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背景下城市清真寺面临的挑战与功能转型

【内容提要:现代化引起的城市穆斯林问题,有待清真寺在伊斯兰教教义和教法许可的范围内,保持清真寺核心功能的同时,在文化教育、社会服务、文明表述、慈善公益、公共空间等方面拓展其功能,并对某些传统功能予以现代化的转型。】

【关键字:现代化,清真寺,功能,转型】

【马强,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人类学和伊斯兰文化研究。】

近年来,我国学者主要从宏观方面总结和讨论了历史与现实中清真寺所发挥的功能,某些研究也引入历史视角,将清真寺的功能置于时代背景之下,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中清真寺功能的异同和变化。相较而言,现有研究对现代化给中国城市穆斯林造成的影响、带来的挑战、面临的问题,以及在此背景下清真寺功能的变化和未来转型讨论较少。鉴于中国社会三十多年来发生的巨变以及引起的中国穆斯林社会结构的变迁,适时地讨论上述话题有利于引导城市清真寺更好地为穆斯林服务,扮演和发挥宗教社区中心的功能和作用,在凝聚穆斯林社群的同时,促进穆斯林社群的现代化,不至于成为城市现代化的障碍因素或包袱。

 

一、现代化背景下中国城市穆斯林面临的主要困境

 21世纪的中国社会延续了上世纪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化发展势头,伴随着城市的地域扩张、老城区改造、新社区建立等,城市的整体规划、综合布局和细节功能越来越成为考量一座城市品质的主要内容。城市化的根源来自于现代化。所谓城市现代化笔者的理解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持有现代化的理念、借用现代化的成果、采取现代化的手段和方式应对各种变化和问题,引导城市合理发展和布局,提高城市人口的生活品质。总体而言,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因经商、学习、工作等原因,有大量人口在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流动,特别是穆斯林对商业活动的喜好,使之成为世界移民和人口流动的重要现象。现代化背景下,国内大多数城市的穆斯林都在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发生了巨变,对这种巨变总体上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观察。一是传统宗教社区因环境、结构、功能、人口等原因而发生裂变,特别是传统寺坊体系遇到挑战,出现有寺无坊、有坊无寺、随寺不随坊、随坊不随寺等各种复杂现象;二是随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流动,在新的城市拓展地带出现了新的穆斯林聚居社区,出现新的寺坊和职业人群。

笔者曾经从八个方面对中国城市穆斯林面临的主要困境和问题进行过总结。①

1、社区问题:传统社区的保持和发展问题;新兴流动的精神社区;国内外迁移人口与多族群、多教派的社区。

2、宗教思潮与教派观念:赛莱菲耶运动;泰卜里厄宣教活动;苏菲思想及组织;国外伊斯兰思潮的中国化或地方化问题。

3、迁移人口:迁移人口的互动和融人问题,包括国际和国内两部分,国内又可以分为省际迁移和省内迁移(包括市内迁移);外籍穆斯林流动人口;迁移人口的子女教育问题。

4、宗教活动及管理:宗教管理部门——各级伊斯兰教协会——清真寺——寺管会的管理体系的功能、威信、效度等的评估;清真寺教务和寺务及其管理。

5、清真饮食:清真饮食的认定和行业标准;中国清真饮食的国际市场开拓;清真饮食的地方监管问题;清真饮食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6、宗教教育:读书与读经的关系;经堂教育的继承和延续;城市穆斯林教育的革新;清真寺教育功能的转型;阿訇的培养、遴选、聘任、交流、待遇等问题。

7、城市女寺(学)及穆斯林妇女:城市女学的兴起、评价和管理;女寺与男寺的关系;女学的发展和功能。

8、城市穆斯林的社会融入:如何在城市中既能融入都市生活,又能保持信仰身份。

 

