁边建造了先知寺,以便随时可以进入寺内处理教俗事务。最早的先知寺是露天建筑,是全世界清真寺建筑的雏形。
先知清真寺历经多次扩建,目前已成为一座庞大的建筑群,占地面积为1.6326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做礼拜,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清真寺之一。先知寺处于传统的麦迪那市中心,周围有许多饭店和旧集市,每年都有许多穆斯林在朝觐期间到此祈祷、礼拜和瞻仰先知清真寺遗迹和穆圣(愿主福安之)曾经生活、礼拜的地方。
对于全世界穆斯林而言,先知清真寺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在这里,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先知清真寺的尊贵与美妙。
穆圣(愿主福安之)完成迁徙之后,整个麦迪那城随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人们不再称这个沙漠绿洲为从叶斯里卜,而是亲切地称它为麦迪那•纳比(Madina Nabi),意为先知之城,简称麦迪那。
自古以来,人类创造不同的文明,也毁灭着不同的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部落或城市亦是如此。穆圣(愿主福安之)抵达麦迪那之初,就开始逐步建立一个完整而又完美的社会、宗教、政治及生活体系,明确确立了信士之间、信士与真主之间的关系,打造了一个健康而又多元的新型城市。麦迪那代表了正义与和平,也代表着彼时穆斯林信仰的最高峰。
穆圣(愿主福安之)迁徙麦迪那之后主持修建的第一个建筑物,就是先知清真寺。
图一: 先知清真寺雏形,即扩建之前。早期的穆斯林礼拜朝向并非麦加天房,而是朝向位于耶路撒冷的远寺。
自建成起,先知清真寺就成为当时穆斯林群体生活与信仰的核心所在。先知清真寺不仅是当时穆斯林群体崇拜真主的神圣场所,也是整个麦迪那穆斯林社区各类社会活动的集中举行地,包括教学、社交、福利、慈善、休闲、娱乐等,它更是穆斯林政权的中心所在。早期的先知清真寺构造简单,朴实无华,然而,它的意义与地位,却始终如一。
早期的先知清真寺,只是一个围圈起来的空地。它拥有方正且坚固的泥墙,没有屋顶,总建筑面积约为1200平方米,后来,人们在清真寺搭建了一片屋顶,以便遮阳。清真寺共有三个大门,分别位于南墙、东墙、西墙,北面则是彼时穆斯林礼拜的朝向——阿克萨清真寺的方向。
迁徙后16或17个月左右,真主下降启示,命令穆圣(愿主福安之)将礼拜方向改为麦加天房,先知清真寺随即迎来第一次小改动:南墙入口被封闭,因为清真寺朝南就是天房的方向,而早前作为礼拜朝向的北墙,则被打开一个缺口,作为清真寺的第三个入口。
图二:更改礼拜朝向之后先知清真寺,此时,清真寺扩建工程尚未启动。
穆圣(愿主福安之)归真约三年前,由于麦迪那穆斯林社区的大幅发展,麦迪那城不断得以扩展,城市规模不断增大,先知清真寺也愈发显得狭小与拥挤,为容纳更多的穆斯林前来礼拜,穆圣(愿主福安之)决定扩建先知清真寺,总占地建筑面积达到约2500平方米。
后世学者们根据圣训并考证史料,对穆圣(愿主福安之)归真时先知清真寺的大体状况做了如下描述:“彼时的先知清真寺地基由石块组成,纵深约为1.5米,地基上部建有约0.75米宽的泥墙。清真寺顶部由棕榈树干及木质横梁组成,上部覆盖有棕榈叶。礼拜朝向的地方,即面朝天房的的南墙方向,建有三个石柱门廊,每个柱廊都附有六个棕榈树干(又说八根)。清真寺后部建有一个遮阳处,供难民或无家可归中憩息。先知清真寺屋顶高度约为成年男子的身高。”
从穆圣(愿主福安之)主持的先知清真寺扩建过程,我们完全有理由确定,自伊斯兰发展初期,穆斯林建筑就不拘泥于单一的建筑传统,而是善于将建筑物设计为多元且多功能。就先知清真寺而言,其内部构造及建筑风格,都是息息相关,缺一不可。
伊斯兰建筑学的发展,离不开对伊斯兰建筑的正确理解。所谓的伊斯兰建筑,不外乎神圣的清真寺,清真寺的首要职责,就是满足穆斯林礼拜的需求,同时,它也应当是传播知识、宣导善行的神圣之地。修建清真寺必须要有最为端正且正确的举意,在此基础之上,设计者应当充分考虑当地穆斯林群体的信仰、生活等需求,最大限度的利用清真寺去完成对真主的崇拜、对信仰的提升。因此,伊斯兰建筑学,就是信仰、社会及生活的完美融合,它代表着穆斯林的信仰体系、原则与价值观。
此外,从穆圣(愿主福安之)对先知清真寺的选址、修建及扩建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出穆圣(愿主福安之)对我们的谆谆教诲:穆斯林建筑体系的核心,就在于三个基本方面——物质层面、仪式层面、精神层面。
作为穆斯林,我们必须明白,清真寺是属于真主的房子,它理应是对伊斯兰信仰的支撑与辅助,其核心,应当是以人为本。
穆圣(愿主福安之)对先知清真寺的修建及扩建告诉我们,伊斯兰宣导可持续发展,任何工作都不可过度或过分。伊斯兰作为完美的生活方式及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代表着最高级别的道义与公义,也代表着人的尊严与信仰,在考虑修建清真寺时,我们必须考虑到这些要素。
我们必须明白,若没有伊斯兰,就不会有所谓的穆斯林建筑。反之,若没有虔诚为主的穆斯林,包括清真寺在内的伊斯兰建筑物就不会存在。穆斯林的一言一行都是对伊斯兰信仰的印证,穆斯林的建筑风格亦是如此。伊斯兰建筑的存在,只为穆斯林提供便利,以便穆斯林更为便捷的崇拜真主、传播知识与善行。先知清真寺的建成与发展,就是对我们信仰的最好解读与警醒。
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的时代,是伊斯兰萌芽、发展的初级阶段,然而,穆圣(愿主福安之)从一开始就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穆斯林的清真寺,首先为崇拜真主,其次,应当以人为本,为穆斯林提供便利与服务。因此,作为穆圣(愿主福安之)的追随者,我们必须不忘初心,不断回顾并反省,时刻谨记穆圣(愿主福安之)的教诲,谨记先知清真寺的职责与意义,励精图治,团结一心,以最为简单明了的方式,完成对伊斯兰信仰最完美的践行。
--------------
编辑:叶哈雅
出处:MuslimHeritage
原文:The Form and Function of the Prophet’s Mosque during the Time of the Prophet
连结:https://muslimheritage.com/function-of-the-prophet-mosque/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