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要时刻监察自己的内心

 

阿语“穆拉尕巴”的意思是检查内心、 凝视、专注。在苏菲学派( Tasawwuf“塔萨沃 夫”)里,这个词有“保护内心不受有害事物的伤害;明白‘任何时候安拉都在看着我,看着我 的内心’”,或者“期待美好的精神感受”的 意思。在这里,我们把“穆拉尕巴”这个词翻译 成“观察”。这里的“观察”指的是一个人总是在内心里进行自我清算和思考。做到了这一点,人就可以在任何时候都带着一颗清醒的心,在安拉那里寻求庇护。

 

通向安拉的最短的道路

内心世界进行思考的一片广阔的天地,大师 毛拉纳用下面这个故事,很好地说明了观察,也 就是用心思考的重要性:

“有一个苏菲,他想好好地思考,于是来到了一个很美丽的花园里。他在色彩缤纷的花丛前 坐了下来,闭上了眼睛,陷入了沉思。花园里还 有一个人,漫不经心地溜达着。他以为苏菲睡着 了,觉得很诧异,也觉得很无聊,于是他对苏菲 说道:

‘睡什么觉啊,把眼睛睁开!你看这成串 的葡萄,花朵纷繁的树木,绿油油的青草,你看看,这都是安拉的仁慈的杰作!’

苏菲回答道:

‘无知的人啊,你应该知道,安拉的仁慈的最伟大的杰作是心,其他的都是心的投影而已。比方说,小溪流淌,溪岸两边的树木都映射在了水 里,其实在水中,你看到的只是那些树木的影子, 真正的美景其实是在心里,是心中的美景投射到了这个由泥土和水组成的世界上。心是真主时刻要看的地方,如果在这个世界上看到的那些事物不是心 灵世界里的美景的投影(即美景是真实存在于这个 世界上,而非心中美景的投影),真主绝不会说这 个世界是人受骗上当的地方。’安拉说:

“今世的生活,只是虚幻的享受。” (《仪姆兰的家属》3:185)

无知的人和把今世看作乐园,并且大声地 说“这就是乐园”的人,他们是被溪中的幻影欺骗的人。远离真正的果园,也就是远离安拉的朋 友的人,他们喜爱的只是幻影。但有一天,这种 无知将结束——他们的眼睛将睁开,真相将摆在 他们面前。但到那一天,他们就算明白了真相又 有什么用呢——因为死亡已经来临了!

在死亡前就死去的人是多么幸福啊,因为他 们的灵魂已经闻到了乐园里的芬芳……’”

“观察”是靠近安拉,获得知识、智慧与奥秘的一条重要的途经。在苏菲学派里,观察是最有价值和益处的,是一条能够提高精神品性的道路。 想做到观察的穆斯林,他们首先收拾起自己 的心,然后就像礼拜中的跪坐那样坐下来,头低 垂在膝盖上。他们集中自己的意念,一切只为朝向安拉。在心里,他们一心一意想的是“安拉永远都在看着我,任何时候都与我在一起。他比我 自己更近我。”在这样的意识和思索下,真主的 光芒将围绕着他们的心缓缓地流动,直到最后包 裹住他们的整个心房。

穆罕默德.哈迪姆说:“ 爱能使人做到观察,观察能让一些神圣的奥秘显现出来。”①

在爱的目光中,观察是让人靠近安拉的最有 效的捷径,因为就朝向安拉而言,心比其他器官 更重要。比起其他器官,心能使“朝向”这个行 为更有效。衰老和疾病会让人行为不便,但在任 何时候,只要用心去思考和体会,人就能轻易地 找到朝向安拉的路。

哲人说: “每一次呼吸时都想着安拉和思考比拥有素莱曼国王的财产更好、更伟大。” 我们的先知(愿主福安之)说过:在那个无处可逃的审判日,安拉让一些仆人躲在自己的宝座 的阴影里。这些人中的一种人就是那种独处时纪念安拉,并因纪念安拉而泪流满面的人。②

 

至善与观察

观察其实就是著名的“吉卜利勒圣训”里所 描述的至善(音:伊和桑)”的生活状态:“…… 至善就是你服从安拉,好像看见他一样,虽然你 看不见他,但他确实是看着你的……”③