二、清真寺与城市穆斯林的生活与流动

清真寺是穆斯林的社区中心,是履行仪式、开展教育、传承文化、继承传统、聚众议事、解决纠纷、扶危济困、交流互助的地方,扮演着世俗和宗教两方面的功能,在穆斯林社区中居于无可替代的位置。因此,历史和现实中,哪里有穆斯林聚居,哪里就会出现清真寺并成为地标性建筑。中国的清真寺通常融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和中国文化为一体,同时揉合了地域文化,不仅是社区中最宏伟、最庄严的建筑,是物质性的地标,在周边穆斯林的认知和分类体系中也是精神性的地标。有了清真寺穆斯林才会对所处环境产生家园般的依赖,体会到信仰的关爱和温暖,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在中国,同信众广布的佛教相比,伊斯兰教的城市性特征非常明显,所谓“天下名山僧占多”,虽有近代以来“人间佛教”之呼吁,但佛教僻静修行、远离尘俗的特征仍然很明显。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但过分地人世会招致宗教世俗化的批评,破坏佛教在公众心目中淡泊空灵的品质。而穆斯林恰恰与此相反,通常选择都市津要、水旱码头、交通便利、人口密集之地居住。建寺成坊,设集成市;依寺而居,依坊而商;寺坊一体,坊市不离。无论伊斯兰初传的麦加和麦迪那,还是进入中国后的广州,、扬州、泉州、杭州、西安等,都为都市津要之地。当代全球性的穆斯林移民更是彰显了这一特征,如美国的穆斯林主要聚居在纽约、费城、华盛顿、三藩市、洛杉矶、芝加哥、克里夫兰、底特律、休士顿和沃思堡等城市或城市群,日本穆斯林移民主要聚居在东京及附近地区,荷兰穆斯林主要居住在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乌德勒支四市,而今日中国的外籍穆斯林移民主要集中在广州、义乌、深圳、上海、北京、西安、南京等城市。可以说,现代化让喜好流动的穆斯林同城市有了更加紧密的联系,特别是中国实行的农村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改变了传统上土地对人的束缚,农业现代化将大量人口从土地上分离出来,大批农村穆斯林人口也离土离乡,  “散布在大地上寻求安拉的给养”  (古兰经:62:10),从而成为新的城市人口。

从人口迁移趋势观察,国内穆斯林有村向镇、镇向县城、县城向中心城市、中心城市向大都市迁移的特点。从迁移人口的职业身份来看,主要是某些地域性的行业群体由农村或城镇迁往大城市,如青海回族和撒拉族、新疆维吾尔族进入沿海城市开设餐馆;河南孟州、长葛等地回族迁往泉州、广州经营皮革。从迁移地域分析,有从内陆地区向沿海城市,从西部地区向中、东部地区迁移的特点。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向历史上曾经有过穆斯林活动,而在计划经济时代社区普遍出现衰落的城市迁移外,近年来出现向历史上很少有穆斯林生活的城市迁移的趋势。

造成上述迁移特点的原因大致有二:一是传统上有清真寺的城市对穆斯林的吸引力;二是发达地区的城市商业繁荣、市场发达、政策人性化,具有“拉力”作用。传统上有清真寺的地方,新移民到来之后会通过清真寺迅速建构自己的社会网路,分享以清真寺为中心形成的社会资本,为移民进入城市提供最基本的网路支撑。而市场发达、政策开明、商业繁荣的城市能够在短期内吸引行业性的穆斯林商人进入,从而迅速聚集一定数量的人口,构建起新的宗教社社区。

这些进入城市的穆斯林虽然拥有不同的职业身份,但因商业活动和工作生活,成为了实际意义上的市民。当前多个城市中新清真寺和礼拜点的建立,都同这些长期留居的穆斯林流动人口有直接的关系。深圳、佛山、珠海、义乌等商业发达城市成为新兴的穆斯林小聚居城市。中心城市、大城市、商业城市、沿海城市成为国内各族穆斯林争相进入的地方;商人、学生、流动打工者等是最主要的职业群体。

作为城市人口的构成部分,都市穆斯林除了面对城市化引起的普遍性问题外,还必须面临现代化给其宗教和信仰生活带来的挑战。宗教信仰其实也对穆斯林的城市流动行为造成一定影响,决定其流与不流、流向何处、流动方式,以及何时流动。在此过程中,城市清真寺是吸引、稳定、凝聚城市穆斯林的重要因素。一座干净整洁、服务周到、设施便利、管理完善、团结宽容、功能强大、气氛融洽、学风浓厚的清真寺往往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坊民对其有深厚的感情。如果是传统社区,则在城市改造过程中会出现坊民难以割舍,从而拆迁安置困难;而如果是新建立的清真寺,则可能吸引越来越多的穆斯林在清真寺周围购买住房,聚居成坊,形成新的围寺而居社区。 

