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俭而不吝是中国伊斯兰文化节约理念的重要内容。节俭为本是中国穆斯林的行为准则,伊儒相通是中国伊斯兰文化节约理念的理论来源。中国穆斯林的节约习惯是一种文化自觉行为,也是一种道德涵养。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并强调“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之际,中国伊斯兰文化节约理念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字:中国伊斯兰文化;节约理念;当代意义
节约型社会包括资源节约观念、机制与体制等,是反思人类浪费行为而提出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与消费模式。在我国宣导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价值之际,有关节约的研究引起了党政部门工作者和研究者的重视。近年来,学术界多从能源、道德、社会关系等方面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展开了宏观研究,并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成果,如费云良的《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几点思考》,李海鸥的《建设节约型社会应处理好五大关系》,晓亮的《节约型社会的经济学思考》,等等。但是,学术界对民族文化节约理念与少数民族节约的行为规范等微观方面研究不够。本文揭示中国伊斯兰文化节约理念的内涵,挖掘其理论根源,探讨节约的当代意义,对构建我国节约型社会有着积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俭而不吝:节约理念的内涵
目前,我国有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塔塔尔、塔吉克、东乡、撒拉、保安等10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人口2000多万。中国穆斯林的节约理念肇源于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俭而不吝是中国伊斯兰文化的重要理念,主要包括三层涵义。
一是消费而不浪费,提倡节制。伊斯兰教提倡节约,但不反对消费。“我在大地上为你们和你们所不能供养者而创造了许多生活资料。”(15:20)“每一种事物,我这里都有其仓库,我只依可知的分量而降下它。”(15:21)“众人啊!你们可以吃大地上所有合法而且佳美的食物……”(2:168)。伊斯兰教认为真主为人类提供佳美的食物和服饰等丰富的生活资料,人类理当可以享用与消费。“真主已准许你们享受的佳美食物,你们不要把它当作禁物,你们不要过分。真主的确不喜爱过分的人。”(5:87)“阿丹的子孙啊!每逢礼拜,你们必须穿着服饰。你们应当吃,应当喝,但不要过分,真主确是不喜欢过分者的。”(7:31)“不过分”在《古兰经》中最初不是指“节约”,它是针对古阿拉伯社会的某些习俗而言。伊斯兰教创立前,古莱氏人与大多数的阿拉伯人在朝拜克尔白时,有赤着上身游转于天房,并且在此期间有禁用肉食的习俗。针对“赤着上身游转于天房”和针对“吃不合教法的食物”,伊斯兰教认为这些习俗是不符合伊斯兰教法的规定,是“过分”的行为。《古兰经》说:“阿丹的子孙啊!我确已为你们而创造遮羞的衣服和修饰的衣服,敬畏的衣服尤为优美”(7:26)。“你说:‘真主为他的臣民而创造的服饰和佳美的食物,谁能禁止他们去享受呢?’你说:‘那些物品为信道者在今世所共有,在复活日所独享的。”’(7:32)《古兰经》说:“你们当吃真主所供给你们的合法而佳美的食物,你们当敬畏你们所信仰的真主。”(5:88)随着伊斯兰教的广泛传播,“不过分”逐渐演变成为伊斯兰教的节约理念,是消费而有节制的意思。
二是节约而不吝啬,提倡适度。伊斯兰教是一种积极人世的宗教,主张“两世兼顾”,既要求穆斯林考虑现世,更要求穆斯林着眼于将来,安分守中,两世幸福。在消费观上,伊斯兰教不抵制消费,但坚决反对浪费,认为浪费违反真主的意志,同时,认为浪费和吝啬都是不可取的行为。“吝惜真主所赐的恩惠的人,绝不要认为他们的吝惜,对于他们是有益的,其实,那对他们是有害的;复活日,他们所吝惜的[财产],要像一个项圈一样,套在他们的颈项上。天地间的遗产,只是真主的。”(3:180)伊斯兰教既反对奢侈,也不提倡过分节俭和吝啬,过分节俭和吝啬,也是一种罪恶,同样是可怕的行为。伊斯兰教憎恶不为主道而奉献的吝啬之徒。“主道”包括兴建清真寺、宣扬伊斯兰教、兴办学校、赈济贫民等公益事业。“你们这等人啊!有人劝你们为主道而费用,你们中却有吝啬的。吝啬的人自受吝啬之害。”(47:38)“他们用钱的时候,既不挥霍,也不吝啬,谨守中道”(25:67);“中道”即适度,反对过度,保持勤俭。
