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各种宗教随着移民进入美国,除了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还有犹太教、印度教等各种古老宗教,以及衍生分化出的大大小小的新兴宗教和教派,五花八门,数以百计。宗教活动场所遍布城乡,共有30多万座。有关调查表明,80%的美国人认为宗教对他们很重要,70%的人自称属于某个宗教组织,60%的人每天作祈祷,40%的人每周至少到宗教活动场所聚会一次。一半以上的成年人参加过宗教组织的慈善服务活动,或者做过志愿者;在很多城市里,提供社区服务的主要力量是宗教团体,宗教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十分独特的作用,教会学校及教会医院等机构的慈善活动更加突出;大多数人的婚礼和丧葬离不开宗教礼仪,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和宗教密切相关。
美国基督教
基督教是美国的立国之教,对美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层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50%以上的美国人认为上帝是美国民主道德的引导力量,美钞上印着“我们信仰上帝”,国歌里有“上帝保佑美国”的歌词。在政界,没有宗教信仰的人缺乏群众基础,参加竞选时不能获高票。国会参、众两院每届会议都以国会牧师主持的祈祷开始。总统就职时,要手按《圣经》进行宣誓,就职后的第二个星期天,即到总统教堂做礼拜。美国历史上,除了一位总统是天主教徒外,其余总统全是新教教徒。
美国基督教非常重视宣传,全国有1200多家宗教广播电台播放宗教节目,每12家电视台中就有一家宗教电视台,有宗教报刊杂志5000多种,《新约圣经》的印数超过一亿册,很多宾馆房间内都摆放着《圣经》,为宾客学习提供方便。
宗教教育从娃娃抓起,直到大学。周末和假日,儿童随父母到教堂,寓宗教知识于娱乐之中,教会幼稚园举行餐前祈祷等宗教礼仪,从小让宗教意识在幼儿头脑中扎根。基督教学校遍布城乡,三藩市大学、波斯顿大学、福特汉姆大学等很多知名大学都是教会办的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许多著名大学最初也为教会所创办。美国的大学里,宗教课是必修课。
在以留学人员为主体的华人教会中,教徒以大学以上学历为主体,硕士和博士也很多,非求学途径到美国的教徒,文化层次差别较大。一些来自中国大陆的基督徒说,他们从小在国内学校接受无神论教育,总认为宗教信仰是愚昧无知的人进行的封建迷信活动。到了美国后,在宗教氛围中受到感召,由自发参加活动,到自觉学习宗教知识,逐渐改变了观念,感到有宗教信仰是一件十分自然而寻常的事,没有人会因知识份子信仰宗教而大惊小怪。
美国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信仰伊斯兰教的人统称穆斯林,对美国社会具有相当份量的影响力。
“9 -11”事件后,纽约等地曾经出现过歧视穆斯林的现象,智库团体中曾有监视穆斯林的行为,遭到穆斯林反对后,这种侵犯人权的现象很快被纠正,而且引起了当权者和智库团体的再反思,对穆斯林的政策一直在作微调。但一些带有误解和偏见的人们惯于将恐怖主义与伊斯兰教联系在一起,难免给穆斯林在精神上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美国共有穆斯林700多万人,约占总人口的0.23%,来自80多个国家,主体是亚、非移民,其中,来自南亚的占33%,西亚人占25%,北非人占30%。美国白人穆斯林约7.5万,仅占穆斯林人口的1.6%。因为伊斯兰教主张人类平等,反对种族歧视,所以由其他宗教改信伊斯兰教的黑人特别多,约占黑人穆斯林的60%左右。一位名叫哈尼法的白人穆斯林说,美国有一种后基督教时期的倾向,改信伊斯兰教的人在逐渐增多,他的祖父是来自义大利的东正教徒,他本人在13年前上大学期间,学习宗教课后改信了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协会为清真寺的组织管理机构,很多小型活动场所无专门教职人员,由志愿者轮流当伊玛目。在大学里,除了伊协,还有穆斯林校友联合会等组织。美国有4个较大的穆斯林群众组织:美国穆斯林协会、美国——伊斯兰教关系协会、穆斯林公共事务委员会、美国穆斯林同盟。还有由这四个组织代表组成的美国穆斯林政治协调会。
大分散小集中为美国穆斯林的居住特点,清真寺遍布50个州,共计1200多座,最多的为加州227座,其次是纽约州140座,较集中的还有宾夕法尼亚州、德克萨斯州和俄亥俄州各60多座,弗罗里达州和伊利诺州各50多座。较大型的清真寺全国仅有百余座,以民宅作清真寺,以校舍和其他厅室作临时礼拜殿的现象较普遍。除尔德节集中到清真寺会礼外,多数为因陋就简分散做礼拜活动,每年都有一批清真寺新建落成。有的清真寺因人多殿小,聚礼和会礼时,呼图白演讲不设敏拜尔(阶梯演讲台),也无米合拉布(凹壁),伊玛目与群众一起齐班,站在头排中央领拜,有的甚至站到室外领拜。尔德会礼无法容纳,就分两批举行。