 

三、现代化背景下城市清真寺功能的转型

 现代化背景下国内清真寺功能业已出现的调整在很多城市都可以发现,特别是城市化速度快,穆斯林散居化程度高,社区结构变化大的城市。例如王德才认为吉林省清真寺的功能主要包括完成宗教功课、为穆斯林服务、弘扬伊斯兰文化、促进民族团结、政治引导、协助政府落实民族宗教政策、发展经济、保护文物、对外宣传等。②其中包含了诸多非传统功能。

基于现代化背景下城市穆斯林存在的诸多困境,以及城市穆斯林人口、分布、居住格局、身份特征、文化特点、信仰诉求等发生的重大变化,探讨如何因时而变,因地制宜,调整、拓展和发挥清真寺的社区中心功能和作用,凝聚、服务、管理城市穆斯林,消解现代化为信仰群体带来的挑战,促进穆斯林更好地融人现代都市,维护城市多元文化,提高城市的国际化水准等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发挥清真寺功能的原则和理念

清真寺是体现民主、平等、清廉和公正的地方。“一切清真寺都是真主的”(古兰经:72:18)。 “安拉最喜悦的地方是清真寺”③因而清真寺被称为“真主的房子”,是穆斯林共有的生活和精神家园,每个穆斯林无论贫富地位,只要虔诚奉教,都有维护清真寺的权利和关心清真寺的义务。清真寺功能的发挥首先要依据伊斯兰教义,合乎伊斯兰教法,在教义教法的原则范围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通;其次应秉承“有教无派”的理念,以伊斯兰认主独一、六大信仰、五项功修为基础,宽容地对待因地域、历史、政治、传统、理解力、本土化等各种原因形成的礼俗性、地域性差异。坚持己见,但不诋毁他人,过于张扬派别观念其实是对大伊斯兰精神的遮蔽;再次要遵从《古兰经》人类同源,同属造化的教导,宽容地对待因长期“失教”  (宗教教育)而信仰淡化、缺乏操守的穆斯林和对伊斯兰非常陌生的非穆斯林。一个人是否是穆斯林完全属于安拉的引导,人只有做“赛白布”(促成因素)的能力。《古兰经》教导人们,无论信仰与否,人类都来自同——个祖先,同属于真主的造化,不能因血缘、肤色、民族、信仰等互相歧视。特别应消除少数人以相同信仰遮蔽下的民族中心主义对伊斯兰造成的危害,让非穆斯林通过某些民族成员的劣行而对整个穆斯林群体形成不良印象。

(二)坚守清真寺的核心功能

清真寺的核心功能是为穆斯林提供学习、沐浴和进行礼拜、丧葬、节庆等宗教仪式的地方。保持核心功能的正常稳定开展是清真寺工作的关键。

1、做好洗浴、礼拜等日常性事务。城市化对人带来的压力之一是生活空间的狭小,单位地域面积中人口密度的增加,导致以往能够在家户中完成的仪式难以为继,而对于那些涌人城市的底层劳动者而言,在履行宗教功修方面存在更多的困难。清真寺在日常宗教生活服务方面应该充分考虑照顾和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做好基本的宗教服务。洗浴和礼拜是清真寺最基本的常规性事务,鉴于大多数古老的清真寺基础设施陈旧,应该根据情况对淋浴设施、礼拜大殿等进行改造和翻新,以方便日常宗教生活。

