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阿訇的职责就是根据古兰,圣训、教义、教规和相应的国家法律法规率领穆斯林大众,履行宗教功修,指导穆斯林的思想信仰、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治理社会、建设社会。阿訇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伊斯兰的发展,国家的安定,和亿万穆斯林的精神面貌。因此,要使穆斯林地区达到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就必须提高阿訇的素质。阿訇务必做到:遵循经训勤于学习、深刻认识丰富内涵、认真履职不辱使命、抵御诱惑经受考验、严于律己克敌制胜、践行经训、敬畏真主、取主喜悦、志向高远、无怨无悔奉献主道、遵经守训虔诚敬畏、谨慎小心警钟长鸣、明确使命以史为鉴。】
【关键字:阿訇使命、虔诚敬畏、取主喜悦、勤奋学习、无怨无悔、严于律己、警钟长鸣。】
一、遵循经训勤于学习
阿訇的职责就是根据古兰,圣训、教义、教规和相应的国家法律法规率领穆斯林大众,履行宗教功修,指导穆斯林的思想信仰、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治理社会、建设社会。阿訇必须遵循经训勤于学习。伊斯兰教重视学习,提倡理智,鼓励进取,反对迷信和盲从。经训中命令并嘉奖学习的名箴言不胜枚举,《古兰经》中对“知识”一词述及近百次,对“知识份子”提了数百次之多。尤其对信仰坚定,严遵经典并对宗教事业有所贡献的学者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学习是每个信士永恒的任务,真主在第一次颂降的经文中就明确地提出了这一宗旨。穆斯林是通过《古兰经》接受启蒙教育的,并由此逐步认识世界,理解人生。穆圣说:“知识只凭学习而成就”。在真主意志和穆圣精神的指引下,每一个信士必须经常学习,讨论和探讨教义、教法知识,并在实践中加深领解,通过理解付诸实践,这样才能不断地认识自己,认识真主,提高宗教素养,有力地防止任何错误思想的干扰。尤其是防戒那些似是而非的观念的侵蚀,使我们的信仰和言行不出偏差。
学习“认主独一”知识对于每一信士是被强调的主命,一个人不可替代一个人。因为它是真主的意志,而且关系到我们毕生的道路和后世的归宿。一个穆斯林不明经训教法,就会象迷荡于沧茫大海中的小船一样,使思想言行失去指导,失去指导必然要误入歧途,出现种种的错误和异端,异端背离圣行,它使伊斯兰教发生异化,脱离正道。所谓“正道不行,异端障之”。异端多了就要为“库夫尔”所代替,“库夫尔”是罪不可赦的举伴主行为,它使穆斯林失去正信,使伊斯兰教失去生命。酿成最大的灾难!战胜这种危险,坚守正道,就要加强学习,只有掌握教义教法知识才能识别真伪,分清正确与异端,以保证我们信仰的纯正,圣教的安全。所以穆圣说:“知识是圣教的生命”。
二、深刻认识丰富内涵
既然学习对于宗教及我们自身是如此重要,以至于不学习就要脱离正道,甚至就意味着教门的毁灭。那么,对于阿訇--传达宗教学识的枢纽,在教门中地位和作用之重要就可想而知了。阿訇一词是波斯语的译音,本义并非单指宗教学识丰富的人。中国穆斯林一般将教中的学者称为阿訇。而在阿语中则把具有宗教学识的人称为“阿林”。
阿訇是圣道学识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伊斯兰教义、教法籍他们的工作承前启后得以薪传,使宗教在纵向和横向发扬光大。穆圣归真之后,阿訇就是代圣传教的人。穆圣说:“一些有知识的人是使者的继承者”。在秉承宗教知识,剖析和判断事理及阐述真主机密方面,阿訇的品性接续着使者的品性。真主说:“有学识的人与无学识的人能一样吗?”( 39:9)又说:“他们如将它(事物)归于使者和他们中的学者了,他们中剖析者必定了解它”。( 4:83)穆圣的全部精神体现于《古兰经》中,教中学者最能解悟经旨,所以一切事物必依使者及学者的论证而决定。使者归真之后,宗教事业籍学者才能达到目的。
