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士仁:世界性宗教的基本特性

宗教是人类社会普遍而长久的文化现象,是人类通过理性探索和精神追求进入文明的标志之一。对宗教的认识,决定着人们对它的立场和态度,同时也决定着处理宗教问题的方针和办法,还牵扯到如何对待信教群众,跟他们建立什么性质的关系。我国在建国初期,就展开了全国民族政策执行情况大检查,提出了我国宗教问题的“五性”原则,即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这一理论的提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强调了“我国宗教”的特征,揭示了地方性宗教和宗教问题的性质,符合我国宗教状况的现实,对当时和往后我国宗教工作的开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然而,如果从宗教学的角度,把宗教现象放到国际的大平台去考量,观察世界性宗教的性质和特征,我们还会发现宗教有其它一些性质,以及不同于地方性宗教的许多特征。笔者经过肤浅的比较研究,发现世界性宗教至少存在这样几个特性:长期性、普遍性、导善性、抚慰性和神圣性。

在全球化背景下,深入挖掘世界性宗教的多维向度,研究它的本质属性,对我们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创建和谐世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挖掘宗教中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元素,让宗教发挥其正能量,又是当前我国宗教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宗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对世界性宗教的几个特性进行简要的介绍。

一、长期性

宗教是伴随人类社会中长期存在的文化现象。据现代宗教学创始人麦克斯·谬勒(1823—1900)的观点,宗教是人们内在的一种“本能”或“气质”,是理解无限(神、上帝)的本能。他所谓的“宗教”,并非指目前世界上存在的宗教,而是人类对神(创造者)的内心敬拜。现有各大宗教的历史并不十分久远,但对超自然力量的信奉和崇拜,是人的天性中始终鲜活的表现。据此,宗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最初。据考古学发现,大约在十万年前的“智人”时代,人类已经有了宗教观念。考古学家发现了宗教存在的物质遗迹,而思想观念又可能更早。即作为组织建构的宗教,它的出现相对较晚,但作为个体的信仰,它始终伴随着人类。从现有的考古发现,没有一个古老的文明游离于宗教的影响之外。无论从古印度《佛陀》信仰到玛雅文化的神坛,从古希腊的神话到巴比伦的法典,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到中国的甲骨文,无不透露着浓厚的宗教气息。宗教的存在和发展,其根源既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自身的因素,还有认识因素,只要这些因素存在,宗教就不会退出历史舞台,而那些因素中,有些是难以消除的。例如,人类始终难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也无法摆脱自身的弱点,更不能穷尽未知的领域。这一切,给宗教的生存提供了可能,使宗教有了长期发挥作用的余地。总之,宗教会长期伴随人类,即便按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说它最终消亡,那也是非常久远的未来要发生的事,阶级和国家消亡了它才消亡。

 

二、普遍性

宗教是世界各民族共有的文化现象。其普遍性体现在几个方面:信教人数多、涉及面广、层次多元。根据2001年世界权威组织的统计,当时世界上有60亿人口,其中各种宗教信徒就达48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 80%,是全球人口的绝对多数。又据近几年来的研究数字表明,世界上信教的人数没有呈下降的趋势,反而有上升的迹象。因此,21世纪仍然是世界宗教稳步发展的时期,宗教将普遍存在。我们以往认为,贫穷落后是宗教滋生的温床。然而,当今时代,科技发达和物质富裕的西方国家,反而是宗教兴盛的地区,宗教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关资料显示,美国、英国、法国的信教人数达到其人口的85%以上;澳大利亚、日本高达75%以上;东欧的许多国家也在60%以上。宗教信仰似乎与经济的发展没有绝对的联系。另外,我们以往还认为,宗教会在知识水准低下和普通的老百姓群众中蔓延,不会上升到高智商的精英和统治者的头脑中。然而,在世界范围内,科学界、学术界、思想界、政治界的精英,信仰宗教是一个普遍现象。据说过去300年中,信教的科学家,比例高达90%以上,如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等等。国外的政要中,信教似乎是一些职位的潜在条件,如美国总统手持《圣经》宣誓,英国女王的头衔(圣公会的最高领袖),伊斯兰国家的元首。总之,宗教信仰不是某个国家或地区,或某个人群的表现,而是世界的普遍社会现象。

