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是人的本能,也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需要。但是多言与少言则是一种沟通的智慧。常言道: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一样的话有几样的说法,会说的,说得你笑;不会说的,说得你跳。可见,同样是说话,会说和不会说所引起的客观效果,相差很远,所以,说话也是一种艺术。
《古兰经》说:“信士们啊!你们应当敬畏真主,应当说正话。”(33:70)又说:“当他们听到恶言的时候,立即退避,他们说:‘我们有我们的行为,你们有你们的行为。祝你们平安!我们不求愚人的友谊。’”(28:55)穆罕默德圣人说:“信仰安拉与末日的人,要说好话;否则,谨言。”“一个人的信仰端正,必待于心的端正,而心的端正,又待于嘴的端正。”“保护口舌者,才能达到信仰的真境。”“言多者,错多;谨言者,自安。”可见,伊斯兰历来主张少说废话。
俗语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阿拉伯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寓言故事,嘴巴问头:“我长在你的上面,你安全吗?”头说:“你安全我就安全了。”历史上因没管住三寸不烂之舌而掉脑袋的故事很多。所以,当说的必说,不当说的最好沉默。有一句话说得好:“话犹如叶子,在叶子太茂密的地方,很难见到智慧的果实。”有的人为了显示他的口才,滔滔不绝,其实适得其反,反而暴露了他的弱点。
美国著名演说家马克·吐温有一天到教堂去,那天是由一位外地来的牧师布道,重点在于募捐。马克·吐温端坐在台下仔细聆听。牧师讲述说他的教区急需一笔钱。听了五分钟后,马克·吐温被打动,觉得自己应该捐出十美元。等听到一半,牧师声泪俱下地描述他的教区无法应急的窘状,马克·吐温也为之动容,决定应该捐一百美元。牧师滔滔不绝地讲下去,时间早已超过教堂结束的时间,而牧师似乎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马克·吐温一分钟又一分钟忍耐着,到了最后,他终于忍受不了这般无止境的疲劳轰炸,一毛钱也没有捐起身离开了教堂。
曾有人这样说:“大多数人并非不懂得如何说话,而是不懂得如何停止。”在该停止的时候停止说话是沟通的最高艺术。至少可以获得如同故事中说的一百美元;反之,恐怕连获得一毛钱也有困难。所以,高明的演说家绝不会为了炫耀自己的博学多闻,而长篇大论,无休止地延长时间,而是把握好时间,恰到好处地结束。人和人在沟通的过程中,也要细心地观察对方的表情,以此来调整自己的词句、肢体语言,说出对方真正需要的话、爱听的话,而不是让对方感觉多余的话。有时在人多的场合闭嘴聆听,才是最佳的表现。
有句俗语:“心歹无人知,嘴坏最厉害。”有人是刀子嘴豆腐心,讲起话来十句有九句“惹人怨”。“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你把人得罪了,而自己却不知道。反过来说,想要讨好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可不必喋喋不休地抢着说话,你废话连篇,别人感觉你是“巧言令色,鲜矣仁”,其实,若能在适当的时候,恰到好处地说几句话就可以了。
任何场合,你不必多言。即便是好话,也要言简意赅。况且无节制的闲谈很容易陷入背谈人、扯是非的漩涡,谨言慎行会使你的人际关系更为和谐。一般真正有学问的人、优秀的人、高素质的人,都从不轻易说话。只要他们开口,话虽不多,但句句都有分量。牢记“言多必失”的古训,即便你真的有才,也不要在口舌上逞能,要让你的行动多于语言。否则,别人就会认为你“言过其实”,因此而看不起你。谨记说话的总原则,急事慢慢说,大事想清楚再说,小事幽默地说,没把握的事小心地说,做不到的事不乱说,伤害人的事坚决不说,没有发生的事不要瞎说,别人的事尽量不说。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