伊斯兰教在真主的预定中,随历史发展逐步完善,至穆圣时代宗教法度已达到最完善、最荣耀的地步。真主说:“今天我已完美了你们的宗教,全美了对你们的恩惠,我为你们选择伊斯兰为宗教而喜悦”。( 5: 3)穆圣是集古圣之大成的使者。穆圣的教生虽经受着更为复杂和艰险的考验,然而真主也予许了更大的报偿。正因为如此,穆圣的教生才为历代信士所景慕,尤其穆圣之后清廉的学者,更获得真主特别的擢升。真主说:“我把你们中信士及秉赋知识的人的品级升高”。穆圣说:“我教生中的一些学者,恰如以色列族(前代)的一些使者。”学者的尊贵是基于对真主最正确的认识并以此引导自身从化于真主德性而显示的。真主说:“安拉秉公作证,除他外,绝无应受崇拜的,众天使和学者也这样作证”。( 3:18)这节经文指明真正的学者就是摒除一切私念,而凭清洁的真理作证真主的人。经文中首先提述了真主,其次述及天使,接着就是学者。由此又表明了真主已把学者的地位提高到多么显贵的地位。伊玛目安萨里说:“高贵凭此语足矣!”(《依黑亚-欧鲁门低尼》)真主是至知的,尊贵的;天使是直接承领真主旨谕的;而学者则是因为虔心认主追求真知,凭真主的喜悦而被荣升于近主的品级的,我们必须尊重阿訇。
三、认真履职不辱使命
使者的使命是向人类传达真主的命令,使人们获得今生与后世的知识。“从黑暗走向光明”。学者的重要性在于坚守圣行并促使认主知识的普遍价值得以实现,使之更广泛、更长久地影响到每个人的思想和命运。穆圣说:“学者就是以其所学到的知识为人类工作”。阿訇的责任正在于传达和解释经典,剖取教法,指明人间正道。并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引证更新的资料,显示经典的明证。以使更多的人了解教门的宗旨,从而走向美好的伊斯兰大道。
知识应服务于整个人类,这一信念要求阿訇们有义务把自己的学识传授给所有追求知识的人。知识不是任何人的私有财产,它只是来源于真主的慈惠。真主说:“那是我的一个仆人,我已把从我这里发出的恩惠赏赐他,我把从我这里发出的知识传授他”。( 3:65)真主是睿智的、至知的,“他曾教人用笔写字,他曾教人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 96:4-5)而且,他要求每一奉到真主赐予知识的仆人,都要努力把它传播出去,尽力使人们获得这一拯救心灵的力量以促进人类的高尚文明。真主说:“人(主)把经典和机密教给他们”。又说:“你以机密和美丽的劝谏将人们呼唤于调养你的主的道路上”。还说:“那时,安拉与有经典的人们缔结了坚约:你们千万对人们讲解明白了它(经典),你们可别隐藏了它”。( 3:187)
经典一再褒奖荣获真主知识并于主道努力教授的人。真主说:“谁能比把人们呼向真主并完成清廉工作之人的语言更美好呢?”穆圣说:“确实,安拉和他的天使、天民、他的喜爱者,甚至石头上的蚂蚁,海中的鱼儿都赞美人们好的教授者”。穆圣赞誉优秀的阿訇说:“主的慈惠在于我的代替者”。有人说:“你的替代者是谁呢?”他说:“就是喜欢我的言行,并把它教给安拉的奴仆的那些人”。学识是真正的财富,学者承受并奉行学识不但扩增了荣耀并在真主阙前获得最高的赏赐。真主说:“安拉把学理授于他所属意的人,获得学理的人,已获得很多财富了”。( 2:269)穆圣说:“使者未留下一块金元或银元,他们所留下的只是学识。谁求得学识,谁就是获得丰富财产的人”。
