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威尔'希哈伯现任《伊斯兰在线》沙里亚部副主编,他毕业于艾资哈尔大学法学院,获得伊斯兰法学硕士学位,现在是艾资哈尔大学伊斯兰法学原理博士研究生。 他专职为《伊斯兰在线》网站写作,他的个人电邮是:wael shihab@iolteam﹒com。]
我年青的时候在艾资哈尔大学就读时,就知道先知穆圣说过,“大地就是一座大清真寺。” 圣训说:“我有五件事,是在我之前的先知所未得的真主恩赐。 这五件事之中,一件恩赐是大地。 整个大地都给予我和我的稳麦,是一座大清真寺,也是心灵净化之地。 因此,我的稳麦(弟子们)只要到了礼拜的时间,在大地上任何地方都可以礼拜。”《布哈里圣训集》 我对这段圣训一直是从字面理解,我认为,这段圣训告诉我们,穆斯林不论走到哪里,都可以按时礼拜,崇拜真主。 但是,在不久前,我们举行了一次学术研讨会,开罗大学政治系教授赛义夫'法塔赫博士应邀发表演讲,他对这段圣训的解释更有深层的涵义,使我们得到更多的领悟。
法塔赫博士说,在先知穆罕默德之前,所有的先知都不曾承担向全人类传播正道的使命,而真主的最后使者的出现,标志着真主对全人类的仁慈和怜悯。 全世界的人,都得到归信正道的机会,而且不论什么地方,都有隐藏着真主的恩典,允许信士们去寻找和开发。 人在大地上生存,必须努力工作,任何工作都是功修(埃巴代)的形式,崇拜真主。 自从伊斯兰出现之后,大地有了新的希望,假如全世界的人,都把工作看作是礼拜一样的功修,敬畏真主,那将是什么局面? 法塔赫教授的演讲发人深省,我在会后反复思考,对这段圣训深入探索合理解,提高对伊斯兰现实意义的认识和领悟。
我们在伊斯兰法学中,经常遇到这个问题,就是伊斯兰法学所依据的经文和圣训,有字面的表意和深入的含义两个层次的理解,对各个时代立法者都是严峻考验。 在《古兰经》和圣训中都存在字面意义的词语“扎希尔”和深层“费格赫”法学原理的区别,从扎希尔的文字表面意义,深入探讨和领会更为深刻的含义,成为在一般意义之外的广泛意义。 例如《古兰经》中有一句启示说:“真主准许买卖,而禁止重利。”(2:275) 凡是做买卖,都追求利润,但什么标准是“重利”,这就是原则性问题,因为前者是被“准许”的,后者是被“禁止”的,是关系到合法与非法的严肃问题,含糊不得。 做买卖和重利之间必有明确的区别,从而形成法律条例,以防某些人错误地断定“凡是买卖都是重利”的谬误。
在上述圣训中,“大地就是一座大清真寺”,表面的意思是,到处可以礼拜,但深层的意义是,我们的行为,在大地任何地方就像进入清真寺大殿一样。 信士在清真寺中有特别的感受:真主就在面前,做任何事都像礼拜一样,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清真寺”是一个形像化的结构,由此引伸到地球上的大地,也是一个形像化的结构,那么,清真寺的含义是它的功能,这个功能引伸到整个地球,这就是清真寺功能的全球化。 穆斯林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如同在清真寺中一样,不仅是礼拜,而且是信仰的心情和思想集中在敬畏真主上,心中善意,行为有功德。 那么,把大地比做清真寺,穆斯林应当理解更为深入的四层意义:行为的意义、道德的意义、环境的意义和心情的意义。
第一,清真寺中的行为
清真寺是最讲究规则的地方,大凡跨步进入清真寺,就必须遵循固定的规则,例如见人道色俩目,进入水房,步入大殿,抬起双手高赞“真主至大!” 礼拜面向克尔白,在伊玛目身后整齐排列,一举动遵一循先知穆圣确定的礼仪,全世界行动划一。 在礼拜中,排除一切私心杂念,一心向主,思想高度集中,忏悔和祈祷,在排列中的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穆斯林兄弟。 把这些行为全部转向社会,在社会上遵循规则,排除私心杂念,一心向主,在思考中多忏悔和祈祷。 对待每个人,一律平等,不论贫富或社会地位高低,穆斯林都是兄弟姐妹。 在日常生活中,民众之间有许多交往,不论什么身份和职业,只须对人公正,有善心,在实际行动中立功德。 不难理解,日常生活就是功修,功修与生活紧密结合,就是清真寺中德标准行为。 当你设想大地都是清真寺时,功修变成了生活,生活也就等于功修,信仰与生活结合形成一个整体精神。
