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
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民族(2000年981.60万人)。分布在全国绝大多数县市,主要与汉族杂居。宁夏、甘肃、青海、新疆、云南、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省、区人数较多,并有大小不等的聚居区。从全范围看,其居住特点是“大分散,小集中”。居住在农村的以经营农业为主,兼营商业和小手工业;城市回民以经营小生意居多,兼营饮食、珠宝玉器、皮毛业等,以善于经营和经营公道著称。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在饮食习俗上具有浓郁的宗教与民族特色。
日常食品
城市的回族一般都是一日三餐。早餐大多都是在家烹制牛羊肉泡馍,或烙饦饦馍配炒咸菜吃,或配腊牛羊肉吃,还有的老人喜欢配炒花生米吃。午餐吃牛羊肉泡馍的人也较多,还有很多家庭喜欢吃饦饦馍配炒菜。炒菜一般也较简单的家常菜,如莲花白炒肉、芹菜炒肉、醋溜土豆丝、醋溜西葫芦、辣子炒咸菜、炒辣子酱等。晚餐大多数都吃面条,面条的种类有碎面、长面、捞面、笼面等,也吃饺子、蒸包子、烙包子、韭饼等。
散居在各地农村、山区、牧区的回族,其饮食习俗多受居住地的影响。例如宁夏南部山区的回民,以土豆、荞麦、蓧麦、糜子、豌豆为主食,新疆阿勒泰地区回民吃马肉和奶食品,米面食品退居次要地位,这显然是受哈萨克饮食习俗的影响,居住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和西藏一带的回民,主食与藏民一样吃青稞、豌豆、三餐离不开糌粑和酥油茶。西北地方农村回族饮食最有特色者当属民间宴席。“九碗三行”就是回族的正宗宴席,一般在举办婚丧礼仪活动中,多用这种宴席招待众多的客人及亲属。
回族日常食品特点:
羊肉面
一、主食中面食多于米食。面食是回族人民的传统主食,品种多、花样新、味道香、技术精。回族饮食中,面食品种达60%多,而其他品种中也或多或少地运用到面粉。拉面、馓子、饸餎、长面、麻食、馄饨、油茶、馄馍等等,经过回族人的制作都会成为待客的美味佳品。
二、甜食占有一定的地位。这和阿拉伯穆斯林喜欢吃甜食有一定的渊源关系。阿拉伯穆斯林妇女生下小孩后,用蜜汁或椰枣抹入婴儿口中才开始哺乳;宁夏回族婴儿出生后也有用红糖开口之俗。回族著名菜肴中有不少是甜菜,如它似蜜、炸羊尾、糖醋里脊等。米面中的甜食就更多了,如凉糕、切糕、八宝甜盘子、甜麻花、甜馓子、糍糕、江米糕、柿子饼、糊托等,宁夏回族还把穆斯林的传统美食油香做成了甜食,调制面团时,给里边加入蜂蜜、红糖等。
手抓羊肉
三、在菜肴中牛羊肉菜比重很大。回族特别喜爱吃牛羊肉,这和伊斯兰教的饮食思想有关。伊斯兰教所宣导的食物,都是佳美的食物。所谓“佳美的食物”,马坚先生解释说就是纯洁的、可口的、富于营养的食物,更具体地说就是要有良好的外观形象、鲜香的嗅觉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以羊为例,性情温顺,自身洁净,其肉美味可口,同时还对身体有滋补食疗作用。羊肉成份中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钙、磷、铁等矿物质。经常食用羊肉,可以开胃健力,散寒助阳,益肾补虚。
日常饮品
回族人民最喜爱的传统饮料是茶。茶既是回族的日常饮料,又是设席待客最珍贵的饮料。到回族家做客,主人都会首先端上一碗热腾腾的酽茶。回族很讲究茶具,不少回族家庭都备有成套的各式各样的茶具。过去煮茶或沏茶所用的壶,一般都是银和铜制做的,有长嘴铜茶壶、银鸭壶、铜火壶等。现在沏茶一般都用瓷壶、盖碗或带盖瓷杯,煮茶多用锡铁壶,夏天讲究用紫砂壶。
盖碗茶
盖碗茶是西北回族一种独特的饮茶方式,相传始于唐代,颇受回族人民喜爱。盖碗茶由托盘、茶碗和茶盖三部分组成,故称“三炮台”。夏季盖碗茶是回族最佳的消渴饮料,冬天农闲的回族早起围坐在火炉旁,或烤上几片馍馍,或吃点馓子,总忘不了刮几盅盖碗茶。
每逢古尔邦节、开斋节或举行婚礼等喜庆活动,主人都会给客人端上馓子、干果等,当着客人的面将碗盖打开,放入茶料,冲水加盖,双手捧送。这样做表示这盅茶是专门为客人泡的,以示尊敬。喝盖碗茶时不能拿掉上面的盖子,也不能用嘴吹漂在上面的茶叶,而是左手拿起茶碗托盘,右手抓起盖子,轻轻地“刮”几下,其作用是一则可滗去浮起的茶叶等物,二则是促使冰糖融解。刮盖子很有些讲究,一刮甜,二刮香,三刮茶露变清汤。每刮一次后,将茶盖呈倾斜状,用嘴吸着喝,不能端起茶盅接连吞饮,也不能对着茶碗喘气饮吮,要一口一口地慢慢饮。主人敬茶时,客人一般不要客气,更不能对端上来的茶一口不饮,那样会被认为是对主人不礼貌、不尊重的表现。
节日食俗
回族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详情请参阅本站“节日”部分)。
饮食禁忌及习惯
回族族除严格遵守伊斯兰教饮食禁忌,普遍吃牛、羊、驼等反刍类偶蹄食草动物。回族很讲究饮食卫生,注意淋浴和洗涤。过去走进农村回族清洁整齐的屋内,往往可看见门后房梁上吊着一个水罐,下面有通下水道的浅坑,这里是人们经常沐浴大净的地方。平时洗脸、洗手,则用汤瓶,而不用脸盆。汤瓶又名洗壶,它最早从阿拉伯传入,现在城里的回族饭馆,也常挂着一块绘有“汤瓶”的清真木牌,以示这是清真饭店。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