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德东:中国人为什么需要宗教?

核心提示:日前,在《魏德东的宗教评论》出版之际,凤凰佛教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魏德东。专访中,魏德东教授分享了自己多年来的宗教研究心得,并就中国宗教现状、习近平对中国宗教政策的影响,及宗教立法、《宗教事务条例》修改等领域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度探讨。以下内容节选自专访文字实录:

rdn_4fecfe6eb7976.jpg除了物质,人还需要“灵性资本”

主持人:对于中国人来说,可能我们觉得不了解宗教没有太大影响,因为我们的教育、工作、赚钱跟宗教都没有关系,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您认为宗教对人的这种日常生活,最重要的影响在什么地方?另外一个您觉得作为您这样一个角色,向大众普及宗教常识的意义在哪儿?

魏德东:的确,你说得非常对,那么在我们国家宗教知识的普及是非常欠缺的一部分。我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宗教的内容非常少,那么我们的宗教场所相对来说也很少。而且我们的宗教活动只能在宗教场所里进行,所以有关宗教的话题在中国其实一直处于一个敏感而尴尬的境遇,整个国民对宗教了解比较少。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人就不需要宗教?或者不需要宗教知识的了解?我们现在看是恰恰不是这样的,我们觉得在中国今天现代化过程中,遇到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就是我们在经济和物质现代化之后,人们的精神的现代化非常地短板,就是两者之间出现了巨大的差距。在今天,我们遇到了道德问题的挑战,是吧?我们遇到了心理危机的挑战,我们遇到了整个社会风气的挑战,我个人以为这些与中国人在宗教知识方面的欠缺是有直接关系的。

我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宗教学上其实是有两个概念来表达宗教的意义:一个叫“灵性资本”,一个叫“宗教资本”。我们平常说一个人,如果你自己是有内涵的,你做一件事情要有资本。我们传统的资本论讲的是物资资本,后来社会学家发现人还有一个社会资本——就是社会关系,人的社会网路。人的信誉也是一个资本。

实际上今天我们看,越现代化我们越会发现,人还有一个精神的资本,“灵性资本”,叫spiritual capital,就是你对终极关怀的理解,你对人生终极价值的理解,以及对它知识的掌握程度,构成我们的灵性资本。在灵性资本之外,我们还有一个概念叫宗教资本,就是你对一种宗教或多种宗教的熟悉程度,构成你自身的一个内涵。

我们国家总体来讲,整个国民的灵性资本和宗教资本都是比较低的,这种低造成了很多现象。就像您说的,大家都觉得我们满足物质欲望就可以了,但是人恰恰是一个精神动物,一个有精神性的一个生物,精神性是人的终极的一个本性。所以我们会觉得很多中国人到了国外,形象是不好的。我们中国人在国内,我们本身也是焦虑的,是吧?那么这个是与我们的终极关切有关的。

我想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们的官员。我们最近这两年反腐,发现这么多贪腐的官员,而且发现这些官员的贪腐,是没有理性基础的,是匪夷所思的。比如我们看到一个例子,这个人非常节省,他不吃肉,他骑自行车……非常简朴,但是贪腐了很多钱藏在床底下。他说:“我这些钱从来没用过,只有量刑的时候才发挥了作用。”那我们就无法理解,你这个人贪腐这么多干什么呢?这就是说他其实是把钱作为终极关怀了,他认为钱越多,货币越多,他越有稳定感、越有安全感、越有成就感。那么这恰恰是一个纯粹的,或者一个庸俗唯物主义的产物。

如果我们了解一些佛教,了解一些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文化,了解一些基督宗教,那么我们就会知道人的生命,不仅仅是一个动物式的、物质欲望的满足,更是一个精神的升华,像刚才我们说的这种贪官,生活非常简朴,非常环保,那么就应该做一个高尚的人,那你贪污那么多钱,放到床底下干什么呢?这是毫无意义的,它既不利于自己,更有害于社会。

其实我是觉得我们很多官员,我们发现贪腐的官员都有这个问题,他们对金钱的攫取达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我个人觉得这是他们在灵性和宗教方面缺失的重要原因。我觉得如果我们的国民教育,能够在人的本质,人的精神追求、人的价值追求方面给予更多地介绍、关怀的话,我相信国民的素质会提高。

如果没有精神追求,人就会丧失方向

主持人:就是说您认为这个优秀的传统文化包括宗教,它是我们唯物主义一个有益的补充吗?

