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道德体制是人类希望

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金融交流是其中一项重大的内容,自古以来宗教信仰精神是金融体制中内在的固有本质。  因此,在各大宗教中,都有对“财物”使用和交流的道德原则,例如佛教的基本信条是“守五戒,行十善”,其中有多项与金钱有关的内容。  释祖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犹太教和基督教都信仰“天主十诫”,虽然各教派十诫有差异,但最后一诫均为“毋贪他人财物”。  《圣经》说,基督教徒每个星期可以六天工作,但第七日必须遵循“安息日”为圣日,不要工作,禁止为挣钱奔忙,应“只崇拜上帝,不崇拜偶像”(第一和第二诫)。 《古兰经》对市场的金融管理更有细则,确定金钱交易的道德原则,例如买卖公平、交易诚实、不许做假广告、借贷禁止高利贷、获利者应慷慨施舍。

对于一个没有宗教的民族和社会,传达这些圣贤之言,似乎是海外奇谈,必有人责问:“挣钱还讲究什么道德?”   这是奸商的心态,所以有“十商九奸”的社会舆论。  在西方国家,人们也都心中有数,市场有潜规则“只遵法制,不讲道德”,宗教与道德(良心) 一钱不值。 只有在经济不讲良心的社会,才会普遍出现“官商勾结”、“权钱交易”、“财色交换”、拐卖妇女儿童和假冒伪劣商品满天飞的可悲局面。  “一切向钱看齐”是一个被误导的社会,精神空虚和彷徨,道德观念受到嘲笑和贬低,“良心不值一文”。  今天的世界,是无神论者的天下,资本主义商业市场是经济主流形态,人们的心目中只有金钱和物质享乐,再没有什么可敬可畏可惧可怕的东西,有权有势有社会关系的人可以胡作非为,只须遮人耳目不被发现,设法躲过法律的制裁。

在那些经济快速增长物欲横流的国家,宗教被挤到了生活的边缘,没有社会地位和尊严,受人辱骂和奚落。  人们心目中没有了宗教的地位,道德的防线崩溃,行为失去了约束力,因为不怕天不敬神不畏惧造物主不相信坏人会有报应,不知什么是天理难容的罪过。  金钱就是上帝,是崇拜的偶像(财神爷),信仰拜金主义,为了钱,敢做任何丧天害理的凶残行为。  禽兽不如,原形毕露,“礼仪之邦”和“文明古国”变成了欺骗的幌子。  从阿丹先知以来的历史告诉我们,人类的经济活动不能脱离信仰的精神向导,无法无天的野蛮行为必然导致罪恶丛生,贫富悬殊,社会腐败,世界大战,文明毁灭。

当代资本主义理论批判家卡尔.博兰尼在他1944年出版的《大转型》(The Great Transformation)这部经济学名著中说:“现代的人类在文化礼仪的掩盖下被剥夺了最基本的人权,他们在丑陋的社会中赤裸裸地暴光,并将毁灭在其中。 他们成为各种社会急性弊病的牺牲品,例如腐朽、犯罪、病态、饥饿、土地破坏、河水污染、军事备战、有权者掠夺食品和资源。” 为了控制人类的行为,什么都有界线,不可越雷池一步,如法律、国界、警卫、政治,就是道德没有界线,可以任意超越,权贵集团可以为所欲为,无法无天,人民大众沦为社会底层的奴隶。

 社会有市场,经济是基础,然而操纵经济的权贵集团最厌恶有限制。 他们反对所有的宗教,是仇恨,也是恐惧,因为宗教对社会中的经济行为提出了道德约束,宗教道德代表了民众的愿望,受到普通平民众目睽睽的监督。  当宗教学者提出,经济的道德基本原则是平等和公正,是社会长治久安的基本保证,而这些宗教家被打入了十八层地狱,定为社会的反动份子,彻底剥夺了他们的话语权。  代表权贵阶级的政府只许可他们深居寺庙,烧香叩头守青灯黄卷,不许可他们对社会发表评论,美其名曰是“政教分离”的社会进步。

伊斯兰世界的学者们在面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后垂死阶段,提出了经济学的道德诉求,因此面临着巨大压力,被卷入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  真主在《古兰经》中颁降了一系列经济管理原则,历代的学者们把这些原则转化为伊斯兰社会经济学管理法规,一千多年,行之有效,保持了社会稳定,文明发展。 伊斯兰经济学的一个生命线,是对金钱借贷的利息限制,禁止从贷款中牟取暴利。  《古兰经》说:“信道的人们啊!  如果你们真是信士,那么,你们当敬畏真主,当放弃余欠的重利。”(2:278)

如今横行全球的金融风暴,其根源产生于美国华尔街的银行放贷利息,给人类造成大灾难,数千家金融公司宣告破产,把重大损失转嫁给亿万贫穷百姓和其他国家。  追溯其原因,学者们发现从1980年代开始的次揭房贷制度是罪魁祸首,三十年积累的罪恶一次总爆发。  其实,人们却不见天天存在的银行利息是对广大劳工阶层的慢性吸血,使财富高度集中,养富了极少数特权阶级。  美国联邦银行或英国银行以低息出名,但是在他们实行的长期房贷制度中,对房奴们慢性吸血,贷款人最后还是落个穷光蛋,受一辈子剥削。