在美国,穆斯林从五洲四海离别故土亲人走到一起来,由于有“坚持安拉的绳索”的共同信仰,无地域、国籍和种族之分,遵照《古兰经》和“圣训”原则行教门,无教派纷争,教胞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互不相识的人见面,道声“色兰”,即可拉近距离,咫尺天涯若比邻,亲密无间。开斋节和古尔邦节两次聚会时,倍感宗教气氛浓厚。会礼的拜前及拜后,来自四面八方的陌生面孔一见如故,在握手拥抱的同时,互相祝福“艾迪穆巴拉克” (尔德幸福吉祥)。拜后欢聚一堂就餐,品尝丰富多彩的佳美食品,倾吐肺腑之言,恰似挚友久别重逢,亲如同胞兄弟姐妹,充分体现“天下穆民是一家”的民族宗教情感。
穆斯林举行集体活动时,各地移民喜欢穿戴自己的传统民族服装。女子盖头有掩面和不掩面两类,式样各异,色彩缤纷。男子多数无戴帽或缠头礼拜的习惯,但对白色衣冠却有一种认同心理和亲切感。笔者喜欢身穿白色布纽扣对襟衣(唐装),头戴白帽。走在街上时,常有人投来仰慕的目光,不时有人主动走近道“色俩目”,甚至还会有人会用中国话说“你好”。一位美国穆斯林兄弟伸出拇指连声称赞道: “你的衣服真是漂亮又庄重”。一位费城黑人穆斯林,和我互致了“色俩目”后,听说我是中国穆斯林,便上前握手拥抱,特别友好。每到宾州曼彻斯特城北郊清真寺作聚礼,走在一段三公里无公车的路段上时,总会有不相识的人临近停车,顺带搭乘上寺,或特意送进寺后再外出办事;拜毕离寺时,会有人热情地争相招呼上车,顺带到公车站,或直接送回家。当向他们致谢时,来自南亚的穆斯林乐于接受“色哇布勒克”,来自阿拉伯国家的穆斯林则乐意接受“安拉欲散利福坤”意思都是:求安拉将善行的报酬赐予你。见面问好时:你近来好吧,回答是“艾勒哈目杜令俩嘿”(知感安拉),而美国长大的穆斯林,一般无宗教术语表达能力,只能接受英语致谢(thank you)。
美国穆斯林葬礼与阿拉伯习俗差不多,从简速葬。人归真后,只强调洗、穿和殡礼。机械挖坑两米深,不掏窑洞,用水泥砖搭建空间,当天安葬,不垒坟堆,不立碑。若要作碑记,则于坟上平置一小块石板或铜板,刻上亡人名字和归真时间以及立碑人名字,无中国式的搭救亡人的习俗。
在美国,普通穆斯林受教育的程度较高。有一项调查显示,硕士和博士占穆斯林总人口的8%,学士占35%,大学未毕业的占32%,高中占20%,高中以下占5%。伊斯兰教没有像基督教和犹太教那样开办普通学校,也无经学院校或中国式的经堂教育,仅有一些成人伊斯兰知识普及教育,一些清真寺从移民中聘请教师(多为女性),利用周末和假期举办少年儿童经学班,在学习基础阿拉伯语的同时,学习《古兰经》和伊斯兰教义的基础知识,但受教育的儿童范围较局限,很多儿童从小在基督教文化环境中成长,受到基督教的潜移默化,对伊斯兰知识知之甚少,甚至全然无知。譬如见到一个人打喷嚏时,旁边的人可以脱口而出“上帝保佑你”(blessyou),而不会说“知感安拉” (艾勒哈姆独令俩嘿)。有一位新泽西州穆斯林姑娘发表过一篇自省文章,讲述了她中学时代的浪漫生活,衣着追求“短、透、露”,逗蜂引蝶,风流一时。考入马里兰大学后,接受了宗教课教育,方知伊斯兰教的基本知识,戴上盖头,重新做一个名副其实的穆斯林。
美国的多神教
美国的多神教有佛教、印度教、道教等宗教。佛教徒约100多万人,75%为亚洲移民后裔,主要分布在犹他、桑利亚那、华盛顿和夏威夷等州,包括移民佛教和输入佛教两大派,两派系之间基本上不相往来。移民佛教中,禅宗佛教主要来自日本、中国和南亚国家,藏传佛教来自中国西藏和印度等南亚国家。有佛教寺庙60多座,除了加州佛光山西来寺、万圣寺和曼彻斯特的禅宗中心等少数著名寺庙外,多数寺庙分布在城乡社区,以民宅改建而成,方便众教徒活动。印度教徒为印度移民,宗教活动较松散,随意性强,有印度教徒说,在印度,宗教信仰等级制度严格,有社会压力,不自在,到美国后,感受到信仰自由,不信教也无所谓,精神上感觉很轻松。道教主张清心寡欲,在宁静环境中悟道,在基督教文化大环境中,很少有人产生修炼兴趣,教徒仅限于华人社会内的少数人,白人信徒极少。
美国的宗教政策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明确规定,国会不得规定禁止信教自由的法律,禁止联邦和州干预宗教组织活动。美国政府实行政教分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视宗教道德为社会道德的基础,将宗教当成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甚至带上政治色彩,声称“宗教外交”,为推行其价值观服务。政府未设专门宗教管理机构,不管是什么宗教,只要不违反法律,国家都保护其不受任何来自政府或民间的迫害。各级政府既不干涉,也不资助任何宗教。宗教组织成立后,只要以非营利性组织名义向当地政府作个登记,即可享受免税待遇,信徒布施于宗教公益事业的钱财还可以抵消所得税。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