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年人精神寄存处

  在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尚未形成体系,还不能用于为生命个体,为人类作出康复性的解释之前——也就是还不能作为用于治疗精神和心理疾患的时候,宗教则是充当了心理精神保健和康复中心的角色。人们通过宗教活动来寻求心理和精神的慰藉,以宗教信仰作为寄托,以祈祷和忏悔的方式作为补偿。例如,当人们碰到不如意的事情,佛教的法师会告诉你这是上一世造的恶业在今世的报应;同样碰到开心的事情,法师还会对你说,这是你上一世修行得到的善果;如果你所期望的报答一直没有出现,法师又会向你说,不是不报,而是时候不到。总之,不管碰到好的。坏的、出现的、没出现的,你都会听到一个比较满意的解释。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需要有一个心理和精神的寄存处,可以将生活中的一切不幸、不满、愤怒、失落,总之所有的失衡都暂时寄存在这里,尽可能轻松而愉悦地生活,保持一个平衡而安详的心态。宗教心理和精神补偿往往就是通过”寄存处”的方式而表现出来。它也许并不能改变你的人生现实处境,但是可以给你一个解释,让自己找到了一个继续活下去的理由。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的医学所注重的,只是物质的生理卫生部分,而对精神需求的关注相对来说是不足的,尤其是在避讳宗教信仰的时期。然而,人类自出现精神生活以后,都必然地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失落和精神失衡,宗教情感则是对这类问题进行补偿或抒解的主要方法之一。

  宗教情感是一种修养——将宗教的信念和态度用于现实生活,从而产生一种亲近感或亲和力。在这个世界上有着丰富的宗教情感,它往往是由当初的信仰培养起来的,又在不断的实践中,慢慢地增强了。由于宗教有长期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内涵,使宗教不仅成为教徒生活的一部分,也逐渐转化和影响了世俗文化,对一般人发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即使没有明确宗教信仰的人,都会或多或少地拥有某些宗教情感。当出现心理和精神的失衡时,这种情感就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来,能使人相对地获得部分精神上的满足与补偿。所以,这种宗教情感正是大部分人拥有的一个“精神寄存处”,在中国,它是一些老年人所特有的精神寄托方式。

  中国人的宗教观是以自我需求作为前提的,带有浓浓的需要理性主义的色彩;很多中国人什么都拜,什么都信,甚至包括了某种神奇的特异功能,因此也可以说中国人的宗教情感是十分脆弱的,以致于这种信仰经常地随着变化的需求而改变。

  从根本上说,中国的老年人都在竭力地试图以不同的方式,理性化地体察宗教,在力求理解自己拥有的宗教情感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胃口的宗教,或者抒解内心的宗教情感。他们并不在意宗教的世界是否存在,只是按照自我的意愿创造出来一个属于个人的私有宗教天地,随伴在精神或心灵的某一角落之中而栖身——需要的时候就捧出来供养一时,平衡之后再送回去静待召唤——活生生地创立一个因人而异,属于适合自己生活的个人宗教。 对于人的宗教心理,以及宗教情感的自我调节方式的研究,是我们现代心理精神卫生医学比较容易忽视的领域。尤其是老年人在经历了几十年生活的坎坷之后,事业上、情感上的经历,乃至晚年的失落都为其宗教情感的滋生提供心理上的土壤。这种情感会自觉地为人的心理、精神健康起着平衡的作用。

  老年人有宗教的需求,应该值得社会的同情和体谅,乃至尊重。但是老年人寻找一个适合于自己的精神寄存处,为自己营造一个有归属感的有益环境,还应以一个豁达宽容的态度与人交往、与社会沟通,包容、体谅他人和自己,同时还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掌握正确的宗教知识的能力,这样才能避免”炼功炼成法轮功”的尴尬,保持晚年生活的安详和愉悦。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