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广州,起初的我们都有着“向南”的精神。
这里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光塔寺,有建设光塔寺的先贤墓,还有开放多元的文化圈……这些宏大而细微,构成了当下的历史。但正是这样的历史,似狂潮,席卷着一切思想与心灵。如果没有信仰,如何生活;而当我们有了信仰,又当如何生活呢?以前,想问题是用脑的,现在却好象下坠到了胸部,这真是一场令人迷恋又令人忧愁的界于理性和感性之间的自我斗争啊。
一周一次的学习活动马上开始了。我到的时候,人已经来了好多,主讲的马老师还没出现。听说去接了。于是,我们等着,边翻阅着新到的《穆斯林通讯》,还有《高原》。屋子里有些吵,我才发现我们这个学习的群体从以前的单身和一对已经发展成一支牵儿带女颇有规模的队伍了。光阴好快呀!
马老师来的时候,我们已经静候已久了。马老师很直接很自然的进入他所要表述的主题:关于洁净的意义和途径,他所谈的洁净主要是针对心灵的洁净而言,他说体净衣净并非是真正的伊斯兰教门上所说的净,真正的“净”是“心净”;他谈到了“赞颂安拉”的内涵和性质,以及它在人类生活上所起到的积极和难以想像的作用;他谈到了古兰经中很多先知的故事,这些故事涉及到考验、赞颂、祈祷、忏悔等概念,并以此来诠释我们的现实处境和出路;他还谈到了各种宣教模式,并语重心长的提醒我们要提防主观意识上刚愎自用自以为是性质的膨胀……马老师一口气的讲了很多,知识和哲理在他的话语里并存,这充分显示了我们穆斯林群体里所具有代表意义的知识精英的本色。感赞安拉。马老师去年的这个时候也曾经在旅途的百忙和劳顿中抽时间来给我们讲过一次课,可惜我当时不在。据说,是以提问回复的形式进行的,当时气氛很是热烈。这次,在精彩的演讲后,马老师说,同去年一样,我试着回答你们的一些问题吧。可惜,他所期望的那份激情与热烈并没有出现。着也是我所没有想到的。
有关知识的积累和心态的调整一直以来是我们学习的关键所在,我们并非是因为孤独寂寞一类的意象而聚在一起的。我们所期望的是通过学习我们能够自我启发出一些实际的有效的思想,并在那样的思想指导下,选择一条适合我们自己走的道路。但是,在今晚的场面来看,我们的确显示出了一种深重的无可奈何的悲哀。在新的一轮苦苦挣扎以后,我们难道成为了一群没有问题的人了吗?难道我们这些处在中国商业领域最前线的穆斯林青年们,对“净”充满着自我审视的恐惧吗?
马老师看着我们,我们看着我们。经书就在我们的眼皮底下,境况也在我们的眼皮底下,而我们竟然走进没有“沉默”的尴尬之中了。没有了对现实的关注,没有了对心灵的追问,我们怎么能够获得努力和奋斗的正确方向呢?
还是那个归信穆斯林兄弟穆斯塔法说的好:我们是不是始终在重复着没有主题也没有实践的讨论呢?我们缺少了践行,其实我们中的好多人在知识上文化上还有经济上都已经具备了实际应对的能力了的。我们把教门的精神放在口头上后,我们实际上是在逃避属于我们的宗教义务和宗教责任。广州是一个有希望的地方,它的希望所在就是要在经济和文化的两个点上进行有效的结合。没有结合,哪有前途?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