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下某些变味的旅游活动
谁不爱湖光山色、鸟语花香?谁不爱名山大川、名胜古迹?这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外出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旅游业正成为一个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雄伟的长城、巍峨的泰山、壮观的兵马俑、宏伟的故宫、秀美的苏杭……无论是天然的,还是人造的景观,天下的美景吸引着人们,不但心向往之,而且身临其境,深入其中,体验一番,感受一番。旅游不但使人心旷神怡,心清气爽,而且见多识广,视野开阔,见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进入一个又一个新的境界。旅游是一种文明的标志。然而,当下国人的旅游活动中却出现了许多不文明的现象。
比如,最不文明的是随处可见的“景点文化”和“文化旅游”。有些文化层次较高的游客不满足于观赏天然的各种景点,抱怨这些景点缺少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这一下可好了,聪明的商家和旅游部门抓住了这个难得的“商机”,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增加这些景点的人为成分——所谓“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通过胡编乱造,终于“挖掘”、“整理”出文化。有的地方从垃圾堆里拾出几个灰尘差不多一尺厚的土地公、土地婆,立上一个小亭,竖上几块碑,就称那是“最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景点”。有的地方,耗尽了财力、物力、人力,实在“挖掘”不出什么文化来,便从家谱里翻出某某文化名人的祖父的父亲曾经在此吐了痰三口的“典故”,于是一个文化名人的景点便隆重诞生。有些边远山区,实在找不出什么文化名人,便在奇风异俗上做文章,拿什么“走婚”和低俗的“民族歌舞表演”等等,来满足某些游客的猎奇心理。更可笑可悲的是,据媒体报导,有一个时期有人在北京故宫边上的厕所里摆上一把“龙椅”,让每一个上厕所的人,戴上“龙帽”,穿上“龙袍”,坐一次“龙椅”,过一把“皇帝”的瘾。所谓的“景点文化”就是这样“炮制”出来的,你到这些地方转一圈,就算是“文化旅游”了。这其实是一种用旅游来糟蹋文化,用文化来强奸旅游的不文明的现象。至于在那些位于名山大川、名胜古迹的寺庙里面,烧香、磕头、许愿,那是家常便饭,也是人家的自由;但是可悲和可怜的是在这些烧香、磕头、许愿者的行列里出现了一些穆斯林的身影。众所周知,认主独一,唯主独尊,唯主独拜是穆斯林的核心信仰,不知这些穆斯林可曾想过一个人同时只能有一种信仰,否则,不称其为信仰,只能算多神崇拜。还有些穆斯林不思考、不判断,随大流,到一些旅游景点,跟着非穆斯林瞎起哄,居然摸什么“神石”、“神树”,相信这样能为自己和家人带来好运,这样做是举伴安拉的。生活如果如此简单,人类何必辛辛苦苦,累死累活地学习、生产、劳动、工作,需要什么摸摸“神石”、“神树”就行了。伊斯兰信仰要求穆斯林将自己的生活建立在坚定信念和诚实劳动基础之上,拒绝一切形式的幻想、侥幸、投机心理和行为。至于用赌博和色情来吸引游客在澳门、东南亚某些国家和一些西方国家是通行的做法,部分国人也趋之若骛。显而易见,这样的旅游违背了旅游的初衷,走向了旅游的反面。穆斯林应该拒绝这样的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回归自己的旅游文化。
二、穆斯林旅游文化的主要内涵
穆斯林的旅游文化是一个大课题,笔者没有能力全面阐述它。不过,有一些初步的想法,说出来供大家参考。
作为穆斯林首先应该明白旅游的目的是什么,我想至少有三个方面:
一是愉悦身心,享受主恩。
穆斯林肩负着奉真主之命,治理大地,建设美好世界的神圣使命。在完成对真主对家庭对社会应尽的义务的同时,对自身也有义务。保护好身心的健康,以便更好地完成使命,就是义务之一。而旅游是愉悦身心,增进健康的最好方式之一。当我们走出户外,观赏蓝蓝的天空、飘动的云彩、潺潺的流水,领略湖光山色和鸟语花香,呼吸清新的空气,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时,会感到自身与大自然溶为一体了,一切的烦恼与不快会烟消云散,压抑的心情会豁然开朗,疲惫的身体会如释重负,整个的人感到耳目为之一新。这一切实际上就是主的恩典。旅游就是享受主恩,愉悦身心,以便以更充沛的精力和更饱满的精神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
二是观察自然,领悟奥秘。
大自然是一部充满客观证据的打开着的无字之书,只要我们认真阅读,深刻领会,定能悟出真主的存在、真主的伟大。《古兰经》指示我们说:“你们要观察天地间的森罗万象”(10:101)。当我们出门旅游时,就会发现:大自然千姿百态、多姿多彩,美妙无比;那高山与平原、沙漠与绿洲、陆地与海洋、戈壁与草原、湖泊与河流,气象万千,和谐美丽,令我们留恋忘返;夜晚那闪烁的群星,白天那光芒万丈的太阳,令我们眼花缭乱。谁说这井然有序、有条不紊的大自然不是真主的杰作?!在真主的杰作面前,谁能无动于衷?谁不会感到自己的渺小,真主的伟大?
三是考察历史,感悟人生。
对很多人来说,游览一处名胜古迹的时候,就会浮想联翩,不禁会产生思古之幽情,就会惊叹其建筑之巧夺天工,赞美其宫殿的富丽堂皇;而对一个穆斯林而言,他(她)所感到的远不止这些,他(她)会由此思考人类的历史、人生的意义,正如《古兰经》所教导的那样:“难道他们没有在大地上旅行以观察前人的结局是怎样的吗?”(40.21)比如当游览故宫的时候,在惊叹其宏伟壮观之余,就会想到故宫历经数百年至今依然尚存,而当初住在里面的主人如今安在?曾几何时,一代又一代帝王锦衣玉食,指点江山,享受着人间的一切荣华富贵,可现在留下这富丽堂皇的宫殿,怎么不见人影了?埃及的金字塔也是如此,相当初,法老是何等的威风,大有普天之下舍我其谁的狂劲,而今却躺在这阴森的陵墓里任人品其头论其足,昔日的威风到哪里去了?在人类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在这宽广的人生舞台中,一出戏演完了,另一出戏又开始了,喜剧、悲剧、闹剧,交替上演,直到末日。每个人既是观众,又是演员,每个人自己选择自己的角色,自己书写自己的历史。历史是永远咀嚼不尽,回味无穷的精神滋养。每个游客在游览古迹名胜时,犹如观看一部历史剧,看完历史剧,再反观自己在现实中正在扮演什么角色,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当有所思,有所悟。
(载于《阿敏》总42期)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