第二,清真寺中的道德
有些人在清真寺内外是两样的人,在寺内态度和蔼、说话诚恳、身上干净、衣服整洁,讨论道德观慷慨陈词,可是走出清真寺,变成另外一个人。 在清真寺外,好像从狱中释放出来,表现任性,不拘小节,说话不检点,衣着不整洁,有时说个小谎,做生意或工作有时来点小欺诈。 人人都在清真寺中保持高风亮节,彼此礼貌,热心社会公益事务,这些优秀的行为应当转移到全社会,走出清真寺也是同样优秀的穆斯林。 礼拜是万善之首,天天礼拜的人缺点较少,礼拜是训练优秀人品的重要方法。 《古兰经》说:“你应当宣读启示你的经典,你当谨守拜功,拜功的确能防止丑事和罪恶,记念真主确是一件更大的事。 真主知道你们的作为。”(29:45) 如果穆斯林人人都礼拜,并且把清真寺中优良表现推而广之,形成社会习惯,穆斯林对社会将有更多作为和贡献。
三,清真寺中的环境
清真寺中有清静的环境,有专人负责打扫寺院卫生,礼拜殿上一尘不染,水房间很清洁,各处飘着香气,没有人在清真寺中抽烟。 清真寺是一片净土,礼拜的人心旷神怡,坐静的人宁静致远。 在许多第三世界穆斯林国家的乡镇,清真寺外是另一番情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道路泥泞、地沟臭气难闻、墙脚堆着垃圾、许多人满街倒脏水、行人随地吐痰, 清真寺多数在穆斯林居民区之中,周围的穆斯林给人印象是最不讲究卫生。 假如我们能有“大地就是一座大清真寺”的基本概念,也不至于把清真寺周围弄成这般模样,使人走在穆斯林居住区感到恶心。 穆斯林应当是环保模范,爱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优美,使清真寺周围的河流清澈、树木繁盛、空气清新。 清真寺周围走路的人多半是穆斯林,大家心齐,出点力气,把环境打扫干净,把清真寺内的优美环境延伸到寺院外,让人们从远处看去,前面就是一处仙境,因为有清真寺。
四, 清真寺中的心情
许多人在走近清真寺,抬头看见看见望月楼,心里会有一怔的感觉,口中自语说“我的主啊!” 一脚迈进清真寺大门,心情开始转变,感受到寺院内有真主威严的精神力量,表现会油然好转起来。 人的思想有局限性,比如走在法院衙门口,心中有些紧张,行动有些拘束,其实都是情绪浅薄的心理反应。 穆斯林在清真寺中,就是这样的心情,好像在这里更容易受到真主的监督,不免有些战战兢兢。 这样的心情产生这样的感觉、这样的道德、这样的行为,这是优秀品格的人性基础,因为人贵有自知之明精神和自我克制能力, 一切言行根据《古兰经》和圣训有所检点和自我约束。 这样的精神应当扩展到全社会,如公司、商店、学校、工厂、政府机关以及大街小巷,待人要公道,说话讲道德,行为有方寸,处处谨慎,事事小心,对社会造成一个穆斯林的好形像。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清真寺基本上维持了一个好风气,证明伊斯兰的精神永存,流芳百世。 但是,为什么我们的表现在清真寺内外有区别? 说明我们不够言行一致,对伊斯兰功修的理解有差距,对照清真寺内外两种的心态和行为,这是明显的差距,在穆斯林之中的自我教育运动大有可为的余地。 如果每个穆斯林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像在清真寺中那样,事事盼望取悦于真主,那么,我们的穆斯林社会将成为世界文明的先锋。
清真寺是穆斯林的精神堡垒,也是我们优秀品行大课堂,把我们的知识学以致用,用实际行动改善社会环境,我们将取得伟大的胜利。 伊斯兰是真主对人类的恩赐,以公正和仁慈达到全人类幸福和天下太平的目标,全体穆斯林承担着一个重大的使命。 我们从现实生活中领会到先知穆圣的教诲:“大地就是一座大清真寺。”
(阿里编译自The Globe as a Masjid by Wail Shihad)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