要想在伊斯兰和信仰上达到完美,达到至善的境界是必须的,而为了能够达到至善,意识到 真主时刻都在看着我们,并且不断地思考,以及 修养自己的身心则是必须的。

另外,我们要在心里非常明确一点,即安拉 比我们自己更近我们。

当人的心体会到上面讲述的这种感受时,仆人就从信仰转到至善了,这其实就是带着善良和 美好做事,并沉浸在对《古兰经》、宇宙和人的 思考的快乐当中。

为了能够深思全本《古兰经》,苏菲们总是 先对某些特别的经文进行思考。这些经文都是一些 能够引起心灵的震撼,让人体味到安拉的爱和感 受到他就在自己面前的经文。在纳格什班迪耶学派里,“陷入到对经文的深思中”被称作“观察”。

 

观察一共分四个阶段:

1. 关注真主的独一性

这个阶段的关注指的就是对《忠诚》章进 行思考,即对真主的完美的属性和绝无缺陷进行 思考。这个阶段的关注让心灵认识到真主是独一的。

对经文的含义的理解应该是在没有对其进行 类推或非要把它具体化以前在脑海中形成的那个 理解,也就是说,只想着安拉独具这一属性。如 果不能肯定自己对经文的认识是否足够,那就重 复诵读经文,重新对经文进行思考。在重复诵读 经文和思考时,穆民心中的“至善”之情就会增 加,同时也会开始“认主”。

《忠诚》章告诉我们:安拉是独一的,他绝 无配偶,无一物似他;“独一”只属于他。

这个世界丝毫也反映不出安拉的本质来, “独一性”是安拉的属性之一,即不似于任何被 造物,那接下来的当然就是无一物与他相似。在 宇宙中,无论我们能够做出怎样的设想,安拉都 高于我们的想像。我们的主是至高无上的,无论 我们认为他有多伟大,他都比我们认识到的更伟大,无论我们可以理解和想像得到的完美是怎样的,他都完全超出这个完美。因为无一物似他, 所以我们根本不可能想像得出来他的本质。

安拉是全聪的(Samed),他无求于任何一物, 但任何人、任何物都依赖他,宇宙里所有的力量都 属于他。思考安拉的大能和他的庄严与伟大,人就 能知道自己有多么渺小,就能明白自己应该完全服 从于他。人应该总是想着自己的渺小与软弱,摆脱 掉自我主义,并常常说“我的主啊,求求你!……” 人应该努力让自己反映出安拉的美好属性来。

安拉是独一的,在他的“独一”里,没有部 分、数字、片断、周围等等此类概念。他没有出 生、没有被生产、没有任何一物能与他相匹配。 也就是说,伟大的真主根本不是基督教所说的那 样又是爸爸又是儿子什么的。相信安拉是独一 的,你就不可能再接受他有出生或伙伴等等。出 生这个片断(或者说出生这件事)是有结束的,被 生产出的事物都有一个最终结果,都要终结。自 身是暂时的,不能永久留存,需要后代来接续, 在这种情况下,出生/被生产成为了一种需要, 而这种需要,无疑是一种缺陷,对于独一的、全聪的、存在的主来说,这是一种不足,但安拉是毫无缺陷,毫无不足的。

一句话,心是思考和感悟的中心,心应该 对能够显现安拉的大能与庄严的迹象有深深的感 受,并且心应该总处在感谢的状态中。

2. 时刻记着自己与真主在一起

“ 无论你们在哪里,真主是与你们同在的。”(《铁》57:4)我们应该好好思考这节经文的 含义。人应该好好想想自己是与谁在一起的,仔细思考这个问题,心就会对此有所感悟。

任何情况下,人都从未脱离过安真主的知 识,从未逃离过真主的控制。无论你藏在地下 有多深,无论你跑到天空中多么高远的地方,无 论你在哪里,你都不可能离开真主的“知”的范畴。心跳、呼吸、看、听以及其他所有器官有条不紊的运转,这些都是真主与他的仆人同在的证 据。当死亡来临,真主把这些从他的仆人那里拿 走的时候,仆人也就跨过了今世,去了后世了。

全能的安拉说:“难道你不知道真主是全知天地万物的吗?

