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历史书籍中是怎么描述中国的

287.jpg

伊斯兰世界有句妇孺皆知的圣训: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虽然按照一些学者的解释,认为此处的中国只是泛指,并非说明穆圣对中国有多向往。但就算是一句泛指,也能看得出在古代阿拉伯人眼里,中国是充满着知识的文明之地。

伊斯兰世界早就在东扩时期接触到了中国,但他们对中国的见闻记载文献则出现较晚。最早详细记载中国的文献,是一个叫苏莱曼的商人在851年写的游记,苏莱曼的手稿被学者阿布·宰德·哈桑收录入《中国印度见闻录》。这本《中国印度见闻录》也算是最早拿我国和印度作比较的文献了,书里这样比较中国(晚唐)和印度:

印度的每个国王都有许多军队,但不发军饷,中国则不同,中国人对自己的军队另给犒赏,和阿拉伯人的军队一样(因为中国是募兵制)。

中国更美丽,更令人神往。印度大部分地区没有城市,而中国人哪里到处是城墙围绕的城市。

中国人比印度人更健康,在中国,疾病较少,看上去中国人更强壮,很少看到盲人或独眼失明的人,也很少看到残疾人,而在印度,这一类人屡见不鲜。

中印两国的河流是很可观的,很多河流都比我们的大,两国的降雨量都很充足。

在印度,很多地方荒无人烟,在中国,所有土地都已经开垦,全国各地人口众多。

中国人比印度人好看很多,在衣着和使用牲畜上更像阿拉伯人。中国人的礼服很像阿拉伯人的衣着,他们穿长袍系腰带,而印度人不分男女,全都披两块布当衣服,另外带金手镯和首饰作装饰。

而且苏莱曼还通过自己对国际形势的观察,认为自己的祖国阿拉伯帝国的哈里发是世界上最伟大最富有的国王,而中国的皇帝是全世界第二的国王,罗马的皇帝是第三。

此后在903年伊本·艾尔·法基的《列国志》中,表述了这样的世界观:

世界像鸟一样,可以分为鸟头、两翼、胸部和尾部五个部分。世界之首是中国,背后是韦韦,韦韦之后的民族,便只有真主知道了。

阿拉伯帝国逐渐瓦解中,波斯人建立的萨曼王朝时期的《世界境域志》又这样描述中国:

中国国王据说是法里顿的后裔,又据说中国国王管辖三百六十个地区,一年中一个地区都有一个地区的税金上缴户部。中国居民都是很好的手艺人,其制作之惊奇令人惊叹。他们乘船溯江往土蕃进行贸易……

这里说中国人是法里顿的后裔,法里顿是古代波斯神话传说中的半神英雄。

此后在奥斯曼帝国时期,又出现了不少游历过明朝的人写的著作。1582年,游历过明朝的奥斯曼人赛义德·阿里·阿克巴尔·契达伊,看到明朝集权制度很好,觉得自己的祖国应该改革,于是详细描述了中国的法律、礼仪、兵制,撰写了一本《中国志》献给了苏莱曼一世。书里说“世界上除了中国之外,谁也不会表现出那样一种井井有条的秩序。毫无疑问,穆斯林如果能恪守他们的教规,虽然两者并无共同之处,但他们一定会按照真主的良愿成为圣贤。”为了能让奥斯曼帝国统治者接受自己的观点,作者还说明朝皇帝是“秘密的穆斯林,只是碍于习惯不敢公开”。苏莱曼一世一看就心动了。然后,苏莱曼派了一支九十多人的使团,通过中亚突厥国家的引路,终于带着礼物稀里糊涂地向明朝“朝贡”了一次。很遗憾的是按照以往的朝贡程式,可能连皇帝的面都见不上,然后就又要被明政府赏赐些东西糊里糊涂地打发了,结果使团到了甘州(今天甘肃张掖)准备回去的时候,蒙古人来打劫了。

然后倒楣的使团还帮助大明官军守城,结果战死了九人。好不容易去一次,除了明朝政府赏赐的一些东西外,外交政治上的试探几乎毫无所获,还给人家帮忙死了九个人。此后中东国家和中国基本再无来往。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