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千年文脉,营造和谐盛世

——中国穆斯林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历史重任

 

作者简介:丁俊,博士,西北民族大学中东文化研究所所长、外国语学院及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兰州大学伊斯兰文化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国一伊朗友好协会理事等学术兼职。主要从事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及中国穆斯林民族历史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多项社科基金专案及教育部、国家民委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专案,在专业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论著作及译着多部。

摘要:本文从伊斯兰教宇宙观、人生观、政治观、发展观的角度,论述了中国穆斯林在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历史重任。

关键字:伊斯兰教文化传承和谐社会


 

引言:

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文化大国,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在中央号召全国人民致力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如何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保持社会经济文化的均衡持续发展,建设各民族团结互助、和合共荣的社会正义和谐社会,不但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议题,而且成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战略问题,同时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必当承担的重大历史使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7年6月9日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参观中华世纪坛、观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时讲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物质性,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和物质性结合在一起。物质性就是文象,非物质性就是文脉。人之文明,无文象不生,无文脉不传。无文象无体,无文脉无魂。文化文化,文而化之,化而文之,两者要很好地结合起来。人类文明只有代代相传,才能不断丰富发展;只有相互交流,才能文物化成。”温总理强调指出,  “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几百年、几千年传下来的,为什么能传下来,千古不绝?就在于有灵魂,有精神。一脉文心传万代,千古不绝是真魂。文脉就是一个民族的魂脉。今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文脉。我们不仅要保护,也要继承、发扬和创新;不仅要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也要学习借鉴世界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①

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中国穆斯林少数民族也拥有自己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传统与文化遗产。中国穆斯林的文化跨越并吸纳和融合了伊斯兰文化和中华文化两大文化的精粹,堪称底蕴丰厚,义理深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一弥足珍贵的文化传统,不仅塑造和彰显了中国穆斯林少数民族勤劳、智慧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而且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是五彩斑斓的中华文化大花园中一枝艳丽夺目的花朵。众所周知,伊斯兰教及伊斯兰文化作为世界四大文明体系之一,传播到中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千百年来,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发展,绵延不绝。广州是伊斯兰教传人中国最早的地方之一,中国穆斯林文化的千年旅程,可以说就是从这里启航的。今天。我们有幸在这里共同学习,探讨和了解中国穆斯林民族文化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精神,把握其绵延不绝的文心与文脉,对于提升穆斯林少数民族的文化自觉,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建设中华各民族和而不同、合和共生的和谐文化,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穆斯林少数民族传承千年的文脉真魂是:

一、认主独一的宇宙观

“认主独一”是伊斯兰教的核心信仰,也是穆斯林的宇宙观,认为真主安拉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是独一无二、唯一应受崇拜的主宰,永恒不灭,万能全知,至仁至慈,超绝万物。宇宙的运行、万物的生灭,大到日月星辰的运转往复、昼夜四季的更迭交替,小到一草一木的枯荣、一病一灾的生消,都是真主的定夺。人的生死夭寿,祸福吉凶,无一不是真主的前定使然。真主是宇宙的本原,也是万物的归宿。

中国穆斯林先贤将这种宇宙观表述为“既为宇宙万有之本原,又为万有之归宿”的“真一”思想。王岱舆在《正教真诠》中说:  “真主止一,无有比拟,乃无始之原有,非受命之有也。” ②刘智在《天方性礼》中说:  “真者,无妄之谓也;一者,不二之称也。”马注在《清真指南》中进一步指出:  “太极未萌,阴阳未肇,涵万象于先天,具众理于元始。无动无静,至渺至冥,色象不能喻其妙,万物不能配其尊。见非凭目,视无不差察;闻非凭耳,听无不聪;言非凭舌,语无不备。绵绵而无始,悠悠而无终。非从所生,亦无所生。垂造天地,长育群灵。至清至净,无配真主。” ③“这一‘真一’本体论,显然具有承认宇宙的统一性及宇宙规律的不可抗拒性之哲理内涵。”④

这种独特的宇宙观决定了穆斯林对世界的整体认识,形成了他们民族文化中独特的宇宙生成理论,进而影响到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冥冥之中影响着穆斯林的一生,使其很难再虔诚地相信和崇拜诸如“山神”、  “地神”、  “财神”等等各种各样的神灵,也难以成为一个纯粹的物质主义者或拜物主义者,而是或多或少,总会有一种超然的精神寄托和终极关怀。即便像明代思想家李贽那样极具叛逆精神的人,在离世时也不忘记留下嘱托,要按照穆斯林的方式埋葬自己,覆命归真。