阿訇的价值是与弘扬正道的重大责任相偕同的,只有今生无私奉献学识于主道的阿訇,才能实现真正阿訇的价值,佩戴学者的贵冠,蒙得真主的喜悦。因为只有他们可使宗教和人类沾润裨益,这与独善其身的办功者不能同日而语,善于教授的阿訇为真主而宣传真理,怜悯人类,其后世报偿是不期而遇的。这对于并无公益贡献的修道者,自有天壤之别,穆圣说:“一个优秀的学者强过一千个修道士”。又说:“有知识的人比于办功者的高贵,恰如白德雷(十四日)夜晚的月亮比于一些星辰一样”。这充分表明传播知识的重大意义,它能提高功课的价值,使领受者眼睛明亮,心地光明趋于真主的道路,归向美好的乐园。真主说:“瞎子与明眼人一样吗?黑暗与光明能一样吗?阴凉与炎热能一样吗?”( 35:19-21)无知的人心境昏昧,如灯光熄灭。伊玛目安萨里说:“即使办功者知道自己应保持的功课,如没有知识,他就不是办功”。(同前)所以穆圣说:“早晨学习一节《古兰经》,比礼一百拜副功拜强的多”。
四、抵御诱惑经受考验
阿訇如何肩负起代理圣位元的重大职责,成为对每一位阿訇的严峻考验。这个问题的严重性,阿訇本身比一般人有更深的认识。因为学者最谙经义,最懂得认主学识的高贵及传播的责任。真主说:“他创造死生,以便考验你们谁的工作最优秀”。( 67:2)一位优秀的阿訇,出于对真主诚挚的爱,在因时制宜地为主道发挥自己的效用方面,内心含蕴着不可阻抑的巨大动力,并要求自身的行动与之相一致,奋力在短暂的今生,更少地贪恋今世,更多地做出奉献。为了实践与真主的约会,他们能忍耐、能战斗、能随时经受现实的考验。真主说:“凡践约而敬畏的人(都是真主所喜爱的)(《古兰经》3:77)他们是穆斯林中优秀者,是以言行感化和教育群众的表率,尤其是那些为宗教立言于世,将著述传于后代的学者,更受到经训加倍的表彰。穆圣说:“学者之墨在末日将与烈士之血对称”。又说:“最近于圣品的是学者和战士,学者导人于穆圣所传的宗教;战士保卫穆圣所传的宗教”。使者还说:“后世有三种人有说情的资格,首先是使者,其次是学者,再有是烈士”。真主的威严尊大玄高,有谁能在真主阙下为他人说情呢?除圣品之外必须是蒙受真主特慈而承领予许的人。只有学者与烈士荣受了这种权力。为什么学者在教门中赢得如此的尊重和爱戴,品级仅居使者之下呢?因为他们对宗教事业的贡献非一般人所能比及,有时甚至对教门的兴衰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最为典型者如穆圣的各位索哈拜,后来的四大伊玛姆,以及诸如伟大的安萨里、伊本·太迷叶、阿布杜拉·万哈布、茅杜迪、哈桑·班纳、库特卜等著名的教义学家、教法学家、经训学家、教育家等,伊斯兰大师的平生业绩都为我们留下了光辉的典范,都充分地显示了学者的崇高。当初穆圣曾为一位学者的去世悲伤祈祷终月不辍。甚至穆圣说过:“一个学者的死亡,比一个部落的死亡更难忍受”。
五、严于律己克敌制胜
如何做一名为教门所推崇的阿訇,这一问题似乎更应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因为只有内心对此真正有所感触的人,才能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使命,并在仰赖真主援助的前提下,无惧无忧地为宗教贡献力量。
伊斯兰的全部工作都是以服从真主,克制己私为中心的。只有抛除一切私心偏见,才能透彻地明辨事理,积极地履行主道职责。然而这确是长期而艰难的过程,先贤说:“每人的价值高低,是藉助其履行志向中所担负苦难的程度而显示的”。真主予许那些为主道而刻苦奋斗的人说:“我已经(把正道)赏赐给为此而担苦楚的人了”。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与“耐夫斯”(私欲)相搏斗。这种斗争虽不明显,甚或不为人知,但却是最普遍,最困难和最严重的。真主说:“确实,耐夫斯是一定命人干罪的”。( 12:53)穆圣说:“你们最大的敌人是居于两肋之间的私欲”。