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穆斯林的沐浴习俗及其文化内涵

摘要:沐浴是穆斯林社会中平凡但独具其文化内涵的一种习俗。它是穆斯林日常生活的必须,同时也是宗教仪式的一部分,它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功能和规范,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

关键字:穆斯林 沐浴 生活方式 文化内涵

一、穆斯林沐浴习俗的源起

(一)宗教经典规约

穆斯林的沐浴习俗在其群体内部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根据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来要求。《古兰经》第五章第 6 节说:“信教的人们呀,当你们礼拜的时候,你们要洗脸,洗两手至两胳肘,摩头,洗脚至踝骨。如果你们失去了大净,就要洗全身。如果你们患病,或旅行,或从厕所来,或接触了女人,而你们没得到水,这时你们可以用净土摸脸和手。真主不欲使你们烦难,但他欲使你们清洁,并完成他所赐你们的恩典,以便你们感谢。”这节经言告诉我们,沐浴包括大、小净;洗小净的步骤;坏大、小净的因素;沐浴方式等。《古兰经》第九章第 108 节又说道:“礼拜寺内有许多人,爱好洁净,真主是喜欢洁净之人的。”从这两段经典可以看出,穆斯林的沐浴习俗是与伊斯兰教的宗教信仰相联系的。宗教规约已经在穆斯林的日常生活中烙下了深深的印痕。这就是穆斯林群众为什么要如此重视沐浴的根本原因。

(二)外在清洁与内在的纯洁

1. 身体的洁净

沐浴是保持个人卫生的必要措施,而这也正是穆斯林所 需求的。众所周知,沐浴的最直接的功能就是能够使身体保持洁净,周期性的沐浴是人们保持个人卫生的首发条件。对于穆斯林群众来说,沐浴同样也具备这种功能。正如上述引用的经典所说,爱好洁净、养成保持洁净的良好习惯是受真 主所喜爱的。因此,每位元穆斯林群众都会通过沐浴来使自己保持身体洁净,远离污秽。“艾布胡勒的传述:穆圣说:‘我的教徒,到后世里,被请出来,面庞发光,四肢洁白,显出小净的痕迹;你们谁有能力使自己的光亮经久不息,那么让他干下去吧!’”

2. 内心的纯洁

沐浴不仅包含身体上的纯净,还包括心灵上的纯洁。保持身体洁净只是沐浴的一个方面,穆斯林群众在进行沐浴的同时,还要通过一些宗教礼仪,如“举义”等仪式和要求来洗浴,以达到符合教义的要求。这就是所说的“心灵上的纯净”。 穆斯林教众希望通过沐浴把身体所接触到的“错误”给冲洗掉。

(三)生态环境

一定的生态环境下,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类型。美国人类学家斯图尔德主张文化生态学,在提出多线进化论的同时还认为文化与其生态环境是不可分离的。西亚穆斯林所处的生态环境以沙漠和戈壁为主,风沙和酷热是贝都因人所面对的最为残酷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要保持身体卫生和内心纯洁,定期进行沐浴是必不可少的。早期阿拉伯人多数是牧民,还有从事商业,以驼队贸易为主。在伊斯兰教开始传播之后,每逢他们要远行之前,必定要沐浴,带着大净出行。 牧民和商人长期游走于沙漠和戈壁之中,很难遇到丰富的水源。没带“阿布代斯”的穆斯林在没有水的地方,如沙漠中或者戈壁中要做礼拜等功课,就要用一块石头“举义”,然后按照要求进行沐浴。可见此种生态环境,促使沐浴方式多样化,如水净、土净和石净等。可见生态环境对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

二、穆斯林沐浴习俗概述

(一)沐浴的类型

沐浴分为大净(乌斯里)和小净(阿布代斯),小净亦称为“净下”。正如第一个注释所言,洗浴大净和小净是真主对穆斯林群众的基本要求之一,是一种主命和圣行的行为,必须履行。