三是节俭而不挥霍,提倡扶危济贫。伊斯兰教提倡节约而不吝啬,反对挥霍无度的行为,认为:“挥霍者确是恶魔的朋友,恶魔原是辜负主恩的。”(17:27)伊斯兰教提倡节约的同时,提倡乐善好施,反对聚敛财富,为富不仁,号召穆斯林慷慨解囊,将物质周济给贫民和需要帮助的人。这是节约的最高境界。“你应当借真主赏赐你的财富而营谋后世的住宅,你不要忘却你在今世的定分。你当以善待人,像真主以善待你一样。”(28:77)“当孝敬父母,当优待亲戚,当怜恤孤儿,当救济贫民,当亲爱近邻、远邻和伴侣,当款待旅客,当宽待奴仆。”(4:36)“你应当把亲戚、贫民、旅客所应得的周济分给他们,你不要挥霍。”(17:26)伊斯兰教认为施舍救济是一种道德的正义之举。《古兰经》说:“你们把自己的脸转向东方和西方,都不是正义。正义是信真主,信末日,信天神,信天经,信先知,并将所爱的财产施济亲戚、孤儿、贫民、旅客、乞丐和赎取奴隶,并谨守拜功,完纳天课,履行约言……这等人,确是忠贞的;这等人,确是敬畏的。”(2:177)伊斯兰教所提倡的节约而周济穷人的理念与阿拉伯人的经济利益和道德标准有着密切关系。麦加古莱氏人善于经商,他们发展了西元5世纪末杂凑姆与南北各国缔结的“双边商务协定”与“安全契约”,获得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商务协定与安全契约不仅为麦加古莱氏人的商业发展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还为伊斯兰教的传布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但是,商业的发展、商业大贵族的出现使得贫富分化极其明显,阶级斗争日益激化,贫苦人迫切盼望改变自己的地位。要联合团结贫困人,布施救济既对统一阿拉伯半岛有利,也对伊斯兰教的广泛传布有利。布施救济行为是符合当时阿拉伯人所奉行的“豪侠仗义”的道德标准。豪侠是勇敢、慷慨的意思,仗义是宰牲待客、济困扶贫的意思。豪侠仗义被阿拉伯游牧部落认为是道德的最高标准,这一道德行为也被穆罕默德认为是嘉言懿行而推广。因此,这一道德行为在伊斯兰教创立初期便成为衡量穆斯林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
二、节俭为本:节约理念的主要表现
节俭为本是中国穆斯林的行为准则。中国穆斯林以节俭为本,约束自己的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穆斯林以斋戒为载体培养节约的良好习惯。伊斯兰教义规定:每年教历九月斋戒期间,除小孩、老弱病人、孕妇等特殊情况外,穆斯林必须斋戒,以理智抑制欲念。“信道的人们啊!斋戒已成为你们的定制,犹如它曾为前人的定制一样,以便你们敬畏。”(2:183)斋戒是穆斯林必须完成的“念、礼、斋、课、朝”五种宗教功修之一,对穆斯林体会饥渴的滋味、培养节约的良好习惯有重要的作用。斋戒是穆斯林修身养性、涤荡身心、使精神升华的重要方法。明朝王岱舆认为:“夫斋之义有三:曰‘省过’,曰‘节欲望’,曰‘清心’。斋戒还能在特殊时期起到组织穆民艰苦奋斗、团结一致的作用。例如在抗日战争时期,各地回民以斋戒精神厉行节约,支援前线,同仇敌忾,共同投入抗日洪流,为全国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
第二,珍惜自然资源。伊斯兰教认为,自然资源是真主赋予人类的生存条件,人类不能离开环境而生存,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以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由于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休养生息和持续发展的前提,因而人类在开发自然资源的同时要保护自然环境,尤其要珍惜土地资源。“他为你们而以大地为安息之所,他为你们在大地上开辟许多道路,以便你们达到旅行的目的地。”(43:10)在珍惜自然资源理念的引导下,穆斯林在建造民居时,程式比较简单。在住宅地的选择上,一般不讲阴阳,不讲风水迷信,合适就行。同时,西北穆斯林民居在建筑形式上反对结构、布局、造型、装饰的繁文缛节,提倡简约实用的建筑装饰,追求实用、简朴的建筑风格。
第三,爱惜食物。伊斯兰教认为:穆斯林应当把盛在碗碟中的食物全部吃干净,每一口食物都隐藏着真主的恩赐。践踏粮食是穆斯林的一大忌讳。新疆维吾尔族穆斯林在招待客人时,先铺餐布,忌讳踩或从餐布上跨过去。客人应把碗中的饭吃干净,不能将饭粒落地,万一掉到地上,也要拣起来放在餐布上。在清真餐馆点菜或吃面食时,穆斯林要把自己盘中的食物吃干净,不要浪费;如果有吃剩的拉面及饭菜,不能随便扔入垃圾桶,而应该用专门的工具贮存起来,喂养牲畜。维吾尔族、回族穆斯林忌讳践踏堿盐及各种食物,也忌讳向火和堿盐吐唾沫。塔吉克族穆斯林对粮食和食盐也极为珍惜,憎恨浪费和践踏粮食和食盐的人。
第四,从简的习俗。穆斯林的丧葬习俗严格遵循着伊斯兰教规定的“土葬”“薄葬”和“速葬”的基本原则。土葬,指人去世后,不需棺材,遗体以土掩埋。“葬则掘土穿圹,敛以衾,而无棺椁,亦不封不树,故不害其田畴”。在选择坟地时,穆斯林不迷信风水,只要干燥、平稳的地方就行。穆斯林主张本族人都可以埋在一起,各占一穴地,反对多占地盘。薄葬即主张葬事从俭,不讲究任何排场,不用殉葬品,不送花圈帐联、不放鞭炮、不敲锣打鼓或使用其他乐器,禁止设灵位、挂遗像,也不摆设祭祀台和供品等。出殡仪式简单,一般不动用车辆,不雇用吹鼓手吹吹打打。速葬是根据伊斯兰教“三日必葬”的规定,一般是早上无常,下午埋;晚上无常,次日早上埋,不能超过三天。清初回族著名学者刘智在《天方典礼择要解·丧葬篇》中认为:“按圣教,翌日必葬。盖谓尸以入土为安,不得久停。”为达到速葬的目的,穆斯林还遵循“天下黄土皆可葬人”,坚持逝世在哪里就葬在哪里的原则,不长途运尸回乡埋葬,也不强调亡人必须回故乡与祖宗埋葬在一起,以节省人力与物力。
三、伊儒相通:节约理念的理论来源