又说:“与自己的私欲战斗也如对逆徒作战一样,而且比任何战斗都艰巨”。穆圣曾把与敌人作战喻为小的战斗,而把与“耐夫斯”作战喻为大的战斗。穆圣说:“你们从小的战争返回大的战争”。(均见《伊雷沙德》)如此可见,放纵私欲是何等危险,它是后天的欲望,欲望怂恿私心而蒙蔽真理,私心萌动在认识上就要胶滞己见,隐昧真理,在言行上就要以我为先,亏负主道,因为欲望只在于今生的享受而轻视后世。贪婪日久则必经异化原造而改变真理。唯心中领受了真知并实现经训精神的人,才焕发着真理的光辉,在解悟今世本质的同时,更注重后世的建设。因此学者品级的不同,关键是在参悟经典的基础上克除私心程度的不同。
六、践行经训惧怕真主
正信是践行经训,敬畏真主的基础,只有敬畏真主的人才能自觉修化言行;只有富于真知的人才能敬畏真主。真主说:“这(古兰经)是引领敬畏者的经典”。( 2:2)又说:“在他(真主)的仆人中,只有学者最怕真主”。(35:28)所以怕主是具有真知卓见阿訇最大特点。之所以学者最怕真主,是因为他们最知真主。确知必然导致坚信,穆圣说:“信仰就在害怕与指望中间”又说:“我是你们中最知主的;是你们中最怕主的”。学者因学识而确信后世的实现,认识真主的尊威。真主的许约和警告是通过经典耳提面命的,真正理解经义的人感悟后世如历今生。“盹亚(今世)”的考验多么严重,人生道路又何其巅险!稍有疏忽即堕入罪薮,怎能不令人惧怕呢?穆圣说:“学识首要的是怕主”。(《伊雷沙德》)真主说:“他们是畏惧他们主的刑罚的”。( 70:27)又说:“他们可以从主的刑罚上安闲吗?没有从主的刑罚上安闲者,除非是折本的人”。今世只有不认主的人才是安闲自在的,纵然在违犯真主重大罪恶之中,但他们因为无知而并不理会。有一次圣妻阿依莎问穆圣:“真主所说的是那些人吗?他们饮酒,行奸而害怕”?穆圣说:“不是的,他们是礼拜、封斋而害怕的人”。由此可见怕主者只是服从主命的穆民。
安闲是犯罪的先导;害怕是善功的先导,害怕者指望主的慈悯,指望者害怕主的罪刑,两者相互对立,穆圣说:“如果有人称述穆民的害怕与指望,那么二者一定是相等的”。(《伊雷沙德》)真主说:“害怕的人并不是哭泣和擦两眼,而是戒绝真主所禁止的事物”。《伊雷沙德》中说:“害怕的表现是严遵主的禁止;指望的表现是力行主的命令”。害怕主的刑罚才能远避罪恶;远避罪恶才能真正积累善功。即使对于一个廉洁的信士,善功能否为真主所允纳也是处于重大的恐惧之中。所以真主说:“人(真主)把他们所做的(工作)给予他们,他们的心是害怕的。确实他们是归于调养他的主。”又说:“的确,他们从在敬畏调养他的主上是一些害怕的人。”真主曾以敬畏主的事例表彰一些天使说:“他们昼夜赞主并不松懈,他们属于敬畏者。”天使本无私欲对于罪恶是纯洁无染的,而人类本有嗜欲,同时又处于各种邪恶的引诱之中,所以就必须坚忍地克制自己,并在敬畏主的基础上努力学习,严遵教法,不断完善自己性情和工作,以便接近真主。这是需要正道的学识为引导的,因此阿訇应是最知真主,最怕真主和最守教法的人。
七、取主喜悦志向高远
穆圣说:“一切工作全凭举义,人之所得,乃其所望。”志向是生活的主导,它可调动人力所能及的一切因素为主服务。《伊雷沙德》中说:“穆民应检查自己的志向,凡志向在于教门的人其今生一切均是教门,凡志向在于今生的人,其所办教门均是今生”。优秀学者之所以尊贵是与其求学目的相一致的。学习目的只为真主,决心以知识服务主道,使尊贵的伊斯兰籍知识的语言和笔墨得以深入人心,让人们性灵凭知识的光明奔向真主的道路,这是最为崇高的工作。因为它符合真主的意志,是学者的基本义务。穆圣说:“为教授人而学习一种知识的人,获得七十个笃诚君子的报酬”。因其目的纯正不图私利。一个真正的阿訇根本不是以生活为目的而造就的,而是因热爱真主,追求真理,在真主的默助下取得成功的。以一定合法的途径取得生活资料,是为了更好地为主道传播知识,而不是专以传播知识去获取生活资料。真主说:“抗命选择今世享受的人,火狱是其归宿”。( 79:37-39)穆圣说:“求学的目的不是为安拉的人,将来必进火狱”。
