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化为体伊斯兰化为用

  亚洲太平洋地区有许多穆斯林国家,其中以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社会运动最有影响,过去都曾经是欧洲殖民地,独立之后都从殖民统治架构下走西方式民主化道路,两国背景和现状都很近似。 数百年的西方殖民统治没有磨灭当地的伊斯兰信仰和文明,领导人和国家精英都受过西方奴化教育,对伊斯兰和西方文化,都了如指掌。 他们模仿西方民主制,但内在保留伊斯兰信仰精神和社会价值观,这是民主体制的新模式,应当成为当代穆斯林国家的样板。 新年之前,两国学者在印尼首都雅加达举行学术研讨会,中心议题是伊斯兰国家的现代政治模式。 世界各国的学者聚会一堂,穆斯林学者一致意见是:西方民主为体制和框架,例如选举制;伊斯兰文明为精神和内容,例如沙里亚。

  这两个国家有所不同,马来西亚的穆斯林人口仅有60%,必须与掌握经济实力的华人合作,因此政治制度须更多的多元化,当地俗话说“演奏中不能只听一个人吹喇叭”,而印度尼西亚的穆斯林占人口的85%,如果实行马来西亚同样的民主,非穆斯林将占更多的便宜。 这是伊斯兰与多元化国际研究中心(ICIP)组织这次会议面临的大辩论,这次会议是继2004年九月在马尼拉会议之后的延续。

  以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为主的讨论模式对周围国家有重要参考价值,例如菲律宾和泰国,他们派遣代表出现这个会议,是希望看到最理想的政治方式,适用于他们的穆斯林聚居自治区。 菲律宾曾经努力把南方的穆斯林改造为天主教徒,而泰国曾经对穆斯林三省实行全面佛教化管理,两国国家的中央政府都不愿太多让步,因此,他们两国的穆斯林自治政治前景蒙着许多阴影。 印尼和马来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奋斗和努力,西方化影响越来越少,穆斯林民众伊斯兰意识不断上升,今天形成水涨船高的局势,民众广泛呼声是伊斯兰,容不得政府退让,也容不得西方国家干涉,因为这是代表民意的民主。 菲律宾和泰国的穆斯林代表看到这两个有影响的大国政治改革进步感到很兴奋,以成功经验为借鉴,说服中央政府,实行实质性自治。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塞谬尔的论点“文明的冲突”,被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民主化进程一笔勾销,因为伊斯兰与民主不会冲突,而是结合,有互补的功能。 他们将向穆斯林世界推广一种现代伊斯兰社会新模式:西方化制度为体,伊斯兰精神为用。

  印度尼西亚外交部长哈桑'威拉祖达在开幕式上发言说:“民主化不是西方国家的垄断制度,这只是一种政治体制,任何宗教和文明都能借用。 这些年来,民主化与伊斯兰是否有冲突? 这个题目讨论结束,有了确定的结论。 今天印度尼西亚和其他宗教的国家面临的具体难题是,怎样在民主化的框架内体现本宗教的精神和内容。”

  有趣的是,西方化制度为体,伊斯兰化精神为用,是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这两相似而又不同的国家之间展开了许多年的辩论,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这不是一个万能的药方,每个穆斯林国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调整。 有位代表评论说,西化民主形式和伊斯兰精神内容的结合,各国可以表现不同,例如印度尼西亚是“适应性结合”、马来西亚是“强制性结合”、泰国或菲律宾的穆斯林必须走同政府“协商结合”的和平道路。 印度尼西亚的1945年宪法规定是一个“世俗国家”,是在荷兰数百年统治后的共和国体制,民众对伊斯兰的呼声最高,只须适应,一呼百应。 马来西亚是英国殖民地,习惯于英国殖民法,是一个王国君主制,宪法中宣布伊斯兰是国教,法律体制以沙里亚原则为准绳,实行伊斯兰化带有强制性。 两个国家最近几届政府选举,充份体现大多数民意,伊斯兰知识和道德为候选人的条件,因此有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和现总理巴达维,印度尼西亚的最近三任总统都曾以伊斯兰整党为后盾,例如现任总统苏斯洛。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