节约是中国穆斯林约定俗成的一种日常生活习惯。中国穆斯林节约的理念是“伊儒相通”的结果。“伊儒相通”是指伊斯兰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趋同交融性。“伊儒相通”主要通过“以儒诠经”的形式。“以儒诠经”又称“以儒释伊”,是指明清之际伊斯兰教学者、经学家以儒家学说解释伊斯兰教经典,并使伊斯兰文化的精华部分与中国传统文化互相渗透与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内涵丰富的中国伊斯兰文化。
中国伊斯兰文化节约理念溯源于伊斯兰教。唐永徽二年,即西元651年,伊斯兰教传人中国。随着伊斯兰教的广泛传布和阿拉伯商人的来华,以及元末明初回族等新生民族的形成,伊斯兰教成为回族、维吾尔族等10个少数民族的精神支柱。这些民族几乎全民信仰伊斯兰教,遵循伊斯兰教法的规定,恪守《古兰经》、“圣训”的训导,履行伊斯兰教的宗教功修。节约理念逐渐被中国穆斯林所接受,成为中国伊斯兰教文化的一部分,也成为中国穆斯林重要的道德风范与伦理准则。例如伊斯兰教的五项基本功课“念、礼、斋、课、朝”中的“课”功,又称“天课”,是伊斯兰教法规定的“施舍”,即“奉主命而定”的宗教赋税,又称“济贫税”,后来成为中国穆斯林自愿捐出的一种慈善性施舍,被视为一种“善功”。宋赵汝适《诸蕃志》记载“有番商,日施那帏,大食人也。轻财乐施,有西土气习。”明朝马欢《瀛涯胜览》曰“忽鲁谟斯,风俗淳厚,故无贫俗之家,或一家遭祸致贫,众皆赠以衣食财物而救济之。”清朝袁大化《新疆图志》曰:“其教重爱群合众,有不能自存活者,相与助赀财,谋生聚。遇糊口远人,赀而遣之。”
节约是包括10个信仰伊斯兰教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老子》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日慈,二日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俭”同“啬”,意为爱惜、保养,是老子持守而保全的三种宝贝之一,是修身处事应当遵循的重要原则。《墨子·体过》认为:“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勤俭节约国家昌盛,奢侈浪费将导致国家灭亡。《左传》把俭朴作为培养良好道德的基础,把奢侈看成是一切恶行的根源:“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诸葛亮《诫子书》认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唐代李商隐《咏史》“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历代前贤治国、治家的经验教训是“因勤俭而成功,因奢侈而破败”。唐文宗“去奢从俭,励精图治”。明代朱元璋宣导“节俭为本”思想,认为“勤俭为治身之本,奢侈为丧家之源。作为人主,当远声色,去奢靡,清心寡欲”。
中国伊斯兰文化节约理念是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文化共生共存、融会贯通的结果。伊斯兰教的节约理念是中国穆斯林信仰的一部分。中华传统文化的节约理念在伊斯兰教学者、经学家的大力推崇之下被广大穆斯林所接受。明末以来伊斯兰教学者、经学家结合儒家思想,大力推崇节约,反对浪费。明清回族伊斯兰学者王岱舆、马注、刘智、马复初等人,用“以儒诠经”的形式,对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等加以明析化和系统化,特别是王岱舆在《正教真诠》中以“指迷归正,劝人作善,止人为非”的宗旨,阐述了穆斯林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王岱舆在《正教真诠》“体察”一节中提醒穆斯林分清楚节俭与吝啬相差悬殊很大,不要混淆是非。“节俭之与吝啬,刚勇之与强暴……勤谨之与贪多,宽仁之与姑息……毫厘之分,相隔甚远,切勿混为一体”,并认为:“正则为一清真、偏则为自用,至要工夫,无非克已、有已之间,形状虽同,是非悬隔,一善一恶。”中国伊斯兰教史学家、回族学者马以愚在《中国回教史鉴》中谈到“廉货财”时认为:“奢则不孙,俭则固矣。”因此,明末以来伊斯兰教学者、经学家“以儒诠经”,将儒家经典与伊斯兰文化相结合,将节约作为宗教功课来要求穆斯林遵循,这与把节约作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来弘扬是共生互融、共生互补的。随着伊斯兰教的广泛传布,伊斯兰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融的节约理念被中国穆斯林代代传承,相沿成习,成为带有宗教色彩的约束穆斯林行为的日常道德规范与习俗。
四、俭故能广:弘扬节约的当代意义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即慈爱所以能勇武,俭啬所以能宽广。对于“俭故能广”,《韩非子·解老篇》说:“智士俭用其财则家富,圣人宝爱其神则精盛,人君重战其卒则民众,民众则国广。”王弼注解认为:“节俭爱费,天下不匮,故能广。”收敛贪欲而甘于恬淡,顺乎道义而有所节制,故而能节约而不奢侈,这乃是俭之德。中国穆斯林的节约理念是一种文化自觉,也是一种道德素养。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并强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之际,中国伊斯兰文化节约理念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大力弘扬。