八、无怨无悔奉献主道
归信后世是穆斯林的六大信仰之一,重视或轻视后世,是鉴定一个人伊玛尼坚定与否的重要标志。经典一再向人类阐明今世与后世的本质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提醒人们不要只顾贪图今世的享乐,而忘掉后世的拷算。真主说:“今世的享受是些微的,后世的报酬对敬畏者是更好的”。( 4:77)又说:“在后世有严厉的刑罚,也有发自真主的赦宥和喜悦,今世生活只是骗人的享受”。( 57:20)“罪人们将来必永居于火狱的刑罚之中。”(43:74)你们应当争取从你们的主发出的赦宥,和与天地一样广阔的乐园--为信仰真主和众使者的人们而准备的乐园--那是真主恩惠。他将赏赐他所意欲的人,真主是宏恩的”。( 57:21)穆圣说:“今世比于后世如捧水比于大海”。由于后世属于幽玄世界,所以对其正确的认识必须依赖有关信仰的知识,真正认识了后世的人也就相应地觉悟了今生。安萨里教长说:“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信士的理性增强了,他就能体察到今生的危险。他就不会盲目地贪图享乐,因为真主使今世成为幸福和苦恼的混合体。今世减少一分贪图,后世便增加一分快乐”。穆圣说:“一个人不从今世获取一物则已,但获取,其于后世即少去一物,即使是接近真主的高品之人也一样”。(《伊雷沙德》)
伊斯兰教卑视盲目地追求享乐,但同时也反对苦行主义,因为真主说:“你为后世工作不要忘记今世的份额”。欲望本是人类秉性的一部分,关键是在于要摭取适度而不过为。穆圣说:“我们求主护佑,勿使我们陷于本性妄贪的泥淖中”。又说:“抛弃红尘并非是毁弃财产和禁用合宜的,而是要坚信自己所有没有真主所有可靠,遭难希望无难”。(铁)
信士生活是有节制的,每言每行均以教法约束,时时心怀敬畏而不忘后世。否认后世的人则不然,他无所顾忌并要尽力抓住今生而纵情享受。真主说:“一切昧徒喜爱今世而抛弃后世”。信士却因喜爱后世而积极地利用今生。穆圣说:“今世是信士的监禁,昧徒的天堂”。(铁)阿訇具有两世的学识,最应清楚二者之间的利害关系。《依合雅依》中说:“好的学者掌握知识,不是为了获取今生(享乐),因为一名学者其码应知今世是低微的,短暂的,而后世则是永久的”。又说:“真主以学到知识而获取今生享受说明恶劣的学者;以畏惧今生说明优秀的学者”。凡力求今世享受的阿訇,不能获得后世的幸福。穆圣说:“谁学习真主所喜悦的知识,目的只在于今生的享受,谁在后世就嗅不到乐园的气息”。又说:“我教生中的学者有两种人,一种是真主给他们知识,他们传达给人类,别无所图,也不取代价,水中的鱼,天上的鸟,地上的牲畜及纪念真主的天使都为他们作祈祷。后世他们作为领袖受到尊重,与使者们一同见主;另一种是真主给他们知识,他们吝而不传,唯用以满足私欲,真主惩之以痛刑,直至人类拷算完毕”。
优秀的学者基于正确的认识,凭着真主的相助能自觉抵制今世名利的诱惑,也能克服一切困难险阻,将心身性命全然交付真主,表现出坚忍的品性。然而今天有一些“阿林”却掌握许多言辞能为获取今生进行辩护,并在这种辩护中可以尽情地以宗教和经典谋求自身利益。甚至曲解经义亵渎圣行,使宗教因他们的行迹而遭受误解和诽谤,不但自己远离了教门而且阻退了一些企望接近宗教的人。穆圣说:有许多人将知识变成了今世的本钱,招至与真主的疏远“。(《伊雷沙德》)又说:“贪财求名违害于宗教,有甚于两只饿狼入于羊群”(塔志)