凡有三个人密谈,他就是第四个参与者;凡有五个人密谈,他就是第六个参与者;凡有比那更少或更多的人密谈,无论他们在哪里,他总是与他们同在的;然后在复活日,他要把他们的行为告诉他们。 真主确是全知万物的。”(《辩诉者》58:7)

真主是最靠近人的。真主以他的知识和大能 通过天使或直接在各个问题上对人进行管理和控制,他比人自己更接近人。最亲近的亲人也只知 道这个人表面上的东西,就像他不可能在任事情 上都对这个人有利一样,他也没有能力让这个人 摆脱各种困境。但安拉了解人的任何状态,并且 按照自己的意愿让人处在某种状态中,尤其是死 亡……死亡的时候,没有谁比安拉更接近人了, 有经文是这样说的:

“在灵魂到将死者的咽喉的时候,你们大家 看着他,我比你们更临近他,但你们不晓得。” (《大事》56:83-85)

对那些忘记了或感觉不到真主就在自己的身边的人,真主说: “他们躲避世人,而不躲避真主;其实,当他们策划真主所不喜悦的计谋的时候,真主是与 他们同在的,真主是周知他们的行为的。”(《妇 女》4:108)

 知道真主时刻都与自己在一起,时刻都看着自己的一举一动的仆人,他们会非常注意自己的 行为,会时时提醒自己要远离罪恶和非法。

3. 意识到真主比自己的血脉更近自己

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该好好思考这节经文: “我确已创造人,我知道他心中的妄想;我比他的命脉还近于他。”(《戛弗》50:16)安拉比我们自己更 近我们,他深知我们的想法、我们的举意和感受。

人的想法和将要做出的决定是在非公开的 状态下进入到了人的心里去的,在说出或做出以 前,就连负责把人说的话原原本本记录下来的天 使也对此不会有任何觉察,但真主对人的想法和 将要做什么一清二楚,因为就像所有事物都是真 主创造的一样,思想、想法也是真主创造的。④他创造的,难道他能不知道?

好好对这一事实进行思考的人,他们不可能不惊颤,不可能不对自己进行清算!仅仅只是认 真地思索这一节经文就让人怦然心动的话,那人 还怎么敢说安拉不喜爱的话,还怎么敢在心里想 安拉不喜欢的事呢?就这一节经文,足以让人在 敬畏中生活,在忧虑中对自己进行清算了。

在《战利品》章的第24节经文里,真主告诉 我们他是在人和人的心灵之间⑤,他按自己的意志 控制、管理人的愿望和思想。真主对人的心灵的接 近和控制比人自己更接近、更强有力。在任意短的 时间里,真主能斩断人的意愿,夺取他们的力量; 他能让人改变自己的选择和决定,让人朝着完全相 反的方向前进。当安拉在人与人自己的心之间拉起 一道帷幕,并邀请人走向死亡时,忽略这个死亡的 召唤,并试图违抗安拉的命令,这根本就是不可能 的。这时候的人,这一口气呼出之后,接下来等待 他的是什么,他根本就不可能知道。⑥

阿卜.穆萨.阿-阿沙瑞(愿主喜悦他)说:

“我们与先知(愿主福安之)一起旅行。

上山的时候,我们一边上山,一边大声地说 着‘Allahu Akbar! La ilaha ill-Allah(安拉至大!万 物非主,唯有安拉)’。看到这些,先知(愿主福 安之)说道:

‘穆斯林们啊,不要给自己增加困难,你 们现在并不是在招呼耳聋的人或不在场的人。 安拉总是与你们在一起的,他比你们自己更近你 们。’”⑦

类似的经文和圣训非常多,根据这些经文 和圣训,我们知道,就像真主就在仆人的身边一 样,真主也希望他的仆人向他靠近,因此,真主 说“你应该为真主而叩头,你应当亲近真主!”⑧ 有着“安拉比自己的血脉更近自己”的认 识,知道即使自己头脑中一闪而过的念头也绝逃 不出安拉的知识,这样的人,他们不仅仅远离恶 行,就连不好的念头和想法,他们也唯恐避之不及,他们努力奋斗的是拥有正确、良好的举意。 思考让对至高无上的真主的深沉的爱和向往进驻到了仆人的心中。

