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寺、宣礼塔与信仰礼仪

       [编译者按语: 这些都是穆斯林的基本常识,而本文是应景而作,因为在欧洲瑞士发生了一起敌视伊斯兰事件。  最大的保守势力瑞士人民党操办了一次全民公决投票,通过了一项反对建造清真寺宣礼塔议案,要求政府采纳成为宪法补充条款,限制穆斯林信仰活动。  这个议案虽尚未成为法律,但在欧洲各国被抄得沸沸扬扬,壮大了反伊斯兰的声势,其实是无知,不知宣礼塔究竟为何用,也不懂得穆斯林信仰的基本礼仪。  这篇文章发表在《伊斯兰在线》网站上,目的是对穆斯林同胞内部教育,我们须先有基本知识,以便向教外民众宣传,阐明伊斯兰基本理念,以理服人,团结群众。  这是一篇很严肃的文章,文后有一段很长的参考资料附录,证明文中观点的出处,确有实据,因限于篇幅,在译文中从略。  如果读者有兴趣研究,可以查看原作,本文在最后提供了英文稿的来源。]

 

       清真寺为什么要建造附属的宣礼塔,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就是以资识别,成为清真寺的建筑特征,不同于其他宗教崇拜场所。

       现代的清真寺起始于先知穆圣(祈主福安之)时代,穆斯林在居住地区建造一座礼拜和集合的场所,除了每天五次拜功,男女老幼都可以进入清真寺,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根据圣妻阿依莎的传述,当时的清真寺是穆斯林集体活动场所,经常举行婚礼、葬礼和节日庆典。 她说:“有一次,阿比西尼亚(今日之埃塞俄比亚)的客人在先知清真寺中表演射箭。”《布哈里圣训集》  (当时的阿比西尼亚是基督教国家。 --- 译者)     在先知穆圣创建麦地那穆斯林社会的时期,清真寺的功能远远超过仅仅是礼拜的场所,在清真寺中办起了义务诊所,后来发展成医院。 最初在清真寺大院中办起了学校,后来演变成伊斯兰大学,体现了清真寺的社会服务的功能。

       最早的清真寺建筑很简单,外围四周有墙(用土胚砖垒的墙),墙内是大院,院内的正面建造几间棕榈树的草棚,没有现代的巍峨大圆顶,也没有高耸的宣礼塔。  到了礼拜的时间,有一位专职的穆安津(宣礼员)登高大声唤礼,召唤四周居民到清真寺来礼拜,因为当时还没有扩音器设备。

       宣礼塔是以后历史上出现的附加建筑,以便穆安津有一个固定的登高唤礼的地方。  由于伊斯兰迅速向欧亚非三洲传播,宣礼塔的建筑形式多样化,吸收了当地民族建筑特色。  到了近代,有了电力的扩音器,各地穆斯林都在宣礼塔上安装上扩音喇叭,发挥了唤礼的实际效果。 在如今许多欧美国家,因为清真寺周围居民多数不是穆斯林,不再用高塔扬声器唤礼,穆安津的宣礼工作仍旧按步就班,但只局限在清真寺之内。

       在西方国家出现了穆斯林社会之后,清真寺建筑如雨后春笋陆续出现在城市景观中,有些精心设计的清真寺有附属的宣礼塔,只是作为地标性装饰而已,以资区别于其他建筑物,不再有高声宣礼的功能。  宣礼塔从本来的意义只是外部形像,并非有伊斯兰教法规定非有不可的实质内容,更不是受崇拜之物,可有可无。   今日在西方建造清真寺,许多穆斯林喜欢看到一个伴随的高耸尖塔,代表了穆斯林的文化和清真寺标志。  多数宣礼塔只是一支高柱或柱顶有小亭,象征“望月楼”,高塔从远处看,像是伸出的“食指”,直指苍穹,表达了认主独一的崇高。

       有些宣礼塔设计成西方建筑模式,因地制宜,同周围建筑群产生和谐的城市景色,衬托出西方的民主和宽容,容许伊斯兰文化公开存在,成为穆斯林在西方生活的“安全标志”,享有信仰自由。  西方人对伊斯兰无知,他们误以为穆斯林建高塔同他们展开信仰竞争,夺取基督教的社会地位,或者被理解为向西方人示威,表现对西方文化的藐视、傲慢、不驯服。