迷恋今世的阿訇因被私利的欲火熏灼使理智蒙敝于今生享受的烟雾之中,对后世麻木不仁。正如穆圣说:“你因爱恋一事而使自己变成了盲人和聋哑人”。(塔)先学有云:“他看见的却未曾看见”。他们看见今生但未曾看见今生决定的后世。偏见使他们不能以真知权衡利弊,更不能从伊斯兰总体着眼去认识自己的地位和作用。这种人在“海力法(清真寺学员)”时学记了一些经本辞句但并没有真正理解经旨,口头学问不济于佐证自身的教门素养,一经穿衣毕业,镶上“阿訇”的头衔就开始了东奔西走的“了事”生涯,放弃了学习,更谈不上知识更新了。这些人在教义学上没有高深的造诣,就是教法学上一些“买斯赖”(问题)也往往是吱唔不清。他们不关心穆斯林事业和教门前途,不反驳违犯教法的言行。习惯于顺水推舟伪饰老成。其实是应付局面以维护自己利益,瞒盱地追求他人馈赠的“海提叶(礼品)”,甘做教门中的寄生虫。穆圣说:“希望人馈赠是万恶之本。”(四典要会)他们因私欲而酬酢于人情世故之中,贻误了主道也失掉了自己最大的利益。
私欲与理性相对抗,今生与后世相抗衡。一些轻浮的阿訇要害就在于不能以理性战胜欲性,巅倒了今生与后世的真伪,故此表现出种种的牵强和投机。穆圣说:“从真主上投机的人,真主以偷时间者报复他”。《伊雷沙德》对此解释说:“投机的人是指外表道貌岸然,像一个虔诚的信士,实际其内心却是一个害怕人,指望人,喜爱真主之外的人。偷时间者是指专以无益之事诱导其消磨宝贵时光的人”。投机的阿訇对教门不会有真正的贡献,因其学识用于私意的营谋中,光阴耗散在真主谴怒的事物上。
《归真要道》的“学者言行表率篇”中斥责他们说:“记几篇有咏无味非宗教学的言辞,为了钱财而游于市井,百般牵强虚假,只为满足私欲”。这种行径是最卑劣,危险和彻底失败的。穆圣说:“火狱为嗜欲遮盖,乐园为善功笼罩”。(塔志)严重损教肥己的败类出现,是末世的显迹之一,穆圣曾予言:“末日有种赖教求食的出现。人面兽心,口蜜腹剑,外表软如绵羊,内心毒似恶狼。真主说:他们是欺骗我呢?还是向我放肆,我以自己起誓,必降惨祸,使其沉着之人发呆”。(铁)
九、遵经守训虔诚敬畏
如果阿訇是以富于宗教学识见长于一般群众的,那么宗教学识本身要求阿訇的思想言行与之相一致就是两者间更重要的区别。穆圣说:“能实践自己学识的人,才是真学者”。又说:“真主不接受无实践的空谈”。《伊雷沙德》中说:“指导自身的知识强于空谈的理论,除了实践,人不能成就知识。专尚空谈的人并不认识自己;不清楚作为真主之仆的义务,不懂得与人交往的责任。空洞的理论毫无裨益”。尔不顿拉习说:“如有人汇总了古今的知识,但不结合自身,我就不希望与之相会,如有人学习知识且能指导自身言行,即使知识很少,我也愿意会见他”。
伊斯兰是积极入世的宗教,认识的目的唯在于指导实践。正如伊玛目艾布哈尼法所言:“学问的功效只在于应用”。也只有努力躬行所掌握的知识,才说明真正领受了其中意义。并从履行所知责成所行的任务中,得到心灵的安宁,因此穆圣说:“略微的领受强于很多的学识”。那些对于教义教法夸夸其谈,而行为却不能兑现其所的人,实际上没有真正的认识。尤其是专以谈吐为手段服务于个人私欲的人。真主在《古兰经》中曾斥责说:“有正信的人们啊!你们为什么只说而不实行呢?在安拉看来,你们说而不做实在可恶!”( 61:3)又说:“你们是读经的人,难道你们命人行善而忘却自身吗?你们竟没有理智吗?”( 2:44)言行不一的阿訇其实是处在一种昏聩之中。甚至比无知的人还要愚昧。安萨里教长说:“他们为自己的‘知识’所欺骗,总以为自己近在真主之前是有品位的,真主不会罪刑他们。但是如果他们能潜心研究,就会明白,人需要知识就是为了明白什么是应行的,什么是当禁的,以及确认什么是受谴责的恶劣性情,什么是应嘉奖的优美性情。并掌握改变和防止恶性的方法。这就是说要切实遵行所学到的知识,知的目的在于行,不能遵行的知识就毫无价值,而且对于不遵行知识的学者,经训中有最严重的警告。真主说:“奉命遵行《讨拉特》而不遵行的人,如同驮经的驴”。( 62:5)有什么形态比驴子更丑陋呢?穆圣说:“外赖火狱唯独属于有知识而不实行的人”。