二、两世吉庆的人生观

伊斯兰教认为,人类的生活不仅有眼前的现世生活,还有死后的后世生活,只有在今世奋斗不息,努力行善,方可获得后世的成功。  《古兰经》要求穆斯林要今世与后世兼顾:  “你应当借真主赏赐你的财富而营谋后世的住宅,你不要忘却你在今世的定分。”  ( 28:  77)圣训中也说:  “耕耘现世,如同要永生一样;准备后世,如同明朝就要死亡。”这种人世主义和出世主义相互结合的两世吉庆观,是穆斯林民族文化的又一重要理念。

正是基于这种两世吉庆的理念,中国穆斯林往往能够旷达而积极地对待人生,既向往后世的成功,又注重现实的利益,在生命的旅程中努力奋斗,不断调适自我,把握有限,领悟无限,将信仰与生活、精神与物质、宗教与世俗有机地融为一体,成功地化解了诸如现实与理想、幸福与磨难、成功与失败、生存与死亡等等许多人生中的重大矛盾,从而始终保持坦然处世、乐天知命、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就以洗澡这样的生活小事为例,穆斯林很讲究卫生,注重洗澡,俗称洗澡为“带水”。洗澡虽说是有利于健康的世俗事务,但穆斯林遵循伊斯兰教的礼仪,为洗澡赋予了神圣的宗教意义。他们洗澡并不是随便一洗,而是有一定的程式。这样,洗澡在具有健康卫生的现世功效的同时,又具有取悦真主的后世功效,在一件生活的具体小事中,将世俗性与宗教性、今世与后世结合起来。那种仅有现世功效或只为后世的事务为穆斯林所不取,诸如放贷收利或遁世苦修等。

三、乐善好施的伦理观

 伊斯兰文化崇尚道德,宣导敬主爱人的博爱精神。  《古兰经》中说:  “你当以善待人,像真主以善待你一样。你不要在地方上摆弄是非,真主确是不爱摆弄是非者。”  ( 28:  77)“真主的确喜爱行善的人。”  ( 25:  195)圣训中讲:  “我的使命就是为了完善人类的道德。”“宗教就是良好的品德。”  “你们中最优秀者,乃是你们中道德最高尚者。”中国穆斯林在恪守伊斯兰伦理道德准则的同时,又吸收了中华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中“忠孝仁爱”、  “礼义廉耻”、  “温良恭俭让”等伦理思想,形成了慷慨仗义、乐善好施的伦理观念,具体表现为诚实公正、慷慨仁慈、克己慎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个人品德;敬孝父母、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的家庭美德;勤奋敬业、公正守信、热情服务、乐于奉献的职业道德;劝善戒恶、助人为乐、热爱集体、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

在国家大力宣导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全国各族人民都有一个继承和发扬优良的民族传统美德的共同任务,  “而当我们提倡弘扬中国传统思想道德中的积极内容时,对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人民来说就要重视发扬伊斯兰教优秀道德思想,并对其做出具有时代精神的解释,来为当地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这对改善穆斯林地区的社会风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⑤

中国穆斯林始终恪守伊斯兰教的和平仁爱之道,一向乐善好施,富有爱心,勇于奉献。各族穆斯林本着伊斯兰教的普善精神扶弱济困、报效国家的善举不胜枚举。例如,2008年四川5.12大地震发生后,全国各族穆斯林同胞慷慨奉献、全力救灾的感人事迹就是突出的例证。这说明,中国穆斯林对伊斯兰教和平仁爱的普善精神的实践始终没有停止过,他们一定会为构建和谐社会、维护世界和平做出更大贡献。在穆斯林敬主爱人的实践活动中,伊斯兰教“大爱无疆”的普善精神也一定会被更多的人所了解。