       在瑞士全民公决中,他们获得了普通选民的多半支持票,按西方标准代表民意,表达了民众对伊斯兰存在的恐惧和忧虑心理。  瑞士民族历来很善良,代表了欧洲人普遍的纯朴性格,诚实的人相信所有人都同样诚实,因此也很容易受骗上当,被煽动起偏见的情绪。  他们提议以宣礼塔为目标开展反击,其实他们的打错了目标。  即使穆斯林同意拆毁所有宣礼塔,对动摇穆斯林认主独一的信仰,毫无作用。  穆斯林表达崇拜真主的礼拜只需一席之地,不论在那里,整个大地都是清真寺,到处可以找到三尺净土。  穆斯林进入大寺或小寺礼拜,在野外或在家礼拜,与真主有同样的灵通效果,进入没有宣礼塔的清真寺不会影响崇拜真主的心灵质量。

       根据全世界穆斯林共同遵循的伊斯兰教法,穆斯林的功修和信仰礼仪有以下十四个方面,构成穆斯林社会的精神文化。

       一, 每天五次礼拜;

       二, 礼拜前,须唤礼;

       三, 星期五是主麻聚礼日;

       四, 莱麦丹月里守整月斋戒;

       五, 每年一次清算家产账目,完纳天课;

       六, 有条件的人一生之中至少朝觐一次;

       七, 礼拜前须洁身,按规则做大小净;

       八, 两大尔德节,以会礼开始,全民同庆;

       九, 学习和诵读《古兰经》;

       十, 男子须做割礼;

       十一, 宰牲节屠宰牲畜赈济贫民;

       十二, 在定居点建造清真寺,附加建筑标志;

       十三, 穆斯林相见互致“色俩目”;

       十四, 照顾老弱病残孤儿寡母生活困难的人。

 

       瑞士启动的反宣礼塔动作,代表了一种危险的社会动向,其他欧洲国家也可能相继向穆斯林社会发动攻击,如压制信仰,强迫同化或驱逐出境。  历史上不是在许多欧洲国家多次发生排犹运动吗?  在二战期间希特勒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只是其中最集中的表现。  在瑞士反宣礼塔行动刚一出现,欧洲穆斯林团体立即有所敏感反应,相似暴风雨前的乌云滚滚。  全体穆斯林社会不是麻木不仁,毫无动作,而是各国穆斯林组织先后发表声明,亮明观点,希望瑞士的民众悬崖勒马,不要在迷误中继续走下去,这是一条危险的道路,他们受骗了。

       宣礼塔虽然不是信仰的内容,充其量不过是文化或感情特征,但是瑞士右派政党的行为,以及许多欧洲国家的响应,构成了对穆斯林感情的伤害,包含着敌意。   假如情况极端恶化,欧洲极右势力发动疯狂反扑,穷凶极恶,例如希特勒对犹太人大屠杀的先例,那么,根据伊斯兰“乱邦不居”的教法,穆斯林只能迁移到安全的国度里,寻求安身立命的所在。  穆斯林是全世界最有坚定信仰的民族,先知穆圣的追随者,只要信仰真,不怕头落地,绝不会用原则来作交易,被迫放弃信仰,或改变信仰成为异教徒。   外部的社会压力,或者生活的艰难,都是对信士的考验,艰苦的环境将磨炼出更为坚强的穆斯林,更加团结。

     当今生活在西欧的两千多万穆斯林,绝大多数都已完成了国籍归化成为当地合法公民,他们应享有所有公民的平等权利。  欧洲的穆斯林将为拥有的合法权利而斗争,要求向来高唱民主自由赞歌的欧洲人兑现的他们的口号和宣传。  穆斯林绝不会放弃正道信仰,这是受到国际人权法保护的合法和正义行为,有理走遍天下,坚忍者必将胜利。

 

       (阿里编译自Mosques,Minarets and Rituals by Jasser Auda)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