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
尊敬的穆斯林教胞们:赛俩目!
随着时代的变迁,穆斯林大众对教门认识的渴望程度越来越高,一个特别值得庆幸的事是很多青年人也逐渐热衷于我们的教门,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准不断提高,精神生活极大丰富,年轻人的注入使我们的思想开始越来越活跃,现有的生活水准和精神世界的内容已经不能满足一些人的需求,人们不再为衣食住行发愁,思考的是如何提高生活的品质,人类之间的空间距离越来越近,地球仅仅变成一个村,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朝夕相处,走到哪都牵筋动骨,彼此相互影响,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日常生活随处可遇。比如穆斯林能否和我国其他民族的同胞一样,共同欢度春节等传统节日这件事就一直让很多人纠结的问题。从大的意义上讲,这个问题折射出的是穆斯林怎样看待伊斯兰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融合与发展的问题。如果能那么怎么能,你要说出道理来,如何不能又是因为什么,你也得说出理由。你必须要拿出有力而且让大家信服的道理,要让人们真正心服、口服,最后才能信服。下面谈谈我个人的观点,不对之处请批评指正。
第一、我国传统节日的由来
我们大家首先了解一下我国几个传统节日的由来。
一是春节。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有关“年”的传说也有很多。除夕守岁是最隆重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了。
二是元宵节。关于元宵节习俗的形成说法很多,在汉代初具雏形,与汉武帝和汉文帝都有联系。汉文帝每逢正月十五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确定这一天为元宵节。
三、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各地人们过节的习俗基本相同,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大多认为是纪念历史上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江一事演变而来的。
四、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我国各地民间对八月节的传说很多,但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在大江南北基本是相同的。
第二,当今我国人民对传统节日的认识
这些节日的由来都是与崇敬神明、祭拜祖先、驱魔逐鬼有关联,这都是几千年前的事情了。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群众对这些节日的由来是反映祖先那种对人、对物、对神明的崇拜心理和精神的理解越来越淡化了,而逐渐转变成在某个时期具有特定含义的、固定的日子,于是它变成了大多数人全家团聚、家人团圆的符号,亲朋好友互相串门走动的理由,孝敬老人的机会,鼓励孩子成长进步的时机,这样可以增加骨肉近亲的亲情,朋友同事的友情,左邻右舍的感情。
第三,我国穆斯林先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从历史上看,自从我们穆斯林先民们踏入中国这块富饶的土地那一时刻,就有意无意地接受了中华文化和习俗,并且逐渐地融入到中华民族之林。在欣然接受了汉族等其他民族的一些习俗的同时,我们也逐渐把一些已经放弃的“母语”、“母服”(阿拉伯语、波斯语和两民族等服饰)与其他民族文化相协调,使用汉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服饰。尽管如此,我们内心深处的 “伊玛尼”信仰的根没有丢弃。这也是1400多年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穆斯林能够融入并扎根于华夏沃土的主要原因之一。“你们寻求知识,哪怕远在中国。”源于圣训的教诲,我们的先祖们,不远万里、跋山涉水来到了中国,开辟了又一个广大的天地。
从这些节日的饮食上看,在元宵节、五月节、八月节,我们的先民们也都吃元宵、包粽子、做月饼,但是我们制作出来的食品是含有清真元素的,比如清真元宵、清真粽子、清真月饼,有我们的特色;在春节、除夕也就是腊月三十和正月初一,我们的先民们不包饺子、不吃饺子,只做米饭、馒头、炒菜、炖菜,而初二才可以包饺子、吃饺子,这与汉族的习惯既有相同这处,也有不一样的地方,这是先民们1400多年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采取的“和而不同”的生活方式。
随着国家政府把这些节日定为法定节假日,就意味着它已然成为国家的一种风俗,集体习惯,我们穆斯林自然也脱离不了这个大环境,比如春节前期间,天南海北的人们都要趁着春节假期,不远几千里,甚至上万里路回家团聚,我们也期待利用这个时期与家人团聚。另外春节前后也是最大的消费阶段,各种商品应有尽有,日常物资特别丰富,每家每户都可能要增添自己适用的家居用品。再比如,奥运会起源于古希腊,许多习俗都定为现代奥运会的仪式,“圣火”的采集与传递等等都已被世界认同,穆斯林国家也参加这个国际性的体育盛会,那些原来带有民族宗教色彩的习俗,现代只是成为了一种仪式,早已失去了原来的意义了。穆斯林国家也举办过奥运会,当卡塔尔王子骑马射箭点燃了杜哈奥运会的圣火之时,证明了这些仪式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大家都没有什么异议,因为它并没有损失其他人的信仰。还有烟花爆竹,它起源于我国对“年”的传说,原来是用作驱魔逐鬼用的东西,现代却成为世界各地喜庆节日用的祝盛载体,没有人会想到它最初的起源。还有穆斯林结婚习俗,也都是结合了当地所在民俗习惯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习俗了。
第四、当今我国穆斯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观点
“众人啊!我确已从一男一女创造你们,我使你们成为许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们互相认识。在真主看来,你们中最尊贵者,是你们中最敬畏者。”(49:13)真主将人类分成不同民族,以便各民族间做到互相认识,互相了解,互相沟通,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我国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基本上都保留着本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回族是凭藉伊斯兰而扎根于中国这片沃土逐渐强壮起来的民族,有别于信仰伊斯兰教的其他几个民族和汉族,我们的所有民族习俗基本源于伊斯兰教传入时所在的区域的民族习俗,也不完全是伊斯兰教法的规定。再加上1000多年与汉族等民族的融合,就都带有了其他民族习俗的色彩。例如:在新疆的回族人就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的习俗;在藏区的回族人就有藏族的习俗;在蒙区的回族人就有蒙古族的习俗;在东北的回族人就有满族、朝鲜族的习俗;而在内地的回族人也有些当地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习俗。这就是由于我们散居民族的特点决定的,这些特点在大分散小集中的回族群体中更为突出。宁夏、甘肃、青海的回族,受当地其他民族的影响,其文化也有一些独特之处,比如回族歌曲“花儿”就源于西北民歌。
朵斯提们,只要我们把认主独一的信仰端正,没有举伴真主就可以了,只要我们只崇拜真主,不崇敬其他的人和物就可以了。现代的除夕之夜,大多数的中国人不也只是为了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才熬到半夜的吗,几千年前的那些特有的内涵已经没有多少人去注意了,保留下来的是欢乐、团圆、喜庆的诉求。因此,我们不要去纠缠这些是否符合伊斯兰教法理。认真研究中华传统节日能不能过,没什么意义,只要我们内心坚信真主,我们同样可以利用这些生活的调解符,去与家人团聚。同时,我们也可利用这难得的相聚日子,让我们彼此更团结,更坚信和平友爱的思想,并把我们的思想精华传递给他人,让伊斯兰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相适应,进而,在保存我们固有的民族宗教的内涵基础上,能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相结合,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贡献,让伊斯兰文化在中华大地上能够更加灿烂辉煌,这也是我们穆斯林的心声。
阿敏!
【德惠市清真寺阿訇 马文敬】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