《归真要道》中说:“把知识作为升高品级的引导,必须是不追求财产地位和享受。凡是不遵行所学知识,只图名利者就是愚昧的人”。本来学识是提高品级的引导,学识和品性应是同步并进的。穆圣说:“学识增进而道德不增进的人,他本身就和真主更加疏远”。因为学习的目的只在于提高品德而接近真主,学识增进而品德不能提高,当然是远离主道的堕落表现,尤其明知故犯的阿訇就更是教门中的祸害。穆圣说:“确实,我教生中最可怕的是有知识的两面派”。人问:“穆圣呀,什么是有知识的两面派呢?”穆圣说:“就是口头有学问而内心和行为如无知的人”。人又问:“最强胜者是什么人?”穆圣说:“是学者在行善的时候”。又问:“最坏者是什么?”穆圣说:“是学者在干罪的时候”。这就说明,因为阿訇具有知识,一言一行对群众都有深刻的影响,其行为意义也就更加重大了,行善益善,是因其彻底清晰主命的尊大,行恶益恶是因其胆敢明抗真主的命令,因此,赏罚之间的差异也就更大了,对那种一味欲食而肥的虚妄“阿訇”,后世境遇是极为难堪的。穆圣说:“登霄之夜,我看见一种人,他们的嘴被火剪撕裂着。我问:‘你们是什么人?他们说:我们教人干正事,我们没干;我们教人别干坏事,我们干了’”。
十、谨慎小心警钟长鸣
既然学者的特点在于怕主,那么,有知识而不怕主的人就不可能是伊斯兰中的真正阿林。因为“依玛尼(正信)”并未切实地体现于这种人的心中。尽管他们头上顶着学者的贵冠,人们称之为“阿林”,甚至居于教长的职位,其实,这种人不过是以此装点门面,是一些心怀异志的假阿訇,假阿訇是知识贫乏,操守低劣不够资格的人,安萨里教长称他们为今世学者(只为今世)。他们虽学了一些经文但并不具有相应的教门学识,也未曾真正理解经典实义,因此,不能以其所学经训佐证自己的信仰,更不能为主道而服务于人类。在宣教、教学、判断及解释教法等各方面均为不能起到真正阿林的作用,然而,他们却有一套接人处事的手段,凭着‘阿林’的名义买得今生需求,谋求在名誉及利益上较为满意和容易的生活,后世在他们心中已悄然淡漠,今世成为他们志趣唯一的希望,经典变成了谋生的工具,宗教只作为寄生的靠山。这种人虽诵读经典教诫但并不结合实际,不参悟自身,不负宗教责任。在他们心目中,迎活送死,念经拿钱,就是宗教的全部内容,人事大于主命,今世高于后世,卖弄经典辞句以眩惑人,故作“阿林”姿态以蒙蔽人,其实内心世界却是蝇营狗苟,庸俗不堪,谈不出教旨真谛,终年庸庸碌碌代办“了事”(教门中根本无此行当,也无此概念)业务,把尊贵的伊斯兰教当作俗务,并以世俗伎俩为己所用。这种尸餐素位,赖教求食的‘阿林’对教门无任何贡献,只起坏影响。如果把他们看成是替圣传道的学者,倒不如视之为促使宗教衰亡的“催化剂”。
假阿林的家属一般都不礼拜,没有教门。因为他本人对教门的认识就是昏昧加虚伪,又如何能教育好妻子儿女正确地认识主道呢?再有这种“阿林”手中的钱财多是不洁净的,安萨里教长说:“凭着敬事真主的方式谋求财产和权势是在教门上的犯罪,是哈拉木(受禁的)。”《伊雷沙德欧鲁门丁》中说:“(对于家眷)要以哈俩立(合法的)收入培养他们”。因为真主说:“你们从一些洁净的中食用,你们做清廉的工作”。又说:“你们不要在你们中间以虚伪来吃你们的财帛。”穆圣说:“凡是从哈拉木中生出的肉,火狱中最相宜的”。诵读经典本是一项日常的功课,履行功课只能是为真主而不能别有所图,凡以举行功课的方式图谋私利者,就是以功课举伴主。真主说:“希望相遇养主者,应干清廉的工作,不能以功课举伴养主啊!”穆圣告诉我们说:“真主曾说:“为我工作,而于其中举伴我的人,工作全是他的,我与他无关系,我是从伙伴上无求的,至知的”。由此可见,这种“阿林”不但害了自己也坑害了家里人。产生不义儿女,虽然有不同的原因,但以“哈拉木”财帛是培养不出清廉的后代的!现实正是如此,一些假阿林的子女不遵教法胡作非为,令人点背的事例屡见不鲜,道理很明显,不能修正自身的人又怎能齐理家属呢?不能齐理家属,又怎能去影响和教育外边人呢?