四、内清外洁的卫生观

中国穆斯林十分讲究清洁卫生,重视外清,追求内洁。对饮食、养身、环境乃至心灵、精神等方面都有一系列具体细致的要求,形成了独特的生活习性和卫生观念。穆斯林的卫生观首先体现在饮食方面。穆斯林对于饮食很有讲究,其中许多饮食禁忌源于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对饮食有许多具体的规定,一个总原则是,一切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佳美”食物都可以食用,反之则禁止食用。  《古兰经》中说:真主“准许他们吃佳美的食物,禁戒他们吃污秽的食物。”  (7: 157)  “禁止你们吃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诵非真主之名而宰杀的、勒死的、捶死的、跌死的、抵死的、野兽吃剩的动物,但宰后才死的,仍然可吃;禁止你们吃在神石上宰杀的。”  (5:3)正是由于伊斯兰教对于饮食的要求,回族人才养成了慎食慎饮的习惯,形成了精深而独特的清真饮食文化。

穆斯林对于个人卫生格外讲究,十分重视洗浴,有大净小净的习惯,对衣着的整洁、环境的卫生也很注重。穆斯林不仅讲求外在的卫生,更注重内在的精神卫生,在搞好外部卫生的同时,更要追求内心的纯洁和心灵的健康,达到外清内洁的相互统一。在穆斯林内清外洁的卫生观念中,任何外在的卫生讲究实际上都与内在的精神追求密切联系在一起。有段圣训说:  “刷牙能够清洁口腔,取悦真主。”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这种清洁观甚至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就连经济活动中也不例外,财产达到一定额度是,要抽出2.5%的财产作为施舍,济困扶贫,即交纳“宰卡”  (天课),  “宰卡”是净化、纯洁、洗涤的意思,即通过这样的善举,净化财产,进而净化心灵,达到内清外洁的境界。

五、自强不息的生活观

中国穆斯林各民族对待生活豁达大度,乐天知命,顺境中不骄不躁,逆境中不屈不挠,体现出一种刚正不阿、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满怀希望、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观的形成,同样深受伊斯兰文化和中华文化两大文化的深刻薰陶。

伊斯兰文化中有一个重要理念叫做“吉哈德”,本义是“能力”、  “努力”、  “奋斗”的意思。作为一个精神理念,指穆斯林为提升和实践自己的信仰、保卫自己的信仰、生命财产不受侵犯而进行的全身心的一种努力和奋斗。其内涵不仅包括戒除私欲、修身养性的自律精神,而且包括见义勇为、捍卫正义的社会责任感和抵御外侮、担当国难的爱国精神。

中华文化同样宣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的奋斗精神,强调“修己安人”的社会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这种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战斗精神和牺牲精神,与伊斯兰文化中的“吉哈德”精神异曲同工,都是极富东方文化品质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之魂。  “这种刚健有为的民族性格和人生价值取向在中国穆斯林中得到了充分贯彻和体现”⑥,塑造了他们自强不息、勇敢乐观的生活态度。  “在国难当头或民族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他们总是表现出义无反顾的抗争精神,卫国保族,决不苟且偷生,图砖瓦之全。”⑦

中国穆斯林这种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和生活态度,是在长期的历史磨难中锻造出来的,  例如,作为中国穆斯林重要组成部分的“回回民族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经历着动荡的历史年代,在复杂的民族关系和艰难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发展,特殊的历史条件造就了整个民族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和坚韧不拔的个性,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活跃在中华大地上,对祖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当前,回族人民正与汉族人民和其他民族一道,努力发展民族经济,普及文化教育,提高民族素质,在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道上共同奋斗着。”⑧

中国穆斯林这种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和生活态度,是在长期的历史磨难中锻造出来的,  中国穆斯林一直在极其复杂和艰难环境中谋求生存和发展,历经无数坎坷和磨难,这一艰难的奋斗历程,锻造了他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民族性格。

六、中正和谐的社会观

伊斯兰文明带给人类的首要资讯是和平、公正和平等。伊斯兰文化宣导和平,追求和平,维护和平,  “伊斯兰”一词的含义就是“顺从真主、追求和平”,穆斯林爱好和平,就连他们的问候语“赛俩目”也是和平、平安的意思。伊斯兰强调人类要和平共处,维护和平是全体人类的共同职责,人类大家庭的所有成员,各个民族和国家,要和衷共济,互助友爱,不可相互为敌,相互欺压,相互侵害。公正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没有公正,就没有和谐。  《古兰经》中说:  “真主的确命人公平、行善、施济亲戚,并禁人淫乱、作恶、霸道。”  ( 16:  90)  “你们当为正义和敬畏而互助,不要为罪恶和霸道而互助”  (5:2)