三、导善性

“行善”、“戒恶”是宗教的两大永恒主题。自古以来,人与自身的私欲和社会的罪恶一直进行着斗争,人类始终朝着文明和道德的方向奋勇前进。在这一过程中,宗教一直扮演着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的作用。从古代波斯祆教宣导“善思、善言、善行”的教义,到犹太教的“摩西十诫”、从古印度婆罗门教的业报轮回,到佛教的“五戒十善”、从基督教提倡“博爱”,到伊斯兰教的“命人行好,止人干歹”,无不透露和凸显著宗教的“导善性”和对伦理道德的崇尚。大凡高僧大德和信仰境界高尚的人,无不被人们时常以“善人”或“行善之人”呼之。无论从哲学上讲,人的本性属善或属恶,或者中性,人往往会露出阴暗的一面,这是人性的现实。那么,宗教便是抑制人心邪恶、遏制阴暗蔓延的天敌。因此,只要在人的思想和行为中阴暗和邪恶的势头存在,宗教将长期与之对抗,并一直扮演“向善的动力”这一角色。“摩西十诫”中后五条就是扬善止恶的命戒:“当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做假见证陷害人”,“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佛家弟子,不论出家在家,皆遵守基本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伊斯兰教的“命人行好,止人干歹”涵盖了对一切善行的宣导和对一切罪恶的制止。通过对各大宗教的比较研究,不难发现“劝善”、“导善”是宗教的基本价值观之一。

 

四、抚慰性

人类对自己前途命运的担忧往往使他陷入不尽的恐慌,对生命归宿的迷茫常常让他感到无限的焦虑。有人认为,当人类能够掌控自己命运之日,便是宗教退出历史舞台之时。然而,在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神秘莫测而无比强大的自然力面前,人类始终表现出绝对的渺小;在错综复杂又难以抗拒的社会力量面前,人们经常感到相当的无奈;生活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个体,从来就没有随心所欲地实现过自己的愿望,对命运的掌控至今仍然是人类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因此,宗教依然是人们缓解命运张力的有效途径。死亡的现实迫使古人和今人对生命的前途充满恐惧和遐想,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追问促使人类本能地寻求抚慰灵魂的答案,而宗教则恰好有效地回答了人生难解的许多问题,给惶恐不安的心灵带来了慰藉,让漂泊不定的精神找到了宁静的港湾。各宗教的“来世观”,让生命延伸到了无限的久远,从而部分地缓解了对死亡的恐惧,消除了由于生命的短暂而带来的缺憾。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前定论”,完整地解释了个体命运的沉浮,也揭示了生命中付出与收获不相对称的缘由。以及弥补这一逆差的机制,从而安抚了追求公平的良知,消除了由善恶未曾业报而留下的不公。因此,宗教的抚慰性是一个不可辩驳的事实,否则难以解释自古以来人类对它的依赖。据有关学者的研究表明,

五、神圣性

宗教是否神圣,取决于人们对宗教本质的认识。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所有的宗教信徒无一例外地将其所信奉的宗教视为神圣。所谓“神圣”,即在人的心目中占据较高位置的信念和具有不可侵犯地位的价值。简而言之,当某一事物与神(造物主、真主、耶和华、梵天等)交织在一起时,它才被视为“神圣”。因此,所有宗教在其信奉者的心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不管他人如何看待。例如,印度教在其信徒的信念中是梵天的教导,犹太教在其信徒的信念中是耶和华的诫命,基督教在基督徒的信念中是上帝的现身说法,而伊斯兰教在穆斯林的信念中是真主的启示。这些宗教无不将自身与至高无上的神联系在一起。尽管各宗教之间由于严重的排他性而未必相互认同,但各宗教的神圣性在其信奉者的心中是不可置疑的。

“神圣”不仅仅指至高无上的价值,而且还是忠心为之奋斗的目标,甚至是赴汤蹈火用生命去捍卫的信念。认识到宗教的这一特性,相当重要,它会为我们解开有些人甘愿用奉献、牺牲、甚至圣战的途径来捍卫某种理想和价值的奥秘;它会指导人们如何正确面对宗教和宗教问题,防止错误的态度冒犯宗教的神圣而引起难以置信的反应。

纵观世界各大宗教,上述特性是极其显著的。也许从不同的视角能总结出宗教的更多的特征,但从最普通的功能和表现来看,以上五个特性还是基本符合宗教的根本属性。笔者认为,这“五性”可以有效地补充国内学术界提出的“中国宗教的五性”,对我们理解世界性宗教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基于此,对待宗教,我们能够做的就是要深入挖掘宗教的积极因素,使其为社会的发展服务;要研究宗教问题的规律,便于有效的管理和引导;要掌握宗教的社会功能,以便合理利用,造福社会。另外,一定要正视宗教的特性,尊重宗教的禁忌,信任宗教的正能量。凡急于想消灭宗教,清除宗教的的影响,抑制宗教的功能的做法,不仅徒劳无功,而且从根本上违背宗教发展的规律。凡否定宗教的价值,蔑视宗教的能量,无视宗教在其信徒心中的神圣地位者,不仅会伤害宗教信徒的感情,而且还荒废了可资利用的社会资源,更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妨碍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了解宗教的特性,十分重要。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