首先,崇尚节约、反对浪费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准的提高,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一些地方滋生蔓延,资源的流失,能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民生问题凸显。党和政府及时提出了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号召,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中国穆斯林利用新能源,变废为宝。节约型社会建设既要求注重可持续的、资源节约的生产模式,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也要求注重适度消费的生活模式。节俭、适度的消费理念是节约型社会树立文明消费和可持续消费的重要理念,是营造一个和谐的消费环境的重要内容。河南省南阳县和湖北宜城王台回族村的穆斯林利用农作物秸秆、牛羊粪便和居民废弃物建起沼气池。河北孟村镇穆斯林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村”,并积极投资建成垃圾池,自主处理生活以及部分工业垃圾。
其次,穆斯林俭而不吝的理念与赈济贫民的行为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诉求。穆斯林认为“信士们皆为教胞,故你们应当排解教胞间的纷争”(49:4),“穆斯林是弟兄,应互不欺压和互不抛弃”,要求像对待兄弟般来对待教胞。教胞有难,就是兄弟有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共渡难关。伊斯兰教要求穆斯林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收入,自愿施舍和救济那些贫困者和生活上有困难的教胞,即完纳天课。天课是伊斯兰教的扶贫基金。中国贫困穆民都会得到“多斯提”的无偿赈济,如果有人“无常”了,也会拿出“念散”钱的一部分捐给贫困穆民,同时,清真寺也会出“乜贴”给贫困穆民。这对增强民族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
再次,中国穆斯林的节约理念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中国穆斯林的节约理念不仅体现在人与人的和谐,还体现在人与环境的和谐,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表现。“真主创造天地,并从云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产各种果实,作为你们的给养。”(14:32)伊斯兰教认为,自然生态是真主创造的一切客观存在,人类应该遵循自然生态客观规律性,并利用这种规律来规范自身行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例如新疆维吾尔族开创的葡萄长廊就是一个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典型案例。勤劳的维吾尔族农民为了节约耕地、同风沙作斗争,在田间道旁种植葡萄,路边搭架,多占天少占地。葡萄长廊的建设既节约了土地,又增加了经济效益,还保护了生态环境,改善了农田小气候,美化了农村环境,开拓了旅游资源的发展前景。穆斯林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构建人与环境的和谐的案例应大力提倡,推广到其他地区和其他领域,以便加快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步伐。
最后,中华民族是以勤俭节约为传统美德的民族。崇尚节约,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是中华各民族的历史使命。建设节约型社会应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粮食做起。中国穆斯林的节约是一种健康科学文化的习惯与素养,是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应将其推广到各行各业,利用现有的、有限的资源,实现效益与效率的最大化。同时,中国穆斯林崇尚的节约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表现,是一种执着的文化追求与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文化理念,对增强公民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对我国建立健全节约型社会的体制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与深远的影响。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