魏德东: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我们的宗教,本身应该是社会的一个有益的补充。社会生活我们可以称之为是一个世俗的生活,是一个以物质,世俗社会为基础的生活,但是这个生活中它应该是有内涵的,这个内涵就是人的精神。毛主席就说过,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这个精神就是指那种超越性的追求,某种意义上就是指得是我们的信仰、我们的灵性和我们的宗教,如果没有这个追求,你人就丧失了方向。

你不能说一个人金钱越多就越成功,那这样的话你就完全丧失了方向。人称之为人,就是因为有自己的尊严,要对得起你自己,要对得起父母、对得起子女、对得起天地,有神论者可以说我要对得起上帝。就是说你要有人的尊严,这种人的尊严他来源于宗教。就像个人一样的生活,宗教是个非常重要的源头。现在毫无疑问,在现代化过程中我们中国人进入了这个时代——就是要提高人的精神素质的时代。我有文章也提过,只有周身散发着精神魅力的人,才是为大家喜欢的人,才是在世界上被欢迎的民族。

宗教满足了人对永恒的追求

主持人:宗教的需求和人精神的需求可能很多时候是重合的,您认为这个当中的区别在哪里?

魏德东:宗教本身有两个部分,一个是它的精神部分,一个是它的组织部分。宗教本身是一个实体,当我们说要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的时候,我们是说他灵性的部分、精神的部分,人的精神也是非常复杂的。一个人宗教性的追求,或者是说一个人对永恒的追求,对终极关切的追求,是人精神追求中的核心部分,这个东西是存在的,如果没有这个东西就不是人。

宗教是什么?我们有一个定义,宗教就是人以永恒为目的,而创造的文化体系。人是短暂的,每个人生命不过百年。但是人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异于其它生物的,就是他不想短暂,他不想死,他想永恒,所以我们看所有的宗教:一神教就提供了天堂地狱;佛教就提供了轮回或涅槃;道教就想像出来了长生不老;儒家就想像出来一个永垂不朽——儒家就是青史留名,用历史性来表达它的永恒性。这是一个人的本能追求,这是人的一个追求,所以这个追求是必须要满足的。

那我们用世俗的意识形态,比方说我们用共产主义,用雷锋精神——“为人民服务”,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这样的追求。但宗教是一个专业化的,提供满足这种永恒追求的文化体系。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宗教的存在,是有它的客观性和它的长期性的。

宗教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它的制度性。加入宗教你会在一个体系里面,你会在一个教会或者在一个佛寺里面,你会参加一定的工作、劳动。从宗教社会学的角度讲呢,其实宗教组织是社会组织的有效平衡。我们在宗教团体里经常会发现,一个人在默默地清扫垃圾或刷碗,但这个人很可能是一个部长,很可能是一个将军,很可能是一个总统……无论他在社会生活中地位多高,到教会里,到了宗教团体里,他是平等的,他会放下身段,成为一个平常人去工作。

我们也会遇到,在佛寺里一个很有力的一个女性——一个中年妇女,她权利非常大,她管着所有的义工。后来问她的职业是什么,她是一个清洁工。就是说她每个礼拜在扫马路,打扫卫生的时候,在马路上扫垃圾的时候,其实她的人生价值,她的人生价值的实现,对她自己来说可能都是值得怀疑的——就是我一生就在这里给大家扫垃圾。但是一到了初一、十五,等到她在庙里领导几百个义工,从事一个有意义的活动的时候,她觉得她的价值就体现了。所以宗教的组织也是社会组织的有益补充。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个人是觉得,无论是人的追求永恒,还是人在社会生活中需要获得价值的尊重,宗教都提供了,都是一个很好的资源,是需要我们来很好的认识它。

 

 

(来源:凤凰网)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