 伊斯兰文化宣导中正之道,强调宽容和谐,反对狭隘极端,穆斯林要不偏不倚,谨守中道,  《古兰经》中将穆斯林民族称为“中正的民族”,圣训说:  “最优美的事是中正之事”。伊斯兰文化历来强调诸如今世与后世、天启与理性、精神与物质、个人与集体、家庭与社会、权利与义务等之间的中正平衡。伊斯兰文化认为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大到自然界日月星辰的运转,昼夜四季的往复更替,小到一个人身心的健康发展,无不和谐平衡,井然有序,自然界一旦失去和谐,就会发生天灾,人类社会失去和谐,就会人祸不断,人体失去和谐,就会百病缠身。

伊斯兰文化不仅强调人与安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强调人与大自然的和谐,认为自然是人类的邻居和朋友,而不是人类的敌人,不可肆意掠夺自然。先知穆罕默德深情地说:“这是吴侯德山,我们爱它,它爱我们。”伊斯兰不仅教导穆斯林敬主爱人,而且要怜山惜水,热爱自然。伊斯兰教认为,人类不仅同宗同族,是一个祖先的后代。人类肩负着替真主代治大地的使命,这一崇高职责使得人类生命具有了神圣性,享有不可侵犯的尊严,不分民族、种族、肤色、血统、语言、阶层、贫富的不同,民族与民族、国王与庶民、男人与女人、富豪与贫民之间,没有生来高贵者或低贱者,也没有背负任何原罪,人人生而纯洁,在真主面前一律平等。人类应当互相关心和爱护,圣训中说:  “自己饱食而他的邻居却饥肠辘辘的人不是穆民。”这里的“人”和“邻居”并不限于穆斯林,而是包括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全体人类。中国穆斯林在恪守伊斯兰教的这些重要理念的同时,还吸收了中华文化中的“中和”思想和“中庸之道”,形成本民族中正和谐的社会观,认为“四海之内皆兄弟”,强调齐家睦邻,与人为善。在包括广州在内的许多都市,穆斯林总能与其他民族和谐相处,共同营造最多姿多彩的城市文化。

七,与时俱进的发展观

 伊斯兰文化有一个重要特征和历史传统,就是“创制”  (伊智提哈德),这是伊斯兰文化的一种自我更新机制,也就是文化创新。伊斯兰文明绵延发展千百年,很大程度上就是有赖于这种与时俱进的文化创新机制。中国穆斯林继承和发扬了这种文化传统,在穆斯林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中,成功地开展了“创制”工作,无论是先贤胡登洲创设经堂教育、王岱舆著书立说,还是马坚教授等现代学者的译经着文,无论是明清之际的“以儒诠经”活动,还是20世纪中国穆斯林的新文化运动,都是穆斯林学者秉承伊斯兰文明宣导创制的传统而开展的文化创新活动,是民族文化史上的壮举,建树不凡,意义深远。这些艰苦的“创制”工作,旨在使伊斯兰文化适应中国不断变化的新环境,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著名穆斯林学者马坚先生曾经对这种与时俱进的创制工作有过形象地解释,早在1926年,马先生担任家乡鱼峰小学校务主任,他在推进教学改革时指出:人要随季节的变化而增减衣服,否则就要伤风感冒,甚至患大病,  “随机应变”是真主给予我们的“恩赐”。

纵观中国穆斯林民族文化发展史,可以清楚地看出,历代贤哲,正是遵循伊斯兰文化“创制”这一“运动”原理,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进取,把握时代脉搏,不断开展艰苦的创制工作,致力于中华多元文化体系中穆斯林民族文化的建设和创新。而且,这些活动的意义还不仅仅局限于伊斯兰文化的建设和创新方面,从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视阈中看。乃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丰富、发展和创新,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进程中,在中外文化的沟通和交流方面,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也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八、爱国爱教的政治观

中国穆斯林是中国人,因此,爱国主义是中国穆斯林与生俱来的民族品质。同时,中国穆斯林又不同于一般的中国人,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这个传统观念的核心就是伊斯兰教,就是认主独一的宇宙观和两世吉庆的人生观,因此,爱教也是各族穆斯林的民族品质。爱国与爱教相互统一,不可分割,就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爱教必然爱国,因为伊斯兰教要求穆斯林热爱自己的家园和祖国,要建设和保卫自己的家园和祖国。对家园和祖国的侵犯,就是对信仰的侵犯,对家园和祖国的漠视,也是对信仰的漠视。