因此,他们去“搭救人”为人“了事”实际上是一种讽刺。对家中的活人甚至连本人自己都没有搭救走上正道,还可以替别人去搭救死人吗?《米雷索德》中说:“口头有学问而心性昏昧的阿林,不知怕主,不知羞耻,这种人已显出心死的征兆,其讨论知识不是因为后世和接近真主,而是为了钱财和人们的赞扬,因此,其学问是追随自负的,他凭自负行事,自己不遵行知识反而嫉妒和怨恨那些谨遵知识的人,并恶意毁谤他们。”又说:“恶劣的阿林把教门以世俗的手法出卖了。他们谄媚势力,顺情说假话而不尽忠言,导致各阶层的人因看到他们的表现而误解了教门,疏远所有清廉真诚的办功者和学习宗教知识的人,使他们从高贵的学识和近主的真机上受到了阻遏。因此,只图今世的阿林在后世是火狱中头号的播火人,所以穆圣说:‘确实我求你(真主)从无益于人的学识和不惧怕的心胸上护佑。’”
还有的假阿林由于自负战胜了一切,已完全堕为伪信者。本人虽站在教门行列中但却已完全丧失了正信,走向了教门的反面。平时他们只是以惯例作表面应酬,而实际却厌恶正道,消极对待。真主说:“当他们去礼拜的时候,他们懒堕站起,他们炫耀于人,他们只稍稍的纪念真主”。( 4:142)他们的功课只是为了给人看的,他们即不是穆民又不明确站到不信者之列,而是“徘徊于两者之间,不归这一伙,也不归那一伙”。( 4:143)穆圣说:“伪君子如迷羊,东西漂流,徘徊不定”。(塔志)真主说:“这是因为他们声称归信,而实不信,他们的心被封闭了,故他们不是明理的”。( 63:3)伪信的阿林,心怀叵测别有用心的,是教门中的危险。他们虽披着信士的外衣而实际是宗教的叛徒,他们平时违犯教法,到关键时刻更会卖教求荣以阴谋迫害穆民。真主说:“行罪恶诡计的人应受酷刑,他们的诡计是毁弃的”。( 35:10)他们或‘虔诚拜主’或公开反教,完全是根据不同时境和条件做出不同的表演。真主说:“他们绝不是信士,他们想欺骗真主和信士,其实他们只是自欺,却不觉悟”。( 2:89)穆圣说:“你们谨防口是心非人的邪恶,他们说的是你们知道的话,干的是你们不知道的事情”。《归真要道》中说:“确实教门的灾难就是起于这种坏事的阿林和假清廉的愚人”。真主说:“恶魔已经制服了他们,因而使他们忘却真主的教诫,这等人是恶魔的党羽,真的,恶魔的党羽却是亏折的”。( 58:19)这种人以正道换取迷误,他们的交易并未获利,他们不是遵循正道的。”(2:16)他们是宗教的破坏者,是受真主谴怒和穆民所贬斥的人。穆圣说:“复活日受刑最烈的是那些学者,他们学到知识而没有用到有益于他们的方面”。因而他们必遭严重的刑罚入于最酷烈的火狱之中。真主说:“伪信者必堕入火狱的最下层”。( 4:145)
十一、明确使命以史为鉴
阿訇的职责就是根据古兰,圣训、教义、教规和相应的国家法律法规率领穆斯林大众,履行宗教功修,指导穆斯林的思想信仰、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治理社会、建设社会。阿訇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伊斯兰的发展,国家的安定,和亿万穆斯林的精神面貌。因此,要使穆斯林地区达到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就必须提高阿訇的素质。阿訇务必做到:遵循经训勤于学习、深刻认识丰富内涵、认真履职不辱使命、抵御诱惑经受考验、严于律己克敌制胜、践行经训惧怕真主、取主喜悦志向高远、无怨无悔奉献主道、遵经守训虔诚敬畏、谨慎小心警钟长鸣、明确使命以史为鉴。
注:此文系“云南省伊斯兰教协会第十届《古兰经》诵读比赛暨‘伊斯兰教和谐与发展’研讨会”交流发言材料
(作者:大理市伊协会长、云南省伊斯兰教协会副秘书长)
责任编辑/纳国昌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