2、普及宗教常识教育。城市穆斯林大多因散居、族际通婚、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实施和落实过程中的波折、远离具有明确地理边界的寺坊而长期“失教”,存在教义陌生、教理不清、宗教实践欠缺的事实。个别城市流动人口中,甚至存在民间所谓的“三盲”(教盲、文盲、法盲)人员,这种人既失去了义务教育的濡化,又脱离了宗教的劝导,自由散漫,道德欠损,素质低下,违法乱纪,在公共视域中往往有损于少数民族的形象(如中东部城市中某些清真餐馆因利益之争欺行霸市、大打出手、对抗城管的行为;某些城市出现的假借宗教名义“化钱粮”、要“乜提”的行为;个别人在城市中从事偷窃等违法乱纪、违背伊斯兰道德和原则的行为等),造成非穆斯林对整个穆斯林的污名和刻板印象,甚至危害地方和谐,影响城市民族关系。清真寺不能漠视“三盲”人员的存在,在部分人失去学校教育之后,尤应重视宗教的教化,教育其爱教守法,做道德高尚的公民。普及宗教常识教育应该成为每个清真寺常规性的工作,可以根据坊民的实际情况,在不同时间段开办不同形式和层次的学习班,让周围穆斯林首先成为一个合格的穆斯林,解决因“失教”而带来的诸多问题。

(三)清真寺功能的拓展和转型

 祁学义通过对十世纪以前清真寺的考察,将伊斯兰早期清真寺的功能总结为宗教、教育、政治、司法、外交、慈善、医疗、娱乐、军事等9个方面,并认为近现代以来清真寺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包含了医疗卫生、妇女教育、文艺娱乐、图书阅览、扶贫救弱、捐资助学、调节纠纷、普及伊斯兰常识、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医疗服务、幼稚教育等。④文章根据经训和历史,很好地诠释了清真寺的功能并不囿于宗教范围,而涉及穆斯林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时人可以根据经训原则和社会环境,调整清真寺的功能以培养优秀的穆斯林社群。

1、文化教育

清真寺既是完成宗教仪式之地,也是践行教育和传播知识的地方。在阿拉伯语中,大寺( )与大学( )词根相同,说明大寺者不仅是人口、地理位置显著之谓,还应是学人荟萃,知识流布的地方。就清真寺的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传统,金忠杰根据文献进行过系统的梳理,并援引伊斯兰学术巨擘伊本·泰米叶的总结,认为“清真寺是学者之家,学术研究中心”。⑤可见,清真寺既是礼拜功修之地,也是从事文化教育的场所,传播知识是清真寺最重要的工作。

 (1)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培养好一个合格的穆斯林,就是培养了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宗教教育的此项功能不可忽视。在传统经堂教育因教材陈旧、方法繁琐、念经乏人而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现代城市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和休闲时间集中的情况,改变精英式教育思路和模式。普及信仰常识教育,将坊民首先培养成一个合格的、有道德的穆斯林应该成为清真寺基本的教育目标,而不是脱离实际,好高骛远地固守精英教育之路,以致耽误了对更多底层坊民的教育。可以变革每个寺都开办经堂大学的传统,将培养高层经学人才的重任依托于国内某些经学发达、传统深厚、师资集中的清真寺、伊斯兰教经学院、阿拉伯语学校,或国外知名的伊斯兰大学。经学人才的遴选可以放宽到大学本科毕业生、高中和阿拉伯语中专学校毕业生中有志于经学的青年,建立专门的人才培养和奖励基金,改变当前经堂教育举步维艰的局面。对不同职业人群可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以清真寺为中心,针对周边群体如农民工、小业主、族际婚家庭、大学生等,开展分层次、分方法、分内容的教育。在人群同质化特征较高的地区清真寺,可以将专门性的教育作为特色予以宣传和发扬。

(2)开设讲坛,谘询教义。可以根据城市人的生活规律,在周末和节假日等开办讲座,传授伊斯兰认主独一、崇尚和平、尊重他者、珍视信仰等基本的价值和理念。可以将国内某些伊斯兰研究方面的学术讨论会安排在清真寺举行,开设论坛,惠及坊民,让研究者同研究物件亲密接触,在生活层面加深对伊斯兰教的理解。此举对于改变学术界脱离实际的象牙塔式学问,因缺乏基本实践层面的知识而导致对伊斯兰教的误读,浮躁而急功近利的为学态度等都会有所裨益。2012年4月,西安市长安区政府批准兴建的西安锦业路清真寺以“现代化背景下的城市穆斯林”学术讨论会作为清真寺开学的重要内容,邀请了国内有关城市穆斯林研究的知名学者发表演讲,实现了学界和民间的良好互动,其意义值得深思和借鉴。可以考虑在清真寺适当安排教义谘询课程,专门针对愿意了解伊斯兰教的非穆斯林进行释疑解惑,消除非穆斯林对伊斯兰教普遍存在的神秘感和敬畏感,改变伊斯兰在中国大传统社会中的异质性。正教不彰,则邪说横行。时下尤应重视中国社会中因意识形态、传播方式等所限导致的人们对传统宗教的无知和误解,以及由此出现的某些个体假借宗教名义神话个人、愚昧信徒、欺骗群众、蛊惑人心、危害团结的行径。   