然而要恰当地处理好爱国与爱教的关系,并从理论的高度予以析明,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先贤王岱舆明确提出了“真忠正道”的政治观,认为“夫忠于真主,更忠于君父,方为正道,因其源清,而无不清矣。”⑨“忠君”的实质是爱国。  “王岱舆的‘真忠正道’政治观,是中国穆斯林在历史上始终和祖国保持一致的思想认识基础,是自元以来数百年间回汉两族人民紧密团结,互相依存的民族关系反映在理论上的积淀和升华。……从历史上看,中国伊斯兰教自植根中国后,先在实践中解决了‘二元忠诚’问题,但在理论上的解决,却自王岱舆始。毋庸置疑,妥善解决这个问题,对维护祖国统一,确定回族在统一国家中的地位,搞好民族团结,都是有深远意义的。”⑩自王岱舆以后,历代穆斯林学者秉承爱国爱教的传统,并在理论和实践的不同层面不断深化和提升这一思想,使之成为了穆斯林同胞长期传承的优良传统。

正是基于爱国爱教这一重要政治理念,在历史上,每当中华民族处于危亡之际,穆斯林同胞莫不与各民族人民一道并肩作战,保家卫国。特别是在中华民族反抗三座大山的压迫、追求民族解放的历次革命运动中,广大穆斯林少数民族同胞始终恪守“爱国是信仰的一部分”的训导,与全国各族人民并肩携手,浴血奋战,谱写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凯歌。左宝贵鏖战东海,抵御倭寇;马福禄抗击八国联军、血洒正阳门;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打击日本侵略者;王静斋、时子周阿訇发起成立“中国回民抗日救国协会”,号召抗战;虎嵩山阿訇写出阿拉伯语、汉语祈祷词,谴责日本侵略,祈祷抗战胜利;马松亭、达浦生阿訇奔走海外,宣传抗日;马良骏阿訇在新疆号召抗战,抗战胜利后,又积极致力于新疆的和平解放,等等,都是中国穆斯林爱国主义精神的光辉篇章。

纵观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出,爱国爱教的精神在中国穆斯林的各种重大活动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只是在不同时代所体现的具体形式有所不同而已。穆斯林同胞爱国爱教的精神是一以贯之、绵延不绝的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国穆斯林各族人民的国家观念,其出发点和着眼点,并不仅限于维护自己的民族传统,更在于有报效祖国、共建中华文化、振兴中华民族的崇高目标。

结语:

上述几点就是中国穆斯林生生不息、传承千年的文脉,是伊斯兰教在中国本土化进程中形成的中国穆斯林弥足珍贵的文化传统。事实上,中国穆斯林民族文化的核心理念远不止这些,还有诸如尊师重教、崇商重农等许多重要理念。中国穆斯林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形成的历程,既是中华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相互交流和吸收的过程,也是伊斯兰文化逐步实现本土化和中国化的过程。

今天,在考察民族传统文化形成的历史轨迹,探究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时,应当清楚地认识到,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千年文脉,坚持和发扬与时俱进、爱国爱教的时代精神与爱国情怀,努力提升中国穆斯林少数民族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不断开展文化创新,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创中华民族“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和谐文化,为建设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是时代赋予中国穆斯林各民族的历史重任,这一点,恐怕也是广州市民宗局及伊协组织本次学术活动的宗旨所在。

最后,谨以如下短句结束我的报告:

蕃客来华竞争先,驻唐留宋不思还。踏浪梯山无所惧,敬主爱人有真传。怀圣光塔伫千年,文脉不绝传北南。美美与共各民族,和谐盛世肩并肩。不当之处,敬请指正,谢谢!


①  华社(记者李斌):温家宝、李长春参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2007年6月9日。

②  王岱舆:  《正教真诠清真大学希真正答》(余振贵点校),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9页。

③  马注《清真指南》  (郭璟、孙滔、马忠校注),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79~280页。

④  马建春:  《各民族共创中华》(西北卷下册),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302页。

⑤  马贤:  《弘扬伊斯兰教的优秀道德传统,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中国穆斯林》1999年第4期。

⑥  马宗宝:  《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回汉民族关系》,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

⑦  马宗宝:  《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回汉民族关系》,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7页。

⑧  高发元:  《回族文化史》序(马兴东、纳文汇着),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⑨  王岱舆:  《正教真诠清真大学希真正答》(余振贵点校),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8页。杨怀中、余振贵主编:  《伊斯兰与中国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398~399页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