“大净”,阿拉伯语是“务斯里”,意思是用净水周洗全身。

“真主在《古兰经》中说:如果你们是不洁的,你们就当洗周身。”其做法主要是:在开洗之前要进行“举义”,之后开始洗大净。先做小净(不洗脚),然后用水沐浴全身。

“小净”,阿拉伯语是“乌足宜”,意思就是用净水洗涤限定的肢体和器官。同样,在做净下之前要先“举义”,然后开始洗。其做法是:先冲洗下体的两便,然后洗两手至腕三次。而后漱口、呛鼻、洗脸、洗右肘左肘等各三次。然后抹头、抹耳、摩脖项,最后再洗右脚和左脚。其中的基本顺序就是先右后左、先上后下,这种特点在回族的“净下”习俗中尤为凸显。

比较特殊的一点是,在进行沐浴大小净的时候,是单独一个人洗浴的,必须用帐幔等隔开,以保持身体和心灵举意 的纯洁性。这一点在圣训中和经典中也有提及。“圣妻美姆奈 的传述:我给穆圣放下水,用东西挡住他洗大净。”

(二)沐浴的方式

沐浴的方式有水净和土净,其中土净包括用净沙或者净石。据艾奈斯•本•马立克传述,“每当真主的使者前去上厕所时,我和一孩童拿着一小皮袋水和一根尖头短棍,让他净下用。也就是说,先知在每次解完手后,都是用水净下,若没有水,就用土块或者石头等东西来净下。”

“水净”就是用流动且是干净的水按照洗浴的顺序来清 洗身体各个部分,其中大、小净各有相关的要求。这个水有严 格的要求,如,水必须是流动的,而不能用水盆或者桶;另外,这个水还必须是干净的。

“土净”,阿拉伯语是“台燕门”,就是用净土、净石头等代替水来沐浴。“土净”一般在以下情况中使用:患病的人,假如用水洗大、小净,会损伤身体,这样可以用土净;在自然环境非常艰苦的条件下,水资源十分匮乏,仅有的一点水也只能维持生命,这样可以用土净;最后是在情况十分紧迫的时候,如在遇到要参加殡礼,来不及做大小净,则可以用土净等等情况。其具体作法是:先用双手拍打净土(石头、砂子也可)一次而后抹脸,再拍土后先用左手指抹右手,自手指缝通过手背抹至胳膊肘外侧,而后翻转来用手掌抹肘内两侧至手腕。 然后再拍土同样用右手抹左手,即完成土净。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各窍只抹一次,无需多抹。哈乃斐派认为“重复抹为可憎”,不可将土等弄入鼻腔和口中。

(三)影响大、小净的因素

在《古兰经》中,有相关经典说道,信徒们需要使自己保持身体洁净。穆圣说:“每个成年穆斯林,每七天大净一次,是对真主应尽的责任。”因此,对于穆斯林群众来说,大净也就成了每个信教穆斯林的必修课,也就是说,任何时刻都需要带大净。这里就需要提提坏大净的因素有哪些,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如成年人发生性交、泄精、梦遗,妇女来月经、分娩等情况时需要重新洗大净;有的洗过大净以后,虽然没有出现以上情况,但如果时间超过七天及以上,则须要重新洗大净;在参加一些重大活动时,特别是要出远门旅行,参加婚礼、葬礼或者是参加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等重要活动时,都必须洗大净,以获得向真主祈求“独哇”的意愿。小净的破坏因素主要有:大小便、下气、呕吐、出血昏迷、睡眠等等。 由于保持小净的条件甚为严格,所以保持小净的时长较短。另外,在洗小净的过程中或者是在洗完小净之后而在所要参加的仪式以及礼拜之前,如不慎“下了气”等,那么小净需要重新洗。

三、穆斯林沐浴习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一)沐浴的卫生学价值

沐浴习俗不仅具有宗教信仰的功能,还有促使穆斯林保持身体健康的功能。随着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以后,由于沐浴习俗是主命和圣行的结合体,因此,沐浴也开始成为中国穆斯林群众必不可少的“功休”。现在不仅信教的穆斯林群众经常洗大、小净,就是不信教的群众也洗大、小净,这已经形成了一种风俗习惯,它的益处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只是,在洗浴的过程中,具体的教义方法不同。沐浴,不仅能够使人身体保持干净、卫生,同时还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有利于身体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还可以消除紧张劳动、工作之后的疲劳感,使人振奋精神,是一种很好的精神调节的方法。不管是在正规的宗教场合,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穆斯林群众都会有意识的每周洗个大净,以保持自己身体和精神上的洁净。同时他们心中也会形成这样的意识:即经常性的沐浴大小净是保持自己信仰—“伊玛尼”的重要途径。