2、社会服务

 (1)谘政普法,化解矛盾。清真寺是唯一能够在聚礼和会礼日汇聚各行各业穆斯林的地方,这种机会非常珍贵。在穆斯林心目中,清真寺具有无可替代的权威和象征意义。可以在清真寺开展国家法律和政策的宣传与解释,了解穆斯林群众的困难与建议,通过人大、政协等管道形成提案,或直接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解决城市民族纠纷和冲突。如青海化隆县政府驻广州办事处利用清真寺召集拉面馆业主召开会议,协商开设拉面馆的原则,解决利益冲突问题;普及法律常识,号召办理营业执照;通过阿訇协调有关部门简化办理手续,减免办理费用;在距离清真寺较远的地方设立斋月临时礼拜点等方法解决了很多矛盾甚至冲突。清真寺在农民工讨薪、杜绝使用童工、普及义务教育、宣传政策法规等方面都能够扮演重要的角色。

(2)关注边缘,心怀弱势。边缘和弱势的地位不只是经济贫困所致,政策、身份认同、信仰历史、虔诚度、社会偏见和多数社群的忽略等都会造成不同人群对信仰社群的疏离感。如某些城市对国外,特别是对某些国家、某些教派的穆斯林和国内某些地区、群体和民族的穆斯林长期以来有所忽略,在清真寺管理、当地伊斯兰教协会组织、子女上学、日常宗教活动和宗教教育等方面很少考虑他们的困难,使迁移人口对清真寺,甚至对整个城市都缺乏归属感,影响到城市融入。清真寺应该做一些周边穆斯林群众的调查和走访工作,了解不同地域、族群和行业群体的诉求,制订适宜的关注计划,给予力所能及的关怀,促进城市移民人口的社会融入和文化根植。关注本市中人口较少族群、新穆斯林、族际婚家庭、流动人口、外籍穆斯林、非主流宗教派别、妇女、儿童、社会特殊群体等的生活,发扬伊斯兰鼓励人们相互关爱的精神,消除因长期边缘化而形成的疏离感。   

3、文明表述

伴随着中国社会日益提高的自信和开放态度,多种媒体和通讯手段的出现及应用,以及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三十多年前计划经济体制下固定的族群居住模式已经被完全打破,城市越来越彰显出族群、文化和宗教的多样性特征。中国社会多民族的文化板块结构在总体上保持大的框架的同时,在局部地方和个别民族中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近些年来中外穆斯林流人的城市出现了多族群、多地域、多宗教派别的特征,对那些历史上鲜有穆斯林生活过的城市,伊斯兰教对当地人而言是一种全新的信仰。针对多元文化、多种文明之间的关系,国际上既有促进宽容、尊重、和谐的声音,也有以冲突论为基调,主张限制、同化、提防、敬而远之的呼声。中国虽有儒释道三教融合、五大宗教共存的传统,但同时应该看到五大宗教之间,以及五大宗教同众多民间信仰之间历来缺乏沟通。就伊斯兰教而言,中国人多将其同特定的民族和地域联系起来,很多人对其缺乏基本的认识和了解。某些城市民族宗教工作不切实际,缺乏灵活性,造成信教群众对政府民族宗教政策的误解,甚至是引发各种摩擦和冲突的因素。我国学术界开展的各种文明对话和尊重文化多样性的会议,主要在学人中普及,而未形成社会的共识。清真寺应该以伊斯兰文明为根基,提倡文化自觉,宣扬伊斯兰文明,积极开展同其他信仰对话,将尊重、团结、宽容、和谐等价值理念转化为每个穆斯林的实践,成为民间认可的行动理念。