银行利息之害,很多西方有良知的经济学家早有发现和揭露。   西德尼.霍姆在1967年出版的《利率历史》(A History of Interest Rates)一书中,批判了资本家利用银行利率对社会进行残酷剥削的“历史”。  这部现代金融学名著,证实了许多社会罪恶的后果,十年后再版,成为畅销书。  霍姆先生在1983年病卧床榻时,嘱托他的学生理查德.塞拉,把他的研究深入下去,对他的论点和证据进行现代化增补,论证银行利息制度将导致人类文明毁灭。

塞拉说:“看来波澜壮阔的银行利息,从1970年代和1980年代形成高潮,使全球的银行利率达到历史至高点。 查阅利率历史,美国银行利率是1800年以来的最高峰,英国超过1700年,荷兰超过1600年。  也就是说,自从现代资本主义兴起以来,从来没有这么高的银行利率,它的恶果在2007年开始的一场全球金融风暴中,暴露无遗。  如今的利率仍旧居高不下,预示着不久将来更为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

高利率使一小部份人暴富,拥有巨额的现金,他们变成了全世界最大的高利贷货币商人,贷款给政府、公司、军火商和房地产开发巨头。 再由这些人把吸血管伸向民间,插入劳苦大众的大动脉,吸血敲骨榨髓。   银行利息是西方社会市场和经济剥削制度的杀手锏,刺激无穷发财欲望,产生社会经济活动的巨大动力,也是人类文明灭亡的加速器。

伊斯兰反对利息,是真主在《古兰经》中的神圣启示。 真主说:“吃重利的人,要像中了魔的人一样,疯疯癫癫地站起来。  这是因为他们说:‘买卖恰像重利。’  真主准许买卖,而禁止重利。 奉到主的教训后,就遵守禁令的,得已往不咎,他的事归真主判决。 再犯的人,是火狱的居民,他们将永居其中。”(2:275)    伊斯兰禁止买卖获取重利,禁止贷款收取利息。 利息“里巴”是专指用身边多余的货币借贷出去,乘人之危,坐吃利息,不劳而获。

真主恩赐人类社会流通货币,成为发展经济和物质交流的媒介,促进社会发展,经济繁荣,物质周转,生活富足。  货币只是媒介,本身不会产生价值,所以不应是商品,因此不许可进行买卖和交易而从货币上牟取暴利。  犹太人多有从事放高利贷者,基督教徒多有模仿犹太人的高利贷方式变化为银行利息剥削,他们都违背了他们信奉的宗教经典。  《圣经》有禁止利息的经文,他们不遵从,见利忘义,变得疯疯癫癫,神志失常。 《圣经》说:“假如你的弟兄贫穷,在你那里经济拮据,你就要扶助他……。  你把钱给他,不可收取利息;把食物给他,也不可向他放高利贷。”(利末记,25:35-37) 

货币可以用作资本,向生产和实业投资,促进物质生产和经济繁荣。 资本的主人,对投资的生产和企业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关心事业发展和劳工生活,最后从合法利润收益中获得合理的分成。   投资者是参加经营的劳动者,他们享有收获的合法权利,但是也承担经营成败的风险,所以公正的投资没有固定的利息。  为客户服务的银行或钱庄,允许收取必要的服务费,成为管理者的生活来源,而不许可从货币上收取利息,进行货币剥削。  现代伊斯兰金融学,是近代半个世纪学者们根据《古兰经》和圣训精神对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修正,创造了一条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在实际操作中,确定了许多符合现代世界经济规律的新章程,这不是本文讨论的细节范围。

当资本主义经济走向衰落和接近末日之时,伊斯兰现代金融体制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新希望。 伊斯兰学者提出的无利息银行制度,在逐步取得世界认同和进展,但是所遭遇到的阻力和抵制也十分激烈。  从高利贷性质的银行利息制度中,产生了一批金融霸主和特权阶级都是腐朽资本主义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必将展开殊死顽抗,反对伊斯兰金融法制。  伟大的成功不会轻易可得。

伊斯兰现代金融的体制,是根据真主启示的经典,也完全符合犹太教、基督教和其他宗教的经济道德精神。  这些大宗教包容了全世界85%的人口,只有穆斯林向世界推出一套以宗教道德为准则的现代金融管理体制。  伊斯兰金融包含了人间经济运动的天性和本质,是人类信仰精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应当为全世界大多数人所接受,成为现代文明的灯塔,指引人类最终走出资本主义的阴暗山谷。  今天正是春寒料峭的时节,离开春暖花开的好日子不远了,真主恩赐人类的伊斯兰,将绽放出姹紫嫣红的满院春色。

 

 (阿里编译自A Moral Economy:Interest,Usuary and Islam)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1条评论