(二)沐浴习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1. 这种沐浴习俗是伊斯兰教宗教文化的一部分

在《古兰经》和圣训等经典中,关于穆斯林群众要沐浴的“主命、圣行”都给予了明确的说明和规定。这种习俗从圣人(穆圣)传教开始就已经在伊斯兰国家流传,随着伊斯兰教传到中国,这种习俗也随之传来。礼拜是五功之一,要进行礼拜就必须携带大、小净,也就是说要沐浴,以获得礼拜的“通行证”。真主从教义上阐述了对沐浴的看法:他喜欢纯洁的信徒,从身体上的纯净到心灵上的纯洁。作为“主命”,穆斯林群众势必会坚守并传承下来。另外穆圣等许多圣人,都有沐浴的记录。这也就为后人留下了以圣人为楷模崇拜真主的榜样。通过大、小净,穆斯林群众在保持身体和心灵上的纯洁的同时,也是崇拜真主、坚守信仰、守护“伊玛尼”的重要途径,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增强了穆斯林的宗教信仰和认知。

2. 沐浴习俗是穆斯林是保持身心纯净的方式之一

穆斯林是一个讲究卫生的群体社会,每周的一次大净和 每天五番拜功以及重大事情前的小净等都是穆斯林讲究卫 生的一种表现。从宗教信仰上讲,沐浴也是穆斯林在信仰中保持身心纯洁的一种方式。穆斯林在洗浴大小净时,会默念“举意”,以祈祷真主完成沐浴仪式。有些穆斯林会在沐浴的  过程中,联想到自己的错误或者是心灵上的信仰误差,然后,会默念清真言或作证言祈求真主允许通过流水将自己的过 错洗掉,从而达到自己在宗教信仰上心灵的纯洁。

3. 穆斯林沐浴习俗有着广泛的生活使用基础

随着沐浴习俗在宗教上的要求,这种习俗也就逐渐扩展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比如说,人们在结婚的喜庆典礼上,新娘和新郎,甚至是双方的父母以及参与婚礼的成年人,都会“带着”大净来参加,这不仅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为了从自己的信仰向真主祈福让婚姻幸福。在生活中,人们的出行、做重大事情的都会潜意识的去清真寺沐浴,清洗身体,做大小净。在我国的十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中,沐浴习俗是他们的共性,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履行真主的主命,以取得真主的愉悦。

4. 穆斯林沐浴有着深刻的生态文化内涵

伊斯兰教有着深刻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形态,强调节约意识,不能浪费。其中《古兰经》中专门有提到的章节:“你们应当吃,你们应当喝,但不要浪费,真主的确不喜欢浪费者”。同样,穆斯林的沐浴习俗并不是一种浪费,也是一种节约行为。在阿拉伯半岛那种炎热的气候中,阿拉伯民族在沐浴时就会很注重节约用水,比如说,打水的量是有严格规定的,汤瓶和吊罐都只能装一定量的水等。当这种习俗传入中国后,同样保持着这样的节约意识。穆斯林的具有宗教文化内涵的沐浴习俗是历史上形成的,为全世界穆斯林所共同接受,不存在民族和国家的界限。也不存在任何的条件下,有水与否。这种沐浴习俗又与一般性的洗澡或者  沐浴不一样,因为,它承载着一定的宗教信仰的文化内涵,从洗浴的顺序、洗浴的念词、洗浴的地方等都有严格的要求。所  以这种习俗也就成了穆斯林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沐浴习俗。

-------------

参考文献:

[1]马坚译.古兰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96 .

[2 ][埃及]纳•阿•曼素尔. 圣训经(上)[M].陈克礼译.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81 .

[3 ]陈广元.大净和小净[J ].中国穆斯林,1985 ,(02 ).

[4]祁学义译.布哈里圣训实录全集(一卷)[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 .

[5]金慧明.伊斯兰教的沐浴[J ].中国穆斯林,1982 ,(03 ).

(作者简介:郑威,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少数民族史。)

【文章来源:《祖国》2016.7,版权归作者所有】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