鉴于此,可以考虑在清真寺实行开放日,欢迎和邀请非穆斯林,特别是周边人口前来交流,消除不同信仰之间因缺乏真诚交流而存在的误解和偏见;召开小型学术讨论会,鼓励本寺阿訇积极参与其他宗教和信仰群体,以及学术界组织的有关学术活动;设立专项基金,支援伊斯兰文化宣传、出版事业;政府出版管理单位可以制定更加切合实际的出版审查政策,给予宗教文化类书籍更为通畅的出版和流通管道,让宗教问题“脱敏”;宗教管理部门组织的阿訇培训工作,不妨可以依托有实力的高校开设民族学、人类学和宗教学课程,通过阿訇的宣教和演讲使坊民认识到尊重文明多样性的意义。

4、慈善公益

清真寺可以很好地利用不同地域、不同族群、不同行业群体等资源,进行有效的资源利用和配置,建立起城市与农村、中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捐助者和受益人之间的沟通管道,定期开展帮扶活动,让慈善公益事业成为清真寺常规性工作的一部分。不要偏狭地将清真寺的慈善公益事业仅仅理解为扶贫济困,应该将一切有利于穆斯林健康生活的工作都看作是慈善公益的内容。既包括经济的扶助,也包括知识、道义、精神、文化等内容的传播。根据本寺实际情况,建立章程,确定慈善和公益的主旨目标、主要内容、受益人群、服务物件等,进行救灾、扶贫、助学,开设托儿所、幼稚园、婚介所、职业介绍所、养老院,开办讲座、论坛、文化交流等活动。

5、公共空间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单位面积中人口密度的增加,城市人越来越会感到公共空间的匮乏。对穆斯林而言,清真寺是最直接、最方便,在很多城市甚至是唯一的公共空间。公共空间的功能之一是让人通过空间中的交流和互动实现社会化,完成在血缘家庭中不能完成的任务,而清真寺的社会化功能同时也能教会一个人如何在宗教社区中保持自己的行为规范有序。如何很好地发挥清真寺作为社会公共空间的作用,关系到穆斯林青少年一代能否顺利实现社会化。清真寺可以牵头组织不同形式的活动,如一日伊斯兰生活训练营、伊斯兰知识竞赛、休闲、聚会、体育运动、交流、会友、相亲等。在活动中通过招募义工、集体参与,能够培养穆斯林的公共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穆斯林青年更好地融入社会,成为遵经爱教的穆民和遵纪守法的公民。

对于清真寺功能转型可能产生的作用,马丽蓉在总结了清真寺的基本功能是提供宗教礼拜场所,内涵“六大信仰”的宣传和“五大功修”的实践之后,认为清真寺同时具有教育、科研、慈善、司法、外交、社区服务等衍生功能,将对全球文明对话的理论与实践产生深远影响,例如在解决欧美穆斯林移民问题的具体实践中清真寺发挥了特殊而积极的作用。[马丽蓉:《全球化背景下的清真寺功能评估》,《阿拉伯世界》2009年第1期。]就国外学人的众多著述来看,也能发现类似上述衍生功能在某些时段、某些地方,其意义和影响深远,同伊斯兰信仰的城市根植、移民适应、宗教认同、族群融人等都有莫大的关系。探讨现代化背景下中国城市清真寺功能的拓展和转型,目的就是根据城市化的进程,提出可能的前瞻性认识,以促进城市文明间的和谐与共生。

--------------------------

注释:

1.马强:《都市穆斯林宗教问题田野调查研究》,《世界宗教文化》2011年第6期。

2.王德才:《新时期吉林省清真寺功能分析》,《中国穆斯林》2002年第2期。

3.穆斯林辑录,余崇仁译:《穆斯林圣训实录全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第152页。

4.祁学义:  《从伊斯兰史上的著名清真寺看清真寺功能的多样性》,  《阿拉伯世界》2007年第1期。

5.金忠杰:《从伊斯兰早期的<古兰经>注释学校看清真寺的学术功能》,  《阿拉伯世界》2008年第5期。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