4. 真主喜爱他们,他们也爱真主

在这个阶段里,我们应该思考“真主喜爱那 些民众,他们也喜爱真主。”(《筵席》5:54)这节 经文。思考这节经文的结果是,仆人心中对安拉 的爱增加了。因为造物主的缘故,仆人带着爱看 待所有被造物。无论是门前的猫狗,还是花园里 的绿草,还是小树的枝丫,仆人都会用满心的爱 来看它们。看到盛开的花朵时,“我的主啊,你 给了我们多么好的东西啊!”这样的话会从心底 里发出。因为爱,仆人总是处于赞美和感谢真主 的状态中。他们不去伤害任何人,如果他们被伤 害了,他们会很快原谅对方,因为他们知道,在 真主的眼里,他们有许许多多的缺陷和错误。他 们会想,如果我连别人犯下的一点点小过错都不 肯原谅,那我有什么脸去请求真主的宽恕呢?

为了获得安拉的宽恕而总是原谅别人,这是成熟的穆民不可或缺的一个标志。

真正的胜利是心中不存一点怨恨地原谅伤害过自己的人。

为了安拉而原谅,这是爱安拉的最大的标 志。如果不去努力做到为了真主而原谅,那“爱真主”就只是一句口头禅了。

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上述经文时,穆民对这些经文的理解有多少,他内心的感受就有多深, 他会努力朝带着思考阅读整部《古兰经》和升华 自己心中对真主的爱这个方向前进。

做了所有的观察之后,仆人会把自己的心朝 向真主,他的心会只为真主而繁忙。真主的命令 比任何事都重要,他的嘴将只忙于纪念真主。

忠诚的仆人就像一个专心于自己的玩具的孩子,小孩子带着对自己的玩具的爱进入梦乡,当 他醒来的时候,他想到的和要寻找的第一件东西可能就是他的玩具。人在睡觉前也应该非常注意 自己心里想着的是什么,因为死亡会突然到来, 死后人又将从坟墓走向复生,如果他死前或一辈 子想着的都是安拉,他会得到安拉的喜悦,他的 死亡和复生也将与安拉在一起。

有圣训是这样说的:“在末日,人怎样死,就怎样被覆生。”⑨ “你怎样活的,你就会怎样死;你怎样死的,你就会怎样被覆生!……”⑩如果人所关心和希望的不是安拉,而是别的

事物,那他的死亡和复生就将与该事物同在,但在末日那天,他找不到任何援助者。

常常纪念真主和思考是能够做到“观察”的 必要条件,先知(愿主福安之)说:

“寻求安拉的庇护,(你会发现)他就在你面 前。”⑾要想做到真正的观察、思考和纪念,必须遵守一定的礼节和具备一定的条件,其中包括避开 饥饿、愤怒、困倦等这些不良状态,让心在最平 静、最安宁的时候思考、纪念或观察。

-------------------

① Hadimi, Risale fi Usuli’t-Tarika, Vr. 139a.

② 布哈里,《宣礼》,36;穆斯林,《天课》,91.

③ 穆斯林,《信仰》,1,5;布哈里,《信仰》,37.

④ 好和坏的发生都是安拉的创造的属性的显现,也就是说,在一个人想做坏事的时候,如果真主意欲他做成那件事,他就 会做成那件坏事,如果真主意欲怜悯他,则他就得不到机会 做成那件坏事;做好事也是一样,如果一个人想做好事, 真主意欲,他会让这个人做成这件好事,同样也是在他的意 欲下,这个人会做不成这件好事,这就是真主的创造的属性 的显现。但是,真主会给好的举意美好的报酬。简单地说就是,好和坏的创造者都是安拉,但只有做好事才能获得安拉的喜悦。

⑤ 请看《战利品》章8:24.

⑥ Elmalılı M. Hamdi,IV,2386-2387,《战利品》8:24.

⑦ 布哈里,《圣战》,131;穆斯林,《纪念》,44.

⑧《血块》章 96:19.

⑨ 穆斯林,Jannat,83.

⑩Munawi,Fayz’ul-Qadir,V,663

⑾ 艾哈麦德,I,293.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